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枕三经排刺法治疗恢复期小脑梗塞性眩晕32例

马涛;韩景献

关键词:针刺, 枕三经排刺, 小脑梗塞, 眩晕
摘要:眩晕是小脑梗塞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常常经久难愈,病者十分痛苦.笔者有幸跟从著名中西医结合针灸学专家韩景献教授学习3年,并在恩师指导下以针刺治疗恢复期小脑梗塞性眩晕3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棱超临界萃取物中芦丁的含量

    目的 建立三棱超临界CO2萃取物中芦丁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在聚酰胺膜上点样,以80%乙醇作为展开剂鉴别芦丁,采用Symmetry C18色谱柱,以乙腈-四氢呋喃-0.2%枸橼酸(14:1:85)为流动相,柱温25℃,在流速为1.0ml·min-1,360 nm的检测波长下,测定芦丁含量.结果 在三棱的超临界萃取物中含有芦丁成分,建立的液相色谱方法在芦丁浓度为0.00340~0.02432m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样品在8h内稳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6%,以峰面积作精密度实验,RSD为1.38%.结论 三棱的超临界萃取物中含有芦丁,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和回收率高,适合于三棱中芦丁含量的测定.

    作者:李可意;刘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水母毒素的分离提取及溶血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水母毒素的提取及其溶血活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缓冲溶液浸取、超声波细胞破碎等操作从水母触手的刺丝囊中提取毒素,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水母毒素的溶血活性进行测定,并研究了温度、浓度和二价金属离子等因素对毒素溶血活性的影响.结果 水母毒素的溶血活性时温度敏感,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增大,并且依赖于Ca2+,Mg2+等二价金属离子的存在.结论 水母毒素具有较强的溶血活性,但不稳定.

    作者:高健;金义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多指标综合优选葛根溶剂提取条件

    目的 建立溶剂提取葛根的佳条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葛根提取液中葛根素和铅、汞元素的含量,以葛根素和铅、汞元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对影响溶剂回流提取葛根有效成分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溶剂为80%乙醇;温度100℃;溶剂体积35ml;提取时间及次数为3.结论 该提取法使葛根单位有效成分中铅、汞元素的含量大为减少,并符合国标规定的限量要求.

    作者:宋文同;鲁立强;周云云;彭超;邢英;汤志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肤敏膏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肤敏膏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兔背部皮肤全层切除伤为模型,于术后切取创面皮肤及组织制成切片,计数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测定肉芽组织厚度;测定皮肤中羟脯氨酸含量;记录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肤敏膏可以促进创面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增殖(P<0.01);增加创面羟脯氨酸含量(P<0.01);促进肉芽组织生长(P<0.05);提高创面愈合率(P<0.05),缩短愈合时间(P<0.05).结论 肤敏膏具有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其机制可能包括促进组织修复细胞和炎性细胞的增殖,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作者:谭莹;李庆生;高启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生产中药注射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制成的无菌制剂.中药注射剂是中国独创的中药新剂型.

    作者:杨晓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101例脑梗塞恢复期证候规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对101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进行了中风辨证量化诊断调查.结果 该病恢复期证候分布概率以阴虚阳亢高(31.7%),其次为痰证(23.8%)、火热证(20.8%)、风证(14.9%)、血淤证(6.9%)及气虚证(1.9%).证型组合形式复杂,计51个类型.脑梗塞者以2证组合居首,3证次之.结论 用统一中医辨证量化诊断标准探讨脑梗塞恢复期病理病机,并对重视恢复期量化诊断提出了建议与处理办法.

    作者:牛玉国;焦久存;刘文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水蔓菁本草及功用考证

    目的 考证水蔓菁的药用品种及功用.方法 查阅古今有关文献,以本草文献为依据,结合当代水蔓菁的品种应用,对水蔓菁的药用品种、用药部位及功用加以考证.结果 水蔓菁为玄参科婆婆纳属植物水蔓菁Veronica linariifoliaPall.ex Link subsp.dilatata (Nakai et Kitag.) Hong的干燥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咳化痰等多种功用.结论 水蔓菁是一种具有广泛开发前景的中草药,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

    作者:张子梅;苗明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抑郁性失眠症的中医药疗法探讨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抑郁性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抑郁性失眠的52名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服用刺五加和谷维素,治疗组同时加服四物汤合归脾汤加减.两组患者均符合心脾两虚,肝肾不足之症.结果 治疗两周时,治疗组失眠及躯体症状明显好转率高于对照组(x2=19.76,P<0.01);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6.9%和23.1%,总有效率前者为92.3%,后者为42.3%.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x2=17.68,P<0.01);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14.56,P<0.01).结论 四物汤合归脾汤治疗抑郁性失眠(心脾两虚,肝肾不足之症)效果好,起效快,治愈率高,副作用小.

    作者:杨曙民;龚晓会;回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北美刺人参指纹图谱及与东北刺人参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目的 研究北美刺人参(Oplopanax horridus,OH)的HPLC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药材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 以紫丁香苷为对照品建立了O.horridus茎皮的HPLC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色谱柱Kromasil C18 column(250mm×4.6 mm,5μm),预柱Zorbax(12.5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210nm.对11批茎皮药材进行了相似度分析,并同东北刺人参(O.elatus Nakai,OE)茎皮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处理数据.结果 相同种类药材的相似度较高,大于0.9,采用聚类分析可以聚为一类.结论 指纹图谱可用于刺人参药材不同种类的鉴别.

    作者:赵月然;康延国;窦德强;张放;王首千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冬凌草片中总黄酮的含量

    目的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冬凌草片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 采用日本岛津CS-9301双波长飞点薄层扫描仪,硅胶GF254薄层板,展开剂:醋酸乙酯-甲酸-水(8:1:1),激发波长269nm.结果 片剂中其它成分对测定无干扰.总黄酮的点样量(X)在1~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Y)线性良好,Y=133.3X+80.416,r=0.999 2,n=5,平均回收率是98.67%,RSD=1.50%,实验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都很好.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好,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于玲;卢静华;姚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穴位注射结合频谱照射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94例

    目的 明确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频谱照射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4例慢性软组织损伤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频谱照射47例为治疗组;单纯针刺治疗47例为对照组.通过VAS数值变化来观察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频谱照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相同疗程,治疗前后治疗组、对照组的VAS数值下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23.958,35.116,P<0.01).两组之间VAS数值下降率差异有显著意义(t=8.764,P<0.01),治疗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意义(x2=4.644,P<0.05).结论 治疗组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是肯定的,而且优于单纯针刺组.

    作者:陈海林;王全权;黄慧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药多糖的分子量及结构研究进展

    目前中药多糖药理作用研究比较活跃,而其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及化学结构确定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多糖特异性和构效关系以及药效机理的基础.该文归纳总结了多糖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及化学结构研究的方法.

    作者:封聚强;赵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田基黄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

    目的 探讨田基黄对急性肝损伤防治作用的药理机制.方法 以四氯化碳(CCl4)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模型,田基黄水煎剂灌胃,检测小鼠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的含量,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结果 不同浓度的田基黄能不同程度地降低CCl4所致异常升高的小鼠血清中的ALT,AST,NO,TNF-α,IL-6含量,升高SOD活性,并且改善肝脏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 田基黄对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转氨酶、提高抗氧化能力和抑制NO,TNF-α,IL-6过量生成等有关.

    作者:林久茂;赵锦燕;周建衡;陈小峰;叶蕻芝;王瑞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青羊参多糖硫酸酯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活性研究

    目的 体外测定青羊参多糖硫酸酯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的活性.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化合物对疱疹病毒感染Vero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青羊参多糖硫酸酯体外抗HSV-Ⅱ的EC50为69.9μg/ml,治疗指数为103.结论 在体外,青羊参多糖硫酸酯有较显著的抗HSV-Ⅱ的作用.

    作者:姜海鸥;黄雪霜;王斌;张峻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西北燥证动物模型设想

    根据地域特点提出西北燥证动物模型构想,期望建立合理的实验方案、指标体系以及判定方法,其目的 建立不同证候动物模型的诊断标准,进一步深化病证结合模型研究,为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提供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依据.

    作者:何佳;李鹏;周铭心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冠心1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

    目的 观察冠心1号对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气阴两虚、心血淤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服冠心1号;对照组60例服复方丹参片.观察症状、舌象脉象、ECG.结果 治疗组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ECG变化也比治疗前有明显好转,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冠心1号治疗劳累性心绞痛气阴两虚、心血淤阻证临床疗效明显,且无毒副作用.

    作者:田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枳陈汤对Wistar大鼠胃排空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枳陈汤对Wistar大鼠胃排空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A组(枳陈汤组)和B组(正常对照组).用药5周后,用同位素法检测其胃液体排空功能,用微量羟胺法检测其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用放免法检测其血浆胃动素.结果 A组和B组的30 min胃排空率分别为(43.35±11.56)%和(31.66±6.81)%(P<0.05).A组的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血浆胃动素分别为(0.418±0.066)μmol/30 min和(125.81±25.58)pg/ml,B组为(0.291±0.056)μmol/30 min和(91.18±25.19)pg/ml.A组均比B组的高(P<0.05).结论 枳陈汤可有效地促进大鼠胃排空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通过增强胆碱能神经功能和提高血浆胃动素水平有关.

    作者:陈跃华;范钰;李仪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鄂产魔芋中葡甘露聚糖的含量测定

    目的 优化3,5-二硝水杨酸(DNS)比色法检测魔芋葡甘露聚糖并测定鄂产魔芋中葡甘露聚糖的含量.方法 从葡甘露聚糖的提取方法、检测波长、显色时间、DNS添加量、水解酸度和水解时间几个方面优化DNS比色法,利用优化后的DNS比色法测定了我省五峰、长阳、利川和南漳等地的魔芋中葡甘露聚糖含量.结果 魔芋精粉、二级精粉、长阳产魔芋、利川产魔芋和南漳产魔芋中葡甘露聚糖含量分别为72.84%,65.25%,49.12%,50.70%和40.77%.结论 不同产地的鄂产魔芋中葡甘露聚糖含量有一定的差异,为今后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喻玲玲;邹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针刺改善脑卒中患者踝背屈功能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刺对脑卒中患者踝背屈功能改善的疗效.方法 将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针刺方法,对照组40例采用现代康复疗法,治疗1个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康复组患者的踝背屈功能均有不同的改善(P<0.01),而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刺改善脑卒中患者踝背屈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赵金凤;王正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槐米固态发酵提高槲皮素含量的研究

    目的 用该实验室筛选得到的一株黑曲霉固态发酵槐米并进行了培养条件优化,使其将槐米中的芦丁转化为槲皮素,提高槐米中槲皮素的含量.方法 使用正交实验对种子培养条件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经优化后的菌体量可达8.32g/L,优化的固态发酵条件芦丁转化率可达到98%以上.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发酵产物进行了鉴定,证明转化产物为槲皮素.结论 通过微生物固态发酵槐米的方法,能够提高槐米中槲皮素的含量.

    作者:徐萌萌;沈竞;徐春;王东溯;汪红;孙启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