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49例

曹方会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 苏子降气汤
摘要:目的 观察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49例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例,临床辨证为痰浊阻肺,肺肾两虚.采用苏子降气汤为主方并随证加减,服药2~3个疗程,以观察服药后疗效.结果 49例患者服用苏子降气汤治疗后,其中显效30例(占61%),有效15例(占30%),无效4例(占9%).总有效率为91%.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患者经服用苏子降气汤治疗后,能有效地控制临床症状.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8例的体会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给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58例,均行中西医结合治疗4~6周,观察临床症状,复查肠镜下的变化.结果 总有效率96.5%,局限于直肠乙状结肠的病变,完全缓解率90.6%;位于左半结肠的病变,完全缓解率81.8%.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结肠炎疗效满意,无副作用,方法简便.

    作者:王玉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新疆鹿蹄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新疆鹿蹄草Pyrola xinjiang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等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手段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新疆鹿蹄草7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鹿蹄草素(Pyrolin Ⅰ),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Ⅱ),鹿蹄草苷(Pirolatin,Ⅲ),水晶兰苷(Monotropein,Ⅳ),肾叶鹿蹄草苷(renifolin,Ⅴ).结论 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付小普;贾娜尔;艾来提;巴杭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三黄油中冰片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三黄油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气相色谱法.PEG-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10%,柱长3 m,检测器为FID,载气为氮气;色谱柱温:150℃.结果 在1.0~5.0 m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100.7%,RSD为1.5%.结论 该法简便高效,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三黄油的质量控制.

    作者:梁燕;李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通关藤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分析通关藤化学成分的组成,为进一步研究其药理打下物质基础.方法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线分析.结果 从通关藤石油醚萃取物中鉴定得到了22个化合物.结论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通关藤的化学成分,方法可靠,重复性高,可用于进一步研究所得化合物与药效之间的关系.

    作者:张雪莹;张慧;翟延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芎附根痛消丸的质量控制

    目的 制订芎附根痛消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及薄层鉴别方法对处方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质控方法切实可行,重现性好,分辨性高.结论 处方设计合理,质控方法可靠,能够保证药品质量.

    作者:张永恒;乔立新;卢乙众;丁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注射用银杏达莫(冻干)安全性实验研究

    目的 对注射用银杏达莫(冻干)进行肌肉刺激性、血管刺激性、豚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及溶血实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性实验依据.方法 肌肉刺激性实验,观察2只家兔注射用银杏达莫(冻千)后48 h的变化.血管刺激性实验,观察连续用药5 d注射用银杏达莫(冻干)及生理盐水,以及恢复14 d后的注射局部血管和周围组织反应情况.豚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在第1次给药后14 d及21 d,分别从足背静脉注射注射用银杏达莫(冻干)观察注射后15 min动物的过敏症状.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实验,采用0.5%伊文思兰溶液分析法.体外溶血实验,观察该品在3 h内有无溶血和聚集现象.结果 注射用银杏达莫(冻干)对家兔股四头肌、耳缘静脉未见明显刺激作用,对豚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及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均未见明显过敏反应;未见明显体外溶血作用.结论 注射用银杏达莫(冻干)的安全性实验结果提示其安全可靠.

    作者:沈祥春;江帆;任飞;史琴;彭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氨甲喋呤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西药氨甲喋呤(MTX)和活血化淤类中药联合应用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氨甲喋呤单次肌肉注射,50 mg/ml,用药7 d后,测定血β-HCG水平,若下降<15%或继续升高,第7天第2次肌注,药量同前.同时服用活血化淤类中药汤剂,1剂/d,连续服用20 d.结果 保守治疗成功28例,占93.33%,血β-HCG下降到正常时间(14.46±7.8)d.结论 氨甲喋呤联合中药保守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安全有效,降低血β-HCG速度快,是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较好方法.

    作者:刘杏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药物监测现状与展望

    通过查阅近年来大量文献,文章针对中药不良反应的严重性和中药治疗药物监测(TDM)发展滞后的现状,对如何借鉴西药TDM开展中药TDM进行了探讨,以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各类中药为突破口,总结归纳了中药TDM的研究思路并分析了其研究方法,且在方法中提到无创伤性样品(如尿液、唾液等)的应用.

    作者:冯宇飞;刘佩莉;李秋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感冒止咳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感冒止咳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HPLC法对感冒止咳胶囊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55∶45),检测波长277 nm.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主要药味黄芩、金银花、葛根、青蒿、柴胡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0.049~2.040 μg(r=0.999 95,n=5),平均回收率为98.10%,相对标准偏差为1.83%.薄层图谱斑点清晰,可鉴别出黄芩、金银花、葛根、青蒿对应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可用于感冒止咳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江雪平;陈科力;叶丛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东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

    目的 对吉林省延边地区产东当归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东当归中挥发油成分进行提取,用GC-MS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其化学组成,计算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超临界CO2萃取物为黄棕色油状物,得率为0.9%,用GC-MS联用技术从中鉴定出亚油酸乙酯、5,5-二甲基-双环(6,3,0)-1,7-十一烯-3-酮等3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65.66%;萃取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从中鉴定出十八酸乙酯等11种成分,占总含量的85.1%.结论 首次从东当归挥发油当中分离鉴定出5,5-二甲基-双环(6,3,0)-1,7-十一二烯-3-酮等10种化学成分,超临界CO2萃取与传统方法提取的东当归中挥发油化学成分有显著不同.

    作者:孙仁文;朴惠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体内乌头类生物碱毒物检测方法概述

    概述了利用薄层层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质谱联用、多级质谱等方法检测体内乌头类生物碱毒物的方法,旨在为临床诊断和鉴定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张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益肾通络颗粒澄清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益肾通络颗粒ZTC1+1澄清工艺.方法 ZTC1+1 Ⅱ型澄清剂应用于益肾通络颗粒的澄清工艺,以丹酚酸B、多糖的保留率及固形物的降低率为评价指标,优选药液浓缩比、絮凝温度及澄清剂用量,并与醇沉法进行比较.结果 运用ZTC1+1 Ⅱ型澄清剂除杂能有效降低收膏率,且有效成分保留率均较醇沉法高.结论 ZTC1+1 Ⅱ型澄清剂对益肾通络颗粒的除杂具有可行性.

    作者:湛琦;刘友平;王继森;石宇华;俞佳;李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漆姑草中微量元素的分析

    目的 测定漆姑草K,Na,Ca,Mg,Mn,Cu,Fe,Zn等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结果 漆姑草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结论 微量元素在漆姑草中起到到一定的药效作用.为漆姑草的进一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作者:黄筑艳;赵延涛;李焱;段建涛;扶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木樨科女贞属植物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木樨科女贞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地区作为苦丁茶广泛应用,其保健功能及药用价值逐步得到重视.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木樨科女贞属植物女贞、小叶女贞、日本毛女贞、粗壮女贞、紫茎女贞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深入系统对其进行降血压、降血脂、抗氧化及减肥等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的研究和探讨,展示其将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作者:屠宴会;高南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半边旗中黄酮类化合物

    目的 分析测定半边旗中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ODS-C18分析柱(25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4%的磷酸水溶液(1∶1);检测波长345 nm,流速1 ml·min-1,柱温为25℃.结果 木犀草素线性范围0.02~0.4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6.39%(RSD=1.95%);芹菜素线性范围0.02~0.4 μg,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8.10%(RSD=0.96%).结论 此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以作为半边旗中两种黄酮的测定方法.

    作者:龚先玲;陈志红;梁念慈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杏丁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液流变学和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杏丁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EDN)血液流变学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E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和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杏丁注射液治疗,疗程3周.结果 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和血脂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杏丁注射液能改善EDN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微循环,降血脂,减少尿蛋白的排出,减轻肾损害,改善肾功能.

    作者:王玉芬;阎英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正交实验优选麻罕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麻罕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挥发油得量为指标,以药材粉碎粒度、固液比、浸泡时间为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结果 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药材粉碎粒度<16目,加入蒸馏水使得固液比为1∶10,室温下浸泡时间20 h后水蒸气蒸馏.结论 提取工艺简便易行.

    作者:刘杰凤;王志辉;黄敏;彭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柱层析——分光光度法测定益母草中总黄酮含量

    目的 建立益母草药材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并对药材资源进行初步考察.方法 以芦丁为对照品,样品经聚酰胺柱分离纯化,三氯化铝试剂显色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12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芦丁在4.8~29.0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2%,RSD=3%.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作为益母草药材的质量分析方法.

    作者:余丹妮;徐德生;冯怡;卫洪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愈眩汤加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愈眩汤加按摩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治疗前后椎动脉内径及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的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前后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愈眩汤加按摩手法可以扩张血管、解除动脉痉挛、增加椎动脉供血改善大脑循环和代谢,从而控制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发作.

    作者:刘奎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啤酒花中酸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啤酒花是一种重要的传统中药,也是酿造啤酒的重要原料,其中α-酸(α-acids)及β-酸(β-acids)是酒花苦味的主要来源,因其独特的使用价值而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文章对国内外有关啤酒花中α-酸及β-酸的化学成分、测定方法、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马永花;肖小年;易醒;张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