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吴茱萸生物碱类成分指纹图谱的研究

张敏;袁金斌;黄加龙;黄兴发;王慧军

关键词:吴茱萸, 生物碱, 指纹图谱
摘要:目的 以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为对照品建立吴茱萸生物碱类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为鉴定吴茱萸药材提供依据.方法 色谱柱:Diamonsil C18(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梯度0~5 min水80%,5~25 min水80%~35%,25~55 min水3 5%~0,55~60 min水0.检测波长225 nm,柱温25℃,进样量10 μl.结果 测定的20批吴茱萸样品有11个共有峰,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1.2%~2.5%,相对峰面积的RSD为2.3%~3.5%.结论 该实验首次建立了中药吴茱萸中生物碱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为不同产地和采收期的吴茱萸药材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粉针剂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双黄连粉针剂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外标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自制C8~C13混合型烷基键合硅胶柱(5μm,4.6 mm×150 mm)为固定相,甲醇和水溶液(用磷酸调pH2.7)为流动相,在C8~C13柱上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323 nm.结果 绿原酸和黄芩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0~100.0 mg·ml-1和8.6~215.0 mg·ml-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89和0.999 97;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53%和99.94%;检测限分别为0.014 mg·ml-1和0.020 mg·ml-1;精密度实验RSD分别为1.12%和0.61%;重现性实验RSD分别为1.14%和0.73%,稳定性实验RSD分别为0.89%和0.54%;4批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在1.577~1.753 mg·ml-1,黄芩苷的含量在26.02~28.68 mg·ml-1.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成本低,可用于双黄连粉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瑞芬;彭家钢;周蓉;达世禄;杨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选择30例门诊健康体检小儿为正常组.两组在常规利尿、抗感染、控制血压的同时,均口服足量强的松2 mg·kg-1·d-1,治疗组给予黄芪注射液20 ml加入10%葡萄糖液200 ml中静脉点滴,1次/d,疗程2~4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及24 h尿蛋白定量,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的SOD,LPO及24h尿蛋白定量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黄芪注射液能改善小儿肾病综合征血液的高凝状态,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尿蛋白的漏出.并在防治血栓形成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肾病综合征的常规方案之一.

    作者:林建荣;邓翠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思路

    心力衰竭是指在适当的静脉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排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其主要特点为体(或肺)循环淤血和组织血液灌注不足,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急危重症和终归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和心理压力增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现代社会常见病、多发病.传统治疗以提高心输出量,增强心排量为主要目的;现在已转变为以维护衰竭的心脏,提高心衰病人的远期预后,延长寿命和提高生存质量为主要目的.中医治疗心力衰竭能够减轻症状,减少复发,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明显改善病人的远期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故本文仅就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思路略谈一二,以商榷于同道.

    作者:杨景锋;任艳芸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丹参对持续癫痫幼鼠脑损伤后血清NSE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丹参对持续癫痫幼鼠脑神经元损伤可能具有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美解眠诱发健康幼龄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发作.随机分组后分批处死.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ELISA法测定血清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变化.结果 丹参治疗组幼鼠电镜下可见海马神经元较轻的超微结构病变和血清NSE浓度在发作后相同时点均低于持续癫痫组.结论 丹参对持续癫痫幼鼠脑神经元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持续癫痫幼鼠神经元损伤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能作为判断脑神经元损伤及其恢复的有效指标.

    作者:李伟;马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人参皂苷Rg3诱导小鼠肝癌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生成的研究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g3对小鼠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探讨Rg3抗肿瘤生长及抑制转移的机制.方法 以Hca-F25//6A3-F(F)接种于615近交系小鼠,建立肝癌转移动物模型,分为5组:Rg3预防组(接种肿瘤前给Rg3)、Rg3治疗组(Rg3)、阳性对照组(PDD)、联合治疗组(Rg3+PDD)和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通过电镜及流式细胞仪分析肿瘤细胞的凋亡,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 人参皂苷Rg3预防组及治疗组电镜下可见较多细胞凋亡小体的形成;顺铂治疗组的形态改变以细胞破坏为主,凋亡的细胞较少;联合治疗组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程度相当.流式细胞学检测分析结果为:Rg3预防组、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细胞凋亡的特征峰(5/5),而顺铂治疗组为(1/5),阴性对照组未见.应用Rg3各组均较未用药组VEGF表达减少.结论 人参皂苷Rg3抗肿瘤生长及抑制转移的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降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作者:张荣;赵翌;刘基巍;张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疏肝健脾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运用

    恶性肿瘤已成为目前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虽然目前治疗手段各异,但都不能彻底根治,中医中药的运用在癌症的非手术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过观察,在常见肿瘤的中医药治疗中,运用疏肝健脾的原则往往能够取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陈天池;郑国银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安心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实验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安心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 采用垂体后叶素(PIT)所致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监测标准Ⅱ导联心电图;小鼠腹腔注射PIT,测定血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磷酸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结果 安心能明显缓解PIT所致大鼠心电图T波的改变.在PIT所致小鼠心肌缺血模型中,安心能增加SOD的活性,降低血清LDH,CK,MDA的活性.结论 安心对PIT所致的心肌缺血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智文;洪铁;杨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参芪补血冲剂多糖含量的测定

    目的 建立测定参芪补血冲剂多糖的含量的方法.方法 于486 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参芪补血冲剂中果糖的含量.结果 果糖在10~60 μg/ml之间与溶液吸光度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果糖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2%,RSD为0.82%(n=5).结论 方法简便、快捷、可靠性高,准确性和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制剂质量控制.

    作者:辛春艳;秦向阳;何炜;李晓晔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生殖器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8例生殖器疱疹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68例生殖器疱疹,痊愈62例,显效4例,好转2例,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为97.05%,治愈率为91.17%.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生殖器疱疹,见效快,疗效肯定.

    作者:吴斯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超声波提取肾蕨总黄酮及鉴别

    目的 为充分利用肾蕨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探讨肾蕨植物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肾蕨植物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 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为0.403 9 mg/ml,回收率为102.6%,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 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肾蕨植物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锁义;罗建华;蒙春越;李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芍药在小青龙汤中的妙用新解

    旁考芍药的诸多功效,提出其于小青龙汤中的配伍意义,除具前人所释之和营养血外,还有酸收敛阳,苦泄涤饮,甘缓解急,活血化淤,协助调理肝肺气机等诸多妙用,从而拓展了对小青龙方解的认识,为寻求临床用药配伍规律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江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伴骨质疏松症12例

    目的 对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骨质疏松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介绍12例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骨质疏松的手术治疗及中西药结合治疗.结果 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骨质疏松可以先行手术后配合中西药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结论 手术和中西药结合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骨质疏松疗效佳.

    作者:黄静宇;毛春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白鲜皮挥发油成分的SPME-GC-MS分析

    目的 分析白鲜皮挥发油成分.方法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白鲜皮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 共鉴定出9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6.82%.结论 白鲜皮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白菖油烯(27.17%)、芳脑醇(11.97%)、反-石竹烯(8.07%)、β-马榄烯(8.04%)、(-)-(a)-古芸烯(6.04%)等.

    作者:吴琴;叶冲;宋培浪;韩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浅论青年中医成才的困难及对策

    现代医学迅速发展,祖国医学停滞不前,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严峻的现实使我们每个中医工作者忧心忡忡,同时也给我们青年中医提出了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作者:王祝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愈痫灵颗粒的热稳定性研究

    目的 以丹皮酚、黄芩苷含量为指标考察愈痫灵颗粒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加速试验测定其稳定性.结果 以丹皮酚为指标,愈痫灵颗粒的有效期为1.8年;以黄芩苷为指标,其有效期为3年.结论 该实验经权衡考虑,有效期暂定为1.8年.

    作者:李万忠;姚金成;何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复方洋参汤对荷瘤鼠化疗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复方洋参汤(CPQD)对荷瘤小鼠化疗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荷瘤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后灌服不同剂量复方洋参汤,然后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胸腺、脾脏的重量,并用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 CPQD可减轻Cy对造血系统的抑制,加速外周血白细胞的恢复.复方洋参汤在一定剂量可对抗Cy对免疫器官的减重作用,使脾脏、胸腺的重量恢复至Cy使用前的水平.结论 CPQD可增强荷瘤小鼠化疗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作者:宋捷;郝爱真;王发渭;蒋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止嗽立效胶囊的毒理学研究

    目的 观察动物ig止嗽立效胶囊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方法 ig小鼠作急性毒性实验,观察中毒症状并测定LD50及95%平均可信限.以1.5,3.0,6.0 g·kg-1·d-1(临床人用量60,120,240倍)ig大鼠连续6周,观察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指数、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停药2周后上述指数的变化.结果 小鼠ig LD50为17.4 g·kg-1(胶囊),87.6 g·kg-1(生药).长期ig中、高剂量可抑制雄性大鼠体重增长,低、高剂量组雌性大鼠脾脏重量减轻,低剂量组雌性、高剂量组雄性大鼠胸腺重量减轻.对各剂量组大鼠血液学有一定影响.其它指标均无明显异常.结论 止嗽立效胶囊具有一定毒性.

    作者:王卉;尤春来;穆培;李云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浅析计算机辅助教学中课程软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有别传统教学方式的新的教学手段,有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课程软件的设计与使用不合理却会给教学带来负面作用,文章分析现阶段教学软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作者:林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论《伤寒论》厥阴篇中的辨证论治

    通过对厥阴篇条文反复研读、分析,以例举论中条文形式,从辨颜色、辨脉象、辨病位、辨寒热、辨虚实、辨预后等辨证角度以及论治中重视先后缓急、病位深浅、剂量剂型、煎服方法、体质强弱诸多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使初学者反复体会,全面理解和掌握仲景的辨证论治精神和方法,为指导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作者:陈可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药两面针的研究概况

    综述中药两面针的研究近况,探讨了两面针的本草考证、生药学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作者:刘华钢;黄秋洁;赖茂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