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唐金花;王亚娣
目的 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方法 采用超声波对银杏叶进行提取并进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以总黄酮为评价指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并与索氏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 选取了在功率80%条件下,超声提取30 min,用10倍的溶酶提取一次为佳工艺条件.结论 超声提取的提取率提高了约1.5倍,超声波的功率对提取率的影响大,超声时间次之.
作者:张玉祥;邱蔚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晕康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氧自由基及一氧化氮的影响,分析晕康胶囊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 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血清及脑组织SOD活性、MDA及NO含量的变化.结果 晕康胶囊各剂量组均可拮抗脑缺血引起的SOD活性的下降及MDA含量的升高,降低NO的水平.结论 晕康胶囊可通过增加氧自由基的清除,降低NO的水平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黄新武;李国春;肖顺汉;李万平;李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西治疗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仙灵脾、黄芪、白花蛇舌草、金钱草、大黄、土茯苓等治疗本病80例,并设对照组.结果 两组降低ALT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HBeAg,HBVDNA阴转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愈肝煎对本病有抗病毒、调解机体免疫功能的疗效.
作者:李爱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祖国医学认为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能.用于治疗温病发热,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炎,丹毒,蜂窝状组织炎,痢疾等多种疾病.为临床常用药物之一.
作者:芦绪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为猪毛菜的开发和利用提供鉴定的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的方法.结果 详细描述了猪毛菜的性状和显微特征.结论 所发现的这些特征可作为鉴定猪毛菜的依据.
作者:姬生国;王东;何方;宋飒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白花蛇舌草又名蛇舌草、二叶葎,蛇针草.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的作用.近年来用于抗肿瘤而用量大增,市场上出现了不少伪品.本人结合多年实践经验,现将正品白花蛇舌草与常见伪品的植物形态与性状鉴别分述如下.
作者:方雯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药材产地加工与道地药材相关性.方法 分析中药材产地加工在道地药材道地性形成、产业发展过程以及目前状况三个方面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论证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产地加工是道地药材的道地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道地药材体系的形成与产业的发展.结论 二者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在发展道地药材时要重视产地加工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杨俊杰;张振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 的干燥根.具有利水消肿,祛风止痛作用.主含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等.现市场发现一种伪品,经鉴定为马兜铃科植物异叶马兜铃 Aristolochia hetrophylla Hemsl 的干燥根,习称汉中防己,主含马兜铃酸Ⅰ、木兰碱等.现将两者性状、显微、薄层色谱鉴别如下.
作者:秦伟华;李学彬;谭子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糖尿病是由体内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而造成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终身疾病, 其特征性表现为高血糖和糖尿.这种病将导致心脏和肾脏并发症、眼盲和截肢.近年来从临床上观察,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全世界约有1.5亿糖尿病患者,我国目前糖尿病人数已超过4 000万.在糖尿病病例中,少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Ⅰ型),大多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实践,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近年来在中草药及其成分用于防治糖尿病的研究方面甚为活跃.现将近几年在中药治疗糖尿病方面的研究概况归纳如下.
作者:李成;杨长青;朱彩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国产银杏提取物制剂舒血宁注射液对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作用.方法 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用舒血宁注射液25 ml加入0.9%生盐水500 ml内静脉滴注,对照组金纳多注射液25 ml加入0.9%生理盐水500 ml内静脉滴注,1次/d,15 d为1 疗程,进行双盲对照.结果 舒血宁注射液对缺血性脑中风临床有效率为90%,与进口同类产品金纳多注射液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四肢关节及综合功能等治疗前后计分测定比较,2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中医辨证分类疗效发现舒血宁对风痰瘀血、痹阻经脉疗效显著.对气虚血瘀也有满意疗效.结论 国产银杏提取物舒血宁注射液对缺血性脑中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价格低,不良反应少.
作者:崔学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黄柏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黄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变形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 黄柏对上述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黄柏在体外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作者:陈蕾;邸大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根据白花蛇舌草各器官和生长中心的变化特点,研究白花蛇舌草的生育特性,为其规范化栽培的合理促控提供依据.方法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观测调查.结果 白花蛇舌草生育期为145~155 d,可将其个体发育过程划分播种出苗期、幼苗期、始花期、盛花期、成熟期.结论 根据其干物质积累特点成熟期为佳收获期.
作者:李贺敏;李潮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9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经化验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均属正常,B超检查排除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采用乌鸡白凤丸,固漏饮与维生素K1、维生素E合用进行治疗.结果 59例每治每验.一般患者用药1个疗程,均临床治愈.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斯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对中药蕲蛇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对蕲蛇和部分不同蛇的性状及掺入品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作者:柳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enign paroxf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是导致眩晕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典型特征为当患者的头位发生与重力相关的变化时出现短暂发作的旋转性眩晕,该病发病机制不清,主要有半规管耳石学说(Hall 1979)和壶腹嵴耳石学说(Schuk necht 1969)两种,一般由耳石代谢疾病引起,病因包括,外伤,血管源性,退行性变,医源性(如手术后)激发性眼震,大多数出现于患耳向下时,有些患者向左右倾斜时都可激发出眼震,耳石功能检查比较粗略,常规检查耳石功能也较困难,临床主要根据病人主诉方向失调,眩晕和平衡失调时进行眼震位置性检查,考虑耳石病变引起的对线性运动和直立的感知和反应障碍.
作者:崔香淑;金元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复方五仁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6例(HBeAg阳性或HBV-DNA阳性,伴有ALT升高),其中复方五仁醇组和护肝片组各78例.用药方法为复方五仁醇4粒/次,3次/d,口吸取;护肝片4片/次,3次/d,口吸取,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乏力、纳差、肝区疼痛、肝脾肿大、ALT及HBeAg、HBV-DNA的变化.结果 乏力、纳差的消失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减轻肝区疼痛、肝脾肿大回缩的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ALT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HBeAg及HBV-DNA阴转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复方五仁醇具有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的作用,具有明显的降酶及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同一般降酶药相比具有更全面的疗效.
作者:达坤林;王陆军;张兵;窦志华;曹卫菊;施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白术注射液对大鼠学习记忆及血、肝、肾、海马、皮质抗氧化酶SOD,GSH-PX的影响.方法 采用氟哌啶醇造成大鼠获得性记忆缺失动物模型,用电跳台法观察白术注射液组、生理盐水组及模型组大鼠行为学改变,测定各组大鼠器官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白术注射液使大鼠多种组织的SOD,GSH-PX显著升高,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 白术注射液可升高组织的抗氧化酶含量,提示对多种疾病治疗和对人体保健作用与增强抗氧化酶作用、抵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作者:黄丽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制备健脑合剂并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健脑合剂中吡垃西坦的含量,以C 18柱为固定相,甲醇-水(58:4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 吡拉西坦浓度在0.005~0.025 m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 8;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1.82%(n=5) .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含量测定方法准确,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作者:蔡素华;陆润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宁心胶囊是本院研制的新制剂,由苦参、丹参、当归、葛根等组成,是根据祖国传统医学辩证施治理论和多年临床经验研制的经验方,具宁心安神、活血化瘀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心肌炎、冠心病等引起的心律失常(房性、室性早博)以及头昏、胸痛、心悸、气短等症.经多年临床应用,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为了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本实验对宁心胶囊的质量标准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梅;徐金荣;周建军;钱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介绍黄药子化学成分、药理、临床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国内外研究资料并进行汇总、综述.结果 至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甾体皂苷、二萜内酯、黄酮类、多糖、微量元素等;药理研究表明黄药子具有抗甲状腺肿、抗肿瘤、抗病毒、抗炎等作用;临床上黄药子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腺瘤、亚急性甲状腺炎、恶性肿瘤、宫颈炎、银屑病等症.结论 应深入研究,争取能从黄药子中寻找出既具有抗肿瘤作用,毒性又小、安全性好的化合物.
作者:朱芬兰;贾黎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