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

王灿;何清

关键词:食管贲门癌切除术, 胃排空障碍综合征, 肠内营养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综合征的原因、诊治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综合征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在术后12~62天(平均32.4天)通过保守治疗恢复胃肠蠕动,症状消失,2周内恢复4例,3周内恢复6例,4周内恢复5例,超过4周恢复2例;1例再次行幽门部粘连松介及幽门成形手术后治愈.结论: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综合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消化管道造影和胃镜检查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也是鉴别功能性与机械性排空障碍的主要方法功能性胃排空障碍采用非手术治疗均可治愈,机械性排空障碍则需手术治疗.
交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磨牙纵折的保存治疗初探

    目的:探讨纵折后磨牙的保存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56颗纵折后磨牙采用带环固定,根管治疗后,用Super-Bond C&B粘接剂口内粘接牙断面再全冠修复,保留患牙.结果:对56颗患牙用上述方法修复后,经1~2年随访,成功34颗(60.7%),良好7颗(12.5%),失败15颗(26.8%).结论:磨牙纵折保存治疗的方法简便易行、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唐婉娴;冯兴梅;尹丰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南通市区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南通市区老年人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及利用的现状,以及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入户调查500位60岁以上老年人.结果:两周患病141例(30.9%),慢性病患病429例次(93.9%),两周就诊93例(65.5%),年住院66例(14.4%).住院服务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性别、两周患病、慢性病患病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切实推进老年人慢性病的管理,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建立老年人的家庭照顾和家庭病床制度.

    作者:吴徐明;高月霞;蓝绍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联合MTX在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疤痕妊娠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剖宫产后疤痕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中7例流产术中、术后大出血,而行子宫动脉栓塞;2例术前明确诊断,行子宫动脉栓塞后再行流产术,出血少;3例清宫不全给于MTX治疗,均预后良好.结论: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临床罕见,发病隐匿,早期易误诊.病史、B超有助诊断,盲目刮宫危害较大,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联合MTX可有效治疗病情,并杜绝切除子宫的痛苦,保留生育功能.

    作者:成晓燕;瞿斌;裴美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红景天调节eNOS表达在保护大鼠心肌缺血损伤中的机理探讨

    目的:探讨红景天对大鼠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SO)皮下注射制备SD大鼠的实验性心肌缺血性损伤模型,以红景天干预,曲美他嗪作为药物参照,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ISO损伤组(B)、曲美他嗪组(C)、高剂量红景天组(D)及低剂量红景天组(E).观察各组大鼠血清CK-MB以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采用Westem blot技术,分析心肌eNOS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结果:与ISO损伤组比较,红景天能够明显减轻ISO所致的心肌细胞缺血性损伤,且保护作用与剂呈正相关.我们还发现心肌损伤时eNOS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而红景天组表达则较ISO损伤组明显增高且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表达升高.实验中,曲美他嗪作为一种阳性对照药物可以明显减轻大鼠心肌缺血性损伤,其疗效与低剂量红景天相似.结论:红景天可能通过上调eNOS的表达,减轻了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减轻了心肌的缺血性损害.

    作者:陆齐;吴翔;王政华;黄荫浩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肝脾动脉联合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

    目的:采用肝脾动脉联合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观察其对周同血象及肿大脾脏的影响.方法:以自身对照法比较单纯肝动脉栓塞(TACE)和TACE联合脾动脉栓塞(PSE).结果:TACE联合PSE治疗后,脾脏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周围血象24小时后即见升高,4周后均恢复正常.结论:TACE联合PSE治疗可抑制亢进的脾脏功能,改善周围血象,有效控制病情.

    作者:钱建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垂直应力螺钉加球囊扩张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不稳定型骨折

    目的:探讨胸腰椎椎体骨折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综合运用垂直应力椎弓根螺钉技术加球囊扩张植骨锥体成型技术对胸腰段锥体骨折进行复位,固定,并随访其复位效果及维持情况.结果:18例中椎体前缘高度均恢复到邻近锥体90%以上,椎管侵占率17例低于20%,1例仍达30%以上.随访0.5~2年,患者疼痛症状消失,椎体高度及后凸角未见明显丢失,无迟发后凸畸形,无1例断钉、断棒或松动.结论:垂直应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选择性椎管减压球囊扩张、椎体内植骨成形术,疗效确切町靠.能大限度地重建自然的生物力学稳定,值得提倡与推广.

    作者:许步伟;朱文峰;薛锦林;吕俊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32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32例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同时予中医辩证治疗,并在分型基础上分别加用疏血通、血栓通及黄芪注射液治疗.治疗一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愈率68.75%,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显愈率34.38%,总有效率75.00%.两组显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疗效明显,有一定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王旭东;喜新;朱向阳;季炜鹏;郭正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改良排气法与传统高位排气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改良排气法与传统高位排气法存单孔钻颅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5例硬膜下血肿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试验组5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高位排气法,试验组采用改良排气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改良排气法单孔钻颅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生术后颅内积气3例、血肿残余、复发9例、硬膜下积液12例.结论:改良排气法较传统高位排气法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马宝君;李永财;虞昊;汪志峰;王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解脲脲原体感染与稽留流产的关系

    目的:探讨宫颈解脲脲原体(UU)感染与稽留流产的关系.方法:对稽留流产妇女399例(观察组)和同期早孕要求流产妇女225例(对照组)行宫颈分泌物解脲脲原体培养(UUC).结果:观察组UUC阳性116例(29.07%),对照组UUC阳性37例(16.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36,P<0.001),UU阳性率与流产妇女的年龄和流产次数有关.结论:宫颈支原体感染与稽留流产关系密切,是导致稽留流产的原因之一.

    作者:黄凌云;杨月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与电切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方法:将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分别行PKRP和TURP,并监测、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和术后6个月复查的有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中或术后12h输血量、电切综合征发生率、术后平均膀胱冲洗时间、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继发出血和感染,PKRP组明显TURP组(P<0.01);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症状评分、生活质量分析、大尿流率均比术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PKRP治疗BPH与TURP疗效的相近;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TURP,有望替代TURP法.

    作者:刘欣;朱剑南;姚宝庚;刘金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神经干细胞对胶质瘤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对胶质瘤细胞有无抑制作用.方法:取胎鼠大脑皮层组织,于无血清培养基中进行细胞培养成神经干细胞并进行Nestin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将神经干细胞和鼠胶质瘤细胞(C6细胞)在体外混合培养,观察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及形态学变化,并对C6细胞进行FCM细胞周期分析及MTT试验.结果:培养所得的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染色呈现阳性,具有较强的分裂增殖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表明培养所获得的细胞是神经千细胞;神经干细胞与C6细胞混合培养后,C6细胞不易贴壁,增殖慢.FCM分析显示实验组处于G0/G1期的C6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X2=14.77,P<0.01).MTT试验显示实验组光吸收值低于对照组(t=-11.66,P<0.01).结论:胚鼠大脑皮层组织可培养出神经千细胞;在体外对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作者:蔡正华;邓传宗;高宜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过敏性紫癜(HSP)关系.方法:对68例HSP患儿应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将阳性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给予抗过敏、抗炎等常规治疗;观察组2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抗HP三联疗法,疗程为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68例HSP患儿HP感染率61.76%;阴性组治疗有效率92.31%,与HP阳性观察组相仿(90.48%,P=0.826);比HP阳性对照组好(61.9%,P=0.026).阳性观察组男孩更多见,消化道症状多见(59.52%),阳性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5),与阴性组相仿(P=0.826);HP阳性观察组复发率与HP阴性组相仿(11.53%和33.33%,P=0.145),较HP阳性对照组低(66.67%,P=0.000).结论:HSP与HP感染有关,三联抗HP疗法可提HSP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柴建农;周剑峰;陈科;徐咏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全自动染色封片工作站的应用及保养

    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起剑关键作用,随着对病理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工作量的增加.自动化染色技术在组织制片中推广应用,突破了传统手工操作的繁琐及局限性,既减轻劳动强度,又提高制片质量和效率,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需要.我院自2008年4月起引进了全自动染色封片工作站,大大改善了制片工作室的条件,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建云;何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老年骨折卧床患者泌尿系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由于老年骨折患者具有基础病多、卧床时间长、抗生素应用广泛及高龄身心等特点,骨折愈合较慢,易发生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1].因此在治疗上除加强对骨折本身的复位固定等处理外,大量的护理工作恰当,也是预防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我科2008年1~12月份对76例骨折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与2007年1~12月份81例骨折患者仅采用常规护理的效果进行比较,现将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刘永香;胡秀兰;孙宗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管化腓骨移植同期种植体植入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下颌骨截断性缺损采用腓骨移植结合钛网、人工骨粒、同期种植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采用吻合血管的自体腓骨移植,腓骨上缘平齐牙槽嵴,下缘钛合金网塑形,其内充填人工骨粒、腓骨松质骨、血液混合物,同时根据缺牙情况行钛种植体植入.结果:20例中1例失败,19例达预期效果,成功率95.0%.X片、ALP(血清碱性磷酸酶)、BGP(血清骨钙素)、下颌运动功能检测显示植人物愈合正常,下颌外形恢复满意.结论:血管化腓骨瓣游离移植钛网塑形同期种植体植入修复下颌骨缺损在临床是可行的.

    作者:张健;袁旭初;冯兴梅;沈小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84例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总结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体会.结果:手术切除率100%,术后并发胸腔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3例,无手术死亡及酮症酸中毒发生.结论: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应首选于术治疗,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合理应用胰岛素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陈宏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肥胖对孕妇分娩和胎儿影响的分析

    目的:探讨孕妇肥胖与孕产结局的关系.方法:住院分娩的单胎初产妇297例,其中186例为正常体重组,111例为肥胖组,观察两组对分娩方式和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肥胖组的产钳助产23例(20.72%)、剖宫产44例(39.64%)高于正常体重组,阴道顺产44例(39.64%)低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孕妇的巨大儿发生率(23.42%)和新生儿窒息率(6.31%)均高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肥胖影响正常阴道顺产,增加产钳助产和剖宫产术的风险,对新生儿也有不良影响.

    作者:谭勇培;陆海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亚低温对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预后的影响

    目的:总结哑低温对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仅常规治疗.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率(17.1%)明显降低,恢复良好率(62.9%)明显提高,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入亚低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其临床预后.

    作者:潘恩裕;陈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BAFF水平及调节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PSS)血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IL-4、IL-10、INF-γ水平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检测23例PSS患者及23例正常对照者血清BAFF、IL-4、IL-10,INF-γ水平,分析BAFF与PSS临床活动指标及IL-4、IL-10、γ-INF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SS患者血清BAFF水平为7.57±3.72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86±1.12 ng/ml(P<0.01),血清IL-10水平为65.84±21.41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1.60±7.51ng/ml(P<0.01),血清IL-4水平为49.60±16.00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9.64±13.53pg/ml(P<0.05),血清INF-γ水平为20.56±7.62ng/ml,与正常对照组23.43±13.21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S患者BAFF水平与IL-10、免疫球蛋白G、球蛋白及血沉呈显著正相关(r=0.524,P=0.003),与IL-4、IFN-γ、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无显著相关性.结论:PSS患者血清BAFF、IL-4及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L-10可能参与升高血清BAFF水平.BAFF水平和疾病活动指标显著相关,可作为PSS活动性的标志.

    作者:马英淳;吴敏;陈志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经双介入治疗肺转移瘤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药物经双介入治疗肺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股动脉、静脉插管至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行双介入区域性化疗药物及血管内皮抑素(恩度)灌注治疗.化疗药物的选择按照原发肿瘤的化疗方案.结果:28例患者获得CR 2例、PR 10例、SD 13例、PD 3例,DCR为89.3%,1年生存25例(89.2%),TTP、OS均为5~12个月.结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药物经双介入灌注治疗肺转移瘤可行、安全、有效.

    作者:袁瑞凡;明志兵;金杰;丁文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交通医学杂志

交通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