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注射剂中黄芩苷的方法分析

翟丽;段漓童;郭瑞华;吴来娣

关键词:双黄连注射剂, 黄芩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 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双黄连注射剂中组分含量的方法 .方法 以甲醇-水(10%的磷酸溶液调节pH至2.7)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6 nm,在Diamonsil(钻石)C18(5μm,4.6 mm×150 mm)色谱柱上洗脱,外标法定量,黄芩苷含量可测定.结果 黄芩苷在5.1~81.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4%,RSD=0.82%(n=5).结论 该方法 简便,灵敏,重复性好,结果准确,精密度较高,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也较高,测定结果显示12 h内黄芩苷稳定,适合于双黄连注射荆的质量控制.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蒙药阿给制炭工艺的实验研究

    目的 优选蒙药阿给炭的炮制工艺.方法 以阿给炭性状、阿给炭的止血时间、浸出物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阿给炭的佳炮制工艺.结果 阿给炭的佳炮制工艺温度为210℃炒制20 min.结论 不同炮制工艺对阿给炭止血作用的影响较大,佳炮制工艺的优化为阿给的临床应用及制订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作者:张婉;唐丽;谢坤;崔箭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第4代航天诱变防风粉末显微分析

    目的 对第4代航天诱变防风药材及地面组防风药材作对比分析,以期为更全面了解第4代航天诱变防风品质的变化和深入研究积累资料.方法 性状鉴别、粉末显微组织鉴别.结果 与地面组防风相比,太空组防风根部明显增粗,气稍浓,表面颜色变深,横截面芯部颜色浅黄,微白,油管中条块状分泌物明显减少,韧皮薄壁细胞壁变薄.结论 航天诱变有利于选育出长势良好、根部主干明显增粗的、显微组织有一定变化的、活性成分提高的防风新品种,航天诱变育种是中药材种质资源创新的快捷有效的途径之一.

    作者:王立鹏;关颖;杨腊虎;郭西华;朱艳英;史锦珊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中药学多元记忆教学法及其效果评估

    针对中药学教学存在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内容多且易混淆的问题,提出了中药学教学的新方法 --多元记忆教学法,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教学效果评估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此方法 比较认同.

    作者:蔡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口服去痛片中毒致死1例

    去痛片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通过一次性口服过量去痛片自杀的病例在各地也并不少见,及时合理的救治措施对此类病人的救治十分重要.

    作者:张义军;杨晓庆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国产血竭胶囊的溶出度考察

    目的 测定国产血竭胶囊的溶出度,以控制其内在质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国产血竭胶囊的溶出度,测定波长284nm.结果 同厂不同批次制剂之间的溶出度参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厂的制剂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为进一步控制其内在质量,其标准中应增加溶出度测定.

    作者:宋学立;张曰礼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肝泰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肝泰片质量标准.方法 对珠子草、甘草进行薄层鉴别研究,并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中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 薄层图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没食子酸在4.16~41.6μg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31%,RSD为0.69%(n=5).结论 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彩东;吴斌;师彦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血府逐瘀胶囊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Smad信号通路分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胶囊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所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机理.方法 雄性SD大鼠34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6只)、假手术组(6只)、模型组(11只)、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组(11只),采用UUO法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造模次日予以血府逐瘀胶囊灌胃治疗,3周后检测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含量,观察肾功能变化;取肾组织进行HE和六胺银染色(periodic acid-silver metheramine,PASM),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肾组织中磷酸化Smad2(phospho-Smad2,P-Smad2),Smad2,Smad4,Smad7蛋白表达水平,观察Smad信号通路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肌酐和尿素氮含量显著上升;肾小管基底膜明显增厚,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肾小管扩张与萎缩并存,肾间质明显增宽,纤维组织增生,大量炎细胞浸润;p-Smad2和Smad2蛋白表达显著上调,Smad7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而Smad4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各项指标正常纽与假手术组均无差异.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后,大鼠血肌酐和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梗阻侧肾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轻于模型组,P-Smad2和Smad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而Smad7表达没有明显改变.结论 血府逐淤胶囊可通过抑制梗阻侧肾组织中Smad2蛋白的表达以及活化,减少Smad通路信号传导,从而改善梗阻性肾病模型大鼠的肾功能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

    作者:陆敏;周娟;陆海英;王飞;刘煜敏;张悦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草苁蓉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巢蛋白及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 探讨草苁蓉提取物对β淀粉样肽(β-AP)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的脑内巢蛋白(Nestin)表达的影响,并对其保护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健康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草苁蓉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用Aβ<1~40微量注射至大鼠双侧Meynert基底核,建立AD模型,用草苁蓉提取物进行治疗,于治疗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Nestin阳性神经细胞数的表达.结果 各治疗组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大鼠在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占整个游泳时间的百分比显著升高,穿过原平台所在位置的次数明显增加(P<0.01).草苁蓉提取物高剂量组大鼠海马区Nestin阳性神经元数量在治疗组中表达强,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草苁蓉提取物能增强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estin的表达,提高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丽莎;朱书秀;王小月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虫草多糖对小鼠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冬虫夏草多糖对小鼠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8-甲氧补骨脂素(8-MOP)联合UVA制备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在造模前给皮肤涂抹虫草多糖溶液,造模后24 h内取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和电镜观察并检测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光老化组皮肤真皮层明显增厚,炎细胞浸润,皮脂腺不规则增生,纤维组织疏松素乱,常见断裂,成纤维细胞形态不规则,内质网少,虫草多糖保护组明显改善,羟脯氨酸含量较光老化组明显增加.结论 虫草多糖对皮肤光老化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华;叶(目亭)杰;李伯勤;应馨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人参皂苷提取工艺优选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的微波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人参皂苷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参中人参皂苷含量.结果 乙醇浓度对微波提取人参皂苷有极显著影响,提取时间次之,乙醇用量、提取次数影响较小.结论 该提取法具有设备简单,热能利用率高,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人参皂苷提取率高等优点,其佳提取工艺为以10倍药材粗粉量的70%乙醇溶液作为提取溶煤,提取4次,2 min/次.

    作者:毛祖林;李晓波;龚文明;范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含有核苷、多糖、甾醇、氨基酸等多种活性成分,传统中医认为有补益功效,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该文对国内外近年关于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报道加以总结归纳,并展望了冬虫夏草的研究趋势.

    作者:胡敏;皮惠敏;郑元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医辨证治疗现状与展望

    从临床方面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中医辨证的研究作一述评,中医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已得到了广泛肯定,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辨证分型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模式.根据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情特点,结合祖国医学有关温病学说理论,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对临床辨证的规范化的界定是以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朱生樑;黄天生;王高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攀枝花地区鱼腥草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对产自攀枝花地区鱼腥草中挥发油进行提取,同时分析鉴定其化学组分,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方法 采用普通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挥发油化学组分,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测得鱼腥草挥发油含量为0.97%,鉴定出13种化学组分,占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91.40%.结论 普通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主要含有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3.49%)、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己烯-1-醇(16.81%)、(E)-9-十八碳(烯)酸(10.00%)、β-蒎烯(8.64%).

    作者:赵丽娟;张捷莉;李铁纯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青蒿同源四倍体的诱导

    目的 诱导青蒿四倍体,筛选出佳诱变条件.方法 采用两种方法 对材料进行诱变.幼苗浸泡法:秋水仙素溶液浸泡青蒿幼苗,药液浓度和浸泡时间以及处理温度呈梯度设置;萌动种子浸泡法:秋水仙素溶液浸泡青蒿萌动种子,药液浓度呈梯度设置.然后对所得幼苗根尖染色体镜检,结合植株外形和气孔保卫细胞的特征,确定其诱变率.结果 幼苗浸泡法中,以15℃下,0.2%秋水仙素处理96 h为宜,诱变率30%.萌动种子浸泡法中,以25℃下3~5 mg/L秋水仙素处理120 h为宜,诱变率45%~96%.结论 萌动种子浸泡法优于幼苗浸泡法.

    作者:伍晓丽;刘飞;钟国跃;李隆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泥胡菜中新的酚酸类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定

    目的 研究泥胡菜的化学成分.方法 对泥胡菜全草的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色谱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2个化合物,分别为:8-羧甲基-对羟基肉桂酸乙酯(1)和8-羧甲基-对羟基肉桂酸甲酯(2).结论 化合物1和2均为新化合物.

    作者:邹忠杰;杨峻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正交实验法优选白疕消软膏中的药材提取工艺

    目的 优选白疙消软膏中的药材提取工艺.方法 以银屑病小鼠模型实验结果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对其关键步骤如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醇沉时加醇量等条件进行优选.结果 煎煮次数对小鼠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生成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 佳工艺为加药材量8倍的水煎煮3次,1.5 h/次,浓缩液加等量乙醇使沉淀.

    作者:陈燕祥;张红;陈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温通针法对脑梗塞大鼠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的影响

    目的 探讨温通针法对急性脑梗塞大鼠血浆糖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用健康Wistar大鼠,用线栓法直接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制作急性脑梗塞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脑梗塞大鼠血浆CD62P和CD63的含量.结果 造模后脑梗塞组血浆CD62P,CD63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两治疗组血浆CD62P,CD63均较梗塞组显著降低,且温通针法较捻转针法降幅更为显著.结论 针刺可以通过降低脑梗塞大鼠血浆糖蛋白含量,从而阻止或抑制血小板活化,达到防治脑梗的目的 ,而温通针法的作用优于捻转针法.

    作者:杨波;高洋;严兴科;郑魁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化学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采用以角度教学法为主的多种教学法的交叉运用,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化学教学质量.

    作者:黄锁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三黄组合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由黄连、黄芪和地黄水提物组成的组合物(简称三黄组合物,SH)对2型糖尿病(DM)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并初探其机制.方法 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两个月后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25 mg·kg-1),连续注射3 d,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C),盐酸二甲双胍组(Met),三黄组合物低剂量组(SHL)、中剂量组(SHM)、高剂量组(SHH),外加常规饲料喂养的正常组.给药后第3,10周测空腹血糖水平(FPG),第7周测糖异生水平.于实验结束时腹主动脉取血,测血清胰岛素(Insuli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尿酸(Uric acid),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取肝脏测肝糖原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SH各剂量组都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以中剂量组效果明显,与二甲双胍组相近;三黄组合物可以降低DM大鼠TC,TG,LDL-C含量,升高HDL-C水平,促进胰岛素分泌和肝糖原的合成,抑制糖异生,调节血清FFA,ALT的含量.结论 三黄组合物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调节血脂异常,其机理可能包括保护和修复胰岛,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糖异生,促进肝糖原合成等,此外,三黄纽合物对大鼠肝脏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抑制尿酸沉积,提高尿酸清除率,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肾脏,防治DM并发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徐楠楠;朱宝长;王卓;吴强三;金瑾;胡文祥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利用离体心脏灌流模型,研究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后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灌流液中加入高、低剂量的3'-大豆苷元磺酸钠(0.03,0.01mg/L).测定冠脉流量、心率、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舒张压的变化.结果 3'-大豆苷元磺酸钠可使缺血再灌注后心脏灌流量增大、左心室收缩压增大、左心室舒张压降低、心率减慢.结论 3'-大豆苷元磺酸钠可通过扩张冠脉、减慢心率及增强心肌收缩力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作者:钟富有;肖海;李洪亮;黄志华;何蔚;曾靖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