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埋线及推拿疗法治疗功能性腹痛综合征临床观察

蒙珊;陈文;杜艳;尹宏

关键词:功能性腹痛综合征, 穴位埋线, 推拿疗法
摘要: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配合推拿疗法治疗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81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使用穴位埋线及推拿疗法,对照组口服谷维素、阿米替林.结果 治疗组疼痛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同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治疗组疗效也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埋线疗法对FAPS有较好疗效,应用方便,无不良反应,临床当予以关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患者,行患肢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人工血管包窄、大隐静脉高住结扎、小腿浅静脉及交通静脉结扎抽剥术,并配合围手术期中医药辨证施治,通过彩超观察患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术后内径及血液返流时间皆较术前缩短,其中股总静脉、股浅静脉内径及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返流时间,手术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股深静脉、腘静脉内径及腘静脉返流时间,手术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改善,可明显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

    作者:黄学阳;林鸿国;王建春;刘明;张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竹节人参对缺氧耐受小鼠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

    目的 探讨竹节人参对小鼠缺氧耐受形成中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用竹节人参处理后,建立小鼠急性重复缺氧耐受模型,观察竹节人参对缺氧耐受形成中脑组织中的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的影响.结果 竹节人参对正常脑组织EAA含量无影响,可使缺氧耐受形成中脑组织Glu,Asp含量降低,对GABA,Gly无明显影响.结论 竹节人参能明显降低缺氧脑组织中EAA含量,从而发挥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国栋;文德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酸枣仁颗粒中酸枣仁皂苷A与酸枣仁皂苷B的含量

    目的 建立酸枣仁颗粒中酸枣仁皂苷A与酸枣仁皂苷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Hy-persil C18柱为分析柱,使用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的二元梯度洗脱方法,检测波长为201nm,流速为1 ml·min-1.结果 酸枣仁皂苷A在50.01~198.2μg·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5),平均回收率为99.41%;酸枣仁皂苷B在66.25~209.0μg·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5),平均回收率为99.34%.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酸枣仁颗粒中酸枣仁皂苷A与酸枣仁皂苷B的定量分析.

    作者:周庆武;李玲玲;纪标;徐垣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6种常见中草药中重金属元素铅与镉的测定

    目的 测定常用6种中草药(板蓝根,黄芪,当归,党参,羌活,地黄)中重金属Pb、Cd含量.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结果 6种中草药重金属Pb,Cd含量依次为:板蓝根Pb 5.25 mg/kg,Cd 0.253 mg/kg;黄芪含Pb 2.25 mg/kg,Cd 0.314 mg/kg;当归Pb 1.25 mg/kg,Cd 0.137 mg/kg;党参Pb 1.50 mg/kg,Cd 0.130 mg/kg;羌活Pb 1.25 mg/kg,Cd0.090 mg/kg;地黄Pb 3.75 mg/kg,Cd 0.234 mg/kg.结论 6种中草药中都含有一定的重金属Pb,Cd,板蓝根重金属含量高,其次是地黄和黄芪,其余几种均在国家允许范围内.

    作者:雷泞菲;彭书明;李凛;陶向;冯宗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枕三经排刺法治疗恢复期小脑梗塞性眩晕32例

    眩晕是小脑梗塞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常常经久难愈,病者十分痛苦.笔者有幸跟从著名中西医结合针灸学专家韩景献教授学习3年,并在恩师指导下以针刺治疗恢复期小脑梗塞性眩晕3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涛;韩景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茯苓在方剂配伍中意义浅析

    茯苓为中医临床常用之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诸多方剂中,其与不同药物配伍,作用与应用各异.笔者从渗利痰浊、利水渗湿、宁心安神、利湿健脾等方面阐述茯苓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以期对茯苓临床应用有所启发.

    作者:吴正平;晏莉;刘素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巴西蜂胶佳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建立巴西蜂胶佳提取工艺.方法 进行了不同提取溶剂、不同提取时间、不同提取温度、不同料液比、不同提取次数的考察,以总黄酮为检测指标,优选提取工艺.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加入蜂胶量40倍的80%乙醇,40℃提取4h,提取两次.结论 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作者:付梅红;方婧;王祝举;唐力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丹酚酸B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丹酚酸B(SalB)干预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及鉴定大鼠MSCs,对其进行分组诱导:SalB组(终浓度为250μg/L)、5-氮胞苷组(终浓度为10 μmol/L)、SalB联合5-aza组(终浓度分别为250μg/L与10μmol/L),诱导24h后继续培养4周,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心肌早期基因NKX2.5、GATA-4、Desmin和a-actin mRNA的表达.结果 诱导后的MSCs体积增大,增殖减慢,并出现肌管样结构;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诱导后的MSCs表达心肌特异性蛋白cTnT,与5-aza组相比,SalB组cTnT表达较低,SalB联合5-aza组cTnT表达升高;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各组均表达心肌分化早期基因,SalB联合5-aza组诱导后的MSCs的心肌早期分化基因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SalB可在体外诱导大鼠MSCs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其与5-aza联合诱导可明显提高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能力.

    作者:徐秀梅;郭茂娟;赵旭;范英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消脂健肝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和肝脏脂质含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消脂健肝饮的药理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喂饲高脂饲料方法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同时施加药物干预,观察其对血清和肝脏脂质的含量、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肝功能的影响.结果 消脂健肝饮能明显降低实验大鼠血清、肝脏组织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ALT,AST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改善肝脏病理损害.结论 消脂健肝饮具有较强的调节血脂、保肝降酶和良好的抗脂肪肝作用.

    作者:张莲香;刘玉文;赵晓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荠菜总黄酮多囊脂质体的制备和体外释放行为研究

    目的 研究了荠菜总黄酮多囊脂质体的制备和体外释放行为的研究.方法 采用单因素实验,以芦丁为对照品,用吸光光度法测定荠菜总黄酮的含量,复乳法制备多囊脂质体,并对多囊脂质体的处方进行了筛选,同时,对荠菜总黄酮在不同释放介质中体外释放行为进行研究.结果 药材比为1:100,EPC:TO:Chol的质量比为7:2:1和初乳与4.0%的葡萄糖溶液的体积比为1:2.5时,MVLs的包封率优,对其体外释放行为研究发现,荠菜总黄酮在多囊脂质体中具有一定的缓释效应,并受释放介质pH的影响.结论 荠菜总黄酮多囊脂质体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

    作者:梁亦龙;戴传云;刘火安;舒坤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抗糖尿病中药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现已成为与心脑血管、肿瘤相并列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3大病种之一,其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病情复杂、难根治等特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已取得较大的进展,特别是在抗糖尿病中药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方面.

    作者:王芬;何华亮;刘铜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地榆水提液对四种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地榆水提液对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细胞形态观察和活细胞计数法研究地榆水提液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肝癌细胞HepG2,胃癌细胞BGC823,宫颈癌细胞Hela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地榆水提液可使4种癌细胞形态上发生皱缩、变圆、脱壁、碎裂等变化,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抑制率高可达85.20%.结论 地榆有确切的抑癌作用,并与中医的气血理论和药物归经理论相一致,再次说明了中医基本理论的博大精深,即便在体外细胞水平上也有良好体现,对实验室手段研究中医药同样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王振飞;李煜;贾瑞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部胃肠手术后的辨证论治体会

    中医药对围手术期的处理有良好的疗效,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对岭南地区胃肠术后中医辨证施治的体会加以总结,现供同道参考.

    作者:蔡北源;李建华;何宜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南五味子属萜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对南五味子属植物的分布、萜类成分、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作了综述;并根据萜类成分的结构按其所归属的基本骨架进行了分类整理,为南五味子药用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有价值的化学依据,并为全面评价该属植物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作者:赵利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满山红中黄酮类物质的工艺研究

    目的 确定超临界CO2萃取满山红中黄酮类物质的佳工艺条件.方法 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佳萃取工艺条件,并测定萃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结果 佳工艺条件是:原料粒度65目,萃取压力28MPa,萃取温度为45℃,夹带剂用量1.5 ml/g.结论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满山红中黄酮类物质是可行的.

    作者:焦淑清;侯巍;李来军;沈连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民间镇痛用药胡豆莲的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

    保护民间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是为了更好地挖掘和开发传统医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通过对民间镇痛用药胡豆莲资源和传统适生环境的调查研究,掌握其资源现状及生境条件,以便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和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作者:邓才富;章文伟;林茂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哈蟆油质量控制方法

    根据历史文献和现代哈蟆油研究的成果,进行整理、分析、总结,阐述了哈蟆油质量控制现状和方法,从传统的基源鉴别发展到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色谱法、光谱法以及生物鉴定法,尤其是现代发展较好的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电泳色谱、PCR技术以及指纹图谱技术的应用使哈蟆油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更高的科学领域.对哈蟆油的鉴定手段不断的完善,为提高哈蟆油质量控制和鉴别真伪提供了依据.

    作者:王永生;张小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微生物转化虎杖苷粗提物生成白藜芦醇的研究

    目的 利用一株根霉菌对虎杖苷粗提物进行液态发酵,使虎杖苷转化成白藜芦醇.方法 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氮源种类及添加量,通过正交实验法优化发酵条件.结果 在10%虎杖苷粗提物中添加1.5%的尿素作为氮源,采用薄层色谱法(TLC)确定在优化发酵条件下转化时间为26.8h,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证明虎杖苷转化为白藜芦醇,转化率95.8%.结论 虎杖苷粗提物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得到白藜芦醇.

    作者:袁润蕾;徐萌萌;孙艳娟;李猷;孙启玲;万端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头花蓼中痕量砷

    目的 建立头花蓼中痕量砷的原子荧光分析方法.方法 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结果 线性范围0.002~0.120 mg/L,R=O.9998,方法回收率为86.8%~109.6%,平均回收率101.7%,精密度RSD=1.7%,方法检出限0.040mg/kg.结论 该法具有简便、快速、安全、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好等特点,可推广使用.

    作者:黄先飞;秦樊鑫;胡继伟;吴迪;严远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川芎在中药复方制剂中的使用及质量控制

    目的 通过对中药复方制荆中川芎的入药方式、制剂剂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川芎在中成药中的应用和研究状况.方法 分别以<中国药典)2005年版、部颁标准、文献资料以及部分新药标准为基础,进行含川芎制剂的剂型、入药方式、薄层色谱和含量测定方法及条件的统计.结果 含川芎的中药成方制剂多为丸剂,其中川芎多以生药粉入药;有部分药品标准建立了专属性较强的川芎质量控制方法,但还有很多未建立川芎薄层鉴别和质量控制方法,在建立了控制方法的标准中,有的还不能反应工艺与质量的关系,甚至还有入药方式与检验结果不相匹配的情况.结论 应加强川芎在中药复方制剂中质量控制的研究.

    作者:蒋桂华;陈素兰;吴媛媛;马逾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