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十宣穴为主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脑梗塞后遗症

姚敏;邹佑云;刘长征;于向荣;兰雪萍

关键词:脑梗塞后遗症, 十宣穴, 针刺, 锻炼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十宣穴为主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临床疗效.方法 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针刺十宣穴为主配合功能锻炼;对照组39例,单用针刺十宣穴配其它体针.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总显效率分别为70.83%和48.72%,治疗组的总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十宣穴为主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脑梗塞后遗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浸膏中五味子醇甲与五味子乙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五味子浸膏中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Lichrosphere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水(A)-甲醇(B)梯度洗脱(0~15min,60~70%B;15~25min,70%~80%B;25~35min,80~75%B;35~45min,75%B).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结果 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分别在0.1824~1.6416μg(r=1.0003)和0.1896~1.7064μg(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02%和98.42%.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五味子浸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宣东平;窦志华;尤蝠仪;曹卫菊;李伟红;吴陈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广西甜茶二萜类成分的研究

    目的 研究广西甜茶Rubus suavissimus S.Lee叶中的活性成分.方法 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对广西甜茶水提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IR,MS,NMR等光谱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出其结构.结果 从广西甜茶叶中分离得到4个对映-贝壳杉型二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nt-16β,17-dihydroxy-kauran-3-one(Ⅰ),ent-16β,17-dihydroxy-kauran-19-oic acid(Ⅱ),ent-kauran-16β,17-diol-3-one-17-O-β-D-glucoside(Ⅲ),rubusoside(Ⅳ).结论 化合物Ⅰ,Ⅱ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作者:王剑霞;吕华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豨莶草炮制品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对豨莶草用黄酒蒸制不同时间所制得炮制品的抗炎作用的强弱进行实验研究.方法 采用致大鼠慢性棉球肉芽肿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方法,观察不同炮制时间的豨莶草对棉球肉芽肿的重量及小鼠耳肿胀度的影响.结果 豨莶草酒蒸8h蒸制的炮制品对两种炎症模型均显示出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实验样品中8h蒸制品的抗炎作用全面.提示豨莶草用黄酒蒸8h抗炎作用佳.

    作者:刘丹阳;胡慧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止痛活络膏的制备和质量标准

    目的 探讨止痛活络膏的制备、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乙醇渗漉提取,加压敏胶制成贴膏剂,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检查.结果 该贴膏剂制备工艺合理,质量稳定.结论 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疗效确切.

    作者:陈其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部胃肠手术后的辨证论治体会

    中医药对围手术期的处理有良好的疗效,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对岭南地区胃肠术后中医辨证施治的体会加以总结,现供同道参考.

    作者:蔡北源;李建华;何宜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构建较完善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思路和方法

    长期以来,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疗效评价指标较简单,中医药治疗SLE疗效优势仍缺乏科学的量化评价指标,缺乏一整套完整的疗效评价体系和严谨的思路方法,通过引入国内外公认的SLEDAI系统、FSS、SF-36量表等有关SLE疗效评价指标,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可建立较完善的SLE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并利于推广应用.从多角度实现变量筛选和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凸现中医干预治疗的优势和疗效.

    作者:吴元胜;黄咏菁;范瑞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磁石水煎液对自由活动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

    目的 观察磁石水煎液对自由活动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方法 磁石水煎液按17.5g/kg(生药量)的剂量,经灌胃途径给予大鼠,连续给药7d后描记大鼠皮质脑电图.结果 磁石水煎液能延长自由活动大鼠总的睡眠时间(TST),在睡眠时相上主要表现为延长SWS2(P<0.01),对SWSI和REMS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磁石水煎液对正常大鼠睡眠周期有一定的影响,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

    作者:郭冷秋;霍荣;李廷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血竭丸中龙血素B的含量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龙血竭丸中龙血素B的含量,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冰醋酸溶液(1→90)-乙腈(61:39)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260nm.结果 龙血素B浓度在14~84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6,龙血素B的加样回收率99.88%,RSD=0.314%.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便于生产时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蒋林;吴玉强;杨兴;黎明;农毅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川芎在中药复方制剂中的使用及质量控制

    目的 通过对中药复方制荆中川芎的入药方式、制剂剂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川芎在中成药中的应用和研究状况.方法 分别以<中国药典)2005年版、部颁标准、文献资料以及部分新药标准为基础,进行含川芎制剂的剂型、入药方式、薄层色谱和含量测定方法及条件的统计.结果 含川芎的中药成方制剂多为丸剂,其中川芎多以生药粉入药;有部分药品标准建立了专属性较强的川芎质量控制方法,但还有很多未建立川芎薄层鉴别和质量控制方法,在建立了控制方法的标准中,有的还不能反应工艺与质量的关系,甚至还有入药方式与检验结果不相匹配的情况.结论 应加强川芎在中药复方制剂中质量控制的研究.

    作者:蒋桂华;陈素兰;吴媛媛;马逾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荠菜总黄酮多囊脂质体的制备和体外释放行为研究

    目的 研究了荠菜总黄酮多囊脂质体的制备和体外释放行为的研究.方法 采用单因素实验,以芦丁为对照品,用吸光光度法测定荠菜总黄酮的含量,复乳法制备多囊脂质体,并对多囊脂质体的处方进行了筛选,同时,对荠菜总黄酮在不同释放介质中体外释放行为进行研究.结果 药材比为1:100,EPC:TO:Chol的质量比为7:2:1和初乳与4.0%的葡萄糖溶液的体积比为1:2.5时,MVLs的包封率优,对其体外释放行为研究发现,荠菜总黄酮在多囊脂质体中具有一定的缓释效应,并受释放介质pH的影响.结论 荠菜总黄酮多囊脂质体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

    作者:梁亦龙;戴传云;刘火安;舒坤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槐米固态发酵提高槲皮素含量的研究

    目的 用该实验室筛选得到的一株黑曲霉固态发酵槐米并进行了培养条件优化,使其将槐米中的芦丁转化为槲皮素,提高槐米中槲皮素的含量.方法 使用正交实验对种子培养条件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经优化后的菌体量可达8.32g/L,优化的固态发酵条件芦丁转化率可达到98%以上.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发酵产物进行了鉴定,证明转化产物为槲皮素.结论 通过微生物固态发酵槐米的方法,能够提高槐米中槲皮素的含量.

    作者:徐萌萌;沈竞;徐春;王东溯;汪红;孙启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灵芝总三萜的工艺研究

    目的 探讨超临界CO2萃取灵芝总三萜的优化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响应曲面法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夹带剂用量对灵芝总三萜萃取率的影响.结果 优化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1℃,夹带剂用量2.2ml/g.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预测性好.

    作者:杨军;余德顺;罗俊;罗喜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针刺改善脑卒中患者踝背屈功能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刺对脑卒中患者踝背屈功能改善的疗效.方法 将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针刺方法,对照组40例采用现代康复疗法,治疗1个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康复组患者的踝背屈功能均有不同的改善(P<0.01),而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刺改善脑卒中患者踝背屈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赵金凤;王正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大蒜多糖组分A总多糖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目的 对大蒜多糖组分A进行提取并测定其含量.方法 采用0.5%草酸铵溶液提取、醇沉的方法分离纯化大蒜多糖组分A,以苯酚-硫酸显色法测定大蒜多糖组分A的含量.结果 在2.0~15.0μg/ml内,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0.080 6C-0.0219(r=0.9934,n=10),平均回收率为96.14%,RSD%为0.06(n=5).大蒜多糖组分A的平均糖含量为77.40%,RSD%为3.74(n=5).结论 方法简便,结果准确,为今后对大蒜多糖的药理作用以及其它组分进一步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余薇;查文良;梁惠敏;吴基良;刘彤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三七非皂苷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目的 为三七提取的工艺研究提供有效的分析方法.方法 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三七中非皂苷成分分析方法的大量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所综述的分析方法都在非皂苷成分的含量测定中都取得了成功.结论 综述非皂苷成分的分析方法对三七的提取工艺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刘波;吴燕红;沈嘉茵;朱盛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益宫胶囊的药理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益宫胶囊的抗疲劳、免疫调节、止血、促凝血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游泳法和耐常压缺氧模型观察益宫胶囊抗疲劳及耐缺氧作用;观察益宫胶囊对正常小鼠和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脾、胸腺重量指数和血清IgG水平的影响.以断尾法和毛细玻管法研究益宫胶囊止血、促凝血作用.结果 正常及免疫抑制小鼠游泳、耐常压缺氧时间明显延长,胸腺、脾脏重量指数及血清IgG含量显著升高(P<0.05);正常小鼠出血、凝血时间缩短(P<0.05).结论 益宫胶囊有抗疲劳和抗缺氧的作用,对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有止血、促凝血的功效.

    作者:冯超;蔡亚玲;阮金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头花蓼中痕量砷

    目的 建立头花蓼中痕量砷的原子荧光分析方法.方法 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结果 线性范围0.002~0.120 mg/L,R=O.9998,方法回收率为86.8%~109.6%,平均回收率101.7%,精密度RSD=1.7%,方法检出限0.040mg/kg.结论 该法具有简便、快速、安全、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好等特点,可推广使用.

    作者:黄先飞;秦樊鑫;胡继伟;吴迪;严远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水母毒素的分离提取及溶血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水母毒素的提取及其溶血活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缓冲溶液浸取、超声波细胞破碎等操作从水母触手的刺丝囊中提取毒素,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水母毒素的溶血活性进行测定,并研究了温度、浓度和二价金属离子等因素对毒素溶血活性的影响.结果 水母毒素的溶血活性时温度敏感,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增大,并且依赖于Ca2+,Mg2+等二价金属离子的存在.结论 水母毒素具有较强的溶血活性,但不稳定.

    作者:高健;金义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均匀设计法研究八角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对八角油的包合作用.方法 以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应用3因素6水平的均匀设计法,筛选出八角油包合物的佳制备条件,即温度、研磨时间、样品与β-CD的比例.结果 实验得出佳条件:当温度为35.0℃,研磨时间为4.0 h,八角茴香油与β-CD的比例1:13.0(ml:g)时,包合率为81.4%;红外测定包合作用是否完全.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结果稳定可行.

    作者:赵星华;盛家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清脂颗粒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 研究并建立清脂颗粒荆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清脂颗粒剂中的白芍与赤芍进行定性鉴别,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芍药苷含量.结果 薄层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含量在3.6~18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测得清脂颗粒剂含有芍药苷57.5626mg/g.结论 该实验所建立清脂颗粒质量标准合理可行,定量定性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

    作者:冯笑珍;蔡宇;余绍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