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秋;高春华;王亚娟;赵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玉红膏中紫草素的含量.方法选用C18柱,流动相:甲醇-0.05%磷酸水(80:20),检测波长520 nm,柱温:30℃.结果线性范围为0.22~1.1 μg(r=0.999 8),平均回收率99.4%,RSD=1.8%(n=5).结论此方法可以用于玉红膏中紫草素的含量控制.
作者:郭红军;简丽娜;孔焕宇;马长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酸角中木樨草素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Shimadzu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05%H3PO4溶液(55:4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50 nm,柱温:室外 .结果在0.026~0.091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100.04%,RSD=1.13%.结论 该方法测定酸角中木樨草素简便,快速,线性关系良好.
作者:王阿丽;胥秀英;郑一敏;付善权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竹节参的异名在临床作用中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竹节参异名的考证、异名对治疗作用的影响、竹节参栽培品的性状变化对药用名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竹节参的不同部位在不同的地区和时期均有异名.结论对竹节参的药用部位与临床作用在研究方面应予重新认识,以提高对资源的合理应用和质量标准的制定.
作者:尹文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蒙药三子胶囊剂的成型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通过测定内容物的休止角、堆密度、吸湿率等确定佳成型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三子胶囊剂中有效成分栀子苷含量.结果三子胶囊内容物含药材细粉30%时,25℃吸湿率为5.46%,临界相对湿度 (CRH)为75%;胶囊中栀子苷含量控制约为12.61~15.30 mg/粒.结论以此工艺制备三子胶囊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作者:王烈群;温爱平;新燕;余东海;刘晓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概述了天麻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探讨了其部分作用机理,为更深入地研究天麻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天麻是我国民间用于治疗癫痫、中风等疾病的一种常用药.
作者:张艳琼;王晓丹;黄利鸣;吴超;吴江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牛黄清热散由大黄、黄连、冰片等中药组成.该方为我市中医门诊部的医院制剂,具有清热化痰,解毒镇静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口疮牙疳,头面生疮,皮肤溃烂,周身发烧,疗效显著.在此之前该制剂质量标准为空白,使临床治疗具有不确定性.为了控制该制剂的质量,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大黄、黄连、冰片进行鉴别,采用双波长锯齿扫描法对盐酸小檗碱和大黄素的含量进行测定,为质量标准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检测方法.
作者:郝丽静;杨更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大青叶味苦,大寒,无毒,历来为清热解毒之要药,但大青叶的商品来源比较复杂,据调查全国曾有习用、代用和混用品,达15种,较为常用的有4种.它们分别是马鞭草科植物大青(路边青),蓼科植物蓼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爵床科植物马蓝[1,2].现将4种大青叶性状特征分别列出,为正确使用大青叶提供依据.
作者:滕杰;李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对近年来壳聚糖、101果汁澄清剂、ZTC1+1天然澄清剂、明胶-丹宁、聚凝净、蛋清等絮凝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方法检索文献.结果絮凝剂能有效地纯化中药制剂,具有简便、有效、成本低、增强制剂稳定性的优点,在中药制剂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结论目前该技术大多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应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总结不同絮凝剂对中药提取液中不同有效成分的影响,并确定使用时的絮凝条件;制定絮凝剂的药用质量标准;解决实验室到大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为絮凝剂在中药制剂中的推广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锋涛;潘金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测定锦灯笼药材中木樨草素的含量.方法木樨草素含量测定采用HPLC色谱法,色谱柱EclipseXDB-C18 流动相为甲醇-水(100:100),流速为1.0 ml/min.结果木樨草素在0.014 3~0.128 7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锦灯笼药材中木樨草素含量平均值为0.102 7 mg/g.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对于中药材锦灯笼的内在质量评价有了提高.
作者:许亮;徐秋阳;王冰;王荣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1 岩黄连的资源与鉴定研究中药岩黄连全草清热利湿,民间用于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肝区疼痛、腹痛等.自然生长于岩石峭壁或高山岩洞,生长温度在15~25 ℃之间.由于其生长条件要求较为苛刻,因而地区分布较窄,多见于桂西及桂西北等地,以广西东兰、巴马、都安、靖西、德保较多;分布于贵州、云南、四川等省[1].虽然《中国植物志》没有收载植物岩黄连,但《云南植物志》、《贵州草药》、《广西植物志》都有收载.《广西植物志》等文献记载,岩黄连为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石生黄堇(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的全草, 多年生无毛直立草本,高10~40 cm.主根黄色,木质,近圆柱形.茎单一或丛生,萎软或近匍匐.叶具长柄,轮廓三角状卵圆形,长10~30 cm,下面灰白色.总状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长7~14 cm,具椭圆形或披针苞片,与花枝等长;花淡金黄色,末端圆而微向下弯;蒴果圆柱状镰形弯曲;种子多数圆形.
作者:毛宇昂;梁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甘肃金银花中槲皮素和木樨草素含量的方法. 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 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磷酸调节pH值至3.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50 nm. 结果槲皮素在2.93~35.16 μg·ml-1;木樨草素在5.45~43.60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槲=0.999 9,r木=0.999 7.平均回收率:槲皮素为96.2%,RSD=1.7%;木樨草素为96.5%,RSD=2.2%. 结论甘肃金银花中槲皮素和木樨草素的含量远高于正品金银花.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金银花质量评价的分析方法.
作者:郭朝晖;蒋生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对河豚毒素抗原和抗体制备及免疫检测方法进展进行综述.河豚鱼中毒一直威胁着人类健康.近年来,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TTX)的免疫检测技术已经成熟,有望成为方便可行的实用检测手段.
作者:郭柏坤;宫庆礼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或含有长学制的学校均开设此门课程,为了使医学细胞生物学教材能够更好的反映生物科学的发展情况需要,已经出版了很多正规的教材,讲述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同时相应的出版了配套的实验教材,开设的实验技术项目数逐年增多,水平逐年提高,内容逐年加新.这对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地我们也要不断的改进实验教材的内容和增加实验项目,以便更好的与新知识相适应.
作者:朱华野;赵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豆蔻挥发油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L9(34),以提油率为指标,确定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豆蔻药材浸泡2 h,提取6 h,加水8倍量提取率高.结论该工艺为豆蔻挥发油的佳提取工艺.
作者:郑勇;张志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西瓜霜喷剂辅助胸腺肽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0.5,静脉滴注,Bid;西瓜霜喷剂用适量香油调和成稀糊状,涂患处3次/d;胸腺肽注射液20mg/次肌肉注射qod,治疗2周,随访3个月.结果2个疗程后评价:显效率73.3%,总有效率达97.4%.结论西瓜霜喷剂辅助胸腺肽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疗效明显,疗程短,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吴婉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广藿香中百秋里醇的气相色谱法(G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P-5柱;柱温采用程序升温,起始150℃,保持23 min,8℃/ min升至230℃,保持2 min;气化温度为250℃;检测器温度为280℃;分流比为5:1;流速为0.9 ml/min.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为1.89%.14批广藿香的百秋里醇含量在0.259%~0.810%范围之间.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广藿香的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作者:黄月纯;魏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前采用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感染存在耐药性高等众多问题.中药作为一类天然药物,具有低毒副作用,低耐药性等优点,选取单味及复方中药进行体外抗H.pylori的实验研究能今后为筛选治疗H.pylori感染的有效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吴静;王克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复方冰替双层膜的制备方法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20例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用复方冰替双层膜进行治疗,对照组用复方四环素泼尼松膜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分型疗效及治疗3个月复诊疗效比较.结果2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0%,56%;显效率14.3%,20%;总有效率94.3%与76%(P<0.01).且3个月复诊疗效比较,试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冰替双层膜疗效肯定,使用方便,没有发现不良反应,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寇文波;王高升;王俊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神经衰弱是神经内科一种常见疾病,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笔者临床采用传统中成药健脑补肾丸治疗该病,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霞;刁墨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胃癌证型出现状况的内在规律,初步明确其主要的复证及单证证型.方法统计分析近30年来国内公开报道的胃癌辨证分型文献,运用多组间χ2检验对总结出的各组病例数据进行两两比较.结果胃癌常见的中医复合证型是:脾胃虚寒型,气血两亏型,气滞血瘀型,胃热伤阴型;胃癌常见的中医单证证型依次为①脾气虚型;②血瘀型;③气滞型;④胃阴虚型;⑤血虚型;⑥脾阳虚型.结论胃癌病例的统计结果对确立该病临床辨证分型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涛;李丹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