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秦勇;王德松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胆利舒胶囊中栀子苷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为238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 线性范围为11.6~58.0 μg·ml-1,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95%.RSD为0.97%.结论 该法简便、灵敏、准确.
作者:富玉海;张立升;李长岭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优选出秦艽中龙胆苦苷的提取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龙胆苦苷含量为指标,考察了乙醇浓度、浸取时间、溶媒用量及提取次数对秦艽中龙胆苦苷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出合理的提取工艺.结果 用乙醇浓度为70%,浸取时间为36 h,溶媒用量为药材的10倍,提取次数为3次为佳.结论 经验证性实验证明所优选条件可靠,适合秦艽中龙胆苦苷的提取工艺参考.
作者:郝晓霞;余淑娴;何春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为进一步探讨独一味滴丸的安全性,观察了独一味滴丸的一般药理作用,以供临床用药参考.方法 观察Bealge犬麻醉状态下,独一味滴丸对Bealge犬血压、呼吸频率、呼吸振幅和心电图标准Ⅱ导联的影响;独一味滴丸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对戊巴比妥钠阈剂量致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致小鼠催眠有无明显协同作用;对小鼠的转棒运动有无明显的影响.结果 独一味滴丸在516 mg(原料药)/kg体重给药剂量内,对麻醉Bealge犬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均无明显影响;在688 mg(原料药)/kg体重给药剂量范围内,对小鼠的中枢神经系统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小鼠的机能协调运动也无明显影响.结论 一般药理作用研究表明,独一味滴九对动物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均无明显影响,提示其不良反应小.
作者:曾勇;李佳川;孟宪丽;缪舒益;张彦燕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新冠心苏合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制剂中冰片、乳香;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肉桂酸含量,色谱条件:C18柱;流动相:甲醇-乙腈-水-冰醋酸(10:22:55:0.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4 nm;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测出冰片、乳香.肉桂酸在0.396~3.96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7%,RSD<5%(n=6);结论所建立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新冠心苏合滴丸的质量标准控制.
作者:由会玲;李春香;李春花;李清;陈金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永川豆豉中大豆异黄酮及苷元的降血糖活性及其降血糖机制.方法 永川豆豉粉碎,脱脂,然后用65%的乙醇浸泡,超声提取两次.所得提取液离心后旋转蒸发,用无水乙醇提取可得大豆异黄酮的粗提品.正丁醇饱和的水溶液除糖及色素等.然后经硅胶分离出大豆黄素和染料木素.河南鼠注射四氧嘧啶造成高血糖模型,连续7 d灌胃给予所提取的大豆异黄酮及苷元.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水平.结果 永川豆豉中的大豆异黄酮及苷元能显著地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鼠血糖水平,缓解糖尿病症状;大豆异黄酮和染料木素都能抑制葡萄糖的活性,尤以染料木素为明显.结论 豆豉中的大豆异黄酮可以明显地降低小鼠的高血糖,其所含的成分染料木素为主要的降血糖成分之一.
作者:郭瑞华;霍文;刘正猛;吴少杰;王和平;王海龙;梁彦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烧伤后皮肤损伤,造成体内津液渗出,而且火毒炽热耗伤阴液,甚至热毒内盛于脏腑引起一系列变证和陷证.
作者:张春香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清胃散拆方中盐酸小檗碱和阿魏酸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HPLC测定清胃散拆方中盐酸小檗碱和阿魏酸的含量.结果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溶出与其他生药存在相互影响;而配方中各生对阿魏酸的溶出影响较小.结论 该实验结果可对该复方在临床上的合理运用提供参考.
作者:邵进明;曹佩雪;梁光义;徐必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枳术丸与枳术汤时正常大鼠血浆P物质(SP)及肠组织SP的影响.方法 正常大鼠分5组,灌胃给药7 d后采集标本,放免检测血浆及肠组织SP含量.结果 枳术丸与枳术汤均能升高大鼠血浆SP及肠组织SP含量,呈一定的量.效关系.但枳术丸与枳术汤二者无显著差异.结论 升高血及胃肠组织SP含量是枳术丸与枳术汤促进胃肠运动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麻晓慧;缪红;程建军;商亚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葫芦钻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采用MTT比色法,靶细胞采用人肝癌细胞BLE-7404;通过复制小鼠S180,H22腹水瘤和肉瘤动物模型,观察葫芦钻提取物对小鼠平均生命延长率和肿瘤抑制率的影响来评价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 葫芦钻水、醇提取物浓度为20 ms/ml时,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均>50%;葫芦钻水、醇提取物的大耐受剂量均是150 g/kg;经3次实验,葫芦钻水、醇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对S180腹水瘤小鼠平均生命延长率均>50%,葫芦钻醇提物高剂量组对H22腹水瘤小鼠平均生命延长率>50%.葫芦钻水、醇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对S180肉瘤小鼠平均瘤重抑制率均>30%,对H22肉瘤小鼠平均瘤重抑制率均>50%.结论 葫芦钻水、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黄琳芸;余胜民;钟鸣;潘莉莉;农朝赞;陈少锋;杨增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我们自2001-01~2005-12,采用京万红软膏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带状疱疹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雪玲;季振慧;张芬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峨眉山不同海拔高度鱼腥草居群槲皮素含量差异.方法 用Hypersil ODS C18(5 μm,4.0 mm ×2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45:55,调pH=3,流速1.0 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370 mm.结果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鱼腥草中槲皮素的定量分析方法.结论 不同海拔的9个鱼腥草居群槲皮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含量与海拔高度及土壤养分舍量间相关性均不显著.
作者:刘雷;吴卫;郑有良;吴珊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CMN)抗顺铂所致大鼠肾损害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Ⅰ(n=12),Ⅱ(n=6),Ⅲ(n=6),Ⅳ(n=12),Ⅴ(n=12)组,分别行第1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Ⅰ,Ⅱ,Ⅲ组)、CMN 30 mg/kg(Ⅳ组)、CMN 30 mg/kg+锌原卟啉Ⅸ(ZnPPⅨ)10 mg/kg(Ⅴ组),8 h后,从,Ⅰ,Ⅳ,Ⅴ组中各任选6只鼠处死,检测HO-1蛋白表达与活力.余鼠再行第2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Ⅰ组),CMN 20 mg/kg+顺铂6 mg/kg(Ⅱ组).顺铂6 mg/kg(Ⅱ,Ⅳ,Ⅴ组),5 d后处死,检测血肌酐(Cr)、尿素氮(BUN)、肾脏系数、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顺铂可明显升高肾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并严重损伤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姜黄素仅有较弱的直接抗顺铂肾毒性作用,但用姜黄素预处理上调HO-1蛋白表达及活力能显著增强其抗顺铂肾毒性作用;反之.用ZnPPⅨ抑制HO-1活力则可消除姜黄素抗顺铂肾毒性作用.结论 姜黄素主要通过上调HO-1蛋白表达有效拮抗顺铂所致的氧化应激性肾损伤.
作者:张英;黄维义;王顺蓉;陈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椰露止咳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椰露止咳口服液鱼腥草、浙贝母进行鉴别.结果 二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呈阳性,阴性对照溶液无对应斑点.结论 该方法可靠,对样品质量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委;黄耀海;陈秀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尽管手术水平日益提高,以及开展体外碎石,但是中医药治疗肾结石仍然有其独到的优势.
作者:孙元莹;吴深涛;王暴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清开冲剂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67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4例给予清开冲剂口服或灌肠;对照组33例给予乳果糖口服或灌肠.结果 治疗组在降低血氨及症状改善上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清开冲剂治疗肝性脑病疗效优于乳果糖治疗.
作者:张永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通过对《本草纲目》痔瘘病外治方剂的总结,揭示了该书对痔瘘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外治方剂制剂类型、主要用药方法和学术思想,提示研究《本草纲目》有关痔瘘病外治方剂,对于中医药剂型改革与临床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辛桂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美味猕猴桃茎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色谱法分离,用波谱方法及理化性质鉴定结构.结果 从美味猕猴桃茎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胡萝卜苷(Ⅱ),2,3,24.三羟基-12,20(30)-二烯-28-乌苏酸(Ⅲ).结论 化合物Ⅰ,Ⅱ,Ⅲ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梁洁;甄汉深;梁臣艳;钟振国;韦汉燕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以新工艺、新辅料、新设备研究开发中药新剂型,从整体上提高了中药的制剂水平,而超微粒粉碎技术的应用,则进一步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作者:邵林;邵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驻车丸中小檗碱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以乙腈-0.05 mmol/ml磷酸二氢钾(28:7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5 nm,外标法定量.结果 小檗碱在0.3~0.75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1.9%(n=7).结论 方法准确、稳定性好,可作为该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姚丹;才玉光;谢成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幼儿六神丸中毒罕见报告.其病势凶险,病死率高,近年来笔者诊治3例.报道如下.
作者:陈幼明;杨敏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