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丽红
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临床各相关科室进行再学习,有利于教师及时更新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使其在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时,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理论与实践的接轨,将所学知识及时应用于临床,为成为一名真正合格医师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于海玲;陈正爱;曲香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王不留行是临床常用药物,在中成药下乳涌泉散中为主要组方药物之一,近几年在收购王不留行的工作中,时常发现掺有或多或少其外观形状极为相似的芸薹子.由于两者的临床功效差异很大,为了用药准确安全有效,二者必须严格区别应用.现将二者经验鉴别介绍如下.
作者:栾淑芸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祖国医学认为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能.用于治疗温病发热,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炎,丹毒,蜂窝状组织炎,痢疾等多种疾病.为临床常用药物之一.
作者:芦绪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介绍了近年来红豆杉细胞工业化培养生产紫杉醇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添加诱导子、剪切力和溶解氧对紫杉醇产量的影响,以及利用生物反应器进行细胞培养时所存在的问题,为探索生产紫杉醇的适条件和大规模细胞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吕晓辉;臧新;杨冬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收集和整理了古籍中所记载的苔藓植物并对其进行分析.结论为前人是从三个方面来记载苔藓的.首先,药用价值方面的记载多,主要是大金发藓和暖地大叶藓;其次,诗词歌赋中也记载了不少的苔藓,主要是地钱;此外还有一些记载是对苔藓生境的描述,虽然没有具体的指出苔藓的种类,但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苏;吴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从四个方面论述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新进展,即发病研究、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发展状况研究.指出益气活血法在临床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取得了明显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邸玉鹏;王发渭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通过对野生的五鹤续断及其GAP规范化人工栽培类型在生物量与含水量、总生物碱和多糖等部分有效成分的含量、总灰分元素和无机元素的含量等生理参数方面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五鹤续断GAP规范化种植基地,从几项生理指标考虑,人工栽培种植的五鹤续断更优于该环境中其野生类型.
作者:丁莉;武芸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125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Vitc、VitBco、ATP及谷维素口服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较好.
作者:梁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运用汇后分析综合评价中药与苯二氮桌类药物治疗焦虑症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通过中国三大科技文献数据库,检索出有关本主题随机对照研究的全部文献,遴选出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7篇,对其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得出合并后疗效和副反应的比值比OR及其95%的可信区间(CI).结果 7篇文献研究各疗效结果的合并OR值为1.09%,95%CI为0.59~2.00;嗜睡、便秘、口干三项副反应的合并OR值分别为0.12,0.07,0.10,95%CI分别为0.03~0.58,0.02~0.24,0.04~0.25.结论 根据目前收集文献的Meta分析,中药制剂与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焦虑症的疗效相仿,差异无显著性.但中药制剂治疗焦虑症的副作用明显小于苯二氮卓类药物,差异具有显著性.
作者:汪瑜菡;陈立伟;颜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通过对中外文献的分析比较,按照在癫痫诊断鉴别的意义,诱发电位,治疗中的价值,以及在医药方面的研究归类.同时在医药的研究方面以中医药为重点,分为临床型研究和动物试验型研究.发现脑电图是癫痫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重要的参考依据,对癫痫的定性、定量具有一定的意义.各类复杂难治性癫痫借助于各种脑电图的检测,可以有效的鉴别和判断.脑电图的这一作用在大多文献中都有效地体现出来;在开发新医药的研究中也虽在逐渐发展起来,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作者:夏猛;张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为猪毛菜的开发和利用提供鉴定的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的方法.结果 详细描述了猪毛菜的性状和显微特征.结论 所发现的这些特征可作为鉴定猪毛菜的依据.
作者:姬生国;王东;何方;宋飒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银翘散加味治疗风热伤络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应用银翘散加味治疗(治疗组),并与西药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症状体征有所改善;总有效率9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银翘散加味治疗风热伤络型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切.
作者:张颖;王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钩藤是一味常用中药,临床多以复方入药.钩藤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及继发性高血压、脑神经性疾病及脑血管疾病,是中医临床治疗惊痫、抽搐、头痛、眩晕的主要药物.钩藤还可用于治疗癫痫和老年期痴呆.钩藤在眼科及防治药物依赖方面也有较好的疗效.综述了中药钩藤在临床运用中的新进展.
作者:莫志贤;许丹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对天麻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盐酸副玫瑰苯胺法对自然干燥的11个天麻样品及市售12个样品进行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结果 在所测定的23个样品中,自然干燥11个样品,有3个检测出有一定的含量,二氧化硫含量高者为61.75 μg/g;而市售品中有 3 个为未检出,其余均有不同含量,含量高者为2 081.35 μg/g.结论 应充分考虑传统硫熏加工方法对天麻的药效及用药安全.并对市售天麻进行市场整顿.
作者:高明菊;张文斌;马妮;崔秀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云南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选用Angilent Hypersil ODS2色谱柱,流动相甲醇-乙睛-水(20:30:50),检测波长227 nm,柱温30℃,对云南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 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均在0.04~1.2μg之间呈线性关系,紫杉醇平均回收率为96.93%(RSD=1.62%, n=5),三尖杉宁碱平均回收率为96.68%(RSD=1.81%, n=5).结论 该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行,重复性好,可以作为测定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和的三尖杉宁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作者:刘莉;罗佳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临床辨证分型的客观规律.方法 对1994年至今国内公开报道的有关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χ2检验对总结出的9组病例数据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气阴两虚型、阴虚内热型、气虚型、脾虚痰湿型、气血瘀滞型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常见证型.结论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例的统计结果对确定该病临床辨证分型标准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涛;陈茂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复方五仁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6例(HBeAg阳性或HBV-DNA阳性,伴有ALT升高),其中复方五仁醇组和护肝片组各78例.用药方法为复方五仁醇4粒/次,3次/d,口吸取;护肝片4片/次,3次/d,口吸取,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乏力、纳差、肝区疼痛、肝脾肿大、ALT及HBeAg、HBV-DNA的变化.结果 乏力、纳差的消失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减轻肝区疼痛、肝脾肿大回缩的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ALT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HBeAg及HBV-DNA阴转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复方五仁醇具有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的作用,具有明显的降酶及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同一般降酶药相比具有更全面的疗效.
作者:达坤林;王陆军;张兵;窦志华;曹卫菊;施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人参蜂王浆的保健作用日益被人们接受和青睐,但是否掌握和采用佳服用方法,对其使用效果影响很大.大量临床应用研究证明:人参蜂王浆以空腹时,用温开水加适量蜂蜜调匀后服用,特别是清晨未进食前服用其效果为理想.比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曾广灵等[1]对一例肺癌患者(已转移)在术后及化疗期间用人参10 g煎水,(100 ml/d)并鲜蜂王浆15 g/d配伍,坚持于清晨空腹口中一次含服,经一年多观察,达到近期治愈.江苏省中医学研究所徐荷芳等在用蜂王浆干粉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实践中,采用服用1次/d,1 g/次,以温开水调匀后加蜂蜜适量,清晨空腹服用,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舒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橘红珠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及含量.方法 将干燥的橘红珠粉碎,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后加无水硫酸钠脱水,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其化学成分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 橘红珠挥发油中主要含有柠檬烯(26.86%)、β-香叶烯(16.18%)、(Y)-萜品烯(15.63%)、大根香叶烯D(14.73%)、α-丁子香烯(4.10%)、橙花叔醇(2.68%)、α-蒎烯(1.31%)、β-蒎烯(1.24%)等,占挥发油总量的85.21%.结论 橘红珠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及药用有效成分.
作者:张立坚;蔡春;王秀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痛风口服液中槟榔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法,以C18为固定相,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含2 ml三乙胺,H3PO4调pH=3)-乙腈(97:3),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0℃,流速0.8 ml/min.结果 槟榔碱进样量在0.129 6~0.972 0 μg范围内,其峰面积值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15%,RSD为0.66%.结论 该法提取简单,分析快速,精确,重现性好.
作者:宋英;朱兰;谈静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