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翠华;刘汉庆
目的比较新鲜大蒜液直接喷雾与艾条烟熏对室内空气消毒效果.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在不同时间段,抽取两组室内空气样本作细菌总数动态比较.结果用新鲜大蒜液直接喷雾消毒效果要好于用艾条烟熏.结论新鲜大蒜液喷雾是室内空气消毒的有效方法.
作者:应惠芳;王小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药白芷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和结构鉴定已有了长足发展.现代色谱技术在中药白芷研究中的广泛运用,使白芷的定量分析方法体系、质量指标体系和提取工艺优化等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文章对近5年的有关文献作了综述.
作者:孟兰贞;聂红;徐珍霞;熊爱华;刘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建立解毒泻火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连翘、大青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连翘和大青叶.结论该定性检测方法省时、快速、简便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胡献菊;高保栓;姚道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淫羊藿不同炮制方法对实验小鼠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甲苯、巴豆油致小鼠耳壳炎症法测定不同炮制方法的淫羊藿对小鼠耳壳肿胀的影响,计算肿胀度,并与生理盐水组、消炎痛组进行比较.结果制淫羊藿炒至发亮有光泽提取液(制淫羊藿Ⅱ)与生理盐水组进行比较对二甲苯及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壳肿胀明显减少(P<0.05),而与消炎痛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炮制淫羊藿炒至发亮有光泽,提取液具有抗炎作用.
作者:陈正爱;曲香芝;尹大维;徐正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4种给药方案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所产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88例,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A组保妇康栓、B组双唑泰栓、C组环丙沙星栓、D组裸花紫珠栓,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A组方案成本低并且疗效好.结论保妇康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不仅疗效好、成本低、副作用小,并且解决当今临床上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有积极作用.
作者:曲彩红;谌小卫;陶玲;黄敏;王荣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自拟通便汤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老年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服用自拟通便汤,对照组31例口服果导片,1周为疗程,根据病情治疗1~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97%,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自拟通便汤治疗老年性便秘临床疗效显著,且标本兼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先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褥疮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病症之一,多发生于久病长期卧床,无法站立而长久坐位(如坐轮椅)的患者.由于此患者病情重,一旦感染褥疮常使病情加重,在一些危重患者褥疮感染甚至是直接致死的原因.因此,褥疮的护理是我们临床护理工作中面临的一个课题,近几年我们在临床褥疮患者的护理中,选用一些中医偏方治疗,施护结合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节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加减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减口服结合复方麝香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治愈为35例(67.3%),总有效率达96.2%,对照组治愈15例(39.5%),总有效率达73.7%.结论镇肝熄风汤加减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李种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乳癖消贴膏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105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乳癖消贴膏外用和乳癖消片口服,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和乳腺组织灰阶度,彩色多普勒血流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74.67%、53.33%,总有效率分别为94.67%,80%,P<0.05,治疗组在改善乳腺组织灰阶度和彩色多普勒血流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癖消贴膏治疗乳腺增生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能改善乳腺组织的灰阶度,调整腺体的血流信号.
作者:宋慎凤;胡修标;李湘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泰脂安胶囊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方法流动相:乙醇-磷酸盐缓冲液(87:13);流速0.6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熊果酸线性范围0.976~4.88μg,r=0.999 0(n=5).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为1.3%(n=5).齐墩果酸线性范围0.36~1.80μg,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9.0%,RSD为1.52%(n=5).结论该法分析简便、灵敏、迅速、准确.
作者:姜从良;黎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鱼腥草挥发油脂质体肺靶向效果给药.方法酰化磷脂以逆相蒸发-搅拌超声法制备鱼腥草挥发油脂质体,过柱分离检测包封率,显微镜法观察形态,后通过小鼠静脉注射给药0.5 h后,肺部提取药物,通过气质联用和抑菌圈实验比较脂质体与乳剂给药浓度.结果鱼腥草挥发油脂质体药物包封率达94.77%,鱼腥草挥发油脂质体呈双层结构,其平均粒径为97 nm,鱼腥草挥发油脂质体给药后肺脏提取液中未检出甲基正壬酮,而亚油酸乙酯质量分数为0.259%,鱼腥草挥发油乳剂给药时两者均无,鱼腥草挥发油脂质体给药后肺脏提取液抑菌圈直径可达1.2 mm,鱼腥草挥发油乳剂给药时抑菌圈大仅为0.5 mm.结论以逆相蒸发-搅拌超声法制备鱼腥草挥发油纳米酰化磷脂脂质体肺靶向效果优于乳剂.
作者:罗琥捷;李临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复方儿茶胶囊中儿茶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YMC-PacKODS-A柱(5 μm,4.6 mm×250 mm);0.04 mol·L-1枸橼酸-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45:8:2)为流动相,流速为0.6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5℃.结果儿茶素进样量在0.750~2.625μg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8,3批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4%,99.13%和100.1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可靠、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金在久;郑云花;郑光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油相干燥法制备薏苡仁酯微胶囊化的佳工艺条件,得出包埋率高、感官质量好的薏苡仁酯微胶囊产品.方法丙酮为溶剂提取薏苡仁酯;以明胶为壁材,油相干燥法进行微胶囊化.结果用3.5倍的丙酮浸提3次,8 h/次,能萃取出薏苡仁中大部分的薏苡仁酯;壁材明胶水溶液的浓度为20%,芯材薏苡仁酯与壁材明胶的质量之比4:10.结论得到的微胶囊于室温下喷雾干燥,其薏苡仁酯的包埋率达83.1%,包埋度达4.18%,包埋效果好.
作者:艾春媚;刘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静脉滴注大剂量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西药消心痛、阿斯匹林口服126例为对照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采用心俞、内关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静脉滴注大剂量复方丹参注射液126例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变、心电图改变总有效率为88.9%,81.7%;对照组分别为62.7%,54.0%.经统计学处理,P<0.01.结论穴位注射结合静脉复方丹参注射液滴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全权;陈海林;黄慧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民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历史文化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多为师承口传或经验流传于民间,因此,总结的少,文字记载少,导致发展缓慢,但它为我国少数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由于近代时期受崇尚西医药思想的影响,忽视了对民族医药的发掘和整理,使许多宝贵的民族医药的治病方法和药物失传.因此,首要任务是对民族医药的继承和发扬,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生长和工作在医药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鄂西,更有责任对民族医药进行发掘和开发.现就发掘和开发的研究思路、方法,予以探讨.
作者:尹文仲;张万福;陈龙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建立跌打活络微乳中蛇床子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R)钻石C18(5 μm,2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水(80:20),检测波长:322 nm;流速:1 ml/min.结果蛇床子素在0.042~0.336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0.91%,RSD为2.42%(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利胜;占建坤;周莉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杜仲为常用中药,性温,味甘.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曾发现有多种植物的树皮经加工后伪充杜仲出售,应注意鉴别.
作者:吴修辉;吕海云;李淑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虎杖异名成因的分析,探讨中药异名的文献源、地域性和民族用名,分析同物异名中交互出现的同名异物复杂情况可能导致的用药混淆,提示规范中药名称和严格使用正名的重要意义.方法采用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的方法.结果发现中药虎杖的异名多达170个,颇具代表性.结论规范中药名称和严格使用正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云桐;万德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介绍阿尔泰野生植物松杉树芝,并与不同气候环境生长的药典品种灵芝进行比较实验.方法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结果以上不同两种药材在TLC色谱中所显的斑点相同.结论实验证明两者可以相互代替使用.
作者:玛莲;巴哈尔古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已普遍应用于临床,在CT扫描中常使用造影剂做增强检查,通过静脉给予水溶性碘造影剂,使病变组织X线吸收率相对改变.加大了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间灰阶的差别,从而提高病变的显示率.由于多使用离子型造影剂,且给药速度快、剂量大、浓度高等特点,过敏反应及毒副作用症状也随之增加,现将我院CT室4050例增强扫描的预防、观察、护理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陈慧娟;肖友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