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丹;才玉光;谢成国
佩兰,性辛、平,入脾胃经,具有芳香化湿和中、醒脾开胃、发表解暑之功效,是一种常用的化湿、解表中药.
作者:魏道智;宁书菊;林文雄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从药效学角度探讨半夏泻心汤君药为何.方法 采用均匀设计法对半夏泻心汤进行拆方,测定各配比组方对胃酸含量、胃蛋白酶活性及胃黏液分泌的影响,针对实验数据应用MATLAB软件,建立药味与药效指标(胃酸、胃蛋白酶、胃黏液)的非线性影射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分析半夏泻心汤中各药味在全方背景下的量一效关系.结果 半夏对正常大鼠胃蛋白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随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对大鼠胃酸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剂量小于21 g时随剂量增加抑制作用增强.结论 半夏对胃分泌的影响的药效学作用与半夏泻心汤相似,提示半夏为半夏泻心汤之君药.
作者:宋小莉;牛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黄芪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均予糖尿病教育、适量运动、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予黄芪针60 ml加入0.9%氯化钠250~50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3~4周.观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功能(Cr,BUN,CCr),尿α1-微球蛋白(α1-MG)和全血黏度(mPa·s)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降低UAER,CCr,尿α1-MG,尿NAG和全血黏度(mPa·s)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黄芪对糖尿痛早期肾损害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黄芪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其他多方面机制有关.
作者:杜文涛;李凤铭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针灸疗法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病人体位不当亦会导致发生针灸异常的情况.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曾遇此类病例.现结合本人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运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枳术丸与枳术汤时正常大鼠血浆P物质(SP)及肠组织SP的影响.方法 正常大鼠分5组,灌胃给药7 d后采集标本,放免检测血浆及肠组织SP含量.结果 枳术丸与枳术汤均能升高大鼠血浆SP及肠组织SP含量,呈一定的量.效关系.但枳术丸与枳术汤二者无显著差异.结论 升高血及胃肠组织SP含量是枳术丸与枳术汤促进胃肠运动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麻晓慧;缪红;程建军;商亚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糖康胶囊中苦瓜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苦瓜总皂苷含量和浸膏收率为指标筛选苦瓜的提取工艺.结果 确定苦瓜的提取工艺为:采用12,10,8倍水,提取3次,前两次提取时间2 h/次,第3次30 min.结论 该实验确定的苦瓜提取工艺方法合理,稳定可行.
作者:雷磊;王兴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复方蚂蚁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Freund's完全佐剂致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观察复方蚂蚁酒的抗炎作用;用小鼠热板法致痛和醋酸致扭体反应等方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 复方蚂蚁酒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早期炎症和继发病变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炎症,对小鼠热板法致痛和醋酸致扭体反应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或P<0.01).结论 复方蚂蚁酒具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何行玲;李文胜;方跃华;郭莲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笔者自2003~2005年,甩穴位埋线加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光义;陈睿;杨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椰露止咳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椰露止咳口服液鱼腥草、浙贝母进行鉴别.结果 二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呈阳性,阴性对照溶液无对应斑点.结论 该方法可靠,对样品质量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委;黄耀海;陈秀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中药消疤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36例,治疗前检测患者血清IL-8水平.口服消疕方,1剂/d,分2次水煎服;待皮疹消退或部分消退后采用放射免疫-饱和液相竞争法,检测患者血清IL-8治疗后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的IL-8指数得到改善.结论 消疙方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有效方剂,值得进一步研究.其治疗原理可能与改善IL-8指数有关.
作者:刘焕强;雷树恩;焦广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为充分利用百色马齿苋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探讨百色马齿苋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百色马齿苋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 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0.094 mg/ml,回收率为101%,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 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马齿苋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赵进;刘娇;罗建华;蒙春越;张丽丹;黄锁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中华芦荟叶皮提取物的抑菌性能.方法 用含芦荟提取物的平板培养供试菌株,确定小抑菌浓度;采用滤纸片法研究了芦会提取物与蔗糖、食盐的协同抑菌性能.结果 供试菌株在含芦荟提取物的平板上生长受到抑制;芦荟提取物与蔗糖(或食盐)的共同抑菌效果比它们单独作用强.结论 芦荟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米曲霉和木霉有抑制作用;芦荟提取物与蔗糖、食盐存在协同抑菌作用.
作者:谢宗波;姜国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综述磷酸川芎嗪的药理毒理作用及安全性研究方法.方法 根据近年来的文献,介绍了磷酸川芎嗪的有关药学特性,并对磷酸川芎嗪注射液药理学实验、安全性实验、药代动力学实验等方面作详细的介绍.结果 磷酸川芎嗪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磷酸川芎嗪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有效,必将展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赵玉清;笔雪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为了全面了解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研究状况,找出治疗用药规律,文章就近几年的有关文献,从理论探讨、临床观察与研究(包括分型论治、以法论治、自拟方加减论治、专方论治、古方论治、中西药结合论治及体外论治)、实验研究等3个方面进行概括,以期对脂肪肝的临床治疗及有关的新药研发有所启迪.
作者:丁舸;吴云娟;濮正琪 刊期: 2007年第07期
2005年元月开始我院妇科采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按常规灌肠后,病人常很快就有便意,并很快将灌入的药液排出,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作者:邓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石仙桃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方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石仙桃属植物研究的文献,了解上述两方面的基本情况.结果 目前石仙桃属植物研究所涉及的种类仅5种,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出化学成分41种,包括9,10-二氢菲、菲醌、联苄、二苯乙烯、三萜、苯丙素、木脂素、甾体和脂肪族等结构类型.一些种类所合成分在镇痛、抗氧化、抗癌、抑制NO生成等方面显示了较好的活性.结论 开展石仙桃属植物的研究对发现新的药用活性成分及资源保护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莹;张云梅;金永;陈业高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新雪片治疗外感高热症的临床疗效,并与常用西药对比.方法 选取80例外感高热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新雪片和日夜百服宁及常规补液治疗,观察用药后体温及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 治疗组40例.痊愈30例,显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40例,痊愈25例,显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0%.两组间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开始退热时间(2.175 4±1.599)h较治疗组(3.313 4±1.578)h短,差异有极显著意义.首次降至正常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治疗组(7.253±3.265)h,对照组(6.456 4±3.369)h.完全降至正常时间治疗组(27.849±19.634)h明显较对照组(55.675 4±20.465)h短,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结论 新雪片治疗高热症虽起效稍慢,但退热作用持久,可以更快完全退热,临床应用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急性病的首选中药制剂.
作者:徐慧聪;陈伯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针罐并用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效果.方法 将15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90例采用针刺加留针拔罐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口服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3 d后统计,治愈46例(51.1%),好转42例(46.67%),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治疗3 d后统计,治愈23例(38.33%),好转27例(45.00%),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在同样治愈的病例中,治疗组施治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针罐并用治疗急性腰扭伤有较好疗效.
作者:陈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幽门的方法建立大鼠胃溃疡模型.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溃疡模型组和银杏叶提取物(EGb)处理组.于造模术前第7天开始,EGb处理组大鼠通过胃管灌饲银杏叶提取物,1次/d,共7 d.在后1次给药完毕1 h后,麻醉状态下,打开大鼠的腹腔,在幽门下穿线将幽门结扎,然后缝合腹壁切口.经13 h后各组大鼠处死,检测3组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UI)、胃液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和壁细胞H+,K+-ATP酶活性.结果 溃疡模型组大鼠UI值(P<0.01)和胃液总酸度增大(P<0.01),同时胃液胃蛋白酶活性和壁细胞H+,K+-ATP酶活性升高(JP<0.01);而应用银杏叶提取物则减轻了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P<0.01),UI值(P<0.01)和胃液总酸度减小(P<0.01),胃液胃蛋白酶活性和壁细胞H+,K+-ATP酶活性降低(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抗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有关.
作者:余良主;黄碧兰;王帮华;丁洁琼;唐琼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血平衡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以达到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的目的.方法 将177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治疗加血平衡疗法)及对照组(常规治疗组)两组,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生活能力状态分级,予方差分析和检验.结果 血平衡疗法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神经缺损功能评分下降.结论 血平衡疗法对急性脑梗塞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对失去溶栓机会或者有溶栓禁忌症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
作者:赵建红;贾金铭;耿瑞根;赵梅萍;王根民;刘翠荣;刘会娟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