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赟
目的 从DNA水平对收集的4个产地的刺五加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刺五加资源奠定基础.方法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遗传多样性,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0个随机引物扩增得到72条片段,多态性位点比率为88.89%.不同产地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69 3~0.785 1之间,均值为0.629 3,同一产地不同居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63 0~0.954 2之间,均值为0.764 4.不同产地刺五加之间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同一产地不同居群的个体,其中产地穆棱的刺五加与产地和龙、本溪、尚志之间的相似性较低,单成一支.产地之间的相似性与地理距离呈不完全相关性.结论 刺五加种群内部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利用RAPD技术分析刺五加的遗传多样性是可行的.
作者:邢朝斌;劳凤云;吴鹏;李玉彦;沈海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开心散对衰老小鼠的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和自由基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D-半乳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模型,用开心散进行治疗,观察其对衰老模型小鼠脑、肝脏的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SOD活力以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开心散能够明显改善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显著提高衰老小鼠的脑、肝脏中SOD的活力,降低AGEs,MDA的含量.结论 开心散可能通过降低体内AGEs的含量以及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来改善D-半乳糖诱导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周高超;王华;王袆丹;高向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测定芒果苷原料药中高芒果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C18.柱(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Hypersil ODS5 μm,4.6 min×250 m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32:68),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58 nm.结果 高芒果苷在0.042 4-0.848 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8%,RSD=2.2%(n=6).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芒果苷原料药中高芒果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冯旭;邓家刚;覃洁萍;席加喜;钟伟东;王胜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 60例入院治疗的AECOPD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以常规治疗,Ⅰ组加用灯盏花素,观察血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率(N)、血沉(ERS)、C-反应蛋白(CRP)、1秒率(FEV1%)、1秒量与用力呼气容积的比值(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凝血酶原时间(PT)、住院时间(HT)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P<0.05),Ⅰ组较Ⅱ组之血WBC,N,EILS,CRP,FEV1%,FEV1/FVC,PaO2,(PaO2,PT,HT等均改善明显(P<0.05).结论 加用灯盏花素可能增加对AECOPD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抗炎作用,改善其通气功能.减轻其血液高凝状态.
作者:陈菊屏;熊瑛;李国平;周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香丹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 89例各种病因的眩晕病人,分为治疗组45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3~72岁)和对照组44例(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22~75岁).治疗组给予香丹20 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2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1次/d,平均3~7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P>0.05).结论 香丹治疗眩晕证有良好疗效.
作者:高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可预测的突然破裂,激活血小板导致血栓形成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病灶常发生于1个以上血管床,至少2个血管床有缺血性血管病灶,或3个血管床均有病灶.
作者:杨光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比较广西不同产地、不同加工方法山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测定.色谱柱为ODS-2 HYPERSIL(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12:88),检测波长327mm.结果 绿原酸在0.25~2懈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0),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2.98%(n=6).结论 南宁九塘、罗城怀群乡、罗城龙岸乡、融水杆桐乡的山银花绿原酸的含量较高;以脱水加工的山银花中绿原酸含量高,蒸干、熏硫的次之.
作者:王柳萍;辛宁;张守平;彭英奎;欧阳明秀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药用植物扁担杆乙醇提取物的抑茵活性,寻找抗茵活性成分.方法 制备扁担杆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采用液体两倍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茵、β-溶血性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进行体外抑茵实验.结果 扁担杆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上述6种细茵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对β-溶血性链球菌的抑制作用强,正丁醇萃取物对上述6种茵的抑制活性好.结论 扁担杆乙醇提取物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作者:刘建群;吴继梅;何志恒;寇晓莉;洪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对当归六黄汤分煎与合煎样品中阿魏酸的含量进行比较,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DIKMA ODS-C18柱(5 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0.085%磷酸一乙腈,流速1.0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326 nm.结果 当归六黄汤分煎样品中阿魏酸含量明显高于合煎样品.结论 能为当归六黄汤分煎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钟正灵;梁光义;张丽艳;靳凤云;曹佩雪;杨玉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奔豚气病的主要症状有气从少腹上冲疼痛,上至心下或胸而冲咽喉,病发作时,痛苦难以忍受,发作后冲气渐消,疼痛解除.且病涉及肝、肾、脾、胃、冲脉等诸多脏器,临床极易误诊误治.
作者:程桂真;王成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CTL)对休克家兔肠系膜微血管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探讨红花活血化瘀的作用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股动脉放血法复制家兔休克动物模型,把21只健康雄性大耳白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和CTL治疗组,利用显微录像技术观察休克发生后肠系膜微血管内血流速度、血流量和血管口径的改变并定量测定红花对其造成的影响.结果 休克发生后肠系膜微血管中的血流速度减慢、血液灌流量减少,CTL可使肠系膜微血管中的血流速度加快、血液灌流量增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微血管口径改变不明显.结论 CTL可以增快休克时肠系膜微血管中的血流速度、增加血液灌流量,具有抗体克的作用,但其作用的发挥不是通过改变血管口径得以实现的.
作者:狄柯坪;周雪峰;常立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考察丹红注射液与10%氯化钾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梯度洗脱测定配伍液中6 h内丹参素、原儿荼醛、丹酚酸B的含量.并在25℃时24 h测定配伍液的pH值.结果 丹红注射液与10%氯化钾配伍后24 h内pH值无显著变化,丹红注射液中有效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的含量6 h内基本稳定.结论 配伍液中丹参素、原儿荼醛、丹酚酸B的质量和pH值基本稳定.
作者:杜秀芳;刘伟娜;吴海燕;张梅兰;刘敏;李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华眼镜蛇毒(Chinese cobra venom)对体外培养的人类小涎腺腺样囊性癌(NACC)细胞株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应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肿瘤化疗药物敏感实验法(ATP-TCA)测定细胞的生长抑制百分率,倒置相差显微镜、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结果 ATP-TCA实验显示眼镜蛇毒对体外培养的NACC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比;形态学观察发现用药后的NACC细胞质空泡、核固缩、核染色质聚集等形态学变化现象;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眼镜蛇毒阻滞NACC细胞生,长于细胞周期的G0/G1期,检测到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华眼镜蛇毒能抑制NACC细胞增殖,诱导NACC细胞凋亡.
作者:刘成军;韦世秀;李牡艳;吴华;李佳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麸炒对枳壳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炮制前后枳壳总黄酮.结果 枳壳中总黄酮含量为8.615%,麸炒枳壳总黄酮含量为7.542%.结论 枳壳饮片经麸炒后其有效成分总黄酮有所下降,麸炒枳壳较生枳壳总黄酮下降10%.
作者:马新换;赵艳;郭晓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酸枣仁汤对失眠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方法 :在恒温、恒湿、自动光控及电磁屏蔽条件下,给予实验动物不同剂量酸枣仁汤,采用慢性电极埋植技术描记电刺激所致失眠大鼠自由活动情况下的皮层脑电图.分析给予实验动物不同剂量的酸枣仁汤前后失眠大鼠脑电图的变化.结果 低剂量酸枣仁汤对失眠大鼠慢波睡眠Ⅰ期(SWS1)睡眠时相有显著延长作用(P<0.01),对慢波睡眠Ⅱ期(SWS2)没有明显影响(P>0.05),中剂量酸枣仁汤能明显延长失眠大鼠SWS1和SWS2(P<0.01),高剂量酸枣仁汤对失眠大鼠SWS2有显著延长作用(P<0.05).结论 酸枣仁汤对电刺激所致失眠大鼠的睡眠周期有影响,且随剂量的变化作用不同.
作者:金阳;李飞;李廷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对冰片的包合作用,减少其在生产和贮存中的挥发.方法 应用正交设计法,以20%的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法考察β-环糊精包合冰片的包合率.结果 包合率可以达到98.00%.结论 该工艺适合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作者:董艳辉;马春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优化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水提壳聚糖澄清法与传统水提醇沉法平行对比,正交实验考察解吸刺(乙醇)浓度、解吸温度、洗脱速度3个因素,以总黄酮提取量、葛根素提取量、得膏率为考察指标综合评价.结果 壳聚糖澄清工艺能有效保留葛根中葛根素及总黄酮等有效成分,节省乙醇用量,缩短生产周期.选取佳纯化条件:乙醇浓度为70%,洗脱温度35℃.洗脱速度为2BV/h.采用该工艺葛根总黄酮纯度达60%以上.结论 该法简单可取,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张彤;郑彩美;陶建生;丁越;沈婷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种子处理提高桔梗种子发芽率.方法 对桔梗种子进行层积处理和干湿间隙浸种处理,以处理后桔梗种子发芽特性的变化评价处理效果.结果 与结论层积处理48 h,干湿间隙浸种12 h和24 h,能显著改善桔梗种子发芽特性,处理后其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3.08%,16.33%和20.40%,发芽势分别比对照提高18.75%,41.90%和35.82%.
作者:刘自刚;张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及木犀草苷的方法.方法 采用Chromasil C18色谱柱(4.6mm×250 mm,5.0μm)为色谱柱,用乙腈(A)-0.5%冰醋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绿原酸和木犀草苷.梯度程序为:0 min(A:10%,B:90%)→,16 min(A:25%,B:75%)→22 min(A:50%.B:50%);流速1.0 ml·min-1;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10℃,载气流速3.0 ml·min-1.结果 绿原酸及木犀草苷的回归方程分别为:IgA=1.341gm+4.360,r=0.999 5;IgA=1.6531gm+5.327,r=0.999 6.线性范围分别为5.0~45μg和0.4~3.6μg;平均回收率分剐为99.94%(RSD=1.43%,n=5)和100.85%(RSD=1.78%,n=5).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和重现性好,可有效缩短总分析时间.为较全面控制金银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简便可靠的方法.
作者:库尔班江;苏文琴;张鹏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对抗抑郁中草药的有效化学成分研究进行综述.方法 对抗抑郁中草药的化学成分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与总结.结果 具有抗抑郁活性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低聚糖类、二蒽酮类、生物碱类、间苯三酚类、萜类、皂苷和香豆素类等.结论 确立以疗效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应用先进科学手段与标准,加强中草药抗抑郁活性成分研究,从中草药中筛选抗抑郁有效成分,开发治疗抑郁症的新药.
作者:王连芝;刘树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