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疾病预防控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吴冬祥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 问题, 对策
摘要:进入21世纪,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将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列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七项任务之一,并指出要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努力控制艾滋病、血吸虫病、乙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积极防治职业病和地方病.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开展医院药学服务的实践和体会

    社会在发展,药学科技不断变化,医院药师的职能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药学服务是随着我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并逐渐与国际接轨而推行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1].

    作者:潘龙华;杨仕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浅论Excel用于自制药品成本核算帐目管理及方法

    目的 探讨Excel用于药品成本核算帐目管理及方法.方法 利用Excel建立医院自制药品成本核算帐目,运用储存、计算、查询、保护锁定隐藏、排序等功能对自制药品成本核算、管理.结果 应用Excel自制药品成本核算帐目工作表界面简洁直观,制表灵活,管理方便.而且药品成本核算文字数据录入、储存、打印方便、快捷.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管理层次,并且解决了常出现的原料帐物不相符、医疗自制药品帐目难管理、核算等现象.结论 利用Excel建立医院自制药品成本核算帐目,规范了医用自制药品成本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

    作者:叶政德;肖琴;张秀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灰绿黄堇总生物碱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毒性观察

    目的 探讨灰绿黄堇总生物碱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动物毒性反应情况.方法 小鼠热板法镇痛实验、小鼠扭体法镇痛实验、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和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灰绿黄堇总生物碱能明显延长热板所致小鼠舔后足时间(P<0.05),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0.05)、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5),但对组胺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无降低作用(P>0.05);小鼠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为1.87 g·kg-1.结论 灰绿黄堇总生物碱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及部分抗炎作用,但也具有一定毒性.

    作者:龙晓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头顶一颗株对大鼠学习记忆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头顶一颗株注射液对快速老化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血、肝、肾、海马、脑皮质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 采用氟哌啶醇造成实验大鼠获得性记忆缺失动物模型,用电跳台法观察对照组、模型组、头顶一颗株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行为学变化,测定各组大鼠血及肝、肾、海马、脑皮质等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头顶一颗株注射液各剂量组能维持实验大鼠学习记忆成绩,多种组织SOD,GSH-Px显著升高,高、中剂量组作用尤其明显(P<0.01).结论 头顶一颗株能够改善氟哌啶醇致快速老化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与增强抗氧化酶的表达有关.

    作者:艾明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成药所致药疹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中成药所致药疹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3-02~2006-02本校附属医院收治的162例中成药所致药疹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中成药所致药疹呈逐年增多趋势,以注射剂引起药疹多(51.72%);常见的皮疹类型为荨麻疹型(50.57%);162例全部治愈,预后良好.药疹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原患疾病、药物过敏史,药物的种类、剂型、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加强预防措施,合理应用中成药是减少中成药所致药疹的关键.

    作者:梁建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正交实验法优选白芍中芍药苷的醇提工艺

    目的 建立白芍中芍药苷的佳醇提工艺.方法 以芍药苷为考察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并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条件.结果 用80%乙醇回流提取芍药苷两次,第1次用8倍量乙醇,第2次用6倍量乙醇,1 h/次.结论 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对白芍中芍药苷的提取率有较大影响.

    作者:侯继秋;尹寿玉;柳明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烫伤合剂的制备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烫伤合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建立烫伤合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的方法,与磺胺嘧啶银冷霜对照观察其治疗Ⅰ度和Ⅱ度烧烫伤的临床疗效.结果 该制备工艺简单合理,对皮肤无刺激性,治疗烧烫伤具有愈合快、瘢痕轻、色素沉着少、创面疼痛轻等优点.结论 烫伤合剂是治疗Ⅰ度和Ⅱ度烧烫伤理想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应用淀粉粒鉴定中药品种(Ⅲ)

    川贝母、天麻、三棱、粉萆薜等药材,常有伪品出现.本文应用淀粉粒的形态、大小及有无鉴定了6组30种常见真伪中药材.

    作者:李炳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美味猕猴桃根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美味猕猴桃根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CCl4和D-半乳糖胺作为化学毒物制成急性肝损伤模型,采用赖氏法测定各组动物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并测定肝匀浆MDA含量.结果 CCl4肝损伤模型组和D-半乳糖胺肝损伤模型组小鼠的血清ALT和AST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表明CCl4和D-半乳糖胺均造模成功.CCl4造模实验中美味猕猴桃根提取物高剂量组较模型组血清ALT和AST活性明显降低(P<0.01),肝脏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而在D-乳糖胺造模实验中美味猕猴桃根提取物中剂量组较模型组血清AST明显降低(P<0.01),肝脏MDA含量降低(P<0.05),低剂量组较模型组ALT、AST活性和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美味猕猴桃根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丽;钟振国;梁洁;甄汉深;王乃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骨碎补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J.Sm的干燥根茎,具有补骨强肾、续伤止痛的功能,常用于治疗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等症,是临床上常用的一味中药,而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常发现有中华槲蕨、光叶槲蕨、崖姜、大叶骨碎补混充骨碎补供药用,给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带来了困难,现将骨碎补及其混淆品的鉴别特征介绍如下.

    作者:徐方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窦炎治疗和转归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窦炎转归的影响.方法 2002-06~2005-06该科对伴有腺样体肥大的98例慢性鼻窦炎的儿童实施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术后继续药物治疗鼻窦炎.结果 术后1年随访,98例患者中,治愈79例,好转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9%.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和转归起到良好的作用,适用于Ⅰ型,Ⅱ型1期,Ⅱ型2期鼻窦炎的儿童.

    作者:修世国;叶辉;姜宪;崔春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天冬及其混伪品羊齿天门冬的比较鉴别

    天冬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商品主要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干燥块根,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作用.

    作者:陆连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藏药杞鹿温肾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藏药杞鹿温肾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潜在的毒副作用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1.5年内分别用藏药杞鹿温肾胶囊和骨疏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各30例,12个月为1个疗程,用药前及用药后12个月分别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心电图等,同时用QCT测第2~4腰椎的骨密度(BMD),并对患者的腰背酸痛、腰膝酸软等肾虚症状进行评估.结果 藏药杞鹿温肾胶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14%,骨疏康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7.86%.杞鹿温肾胶囊对心、肝、肾无毒副作用,对血常规及电解质无不良影响,且能改善心肌的血液循环.结论 藏药杞鹿温肾胶囊是一个耐受性良好、安全有效的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新药.

    作者:李文华;涂忠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乌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考察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乌药有效成分的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乌药醚内酯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解析压力及解析温度4个因素的影响.结果 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35℃;解析压力8 mPa,解析温度55℃;萃取时间4 h;CO2流量为20 L/h.结论 超临界C02流体萃取技术用于乌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简单,适用于工业生产.

    作者:梁汉明;郭晓玲;冯毅凡;孟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基础护理、运动疗法及应用胰岛素治疗时护理.结果 经过上述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措施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野菊花总黄酮提取工艺的响应面设计优化

    目的 优化野菊花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 在分析单因素的基础上,以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RSD)对其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 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56.6%,提取温度80℃,液固比为19.6,提取时间为3.2 h,提取1次,该工艺条件可使总黄酮得率达4.64%.结论 该工艺条件可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数据.响应面试验设计法可在连续范围内进行分析,优于现在普遍采用的只能分析离散条件的正交实验设计.

    作者:王振忠;武文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药对原发性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凋亡(apoptosis)一词由Kerr于1972年首先提出.细胞凋亡是指在特定时空发生的、受机体严密调控的细胞自杀现象,它呈现其独特的、有别于细胞坏死的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特点,被普遍认为是有机体维持个体内稳态恒定的极其重要的机制之一.

    作者:赵明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从痰淤入手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机理探讨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慢性并发症,其成因复杂,变症多端.文章通过查阅国内古今文献,结合国内用药实践,对痰淤在糖尿病胃轻瘫中的作用机理、成因进行了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

    作者:曾娟;张荣华;魏春山;欧阳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关于砂仁轮歇种植模式中几个问题的理论思考

    从轮歇种植、轮歇地管理、轮歇种植与病虫害防治的关系等方面,对砂仁开展轮歇种植模式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砂仁的轮歇种植提供参考.

    作者:彭建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60例采用透脓散加味非经期保留灌肠、经期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甲硝唑液治疗慢性盆腔炎,并与西药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具有活血、化瘀、抗菌、消炎之功效.

    作者:王岩;王晟;王万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