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葆青
目的 研究白芷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RP-C18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对白芷水溶性化学成份进行分离,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从白芷Angelica dahurica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①7-O-B-D-Apiofumnosyl-(1→6)-B-D-Glueopyranosyl-Scopolefin(xeroboside);②aeseuletin-6-O-β-D-apiofuranosyl-(1→6)-O-β-D-glueopyranoside;③tomenin;④isoscopolin;⑤Osmanthuside H.结论 化合物1~5均首次从伞形科中分离得到.
作者:赵兴增;贾晓东;陈军;王鸣;董云发;冯煦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对紫草进行本草考证,以正本清源.方法 从异名、产地、原植物等方面进行本草考证.结果 历代多数本草所记载的为紫草(硬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et Zucc.,亦有滇紫草Onosma paniculatum Bur.et Franch.结论 紫草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但使用品种比较混乱,应从各方面对其不同品种进行研究,以确定其正确品种作为药用.
作者:吴迪;李成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亚贡叶总黄酮、总酚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利用分光光度计通过测定吸光度计算总黄酮、总酚酸的含量.结果 实验建立了总黄酮、总酚酸的标准曲线,测得亚贡叶中总黄酮平均含量为3.2%,RSD=1.4%(n=6);总酚酸平均含量为4.5%,RSD=1.6%(n=6).结论 建立了亚贡叶的总黄酮、总酚酸含量测定方法,该法简单、快捷,重现性好,可用于亚贡叶的质量控制和定量分析.
作者:田芳;窦德强;迟玉新;吴阳;朱红;丘鹰昆;康廷国;董锋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不同来源的北五味子的质量状况,为五味子大面积种植和快速繁殖提供基础.方法 以北五味子中的五味子醇甲总量为评价指标,以高效液相测定法为测定手段,对不同来源的北五味子进行检测.结果 自选品系的北五味子中的五味子醇甲含量高于其他来源的五味子醇甲的含量,并且不同来源的五味子醇甲含量不同.结论 该法准确可靠,为更好地研究五味子的质量状况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可成友;高珍;左甜甜;杨玉超;马春雁;吴晓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银杏叶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应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银杏叶抗氧化活性物质,以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活性跟踪指标,采用正交实验对浸提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微波辐射时间20 min,乙醇体积分数70%,固液比1:20(g:m1),提取温度50%.结论 按此优化条件进行提取,平均IC50值为1.29μg/ml,银杏总黄酮得率可达到3.1%.
作者:罗正;李湘洲;欧阳娜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蜚蠊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色谱条件为正丁醇-醋酸-水(5;1;1),0.5%茚三酮显色剂;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脂肪含量;水分测定法检查水分的低控制限;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氨基酸的含量,茚三酮显色后检测波长为570 nm.结果 蜚蠊药材与对照品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易于识别,药材中脂肪的含量不得超过7.0%,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0%,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氨基酸含量,回归方程;A=0.067 943C+0.009 143.r=0.999 9,酪氨酸含量在1.0~1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可用于蜚蠊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永寿;肖培云;刘光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复方中药对实验小鼠抗疲劳效果高低.方法 以昆明种雄性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复方中药对游泳小鼠的抗疲劳效果.结果 药物组小鼠游泳至力竭后血红蛋白、血乳酸、乳酸脱氢酶、血尿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等测试指标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变化(P<0.01),呈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复方中药的抗疲劳效果是很显著的.
作者:罗金花;屈红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乌梅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并以齐墩果酸和熊果酸为指标成分建立乌梅肉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Hypersil ODS C18(150mm×4.6 mm,5μm);甲醇-0.2%乙酸铵水溶液(83:1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 nm,流速0.8 ml/min,柱温25℃.结果 齐墩果酸的线性范围为0.168~1.512 μg,r=0.999 6,回收率为98.00%(RSD=0.53%);熊果酸的线性范围为0.452~4.068μg,r=0.999 9,回收率为97.13%(RSD=1.17%).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乌梅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比较和乌梅肉的质量控制.
作者:范成杰;刘友平;陈鸿平;石宇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介绍近年来阿魏酸的研究现状,主要从从阿魏酸的理化性质、功能、制备方法、分析方法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赵东平;杨文钰;陈兴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谋(庴)虫丸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ODS2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5:85);柱温30℃;检测波长230 nm.结果 芍药苷线性范围0.12-1.08μg,平均回收率=98.78%,RSD=1.35%.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该制剂中白芍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莉;吕志平;刘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青钱柳快速繁殖途径和褐变的防止方法.方法 分别在不同季节采取青钱柳的嫩芽、带节茎段和嫩叶作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4种不同方式的处理后,接种到不同激素种类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结果 春季取材更易诱导出愈伤组织和新芽;诱导茎段出芽的佳培养基为B5+BA3.0 mg/L+NAA0.1 mg/L+IBA0.01 mg/L;适宜于嫩叶、嫩芽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分别为:B5+BA5.0 mg/L+NAA0.1 mg/L+IBA0.1 mg/L和B5+2.4-D1.0mg/L+BA0.1mg/L;外植体先于4℃低温预处理5 d和直接用烧红的手术7J快速切割外植体后再进行接种可有效减少外植体的褐变.结论 青钱柳组织培养可诱导芽的产生和愈伤组织的形成.
作者:吴群英;徐庆;李丽亚;梁荣感;龚受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考察广西一点红总生物碱的分离提纯及其抗菌活性.方法 通过95%乙醇回流提取一点红药材中的生物碱类物质,利用酸水提取法及有机溶剂萃取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同时用化学检识法与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滤纸片法研究一点红生物碱类物质的抗菌活性.结果 一点红生物碱浓度在600~800 mg/m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枯草杆菌中度敏感,随着药物(生物碱)浓度的增大,抗菌作用越明显.结论 说明一点红生物碱类物质对供试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作者:周吴萍;韦媛媛;李军生;阎柳娟;赖雪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HG颗粒对CCl4(四氯化碳)复合因素致肝纤维化大鼠血清IL-1(白介素1)和IL-6(白介素6)含量的影响.方法 70只SD大鼠,除空白对照组10只外,其余各组大鼠皮下注射CCl4,同时予高脂饲料和20%乙醇喂养6周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存活大鼠按性别和体重随机分为5组,再加上空白对照组,动物共计6组,分别给予药物或蒸馏水.空白对照组:蒸馏水0.1ml/kg;模型对照组:蒸馏水0.1 ml/kg;HG颗粒高、中、低3种剂量组:6,3,1.5g生药/kg;复方鳖甲软肝片组:1g/kg,灌胃治疗,1次/d,连续4周.观察模型大鼠血清IL-1和IL-6含量的变化.结果 模型大鼠血清IL-1和IL-6含量均明显增高.HG颗粒3种剂量组治疗后均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清IL-1和IL-6含量,复方鳖甲软肝片亦可降低大鼠血清IL-1和IL-6含量.结论 HG颗粒时CCl4复合因素致肝纤维化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作者:毕红征;章金涛;黄国钧;薛敬礼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银芍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药中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条件:Agilem ZOBAX SB-C18(250 mm×3.0 mm,5μm)色谱柱,乙腈-0.4%磷酸水溶液(9:9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结果 绿原酸浓度范围在0.0025~0.04μg之间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9.6%.RSD=1.07%.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银芍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卢金清;詹晓莲;徐玉婷;万威;肖波;陈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虎杖煎荆时豚鼠离体心脏右心房及兔主动脉平滑肌运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豚鼠右心房或兔主动脉平滑肌置于离体平滑肌槽内,用生理记录仪记录其活动的变化.结果 虎杖可加快豚鼠离体右心房率,可降低兔离体主动脉平滑肌静息张力.结论 虎杖对豚鼠离体右心房率的增快作用,可能与α受体、β受体、Ca2+有关,与M受体无关:虎杖的扩血管作用,可能与α受体、H1受体有关,与β受体、Ca2+、M受体无关.
作者:刘银花;沈婕;艾文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阐明SITS所产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缺氧/复氧损伤(A/R)模型及SITS预适应模型,测定心肌细胞的搏动频率、细胞存活率以及细胞培养液中LDH的变化.结果 SITS预处理能明显提高A/R损伤后细胞存活率,减少LDH的漏出.与A/R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SITS预处理对心肌细胞A/R具有保护作用.此研究为寻找特异性阻断剂,探讨心肌保护药物的新靶点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
作者:彭少君;晏渠如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竹节参总皂苷(TSPJ)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酶消化法进行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的原代培养,MTT法检测TSPJ对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TSPJ对滑膜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 TSPJ可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CIA大鼠滑膜细胞的增殖,TSPJ可诱导滑膜细胞凋亡.结论 TSPJ可有效抑制体外培养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的增殖,这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
作者:袁丁;顿耀艳;张长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鱼腥草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在一天中日照时间段的含量变化情况,确定适宜的采收时间.方法 对生产中鱼腥草主栽品系的鲜草地上部分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GC/MS分析.结果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鱼腥草新品系W01-100和W01-94的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在日照时间内无显著变化.其中,W01-94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更稳定.鱼腥草地上部分鲜草挥发油的部分主要成分间含量变化相关显著,但不同材料间相同两种成分间的相关性可能不同.结论 W01-100和W01-94在整个白天内均可采收.
作者:陈黎;吴卫;杨玉霞;黄春燕;郑有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以肿节风药材为原料,并用RP-HPLC(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溶剂、提取方法和提取液pH值这3个因素进行了3因素2水平的正交试验,进而筛选出优的水平组合.结果 提取肿节风药材中反丁烯二酸的佳提取工艺是:提取液pH值为4.0;提取方法为微波提取5.0 min;提取溶剂为70%乙醇溶液.结论 实验结果为确定肿节风药材中反丁烯二酸提取工艺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陈磊;李远;赵中流;田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排风藤中脂肪酸成分及相对含量.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排风藤全草中脂肪酸以石油醚萃取,硫酸甲醇甲酯化后进行测定,用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脂肪酸的相对含量.结果 从排风藤全草中检出11种饱和脂肪酸和5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占总含量的30.33%,以棕榈酸含量高(相对含量24.32%);不饱和脂肪酸占总含量的69.77%,以亚油酸含量高(相对含量60.19%),还有亚麻酸的含量也较高(相对含量8.46%).结论 此研究结果为排风藤的药用价值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庄朴伟;邓林胜;秦双玖;宋发友;逯平杰;周媛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