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性格与疾病

汪瑾

关键词:性格, 疾病
摘要:性格与疾病是一种互动关系:不良性格可致病,且不同性格类型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都有密切关系;反之,在性格成为致病因素后,疾病又会破坏人们的心绪,使性格进一步变坏.所以,人们要改造不良性格,抵御疾病侵袭,保持身心健康.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银杏叶提取物对家兔血液循环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s EGB)对家兔动脉血压、心率、心电及其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循环研究技术,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微循环障碍组(NE)、微循环障碍改善组(生理盐水组、EGB低浓度组和EGB高浓度组),观察各组给药前,给药后15、30min对毛细血管、微静脉、微动脉的管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变化及动脉血压、心率、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EGB各组给药后均表现出家兔肠系膜毛细血管、微动脉和微静脉血管扩张,血液流速加快,血流量增加(P<0.05或P<0.01),EGB对家兔动脉血压、心率、心电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 EGB能使肠系膜毛细血管、微动脉和微静脉血管扩张、血液流速加快、血流量增加而对家兔动脉血压、心率、心电无显著性影响.

    作者:张彩珠;杨润生;潘盛武;孙燕燕;杨盛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新疆紫草中紫草素的微波提取工艺优选

    目的 优选紫草素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筛选.结果 微波法提取的佳工艺条件为溶剂为70%的乙醇液,提取时间25 min,提取次数3次,提取功率为250 W.结论 此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可靠性.

    作者:李洪玲;乔秀文;曾宪佳;杜志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肾衰方治疗慢性肾衰竭湿热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验方肾衰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湿热证的疗效.方法 60例CRF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根据病情结合利尿,控制血压,纠正酸中毒,纠正贫血,排毒、补钙等对症处理,合并感染者适当使用抗生素及一般对症处理.所有患者均未行透析疗法.在上述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肾衰方,对照组用爱西特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表现积分值、Bur、Scr均明显下降(P<0.01),Hb,Alb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肾衰方可以明显改善CRF湿热证的临床表现,改善肾功能、贫血状态及营养状况.

    作者:吴立友;饶家珍;赖申昌;蒙宇华;向少伟;黄智莉;蒙向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银翘火郁汤治疗幼儿急疹139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幼儿急疹临床特点与中医疗效,为早期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4-06~2006-05间明确诊断为幼儿急疹的患儿139例,随机分成中药组71例及对照组68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91.4%为生后第1次发热,93.5%精神状态较好,6.5%有嗜睡、烦躁;25.2%前囟隆起;全部病例见颈周围、耳后、枕骨下淋巴结肿大;动态观察外周血象第1天白细胞可增高,次日明显下降,淋巴细胞增多;两组均使用自拟银翘火郁汤治疗,对照组加用抗生素,部分使用激素.两组全部治愈,未发现有并发症.中药组于发热4d内出疹者61例(94.4%),4 d后出疹者10例(14.1%);对照组4d内出疹者45例(66.2%),4 d后出疹者23例(33.8%),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对婴幼儿骤起高热无明显诱因,特别是生后第1次发热,食欲及精神状态较好,并能逗笑,有颈周围、耳后、枕骨下淋巴结肿大、前囟隆起等特征,应考虑此病,选用中药治疗,电话随访,滥用抗生素反而延长出疹时间.

    作者:朱杰;陆奎洪;周慧宁;朱美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止嗽立效胶囊的毒理学研究

    目的 观察动物ig止嗽立效胶囊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方法 ig小鼠作急性毒性实验,观察中毒症状并测定LD50及95%平均可信限.以1.5,3.0,6.0 g·kg-1·d-1(临床人用量60,120,240倍)ig大鼠连续6周,观察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指数、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停药2周后上述指数的变化.结果 小鼠ig LD50为17.4 g·kg-1(胶囊),87.6 g·kg-1(生药).长期ig中、高剂量可抑制雄性大鼠体重增长,低、高剂量组雌性大鼠脾脏重量减轻,低剂量组雌性、高剂量组雄性大鼠胸腺重量减轻.对各剂量组大鼠血液学有一定影响.其它指标均无明显异常.结论 止嗽立效胶囊具有一定毒性.

    作者:王卉;尤春来;穆培;李云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王氏砀贝梨膏制备及疗效观察

    目的 介绍王氏砀贝梨膏的制备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 辨证处方分为砀贝梨膏Ⅰ、Ⅱ号方,并简介其传统及现今制备方法.治疗组165例,75例服Ⅰ方,90例服Ⅱ方,对照组70例服强力枇杷露.服药14 d后对比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咳嗽症状指标分值及比值.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王氏砀贝梨膏价廉效佳群众欢迎,具备深入研究及产业开发价值.

    作者:王尧;王乐;史经选;王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痰热清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腹泻病51例疗效观察

    目的 寻找出实用且能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季节的治疗小儿腹泻病需要.方法 采用痰热清与山莨菪碱对51例腹泻病进行治疗与观察,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较对照组的病程较明显缩短、并发症显著减少.结论 痰热清联合山莨菪碱治疗秋季腹泻临床效果显著,药源丰富,方法简单,为不同地区与季节的腹泻病小儿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翠芳;江细莲;王礼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鱼腥草的炮制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优选鱼腥草药材确定炮制工艺;GC法测定甲基正壬酮的含量.方法 以甲基正壬酮的含量对鱼腥草药材进行优选研究,GC法检测鱼腥草饮片中的甲基正壬酮的含量.结果 鱼腥草饮片中甲基正壬酮的含量不得少于0.002%.结论 该法可以作为鱼腥草饮片炮制推荐标准.

    作者:胡馨;赵华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总皂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传统中药材人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参中的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Kromasil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系统线性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3 nm.结果 该方法人参皂苷Rg1与人参皂苷Re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35~0.38μg,12.46~0.38 μg,平均回收率为98.7%(RSD=1.59%).结论 该方法简单可行,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药材质量的控制方法.

    作者:阮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益胃合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研究益胃合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蒸馏水煮的制备工艺.制剂性状、pH值、相对密度等检查项目,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该制剂组方和制备工艺合理,服用方便,疗效确切,质量稳定.结论 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作者:华西刚;牛桂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刘铁军教授运用中医下法治疗肝病的经验探讨

    刘铁军教授从医近三十年,一直从事肝胆病的诊疗、教学及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中医下法的应用和研究体现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和认识,现将其理论探讨总结如下.

    作者:张景洲;霍丹丹;张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分离及其抗肝癌和子宫内膜癌的研究

    目的 从中药姜黄提取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并对它们进行抗肝癌细胞和子宫内膜癌作用研究.方法 采用柱层析法从姜黄提取物中分离出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用MTT法测定其抗肝癌细胞和子宫内膜癌作用.结果 3种姜黄素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0.01 mg/ml双脱甲氧基姜黄素,0.01 mg/ml和0.001mg/ml脱甲氧基姜黄素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0.01 mg/ml和0.001 mg/ml双脱甲氧基姜黄素,0.01 mg/ml脱甲氧基姜黄素,0.01 mg/ml和0.001 mg/ml姜黄素能明显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结论 一定浓度的姜黄素化合物能明显抑制肝癌和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彭炳先;周欣;石京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五行生克法治疗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白术煎液对骨质增生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单味白术煎液外洗,2次/d,连用3周.结果 根据VAS,HSS评分临床有效率为83.72%.结论 单味生白术煎液对骨质增生性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王君鳌;陈文治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救心软胶囊中蟾酥的含量

    目的 建立救心软胶囊中蟾酥的主要成分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以C18为固定相,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节pH值为3.0)(45:55),检测波长296nm.结果 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与其他成分分离良好.华蟾酥毒基在进样量0~5.86 μg(r=0.999 8),脂蟾毒配基在进样量0~5.88 μg(r=0.999 97)线性关系良好,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加样回收率为99.81%,RSD为2.25.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救心软胶囊中蟾酥的质量控制.

    作者:左玲玲;黄巍;唐灿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论《伤寒论》厥阴篇中的辨证论治

    通过对厥阴篇条文反复研读、分析,以例举论中条文形式,从辨颜色、辨脉象、辨病位、辨寒热、辨虚实、辨预后等辨证角度以及论治中重视先后缓急、病位深浅、剂量剂型、煎服方法、体质强弱诸多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使初学者反复体会,全面理解和掌握仲景的辨证论治精神和方法,为指导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作者:陈可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愈痫灵颗粒的热稳定性研究

    目的 以丹皮酚、黄芩苷含量为指标考察愈痫灵颗粒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加速试验测定其稳定性.结果 以丹皮酚为指标,愈痫灵颗粒的有效期为1.8年;以黄芩苷为指标,其有效期为3年.结论 该实验经权衡考虑,有效期暂定为1.8年.

    作者:李万忠;姚金成;何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复方肠舒宁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

    目的 建立复方肠舒宁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取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鉴别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 方中的白芍、补骨脂、延胡索等3味药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斑点.结论 薄层色谱鉴别法可作为复方肠舒宁胶囊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郭志毅;李祖贵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药两面针的研究概况

    综述中药两面针的研究近况,探讨了两面针的本草考证、生药学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作者:刘华钢;黄秋洁;赖茂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鱼腥草与其混淆品的鉴别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Houttaynia cordat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由于鱼腥草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因此在少数地区发现用眼子菜科植物抱茎眼子菜和玄参科植物水苦荬误当鱼腥草入药的情况,应注意鉴别.现将鱼腥草与其混淆品的鉴别要点归纳总结如下:

    作者:张顺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苏子及其伪品的比较鉴别

    苏子为唇形科草本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成熟果实.其性味辛、温,入肺,大肠经.具有止咳平喘,降气祛痰,润肠通便的功效[1].临床上常用于痰多咳喘,胸膈满闷,肠燥便秘等.苏子是临床常用药之一,但在实际工作中常见有石荠苧子,石香薷子,小花石荠苧,小鱼仙草子等伪品与之相混,需认真予以鉴别.下面将苏子正品与其伪品从来源,性状鉴别,功效等方面进行逐一比较.

    作者:顾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