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志;牛欣;董晓英
目的 优选中药临床经验方癌痛平胶囊的佳提取精制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L9(34)分别以胡椒碱和重楼总皂苷的转移率作为考察指标,优选癌痛平胶囊的制备过程中提取工艺.结果 佳醇提取工艺为70%的乙醇回流提取两次,2h/次,第1次加7倍量,第2次加5倍量;佳水提取工艺为煎煮2次,2h/次,第1次加11倍量,第2次加10倍量.结论 该制备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作者:张裕强;朱华旭;郭立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广西甜茶Rubus suavissimus S.Lee叶中的活性成分.方法 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对广西甜茶水提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IR,MS,NMR等光谱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出其结构.结果 从广西甜茶叶中分离得到4个对映-贝壳杉型二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nt-16β,17-dihydroxy-kauran-3-one(Ⅰ),ent-16β,17-dihydroxy-kauran-19-oic acid(Ⅱ),ent-kauran-16β,17-diol-3-one-17-O-β-D-glucoside(Ⅲ),rubusoside(Ⅳ).结论 化合物Ⅰ,Ⅱ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作者:王剑霞;吕华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明确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频谱照射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4例慢性软组织损伤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频谱照射47例为治疗组;单纯针刺治疗47例为对照组.通过VAS数值变化来观察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频谱照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相同疗程,治疗前后治疗组、对照组的VAS数值下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23.958,35.116,P<0.01).两组之间VAS数值下降率差异有显著意义(t=8.764,P<0.01),治疗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意义(x2=4.644,P<0.05).结论 治疗组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是肯定的,而且优于单纯针刺组.
作者:陈海林;王全权;黄慧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田基黄对急性肝损伤防治作用的药理机制.方法 以四氯化碳(CCl4)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模型,田基黄水煎剂灌胃,检测小鼠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的含量,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结果 不同浓度的田基黄能不同程度地降低CCl4所致异常升高的小鼠血清中的ALT,AST,NO,TNF-α,IL-6含量,升高SOD活性,并且改善肝脏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 田基黄对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转氨酶、提高抗氧化能力和抑制NO,TNF-α,IL-6过量生成等有关.
作者:林久茂;赵锦燕;周建衡;陈小峰;叶蕻芝;王瑞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粘毛黄芩中黄芩苷含量.方法 色谱条件为:采用C18柱,以甲醇-1%冰醋酸的水溶液(54:4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平均回收率98.7%,RSD为0.96%.结论 此法简便、灵敏、快速、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粘毛黄芩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金花;李占军;布仁;乔俊缠;薛培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测定海南产中药材中重金属汞的含量水平并对其潜在健康风险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高压密封消解-冷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海南产10种中药材巴戟天、胡椒根、灵芝、砂仁、益智、槟榔、广藿香、珍珠、海藻、海马中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 海南产10种中药材样品中汞含量处于0.0061~0.0661μg·g-1之间,且都小于0.20μg·g-1.结论 所有受检样品汞含量指标均符合中国商务部<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WM/T2-2004)要求,海南产中药材汞的健康风险性低.
作者:李平;胡广林;罗盛旭;张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黄芩中总黄酮提取工艺中的提取溶荆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黄芩中总黄酮得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提取溶剂用量、不同提取时间、不同提取次数所得到总黄酮含量.结果 通过正交实验.找到黄芩中总黄酮提取的佳提取工艺条件为:30%乙醇提取3次,剂量12,10,10倍,时间2,1,1 h.结论 该研究可以为工厂化黄芩总黄酮的生产过程制定合理的提取工艺提供理论依据,对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黄志勤;朱贤森;程齐来;杨庆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止痛活络膏的制备、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乙醇渗漉提取,加压敏胶制成贴膏剂,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检查.结果 该贴膏剂制备工艺合理,质量稳定.结论 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疗效确切.
作者:陈其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从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治疗研究概况,以及动物实验模型和药效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介绍了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王非;吴开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龙眼参黄酮(Longyanshen flavonoids,LF)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MIR)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MIR)组、生理盐水(nor-real saline,NS)组和3个预处理组(LF低剂量组、LF中剂量组、LF高剂量组),各组大鼠雌、雄各半.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后,再灌注60min,建立MIR模型.用不同剂量LF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前30min分别做预处理.再灌注结束后采血,测定血浆中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的改变,测量心肌梗塞范围.结果 与MIR组比较,LF预处理能明显降低血浆中AST,CK,CK-MB和MDA含量,能提高SOD,GSH-Px活性,降低心肌梗塞范围.结论 LF对大鼠MIR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绪东;蒋伟哲;焦阳;黄仁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对豨莶草用黄酒蒸制不同时间所制得炮制品的抗炎作用的强弱进行实验研究.方法 采用致大鼠慢性棉球肉芽肿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方法,观察不同炮制时间的豨莶草对棉球肉芽肿的重量及小鼠耳肿胀度的影响.结果 豨莶草酒蒸8h蒸制的炮制品对两种炎症模型均显示出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实验样品中8h蒸制品的抗炎作用全面.提示豨莶草用黄酒蒸8h抗炎作用佳.
作者:刘丹阳;胡慧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大黄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成分的佳提取条件.方法 以提取液对胰蛋白酶的抑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提取溶剂用量(A)、提取温度(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4个因素进行优选研究,并以优选出的提取方案进行验证实验.结果 因素B,D对提取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因素C影响不显著.结论 大黄中胰蛋白酶抑制活性成分有效部位的佳提取工艺为A3B1C3D2.
作者:杜旭东;刘同祥;张宗申;牛建昭;王继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了荠菜总黄酮多囊脂质体的制备和体外释放行为的研究.方法 采用单因素实验,以芦丁为对照品,用吸光光度法测定荠菜总黄酮的含量,复乳法制备多囊脂质体,并对多囊脂质体的处方进行了筛选,同时,对荠菜总黄酮在不同释放介质中体外释放行为进行研究.结果 药材比为1:100,EPC:TO:Chol的质量比为7:2:1和初乳与4.0%的葡萄糖溶液的体积比为1:2.5时,MVLs的包封率优,对其体外释放行为研究发现,荠菜总黄酮在多囊脂质体中具有一定的缓释效应,并受释放介质pH的影响.结论 荠菜总黄酮多囊脂质体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
作者:梁亦龙;戴传云;刘火安;舒坤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确定仙人掌总皂苷的佳提取务件.方法 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优选仙人掌总皂苷的提取条件,仙人掌中所含有的总皂苷经5%的香草醛-冰醋酸和高氯酸(1:4)混合液处理后显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60mm处测定吸光值.结果 与结论确定仙人掌总皂苷的佳提取条件为以70%乙醇为提取溶剂,温度70℃,提取时间6h,固液比1:15.
作者:韩本勇;陈朝银;赵声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五味子浸膏中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Lichrosphere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水(A)-甲醇(B)梯度洗脱(0~15min,60~70%B;15~25min,70%~80%B;25~35min,80~75%B;35~45min,75%B).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结果 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分别在0.1824~1.6416μg(r=1.0003)和0.1896~1.7064μg(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02%和98.42%.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五味子浸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宣东平;窦志华;尤蝠仪;曹卫菊;李伟红;吴陈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从患者角度评价医院服务价值.方法 应用层次分析和BP神经网络法.结果 建立评价医院服务价值模型.结论 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客观和全面地评价医院服务价值.
作者:谢波;陈晔;孙晓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家兔血浆中北豆根碱(RM)的HPLC分析方法,并对RM静注给药在家兔体内药动学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采用乙腈、二氯甲烷沉淀蛋白质并提取药物,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Discovery C18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16:84:0.15(V:V:V);检测波长208 nm;柱温为室温;流速0.5 ml·min-1;动物实验使用家兔6只,采用静脉注射给药(10 mg·kg-1),进行血药浓度测定和药动学参数计算.结果 家兔血浆内源物质对药物测定无干扰,在血药浓度0.01~0.10 mg·ml-1范围内,浓度对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提取回收率大于85%,方法回收率在98.3%~100.5%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n=5).北豆根碱在家兔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结论 该法准确、简便、灵敏,可用于北豆根碱在兔体内药动学的研究.
作者:朱孝芹;臧亚如;张欢;刘翠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冬青属植物含有三萜及其苷类、黄酮类、香豆素、木脂素等化学成分.具有治疗心血管疾病、抗炎抗菌、抗肿瘤、降脂消肥等多种药理活性.本属多数植物在我国作为民间药物防病治病.该文对近6年以来有关冬青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从化学成分角度探明该属植物的亲缘关系以及药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祝晨蔯;杨金燕;林朝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中药复方制荆中川芎的入药方式、制剂剂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川芎在中成药中的应用和研究状况.方法 分别以<中国药典)2005年版、部颁标准、文献资料以及部分新药标准为基础,进行含川芎制剂的剂型、入药方式、薄层色谱和含量测定方法及条件的统计.结果 含川芎的中药成方制剂多为丸剂,其中川芎多以生药粉入药;有部分药品标准建立了专属性较强的川芎质量控制方法,但还有很多未建立川芎薄层鉴别和质量控制方法,在建立了控制方法的标准中,有的还不能反应工艺与质量的关系,甚至还有入药方式与检验结果不相匹配的情况.结论 应加强川芎在中药复方制剂中质量控制的研究.
作者:蒋桂华;陈素兰;吴媛媛;马逾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用该实验室筛选得到的一株黑曲霉固态发酵槐米并进行了培养条件优化,使其将槐米中的芦丁转化为槲皮素,提高槐米中槲皮素的含量.方法 使用正交实验对种子培养条件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经优化后的菌体量可达8.32g/L,优化的固态发酵条件芦丁转化率可达到98%以上.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发酵产物进行了鉴定,证明转化产物为槲皮素.结论 通过微生物固态发酵槐米的方法,能够提高槐米中槲皮素的含量.
作者:徐萌萌;沈竞;徐春;王东溯;汪红;孙启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