杨秀芬
目的 建立和优化ISSR-PCR反应体系.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ISSR反应体系中主要成分(模板、Taq DNA聚合酶、Mg2+、引物、dNTPs)以及退火温度对扩增结果的影响.结果 建立了适合何首乌ISSR分析的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即在25μl反应体系中,内含1×Taq酶配套缓冲液、100ng模板、1.5 U Taq DNA聚合酶、1.5 mmol/L Mg2+、0.6μmol/L引物、0.2 mmol/L dNTPs.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然后是94℃变性45s,(据不同引物的退火温度)复性1 min,72℃延伸1.5 min,共35个循环;72℃延伸7 min,4℃保存.结论 这一优化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ISSR标记技术进行何首乌鉴定及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程序.
作者:赵振华;严萍;焦旭雯;赵树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川产习用金银花的抑菌作用.方法 平板打孔法.结果 川产习用金银花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福氏志贺菌、卡他球菌有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不太敏感.结论 为川产习用金银花的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
作者:苟占平;万德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溶剂提取葛根的佳条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葛根提取液中葛根素和铅、汞元素的含量,以葛根素和铅、汞元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对影响溶剂回流提取葛根有效成分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溶剂为80%乙醇;温度100℃;溶剂体积35ml;提取时间及次数为3.结论 该提取法使葛根单位有效成分中铅、汞元素的含量大为减少,并符合国标规定的限量要求.
作者:宋文同;鲁立强;周云云;彭超;邢英;汤志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以不施氮肥为对照,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施氮配比组合对川泽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影响的研究.方法 取样测定的方法.结果 泽泻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明显上升,但其块茎的积累量与施氮量>150(kg/hm2)时,增长幅度不大;泽泻各器官干物质分配率在不同施氮量下也有差异,其块茎干物质大分配率的施氮量为150(kg/hm2),同时块茎膨大期追施氮肥(75 kg/hm2)利于块茎的生长.结论 施氮量为150(kg/hm2)和施氮配比为1:1的组合对川泽泻干物质积累和分配佳.
作者:刘爱霞;陈兴福;杨文钰;伍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对大蒜多糖组分A进行提取并测定其含量.方法 采用0.5%草酸铵溶液提取、醇沉的方法分离纯化大蒜多糖组分A,以苯酚-硫酸显色法测定大蒜多糖组分A的含量.结果 在2.0~15.0μg/ml内,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0.080 6C-0.0219(r=0.9934,n=10),平均回收率为96.14%,RSD%为0.06(n=5).大蒜多糖组分A的平均糖含量为77.40%,RSD%为3.74(n=5).结论 方法简便,结果准确,为今后对大蒜多糖的药理作用以及其它组分进一步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余薇;查文良;梁惠敏;吴基良;刘彤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针刺对脑卒中患者踝背屈功能改善的疗效.方法 将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针刺方法,对照组40例采用现代康复疗法,治疗1个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康复组患者的踝背屈功能均有不同的改善(P<0.01),而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刺改善脑卒中患者踝背屈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赵金凤;王正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用图片的方式介绍中草药鸡骨草和毛鸡骨草在根、茎、叶、种子、荚果等方面的形态学区别,为正确地鉴定这两种植物提供简单方法,为鸡骨草和毛鸡骨草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胡彦;罗永明;刘大强;林兴;黄荣韶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余甘子叶提取物在体外是否具有抗肿瘤作用,并确定其抗肿瘤有效部位.方法 采用渗漉法及加热回流法提取分离余甘子叶不同成分;采用MTT法、集落形成法观察余甘子叶各种提取物对白血病细胞株L1210和P388D1,宫颈癌细胞株Hela、胃癌细胞株SGC7901、黑色素瘤细胞株B16、神经性肿瘤细胞株NG108-15、肝癌细胞株Bele7404的生长抑制影响,并确定其抗肿瘤活性部位.结果 从余甘子叶中提取到具有较广泛药理作用的G1,G2,A,B,C,D,E,bb,cc,dd,ee等11个部位.各部位提取物对白血病细胞株L1210和P388D1,宫颈癌细胞株Hela,胃癌细胞株SGC7901,黑色素瘤细胞株B16,神经性肿瘤细胞株NG108-15,肝癌细胞株Bele7404等7种肿瘤细胞株的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cc部位的作用强.结论 余甘子叶提取物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有效成分主要集中在cc部位.
作者:曾春兰;钟振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三棱超临界CO2萃取物中芦丁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在聚酰胺膜上点样,以80%乙醇作为展开剂鉴别芦丁,采用Symmetry C18色谱柱,以乙腈-四氢呋喃-0.2%枸橼酸(14:1:85)为流动相,柱温25℃,在流速为1.0ml·min-1,360 nm的检测波长下,测定芦丁含量.结果 在三棱的超临界萃取物中含有芦丁成分,建立的液相色谱方法在芦丁浓度为0.00340~0.02432m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样品在8h内稳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6%,以峰面积作精密度实验,RSD为1.38%.结论 三棱的超临界萃取物中含有芦丁,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和回收率高,适合于三棱中芦丁含量的测定.
作者:李可意;刘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利用一株根霉菌对虎杖苷粗提物进行液态发酵,使虎杖苷转化成白藜芦醇.方法 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氮源种类及添加量,通过正交实验法优化发酵条件.结果 在10%虎杖苷粗提物中添加1.5%的尿素作为氮源,采用薄层色谱法(TLC)确定在优化发酵条件下转化时间为26.8h,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证明虎杖苷转化为白藜芦醇,转化率95.8%.结论 虎杖苷粗提物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得到白藜芦醇.
作者:袁润蕾;徐萌萌;孙艳娟;李猷;孙启玲;万端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紧脉和弦脉两种脉象脉图是否存在差异,寻找两种脉象的客观诊断指标.方法 采用脉象仪对紧脉(38例)和弦脉(40例)进行了脉图参数的检测,以35例平脉作为对照组比较.结果 紧脉和弦脉主波升支陡峭,脉波上升速度快、斜率大;主波高且宽;重搏前波波幅及高度升高;降中峡高度升高.与平脉比较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与弦脉比较,紧脉重搏前波波幅及降中波波幅增高明显(P
作者:陈冬志;牛欣;董晓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开口箭皂苷体外对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的作用和其相关机制.方法 开口箭皂苷作用于U251细胞后检测其IC50值.溶血实验观察开口箭皂苷对细胞膜的影响.提取U251细胞的DNA分析条带.RT-PCR技术检测开口箭皂苷对U251细胞的bax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研究开口箭皂苷对U251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和pH值的影响.结果 开口箭皂苷对U25l细胞的IC50值为8.5μg/ml.不能引起肉眼可见的溶血现象.开口箭皂苷诱发了肿瘤细胞的凋亡,并引起了bax基因表达量的升高和bcl-2基因表达量的下降,并可引起U251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和pH值的降低.结论 开口箭皂苷体外可以诱导U251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述实验结果有关.
作者:蔡晶;雷林生;朱正光;迟德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家兔血浆中北豆根碱(RM)的HPLC分析方法,并对RM静注给药在家兔体内药动学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采用乙腈、二氯甲烷沉淀蛋白质并提取药物,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Discovery C18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16:84:0.15(V:V:V);检测波长208 nm;柱温为室温;流速0.5 ml·min-1;动物实验使用家兔6只,采用静脉注射给药(10 mg·kg-1),进行血药浓度测定和药动学参数计算.结果 家兔血浆内源物质对药物测定无干扰,在血药浓度0.01~0.10 mg·ml-1范围内,浓度对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提取回收率大于85%,方法回收率在98.3%~100.5%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n=5).北豆根碱在家兔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结论 该法准确、简便、灵敏,可用于北豆根碱在兔体内药动学的研究.
作者:朱孝芹;臧亚如;张欢;刘翠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酸枣仁颗粒中酸枣仁皂苷A与酸枣仁皂苷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Hy-persil C18柱为分析柱,使用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的二元梯度洗脱方法,检测波长为201nm,流速为1 ml·min-1.结果 酸枣仁皂苷A在50.01~198.2μg·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5),平均回收率为99.41%;酸枣仁皂苷B在66.25~209.0μg·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5),平均回收率为99.34%.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酸枣仁颗粒中酸枣仁皂苷A与酸枣仁皂苷B的定量分析.
作者:周庆武;李玲玲;纪标;徐垣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保护民间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是为了更好地挖掘和开发传统医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通过对民间镇痛用药胡豆莲资源和传统适生环境的调查研究,掌握其资源现状及生境条件,以便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和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作者:邓才富;章文伟;林茂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五味子宁神口服液对衰老模型小鼠的影响,从氧自由基代谢方面初步探讨其抗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测定小鼠肝脏、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脑组织中单胺氧化酶(MAO)的活性,以及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结果 五味子宁神口服液可明显降低D-半乳糖衰老小鼠肝脏和脑组织中过高的MDA含量,上调其过低的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降低脑组织中的MAO活性,提高胸腺、脾脏指数.结论 五味子宁神口服液可通过增强机体清除氧自由基能力,提高抗氧化酶活性而发挥抗衰老作用.
作者:杨宏图;宋玲玲;常翠;饶曼妮;刘艳;黄凤如;徐群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考证水蔓菁的药用品种及功用.方法 查阅古今有关文献,以本草文献为依据,结合当代水蔓菁的品种应用,对水蔓菁的药用品种、用药部位及功用加以考证.结果 水蔓菁为玄参科婆婆纳属植物水蔓菁Veronica linariifoliaPall.ex Link subsp.dilatata (Nakai et Kitag.) Hong的干燥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咳化痰等多种功用.结论 水蔓菁是一种具有广泛开发前景的中草药,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
作者:张子梅;苗明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对八角油的包合作用.方法 以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应用3因素6水平的均匀设计法,筛选出八角油包合物的佳制备条件,即温度、研磨时间、样品与β-CD的比例.结果 实验得出佳条件:当温度为35.0℃,研磨时间为4.0 h,八角茴香油与β-CD的比例1:13.0(ml:g)时,包合率为81.4%;红外测定包合作用是否完全.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结果稳定可行.
作者:赵星华;盛家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前中药多糖药理作用研究比较活跃,而其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及化学结构确定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多糖特异性和构效关系以及药效机理的基础.该文归纳总结了多糖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及化学结构研究的方法.
作者:封聚强;赵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测定麻杏石甘汤传统汤荆及颗粒汤剂中甘草酸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麻杏石甘汤传统汤剂与颗粒汤剂液中甘草酸含量,选Diamonisl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2mol/L醋酸胺溶液-冰醋酸(67:33:1),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 麻杏石甘汤传统汤剂中甘草酸含量为0.9560%,颗粒汤剂中甘草酸含量为0.7291%.结论 传统汤刺的甘草酸含量显著地高于颗粒汤剂中甘草酸的含量.
作者:靳凤云;梁光义;贺祝英;武孔云;李星;冯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