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 Ye-fei;欧贤红;YU Xin;何颖
目的 观察黄芪党参蘑菇煎在大肠癌患者化疗时的协同作用.方法 将51例大肠癌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黄芪党参蘑菇煎加LFP方案)和对照组(单纯LFP方案),将两组的疗效、毒性、对化疗的耐受性、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提高生存质量,提高KPS评分,提高率、稳定以上率分别是55.6%,92.6%.一般症状改善,尤其食欲增加、睡眠改善实验组更为明显.增加化疗药物的疗效,受益率(CR+PR+SD)比较有意义.保护骨髓,维护造血功能,治疗后白细胞的数量为(4.19±0.45)×109/L,治疗前后白细胞的数量增长的比较有意义.结论 黄芪党参蘑菇煎治疗大肠癌,可以抵御化疗的副作用,增加食欲改善体质、保护脏器功能.缓解肿瘤的不适症状等.
作者:肖月升;杨震玲;耿建芳;冯运章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对PBL教学模式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体会到该方法形式新颖,内容活泼,操作性强,效果显著,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适合在<中医诊断学>课程中推广,为<中医诊断学>教学改革积累了经验.
作者:刘燕平;黄岑汉;唐亚平;祝美珍;章莹;王飞;贾微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提取野生抱茎蓼花中的挥发油,分析挥发油的组分,探讨其生物活性,为开发这一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抱茎蓼的花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利用正构烷烃系列物质对各组分进行定性确定,对抱茎蓼花的挥发油进行抗菌实验.结果 从抱茎蓼花的挥发油中检出69个组分,鉴定出66个组分,占全油的96.92%;抱茎蓼花的挥发油有明显地抗菌活性.结论 抱茎蓼花的挥发油中主要以单萜和倍半萜为主,含量较高的组分是石竹烯(12.01%)、3-己烯-1-醇(10.78%)、α-里哪醇(6.88%)、3-辛烯-3-醇(6.32%)等,其挥发油对大肠埃希菌、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地抑制和灭活作用.
作者:TIAN Guang-hui;刘存芳;LAI Pu-hui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鸡骨草(JCC)、毛鸡骨草(MJGc)及其种子的急性毒性.方法 采用大耐受量试验(MTD)与扩展(上下)试验方法测定(LD50).结果 ①以JGC,MJGC给予小鼠灌胃(ig),两者MTD分别为400,364 g/kg.②以JGC,MJGC英果给予小鼠ig,MTD分别为416,360 g/kg.③以JGC,MJGC种子给予小鼠ig,两者MTD测定结果均为224 g/kg.④以JGC,MJGC种子生品给予小鼠ig,两者的LD50分别为(10.01±2.90)和(6.77±2.46)g/kg.结论 ①JGC,MJGC的MTD分别大于400,364 g/kg体重.②JGC,MJGC英果的MTD分别大于416,360 g/kg体重.③JGC,MJGC种子MTD均大于224 g/kg体重.④JGC、MJGC的种子(生品)的LD50分别为(10.01±2.90)g/kg和(6.77±2.46)g/kg.JGC,MJGC果实经水煎后毒性均明显降低.
作者:李爱媛;ZHOU Fang;陈坤凤;MO Hai-yan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准确、灵敏、可靠的葛根素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研究葛根素是否存在分肠段吸收的差异并考察肠上皮组织上的p-糖蛋白(P-glyeoprotein)对葛根素吸收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肠段(空肠、回肠和结肠)的肠管外翻模型中加入葛根素Krebs液,在不同时间点取样并测定囊内药物浓度,比较不同肠段对葛根素通透能力的差异,同时观察p-糖蛋白抑制剂地高辛和维拉帕米对葛根素吸收的影响.结果 葛根素在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吸收均具有自身浓度抑制作用.随着p-糖蛋白抑制剂地高辛和维拉帕米浓度的增大,葛根素的肠黏膜透过性增强,当浓度分别达到50 mg·L-1和200 mg·L-1时,这种作用具有一定的饱和性.结论 葛根素在各肠段的吸收有可能存在主动转运的过程,葛根素厥莗-糖蛋白的底物.
作者:CUI Sheng-miao;赵春顺;HE Zhong-gui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谷沙藤Broussonetia kazinoki Sieb.et Zucc为桑科植物,又名葡蟠、藤构.分布于山谷、河边、疏林下.根、茎、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主治感冒风热,咽喉肿痛,急性肝炎,跌打损伤,刀伤出血.药理实验还表明其叶子的丙酮提取物有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的活性作用,而对于丁香假单孢菌无作覽1].目前,尚未发现有谷沙藤生药学方面的研究报道.本文对谷沙藤进行生药学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临床应用提供鉴别依据.
作者:郭敏;李景云;陆海琳;韦松基;陈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总结多年来对药用植物使君子的研究工作和文献,对有关使君子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分别从药用历史、植物学、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毒性、繁殖方法、炮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沈宇峰;沈晓霞;王志安;俞旭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当归对β-淀粉样蛋白引起的SH-SY5Y神经细胞中尼古丁受体亚单位在蛋白质水平降低、细胞损伤及脂质过氧化的拮抗作用,了解其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一定浓度的当归预处理SH-SY5Y细胞后,再加入β-淀粉样蛋白处理,用比色法测定细胞MTT还原率,从细胞整体水平了解当归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神经型尼古丁受体亚单位(α3和α7)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用TBA比色法测定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水平,以了解当归的抗氧化能力.结果 安全浓度的当归提取物能减弱β-淀粉样蛋白引起的细胞损伤和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对抗β-淀粉样蛋白引起的α3和α7尼古丁受体亚单位蛋白质水平降低.结论 当归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顾然;LIU Ru-yu;张蓝江;HAO Xiao-yan;肖雁;QI Xiao-lan;单可人;REN Xi-lin;官志忠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介绍蒙药草乌研究进展,为其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的资料,对草乌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炮制、毒理及临床研究进行综述.结果 草乌是一种常用蒙药材,药材资源丰富,临床应用广泛,具多方面的生理活性,特别是其抗炎及止痛作用应引起广泛重视.结论 草乌应用前景广阔,对其化学、药理及临床应用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并进行开发利用,很有必要使草乌的质量规范化,检测指标进一步符合蒙医用药原则,从而使药材开发与国际新药研制接轨.
作者:图雅;张贵君;刘志强;王淑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通过查阅近期国内外文献,有关实验研究证实,单味中药对动物实验骨质疏松的作用,是通过抑制破骨、促进骨形成及成骨活性物质等作用,是机体全身性、多环节、多通路的调节来实践的.单味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对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及新药的开发提供一种新方向.
作者:张贤;蔡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主要表现为周围对称性的多关节慢性炎症性疾病,可伴有关节外的系统性损害.其病理为关节的滑膜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又因其病因不明,迄今尚无根治的有效方案.笔者自1996~2006年共收治RA患者218例,其中110例RA患者以自拟通痹活络汤合甲氨喋呤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薄庆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二丁颗粒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以甲醇-水-醋酸(45:5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59 nm;外标法定量.结果 总黄酮在0.052 8~0.316 8 μg/μ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16 714X-82.436,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6.19%,RSD=1.2%,(n=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二丁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YU Ling;姚丹;XIE Cheng-guo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回顾了运用功能性磁共振(fMRI)技术开展穴位特异性、穴位配伍效应、得气实质、不同针法的比较研究等各方面的研究报道.近期研究表明,fMRI技术已成功地运用于针刺的相关研究之中,对针灸学基本概念的研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宋远斌;曾统军;张贵锋;李赣龙;邹燕齐;黄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中药提取物青蒿琥酯(artemisunate,ART)对结肠癌细胞侵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处理结肠癌SW620细胞,以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检测癌细胞锚着不依赖性增殖,以Boyden小室模型方法检测癌细胞侵袭能力,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蛋白变化.结果 青蒿琥酯能有效地抑制结肠癌细胞SW620的恶性增殖和侵袭能力,且呈剂量依赖性(P<0.01).青蒿琥酯能有效地抑制癌细胞ICAM-1基因蛋白表达,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0.01).结论 青蒿琥酯可明显抑制结肠癌SW620细胞侵袭,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CAM-1蛋白水平有关.
作者:范钰;ZHANG You-li;姚广涛;LI Yi-kui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提取方法、提取溶剂对小青龙汤复方提取的影响,并筛选出佳提取工艺.方法 拟用回流、渗漉两种传统提取法,水、60%乙醇、95%乙醇3种提取溶剂进行正交实验,以提取液中盐酸麻黄碱、芍药苷含量(权重系数依次为0.6,0.4)为指标,通过指标加权计算综合评分以评价提取工艺,筛选出6种不同提取工艺的佳提取条件,再对这6种提取工艺进行相同方法不同溶剂、相同溶剂不同方法的比较研究.结果 小青龙汤佳提取工艺为以12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1.5 h/次.结论 所得优化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可作为小青龙汤的提取工艺.
作者:赖庆宽;YIN Rong-li;杨宗锟;LI Shi-juan;廖芳;LI Ying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熊胆及其伪品和掺伪品显微指纹图谱,为熊胆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方法.方法 用不同有机溶媒将熊胆及其伪品和掺伪品装片,显微镜下观察,比较不同溶媒装片间的差异,确定佳鉴定条件.结果 乙二醇装片的熊胆显微指纹特征佳.结论 乙二醇装片的熊胆指纹特征能够准确、快速地确定熊胆的真伪及其掺伪程度,且检验周期短,5min内即可得到检验结果,为熊胆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ZHANG Li-hua;苑广信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黄蜡果野生改家种方法.方法 采用扦插、带根移栽和种子繁殖方法.结果 扦插法成活率低,带根移栽法成活率高,种子繁殖时种子要保持一定的含水量,并且要经过一定的休眠期.结论 该研究对黄蜡果野生改家种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作者:WANG Ye;梅树模;XIAO Cong-ying;文惠玲;MONG Tie-bing;郑丽;QIAN Li-hai;符珊;LIU Shou-xian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膨化炮制对生晒参有效成分人参皂苷的影响.方法 借鉴食品膨化原理,对生晒参进行膨化处理,并与生晒参生品进行外观性状、TLC鉴别、含量测定等对比实验.结果 在相同提取次数下,生晒参膨化品每次提取10,20,30min,生品每次提取2 h,膨化品每次提取10 min的提取方法所得的人参皂苷量与生品比较,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两者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生晒参膨化炮制后,可显著缩短提取时间,提高其浸提效率.
作者:张翠英;WANG Cun-lin;莫志玲;PENG Ya;祁斌;ZHANG Ying;王盛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对珊瑚姜中姜黄素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珊瑚姜中姜黄素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珊瑚姜中姜黄素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250 mm×4.6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三乙胺(50:50:0.1),检测波长42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 定性鉴别斑点清晰.姜黄素在0.201 8~1.009 0 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9(n=5);姜黄素平均回收率为100.05%,RSD=1.55%(n=6).结论 对珊瑚姜中姜黄素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方法简单可行,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刘莹;HUO Xin;杨迺嘉;GAO Yu-qiong;袁月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微波辅助萃取桂竹糖芥的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正交设计的方法,采用连续微波辐射方法进行微波萃取工艺的优化.结果 从微波功率、萃取时间、溶剂浓度工艺条件对桂竹糖芥有效成分得率的影响,优选出的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420 W、微波辐射时间30 min、溶剂浓度80%.结论 微波辅助萃取法适合于提取糖芥有效成分.
作者:汪洋;LI Meng-quan;程艳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