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硝唑联合苦参凝胶对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生态的影响

孙桂华;陈炳锦;陈蕾;朱丽均

关键词:苦参凝胶, 甲硝唑, 滴虫性阴道炎, 阴道微生态
摘要:目的:探讨甲硝唑联合苦参凝胶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将81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甲硝唑)39例,观察组(甲硝唑联合苦参凝胶)42例,于治疗前、治疗后7天和30天分别采取阴道分泌物涂片进行阴道乳酸杆菌定性检测.结果:治疗前对照组阴道乳酸杆菌阳性率41.03%(16/39),观察组为40.48%(17/42),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第7天对照组阴道乳酸杆菌阳性率61.54%(24/39),观察组为97.62%(41/42),观察组阴道乳酸杆菌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第30天对照组阴道乳酸杆菌阳性率82.05%(32/39),观察组为96.62%(41/4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甲硝唑联合苦参凝胶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可明显改善阴道微生态.
交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癌治疗前后呼出气冷凝液和血浆中CEA、ET-1水平观察

    目的:研究肺癌治疗前后呼出气冷凝液(EBC)和血浆中CEA、ET-1水平变化在肺癌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双抗体夹心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4和6月对36例肺癌患者进行血液和EBC中CEA、ET-1水平的检测.结果:(1)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和EBC中CEA水平分别为42.37±27.52ng/L和27.31±13.21ng/L,与治疗后2、4和6月比较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2)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和EBC中ET-1水平分别为125.78±48.28ng/L和20.52±11.18n/L,与治疗后2、4和6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C中CEA、ET-1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有一定意义,对预后判断也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马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急诊体外循环17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急诊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体外循环中采用中度血液稀、浅低温,较高的流量,较好的心肌保护,及时应用人工肾超滤.结果:12例顺利脱机,4例延长辅助时间后逐步脱机,1例用IABP辅助后脱机.结论:快速准确的建立体外循环是急诊体外循环手术的保障.

    作者:高福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90例

    目的:探讨光子嫩肤术对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治疗.方法:采用IPL Quatunm SR光子嫩肤系统560nm、590nm、640nm 3种治疗头个性化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90例,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90例有效率94.4%,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见效快、疗效好,把握好波长、脉宽及能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大大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

    作者:王磊;胡克苏;张逸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难治性非小细胞肺癌20例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难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副作用.方法:20例均为接受含铂类或紫杉醇类药物的全身化疗≥4周期后,病情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吉非替尼单药口服250mg/d,直至病灶进展或因严重反应不能耐受为止.每4周作胸部CT扫描评价疗效.结果:20例患者中,6例部分缓解(PR),10例病情稳定(SD)、4例进展(PD),12例症状缓解.中位生存时间为6.2个月.治疗中有10例出现皮疹,12例轻度腹泻,均为可逆性.结论:吉非替尼可延长难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期,其毒副反应可耐受,相对安全.

    作者:陆跃美;季卫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114例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各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方案.方法:分析114例各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方法,观察骨折愈合及创面闭合情况.结果:所有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其中延迟愈合12例,通过保守治疗后骨性愈合;骨不连3例;创面一期闭合95例中一期愈合89例,其余6例出现皮肤坏死.结论:选择合适固定材料,尽量一期关闭伤口,围手术期的合理治疗是成功治疗开放性骨折的重要环节.

    作者:夏小鹏;成红兵;周斌;李俊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微波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70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观察组70例外伤性鼓膜穿孔采用微波对患耳局部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保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34例,有效2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有效率为55.0%(31/56),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应用微波理疗是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霞;周详;董新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的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18例,按schatzker分型,Ⅰ型5例,Ⅱ型7例,Ⅲ型4例,Ⅳ型2例.术后随访3~16个月.结果:未出现关节内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等术后并发症.随访后X线片显示18例患者关节面残留台阶均小于2mm,无骨性关节炎表现,未出现胫骨平台的再塌陷.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18例患者平均90.3分(71~95分),膝关节活动度平均110°(95~12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手术符合现代微创手术的治疗原则,具有创伤小,直视下手术,诊断更明确,安全性高,可协助处理关节内结构的损伤,使感染概率减小,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在合适的患者群中值得优先选择.

    作者:李宏斌;刘志祥;李玉前;王晓东;张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段粉碎性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采用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中段粉碎性骨折20例,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段粉碎性骨折18例.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3~21个月,平均16.6个月.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组,在手术时间(45±min)、术中出血量(50±8ml)、骨折愈合时间(10.6±0.6w)、膝关节功能的恢复(膝关节曲度120°±5°)均明显优于交锁髓内钉治疗组.结论: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童汉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磨牙纵折的保存治疗初探

    目的:探讨纵折后磨牙的保存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56颗纵折后磨牙采用带环固定,根管治疗后,用Super-Bond C&B粘接剂口内粘接牙断面再全冠修复,保留患牙.结果:对56颗患牙用上述方法修复后,经1~2年随访,成功34颗(60.7%),良好7颗(12.5%),失败15颗(26.8%).结论:磨牙纵折保存治疗的方法简便易行、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唐婉娴;冯兴梅;尹丰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翼点入路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显微解剖研究

    目的:通过翼点入路显微解剖下研究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形态、毗邻及操作空间,为这一区域动脉瘤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经红蓝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体头颅标本10例.翼点开颅,在手术显微镜下逐步分离暴露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对其结构、穿支血管、毗邻血管等进行观察、测量.结果:20支大脑前动脉A1段均有穿支发出,近侧半多于远侧半;前交通动脉呈左右走行者2例(20%),前后走行者8例(80%);大部分回返动脉自前交通动脉水平处大脑前动脉外侧壁(33.3%)或A2段(42.9%)发出,且与大脑前动脉反方向走行,在大脑前动脉远侧半,回返动脉多紧贴其外侧壁,外有蛛网膜包裹.同一尸头从左右侧翼点入路观察到前交通动脉形态各不相同.结论: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存在许多变异,左右侧翼点入路对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暴露有差别.

    作者:徐辉;顾志恺;施炜;李正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鼓室注射布地奈德与干扰素复合液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与干扰素复合液鼓室注射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对病程<3个月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20例(146耳)随机分为复合液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7耳给予单纯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及口服药物,而复合液组79耳则给予鼓室注射布地奈德与干扰素复合液及口服药物.治疗1疗程后复诊,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复合液组79耳中41耳治愈,36耳好转,2耳无效,总有效率97.47%;而对照组67耳中31耳治愈,29耳好转,7耳无效,总有效率89.55%.两组比较总有效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干扰素能更有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马莉;季超;高刚;王军;汪晓雷;管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管化腓骨移植同期种植体植入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下颌骨截断性缺损采用腓骨移植结合钛网、人工骨粒、同期种植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采用吻合血管的自体腓骨移植,腓骨上缘平齐牙槽嵴,下缘钛合金网塑形,其内充填人工骨粒、腓骨松质骨、血液混合物,同时根据缺牙情况行钛种植体植入.结果:20例中1例失败,19例达预期效果,成功率95.0%.X片、ALP(血清碱性磷酸酶)、BGP(血清骨钙素)、下颌运动功能检测显示植人物愈合正常,下颌外形恢复满意.结论:血管化腓骨瓣游离移植钛网塑形同期种植体植入修复下颌骨缺损在临床是可行的.

    作者:张健;袁旭初;冯兴梅;沈小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84例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总结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体会.结果:手术切除率100%,术后并发胸腔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3例,无手术死亡及酮症酸中毒发生.结论: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应首选于术治疗,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合理应用胰岛素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陈宏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肝脾动脉联合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

    目的:采用肝脾动脉联合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观察其对周同血象及肿大脾脏的影响.方法:以自身对照法比较单纯肝动脉栓塞(TACE)和TACE联合脾动脉栓塞(PSE).结果:TACE联合PSE治疗后,脾脏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周围血象24小时后即见升高,4周后均恢复正常.结论:TACE联合PSE治疗可抑制亢进的脾脏功能,改善周围血象,有效控制病情.

    作者:钱建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86例

    目的:探讨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经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疗效及有关问题.结果:86例患者术后经随访6个月~2年,窦口引流通畅,无1例复发.结论: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宜行鼻内镜手术,以彻底清除窦腔病变,术后应定期在鼻内镜下换药,反复冲洗窦腔,不必全身应用抗真菌药.

    作者:陶应国;李雪松;陈荣;徐纯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空加压螺钉加张力带钢丝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空加压螺钉加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髌骨骨折患者采用中空加压螺钉加张力带钢丝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28例患者随访6~12个月,术后3月复查X线片骨折全部愈合.膝关节伸屈活动良好,功能评定优良率为96.7%,术后1年均取出固定物.结论:中空加压螺钉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是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理想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煜;周立平;龚宗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TRAIL重组蛋白联合扶正抑瘤方诱导HepG2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研究重组人可溶性TRAIL蛋白联合扶正抑瘤方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作用和意义.方法:HepG2细胞经重组人可溶性TRAIL蛋白及联合扶正抑瘤方处理后,以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结果:扶正抑瘤方对促进TRAIL蛋白诱导的HepG2的凋亡作用存在较好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其佳作用剂量和佳作用时间分别为105mg/ml和24小时.结论:扶正抑瘤方能加强TRAIL诱导HepG2肝癌细胞凋亡作用.

    作者:冯全林;曹晓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白细胞介素-6受体在大鼠小脑顶核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受体(interleukin-6 receptor,IL-6R)在大鼠小脑顶核上的表达.方法:使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RT-PCR的方法,分别从细胞、蛋白和基因水平检测IL-6R在大鼠小脑顶核的表达.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提示,小脑顶核上存在大量的IL-6R免疫反应阳性细胞;(2)Western blot显示在80 kD处有一条清晰的条带;(3)RT-PCR显示,365bp位置可见一清晰条带.以上结果提示IL-6R在小脑顶核细胞上有表达.结论:IL-6可能在小脑顶核内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冰;马颂华;邱一华;彭聿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盆腔脓肿50例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盆腔脓肿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盆腔脓肿的诊治资料.结果: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为56.0%,误诊率达44.0%.腹腔镜组:手术时间35~100min,平均45分钟,出血20-100ml,平均50ml;住院时间6天.开腹组:手术时间70-130min,平均80min,出血120~300ml,平均200ml;住院时间9天.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脓肿缺乏典型的表现,应重视临床表现、B超、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以提高术前诊断率;腹腔镜手术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

    作者:单思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22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效果.方法:56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CM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氧合情况及病情转归.结果:观察组HFOV治疗12、24h后,吸入氧浓度、氧合指数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出血停止时间、上机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能改善氧合,缩短病程,是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静;肖志辉;朱雪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交通医学杂志

交通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