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参数选择及应用

石健

关键词:肝脏, 局灶性占位性病变,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摘要:目的:探讨DWI在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变检查中成像稳定的技术参数.方法:对30名肝脏局灶占位病变行肝脏DWI,比较不同b值、激励次数(NEX)、采集矩阵对图像质量的影响.A组b值分别取50s/mm2、500s/mm2、800s/mm2;B组激励次数分别取2、4、6;C组采集矩阵分别取128×64、128×128、128×256.结果:在3种不同扫描参数的比较中,b值为500s/mm2的图像质量较b值为50s/mm2和800s/mm2;NEX取4的图像质量优于NEX取2和6:采集矩阵为128×256的图像质量优于采集矩阵为128×64和128×128.结论:b值取500s/mm2、NEX取4和采集矩阵取128×256是DWI在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变检查中较理想的扫描参数.
交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86例

    目的:探讨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经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疗效及有关问题.结果:86例患者术后经随访6个月~2年,窦口引流通畅,无1例复发.结论: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宜行鼻内镜手术,以彻底清除窦腔病变,术后应定期在鼻内镜下换药,反复冲洗窦腔,不必全身应用抗真菌药.

    作者:陶应国;李雪松;陈荣;徐纯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空加压螺钉加张力带钢丝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空加压螺钉加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髌骨骨折患者采用中空加压螺钉加张力带钢丝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28例患者随访6~12个月,术后3月复查X线片骨折全部愈合.膝关节伸屈活动良好,功能评定优良率为96.7%,术后1年均取出固定物.结论:中空加压螺钉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是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理想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煜;周立平;龚宗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22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效果.方法:56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CM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氧合情况及病情转归.结果:观察组HFOV治疗12、24h后,吸入氧浓度、氧合指数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出血停止时间、上机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能改善氧合,缩短病程,是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静;肖志辉;朱雪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的价值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下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0例临床可疑宫颈病变患者,305例行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下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组),315例直接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照组),比较两组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组织学诊断阳性检出率43.61%(133/305),对照组阳性检出率30.79%(97/3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下宫颈组织病理检查能显著提高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

    作者:郑志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EGFR和p16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EGFR和p16表达在宫颈上皮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对正常宫颈上皮、CIN和宫颈癌组织共99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宫颈癌变过程中EGFR和p16蛋白进行研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GFR在CIN和宫颈癌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p16蛋自在CIN和宫颈癌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结论:EGFR和p16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可作为评价子宫颈癌恶性程度的指标.

    作者:王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TRAIL重组蛋白联合扶正抑瘤方诱导HepG2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研究重组人可溶性TRAIL蛋白联合扶正抑瘤方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作用和意义.方法:HepG2细胞经重组人可溶性TRAIL蛋白及联合扶正抑瘤方处理后,以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结果:扶正抑瘤方对促进TRAIL蛋白诱导的HepG2的凋亡作用存在较好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其佳作用剂量和佳作用时间分别为105mg/ml和24小时.结论:扶正抑瘤方能加强TRAIL诱导HepG2肝癌细胞凋亡作用.

    作者:冯全林;曹晓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亚低温对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预后的影响

    目的:总结哑低温对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仅常规治疗.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率(17.1%)明显降低,恢复良好率(62.9%)明显提高,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入亚低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其临床预后.

    作者:潘恩裕;陈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游离牙列缺损10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游离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游离牙列缺损的患者,采用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追踪3~24个月,评价修复后的功能和外观、固位及稳定,咀嚼效率及对基牙的影响.结果:10例患者对固定和稳定,咀嚼效率的效果都很满意,对功能及美观满意9例,基本满意1例;松动牙基4例均满意.结论:精密附着体义齿是日前修复游离牙列缺损的佳修复方式,具有广泛应用的前景.

    作者:朱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快速生长型分枝杆菌性角膜炎的护理

    非结核性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nia,NTM)广泛存在于外界环境,平均每10年就发现近20种,20世纪90年代发现的25种非结核分枝杆菌中,有9种为致病菌[1].

    作者:张兰香;顾青;谢玉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针刺结合紫外线照射治疗带状疱疹30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紫外线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患者先在疱疹局部进行毫针围刺治疗,起针后在疱疹病灶及相应的神经根区用紫外线照射治疗.结果:30例均获得满意疗效,有效率100%.结论:针刺结合紫外线照射治疗带状疱疹效果良好,可缩短病程,无后遗神经痛.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代谢综合征患者早期肾功能变化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肾功能变化与相关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及其肾功能变化的特点.方法:对148例MS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MS患者CKD的患病率达44.57%,微量白蛋白尿的患病率达32.37%;(2)MS不同组分数的3组患者CKD的患病率、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尿NAG酶异常的人数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有一定的增长趋势.随着组分数的提高,尿渗透压异常的比例越高(P<0.05).(3)肾小球功能异常组与正常组相比,肾小管功能较差,且尿渗透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肾小球损害与肾小管损害关系密切,可能肾小管损害更为重要.

    作者:储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宫角妊娠19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角妊娠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和误诊原因.方法:对19例宫角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角妊娠主要临床表现是停经18例,下腹痛11例,阴道不规则流血10例.8例术前诊断明确,10例误诊为输卵管妊娠,1例误诊为早孕,误诊率57.89%.16例行一侧宫角楔形切除或宫角妊娠物清除术,2例行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药物保守治疗,1例在B超检测下清宫术.结论:宫角妊娠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B超是其主要诊断依据.治疗以手术为主,部分患者可采用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药物保守治疗或B超下清宫术.

    作者:虞丰;顾志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临床应用4例

    目的:了解静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过程除颤阈法测定(DFT)的必要性及ICD治疗后的效果.方法:4例有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两者兼有的男性患者(冠心病3例,扩心病1例)进行ICD治疗,ICD具有多项治疗和信息存储记忆功能,可通过体外程控仪随访体内资料进行分析和参数调整.结果:4例均成功植入,2例因年龄较大,心功能较差未在术中进行除颤阈测定.随访4~30个月,平均12.4个月,2例接受了抗心动过速起搏除颤治疗,其中1例术中未行DFT测定.术后24小时内发生电风暴,ICD进行ATP治疗后除颤成功.结论:ICD是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措施.而改善心功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避免电解质紊乱是保证ICD有效治疗和减少放电次数的重要因素.

    作者:谷惠敏;顾明;于宗良;赵志强;冯振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低剂量螺旋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T普查对肺癌诊断、临床分期及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对600例55岁以上,吸烟15年以上,每日吸煳>20支,全胸片检查未见明显肺结节的人群进行低剂量胸部螺旋CT扫描,同时对于不同大小肺结节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定性及治疗.结果:600例中经低剂量螺旋CT检出肺结节78例,其中恶性16例(2.67%),Ⅰ期病变10例,Ⅱ期病变5例,ⅢA期病变1例.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是目前相对更少侵袭、更少费用肺癌筛查的工具,对于早期肺癌的诊断及治疗,有重大意义.

    作者:吴晓阳;王建良;李海;张小川;李星;张亚年;陈文;仲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急诊体外循环17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急诊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体外循环中采用中度血液稀、浅低温,较高的流量,较好的心肌保护,及时应用人工肾超滤.结果:12例顺利脱机,4例延长辅助时间后逐步脱机,1例用IABP辅助后脱机.结论:快速准确的建立体外循环是急诊体外循环手术的保障.

    作者:高福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30例分析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ITF)的效果.方法:对使用DHS内固定治疗的30例老年IFT的手术方法、术后处理、治疗结果、术后并发症及手术适应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都能早期活动,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3%,骨折愈合率100%.结论:DHS内固定是目前治疗老年人ITF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袁振庭;杨宗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盆腔脓肿50例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盆腔脓肿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盆腔脓肿的诊治资料.结果: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为56.0%,误诊率达44.0%.腹腔镜组:手术时间35~100min,平均45分钟,出血20-100ml,平均50ml;住院时间6天.开腹组:手术时间70-130min,平均80min,出血120~300ml,平均200ml;住院时间9天.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脓肿缺乏典型的表现,应重视临床表现、B超、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以提高术前诊断率;腹腔镜手术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

    作者:单思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小肠血管结构不良致下消化道出血12例DSA诊断

    目的:探讨小肠血管结构不良致下消化道出血的DSA诊断价值.方法:12例小肠血管结构不良(空肠7例,回肠5例)均采用改良Seldinger's法行选择性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插管造影.结果:显示小肠病理血管14支,其中8例同时显示病理血管与出血征象.结论:血管造影对小肠血管结构不良病变血管的定位、定性诊断有肯定的价值.

    作者:吴木军;何燕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28例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中手术成功26例(其中2例术中探查胆总管未见结石,考虑结石可能已经排出),一次取石1~5枚.手术时间80~170min,平均110min.术中出血量20~110ml.住院时间5~14d,平均7d.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

    作者:周雄驹;杨金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儿童室间隔缺损176例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儿童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儿童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年限及心肌保护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2004年1月~2006年10月手术患者为心脏停跳一组,采用心脏停跳,术中灌注冷晶体的心肌保护方法;2006年11月~2009年6月患者为心脏不停跳组,采用心脏不停跳,浅低温体外循环法手术.结果:心脏停跳组92例,术后发生低心排8例,重度心律失常9例,急性肾功能不全8例,室缺残余分流4例,死亡5例(5.4%);心脏不停跳组84例,术后发生低心排3例,重度心律失常3例,急性肾功能不全4例,室缺残余分流1例,死亡1例(1.2%).结论:心脏不停跳,浅低温体外循环较传统心脏停跳心肌保护措施提供了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明显降低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翔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交通医学杂志

交通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