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花蕊石炮制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高锦飚;李祥;陈健伟

关键词:花蕊石, 红外光谱
摘要:目的 比较花蕊石炮制前后红外光谱特征,寻求红外光谱是否对花蕊石有鉴别意义.方法 运用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产地生花蕊石及煅花蕊石进行分析.结果 炮制前后的花蕊石红外光谱图有明显差异.结论 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对花蕊石进行直接、快速、有效分析,为炮制前后的花蕊石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CHF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常规给予强心、利尿、扩管治疗,治疗组50例,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超声心动图比较,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EF)、心搏量(SV)和心输出量(C0)明显改善,提高早期快速充盈峰值并减少心房收缩充盈值,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心功能.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症状,改善左室舒缩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减少死亡率.

    作者:王昕;董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巴戟天及其易混品恩施巴戟与建巴戟的鉴别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市场上掺杂的易混品有茜草科植物恩施巴戟的根、茜草科植物羊角藤和假巴戟的根皮或段片充巴戟天出售,为了对购进的药材及饮片质量负责,中药技术人员应细心鉴别,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和有效,现将其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姜彩娥;郝睿;霍丽民;申勤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芦丁的纯化及其含量测定

    目的 制备高纯度芦丁的目的 是用作对照品或满足其它特殊需要的试剂.方法 从槐米中提取芦丁,并将其制备成对照品.采用既简便又经济的酸提碱沉法从槐米中提取芦丁,经过精致,分离得芦丁对照品,并用一般方法 、薄层层析法、核磁共振法进行鉴定,高效液相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经化学法、薄层层析法鉴定,核磁共振鉴定表明芦丁样品与芦丁标准品图基本一致;高效液相测得含量98.05%.结论 此种实验室制备芦丁对照品的方法 操作简单易行,产品纯度较高可作为时照品代替标准品用.

    作者:赵文彬;许玉华;王鲁石;莫民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古文教学中增强学生人文素质的思路探析

    在医古文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去打动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从中窥见古代医家立志于医、仁爱救人、勤奋不倦、精研医术、精诚笃实、全力以赴等崇高医德.把讲解医古文语言、词汇、语法简要传授基础知识的直输教学方式,转化成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等多层面、多链接的教学模式,有益于增强学生医学文化素质.突出学生主体,推行互动的课堂模式,有益于发挥学生自主创新精神.以医古文课堂教学为载体,借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不失为一条颇具专业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作者:胡三如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李杲脾胃论病机论点对《内经》理论的继承与发挥

    从李果的有关著述中概括其脾胃论病机论点,并彰显其对<内经>理论的继承与发挥.提示李果脾胃论的丰富性和<内经>理论对中医学术发展的指导意义.

    作者:董尚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迁延性腹泻中医证型探讨

    积极有效地控制迁延性腹泻是阻止其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措施之一,而准确辨证又是中医治疗迁延性腹泻的重要手段.在探讨迁延性腹泻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调研,深入研究迁延性腹泻的中医证候学特征,探讨优化中医辨证分型方案.

    作者:郁晓维;王丽慧;王明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原子吸收法测定灵芝孢子粉中微量元素含量

    目的 测定灵芝孢子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石墨炉法分别测定灵芝孢子粉样品中的微量元素Fe,Cu,Zn,Mg,Ca,Pb,Sn的含量.结果 方法 简单,精密度和灵敏度高,回收率为97.90%~100.57%,结果 可靠.结论 孢子粉中钙、铁、镁、锌含量较高.

    作者:程齐来;杨韶平;夏侯国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尿酸血症与相关疾病

    尿酸是核酸中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主要经过肾脏排泄.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近年来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长期的高尿酸血症易诱发痛风,还易累及肾脏和心血管等系统.临床上发现高尿酸血症与许多疾病相关,如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心病等.

    作者:刘丽;陈光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地茶止咳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制定地茶止咳露的制备工艺、控制其质量.方法 药材按处方比例经蒸馏、煎煮、浓缩制备而成.用薄层色谱法对地茶止咳露的主要成分进行鉴别.结果 制剂制备工艺可行,主药的薄层鉴别斑点明显,重现性好,质量可控.结论 地茶止咳露制备工艺合理,能很好地控制其质量.

    作者:陈声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审核分析

    随着药品品种的繁多,病员病种的复杂,在实际工作中,合并用药非常多见,鉴于药物的理化特性、剂型、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多药合用很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或增加.现对湖北省黄石市二医院门诊处方随机抽查、审核,旨在发现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及时纠正错误,以提高我院的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朱春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功能食品和天然药物在对抗与衰老相关的慢性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

    与衰老相关的疾病包括心血管、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糖尿病等,威胁着人类的寿命和生活质量,而功能食品(人参、银杏、坚果、谷物、西红柿、豆类植物雌激素、姜黄、褪黑激素、植物多酚、抗氧化维生素、左旋肉碱、肌肤、辅酶Q10等)和天然药物通过抗氧化,抑制自由基产生,稳定线粒体功能,金属螯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作用可有效地预防疾病.

    作者:魏清;周政涛;王燕燕;陈馨;宋华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青蒿不同生长采收期青蒿素含量测定

    目的 制定出青蒿的佳采收时间.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采收期青蒿素的含量.结果 经实验测定,青蒿素的含量8月份高,8月前随生长采收期的延长逐渐增高,8月后逐渐降低.结论 如果以青蒿素含量的提取为目的 ,青蒿的佳采收期为8月份.

    作者:李春红;王琳;何兵;冯文宇;田吉;艾洪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棉根皮中棉酚的提取及其工艺条件优化

    目的 建立棉花根皮中棉酚的提取工艺并对工艺进行了优化.方法 利用乙醚超声萃取法提取棉花根皮中的棉酚,洗涤、浓缩得到棉酚粗产品;研究了各种实验条件对棉酚产率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该成分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佳工艺为超声提取法.冷浸1 h,料液比(g·cm-3)1∶2.5,超声提取3次,料液比1∶1,15 min/次,温度为15℃以下.结论 超声提取工艺具有节能、省时、效率高的优点.

    作者:孙传庆;张传彩;代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比色法测定甘草中总皂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甘草中甘草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 用香草醛-高氯酸试剂,在589 nm处有大吸收,并对比色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 该法精密度高,1 h内稳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3%.结论 此法简便、准确、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甘草总皂苷的测定.

    作者:兰霞;王洪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丙基硫氧嘧啶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的诊治进展

    目的 介绍治疗甲亢常用药丙基硫氧嘧啶(PTU)所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临床诊治情况.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对近年来ANCA检测方法 、PTU所致ANCA相关小血管炎临床表现进行综述.结果 归纳出PTU所致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发生机制.结论 怀疑PTU所致ANCA相关小血管炎时,应及时停用PTU并采取对应的治疗和预后措施.

    作者:周波;池莲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抢救车物品有效期管理方法的改进与效果

    为确保危重病人的抢救质量,抢救药品及卫生材料必须随时保持良好的应急状态,保证物品定位、定数、定人管理、定期检查,要求合格率达100%.传统的管理方法强调物品的数量,对质量易于疏漏,因此在对抢救车物品的检查中,常发现有物品过期的现象.为确保抢救物品的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于2005-10改进了对抢救车物品的管理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崔立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颈通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颈通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迪马RP-18(4.6 mm×150mm,5 μm),流动相:甲醇-0.025 mol·L-1磷酸溶液(20∶80),检测波长λ=250 nm,柱温30℃,流速1 ml/min.结果 葛根素在0.005~0.05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100.23%,RSD=1.35%(n=5).结论 该方法 操作简便,结果 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该药质量控制的方法 .

    作者:曹雪慧;刘晶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止咳平喘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 对止咳平喘胶囊中主要化学成分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YWG C18柱(250 mm×4.6 mm,5 μm);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柱温:25℃,检测波长为327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方法 学考察结果 表明,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0.122~0.980 μg;测定方法 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7%,RSD=1.16%(n=5).结论 该方法 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止咳平喘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范云杰;王惠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宣肺丸中葛根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宣肺丸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ZORBAX SB-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22∶78),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0 nm,柱温40℃,进样量10 μl.结果 线性范围是:葛根素0.0463 2~0.694 8 μg,r=1.0.平均回收率为103.24%,RSD为0.44%.结论 该法分离好,快速简便,可作为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

    作者:邢俊波;曹红;贾恒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紫草烧伤喷雾剂制备及药效学研究

    目的 研制紫草烧伤喷雾剂并进行初步药效学实验.方法 选择优工艺制备紫草烧伤喷雾剂,对其有效成分左旋紫草素进行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作为质量控制,采用实验性烧烫伤模型考察喷雾剂的治疗作用.结果 工艺流程合理,制剂质量稳定,质检方法 可控;动物实验表明,其具有抗炎促进创伤愈合的作用,缩短烫伤愈合时间显著提高.结论 紫草烧伤喷雾剂工艺合理,质量可控,对烧烫伤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韩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