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金清;詹晓莲;徐玉婷;万威;肖波;陈黎
目的 研究柴胡皂苷-d(SS-d)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星形细胞(HSC)活化的影响,以探讨SS-d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酒精组、SS-d保护组、正常对照组.利用白酒灌胃辅以高脂饲料方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给予SS-d保护,12周末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H.E染色和Van-Gie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和纤维组织增生,常规生化方法检测肝功能.结果 和模型组比较,SS-d明显减少肝组织中α-SMA的表达;降低血清ALT,AST活性和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好转,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减少.结论 SS-d通过降低α-SAM表达,抑制肝HSC的活化达到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李素婷;杨鹤梅;齐洁敏;梅立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评价推拿手法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推拿治疗组)和对照组(阿米替林组),每组各42例,疗程为1个月.治疗后进行两组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23%,对照组为71.43%,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推拿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疗效较药物阿米替林好,且无明显副反应,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葆青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川芎嗪(TMP)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单侧肾切除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模型组,正常手术组,贝那普利(Lotensin)组,川芎嗪高、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和模型组外,其余各组按组别分别予贝那普利1.7 mg/(kg·d)、川芎嗪150,50mg/(kg·d)灌胃,共12周.实验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测定尿微量蛋白排泄(uAER);治疗12周,测定各组大鼠血清FPG,BUN,Scr,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管间质TGF-β1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UAER进行性升高,FPG,BUN,Scr明显升高(P<0.01;P<0.05),肾小管间质TGF-β1表达明显增加(P<0.01).川芎嗪高剂量组大鼠UAER明显降低,FPG,BUN,Scr下降,肾小管间质TGF-β1表达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川芎嗪能下调DN大鼠肾小管间质TGF-β1表达,缓解肾小管间质损害,从而达到对DN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彦;谢春光;韩斌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原卟啉钠体内外抗乙肝病毒作用.方法 体内实验采用先天感染鸭乙肝模型,检测给药前、给药后5 d、10天及停药后3 d鸭血清DHBV-DNA的动态变化;体外实验采用2.2.15细胞为模型,检测用药后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结果 体内实验显示,给药第5,10 d时鸭血清DHBV-DNA其OD值均明显低于给药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体外实验显示,原卟啉钠在所稀释的各浓度下,时细胞分泌HBsAg,HBeAg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HBsAg,HBeAg的治疗指数分别大于188.7和64.5.结论 原卟啉钠体内外均具有明显的抗乙肝病毒作用.
作者:范巧云;刘群红;王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吴茱萸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Diamond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柱温35℃;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7 nm.结果 建立了吴茱萸的指纹图谱,标定了14个共有峰(RSD≤3.0%),符合有关规定.结论 HPLC指纹图谱为吴茱萸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可较全面地控制吴茱萸的质量.
作者:刘伯平;谭雯;洪淑华;谭睿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三台红花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和IR,NMR,MS等波谱分析法确定结构.结果 从乙醇提取物中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豆甾醇(Ⅰ),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Ⅱ),齐墩果酸(Ⅲ),5,7,4'-三羟基黄酮(Ⅳ),serratumin A(Ⅴ),Acteoside(Ⅵ).结论 其中除Ⅴ以外余下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作者:范菊娣;龙庆德;杨军;罗喜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青钱柳快速繁殖途径和褐变的防止方法.方法 分别在不同季节采取青钱柳的嫩芽、带节茎段和嫩叶作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4种不同方式的处理后,接种到不同激素种类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结果 春季取材更易诱导出愈伤组织和新芽;诱导茎段出芽的佳培养基为B5+BA3.0 mg/L+NAA0.1 mg/L+IBA0.01 mg/L;适宜于嫩叶、嫩芽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分别为:B5+BA5.0 mg/L+NAA0.1 mg/L+IBA0.1 mg/L和B5+2.4-D1.0mg/L+BA0.1mg/L;外植体先于4℃低温预处理5 d和直接用烧红的手术7J快速切割外植体后再进行接种可有效减少外植体的褐变.结论 青钱柳组织培养可诱导芽的产生和愈伤组织的形成.
作者:吴群英;徐庆;李丽亚;梁荣感;龚受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内皮素(ET),血栓素(TXB2),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含量的变化,探讨葫芦巴联合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糖尿病葫芦巴治疗组(FS组)、糖尿病葫芦巴+氨基胍治疗组(FS+AG组),于第8周测定ET,TXB2,HbAlc,SOD水平,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ET,TXB2,HbAlc,尿蛋白的含量明显降低,同时SOD明显升高,与DM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葫芦巴和氨基胍联合使用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肾组织ET,TXB:水平,提高SOD水平,有效改善肾血液动力学,增强抗氧化能力,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黄川锋;康爱英;袁国卿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了测定鲜人参中多糖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用苯酚-硫酸法,在波长490 nm处测定吸光度,人参多糖在10~16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 7.平均回收率为98.40%,RSD=2.53%.结果 人参多糖的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10,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4 h,人参多糖换算因子为1.58,鲜人参中多糖的含量为18.14 g/100 g.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率高、重现性好.
作者:钟岩;潘浦群;王艳红;初丽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测定分析决明子微量元素含量.方法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栽培决明子1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 栽培决明子富含镁、铁、锌、锰、铜等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微量元素,是营养价值极高的中草药.结论 从微量元素角度分析,决明予是极具开发价值的药食两用中草药.
作者:张玲;夏作理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药汤剂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贫血的影响.方法 以清瘟败毒饮加减联合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26例,并与对照组30例比较.结果 两组在改善活动期SLE患者的炎性指标和狼疮活动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改善患者红细胞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改善患者的血红蛋白存在一定的差异(P<0.01).结论 中药汤剂清瘟败毒饮加减具有改善活动期SLE患者的贫血的作用.
作者:郭冬萍;梁其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GM颗粒对去卵巢大鼠结合低钙饲料喂养造成的骨质疏松模型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双侧卵巢切除,结合低钙喂养3个月,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造模1周后模型大鼠随机分组给药.给药3个月后,大鼠取血后处死,分别测定骨密度,观察骨病理切片,测定各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GM颗粒中剂量组(9.70g生药/kg),大剂量组(19.40g生药/kg),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GM颗粒各剂量组均能增加低钙饲养的去卵巢大鼠骨密度(BMD)、明显改善造模大鼠松质骨的微结构;GM颗粒大剂量组能降低低钙饲养的去卵巢大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 GM颗粒能够增加低钙饲养的去卵巢大鼠骨密度,改善松质骨的微结构,因而能够增加骨强度,同时能降低碱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减少骨吸收,说明其对低钙饲养的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作者:刘玉全;蔡莹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不同华桑种质资源桑叶总黄酮含量的差异,为桑叶资源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甲醇提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 测定的10份华桑种质资源中,保靖4号桑叶总黄酮含量高,为(71.67±2.96)mg/g;德江15号桑叶总黄酮含量低,为(44.56±1.66)mg/g.结论 华桑桑叶总黄酮含量较高,同属华桑的不同桑种质桑叶总黄酮含量差异极显著,但同一原生境的种质桑叶总黄酮含量相近.
作者:刘利;潘一乐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虎杖提取物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305 nm.结果 检测浓度在3~16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提取过程中的实时监测.
作者:郑湘娟;余淑娴;徐晓芳;万南红;李玉琳;张小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食指络脉诊法在婴幼儿肺炎并发心衰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50例婴幼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每天早晨及午睡后观察其食指络脉的显露部位、充盈程度、流畅程度、形状及颜色变化,并同时记录当时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结果 47例食指络脉长度抵达命关,3例抵达气关;48例充盈明显,2例充盈可疑;49例流畅程度为迟,1例正常;20例形状纡曲,30例食指络脉末梢可见分又;50例颜色严重青紫,都具有随着病情加重或好转的规律性变化.结论 食指络脉诊法在婴幼儿肺炎并发心衰诊断中有一定意义,其对疾病预后和转归的判断、治疗效果的监测有现实意义.
作者:李俊玫;敬小青;刘艳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竹节参总皂苷的镇痛作用,以确定竹节参镇痛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 镇痛实验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灌胃不同剂量的竹节参总皂苷后小鼠的痛阈值和扭体反应的次数.结果 竹节参总皂苷高、低剂量组对小鼠痛阚值明显增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 竹节参总皂苷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是竹节参发挥镇痛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
作者:文德鉴;张翠兰;陈国栋;董兴高;肖本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综合设计性实验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起很重要的作用.加强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该文通过实例,介绍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来提高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质量,为构建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作者:张文平;刘波兰;马廉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综合疗法减肥的机理及优化方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采用常规减肥饮食、运动处方和综合疗法即针刺、中药、耳穴贴压、TDP照射治疗;对照组29例以常规减肥饮食、运动处方治疗.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l)、腰臀比、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及胰岛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BMI、腰臀比、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和胰岛素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综合疗法(针刺、中药、耳穴贴压、TDP照射)配合饮食、运动减肥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效果良好.
作者:古青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鱼腥草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在一天中日照时间段的含量变化情况,确定适宜的采收时间.方法 对生产中鱼腥草主栽品系的鲜草地上部分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GC/MS分析.结果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鱼腥草新品系W01-100和W01-94的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在日照时间内无显著变化.其中,W01-94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更稳定.鱼腥草地上部分鲜草挥发油的部分主要成分间含量变化相关显著,但不同材料间相同两种成分间的相关性可能不同.结论 W01-100和W01-94在整个白天内均可采收.
作者:陈黎;吴卫;杨玉霞;黄春燕;郑有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消瘢煎膏对大鼠子宫肌瘤以及子宫肌瘤中TGF-β3的影响.方法 造模大鼠6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2只:实验组消癥煎膏分高、中、低3个剂量组,直肠给药;中桂组,予桂枝茯苓胶囊溶液灌服,每次0.5 ml/kg;模型组.另设空白组12只,每天灌服0.9%生理盐水,0.5 ml/kg次,以上各组均给药3次/d,共4周.停药后第1天内处死大鼠,立即取标本实验研究.结果 治疗组大鼠子宫重量明显减轻,宫颈和宫体处大直径显著缩小,与模型组比治疗组子宫系数降低明显;实验组3个剂量的TGF-β3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5,有显著意义;中桂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P<0.01,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 消癥煎膏能使子宫肌瘤缩小,明显降低TGF-β3表达,抑制子宫肌瘤细胞增殖,使肌瘤缩小,因此推测其内可能含有TGF-β抗体类物质在起作用.
作者:蒋秋燕;唐厚秀;蒋桂秀;苏莉鸣;唐乾利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