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参蜂王浆的佳服用方法

舒琴

关键词:人参蜂王浆, 药理成分, 配伍, 服用方法
摘要:人参蜂王浆的保健作用日益被人们接受和青睐,但是否掌握和采用佳服用方法,对其使用效果影响很大.大量临床应用研究证明:人参蜂王浆以空腹时,用温开水加适量蜂蜜调匀后服用,特别是清晨未进食前服用其效果为理想.比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曾广灵等[1]对一例肺癌患者(已转移)在术后及化疗期间用人参10 g煎水,(100 ml/d)并鲜蜂王浆15 g/d配伍,坚持于清晨空腹口中一次含服,经一年多观察,达到近期治愈.江苏省中医学研究所徐荷芳等在用蜂王浆干粉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实践中,采用服用1次/d,1 g/次,以温开水调匀后加蜂蜜适量,清晨空腹服用,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通鼻胶囊抗炎免疫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通鼻胶囊对急、慢性炎症及免疫性炎症的药理作用,为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建立多种实验性炎症的动物模型,观察药物疗效.同时对该药物抗炎免疫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 通鼻胶囊剂量依赖性地抑制DNCB所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使小鼠胸腺、肾上腺减重,而对脾脏重量无明显影响;明显抑制组胺及5-HT引起的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小鼠对通鼻胶囊的大耐受量为人常用量的162倍以上.结论 通鼻胶囊有对抗急、慢性炎症作用;有对抗免疫性炎症并可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通鼻胶囊的抗炎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抑制炎症介质组胺、5-羟色胺的合成及释放,从而抑制炎症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抑制前列腺素E2、激肽的形成或其致炎活性;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 MPS)的吞噬功能.

    作者:于海玲;曲香芝;陈正爱;洪淳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慢性肾衰合并出血的中医病机及临床辨治

    从中医角度就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出血的病理机理及临床治疗进行探讨.认为该病的病理关键为气虚不摄、热灼血络、瘀血阻络;治疗上须依据患者临床表现,辨清其病机关键而分别施治.该文同时探讨了慢性肾衰合并出血的病症处理及善后调护.

    作者:李宏良;李强;皮持衡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目的 探讨和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9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经化验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均属正常,B超检查排除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采用乌鸡白凤丸,固漏饮与维生素K1、维生素E合用进行治疗.结果 59例每治每验.一般患者用药1个疗程,均临床治愈.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斯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僵蚕抗惊厥活性部位的初步研究

    目的 确定僵蚕抗惊厥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 将僵蚕用60%乙醇提取后,采用溶剂萃取法将其分为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萃取、有机溶剂萃取后的醇提液和醇提后药渣的水煎液5个部位,利用士的宁、尼可刹米及异烟肼3种药物惊厥模型,进行抗惊厥作用有效部位筛选.结果 有机试剂萃取后的醇提液能显著延长士的宁所致小鼠惊厥出现的潜伏时间;氯仿及醋酸乙酯部位能延长尼可刹米致小鼠惊厥出现的潜伏时间;氯仿部位能延长异烟肼所致小鼠惊厥出现的潜伏时间.结论 表明除有机试剂萃取后的醇提液外,氯仿部位是僵蚕抗惊厥有效部位.

    作者:严铸云;李晓华;陈新;彭成;刘友平;向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虎杖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虎杖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用K- B纸片扩散法.100%虎杖浸出液滤纸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 虎杖对以上细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结论 虎杖在体外有明显抑菌作用.

    作者:王庆玲;李保院;邱世翠;李玉兰;宓伟;宋海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制剂与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焦虑症疗效及副反应的汇后分析

    目的 运用汇后分析综合评价中药与苯二氮桌类药物治疗焦虑症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通过中国三大科技文献数据库,检索出有关本主题随机对照研究的全部文献,遴选出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7篇,对其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得出合并后疗效和副反应的比值比OR及其95%的可信区间(CI).结果 7篇文献研究各疗效结果的合并OR值为1.09%,95%CI为0.59~2.00;嗜睡、便秘、口干三项副反应的合并OR值分别为0.12,0.07,0.10,95%CI分别为0.03~0.58,0.02~0.24,0.04~0.25.结论 根据目前收集文献的Meta分析,中药制剂与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焦虑症的疗效相仿,差异无显著性.但中药制剂治疗焦虑症的副作用明显小于苯二氮卓类药物,差异具有显著性.

    作者:汪瑜菡;陈立伟;颜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青蒿琥酯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6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治疗作用,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青蒿琥酯Ⅰ组、青蒿琥酯Ⅱ组(各8只)、青蒿琥酯加甲氨喋呤组(10只).除空白组外,余4组用完全弗氏佐剂造模制备成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记录用药品干预后各组关节肿胀指数、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TNF-α、IL-6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青蒿琥酯Ⅰ组、青蒿琥酯Ⅱ组及青蒿琥酯加甲氨喋呤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指数显著降低(P<0.05或P<0.01),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及CD3+CD8)、TNF-α及IL-6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青蒿琥酯可诱导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病情缓解,与甲氨喋呤联用作用更强.且可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T淋巴细胞(CD3+CD4及CD3+CD8)、TNF-α、IL-6的水平;结果可为青蒿素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作者:崔向军;王燕燕;韩莉;侯晓强;付军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当归补血汤中阿魏酸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目的 探讨当归补血汤中当归的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大鼠一次性灌胃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大鼠体内阿魏酸的血药浓度及组织分布情况.用3P87对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拟合.结果 从灌胃大鼠血清中检测到阿魏酸的药动学参数为:α (0.203 62±0.054 53) min-1,β- (0.003 08±0.000 53) min-1,Tpeak(8.559 90±0.523 63) min-1,Cmax(188.293 64±21.257 63) ng·ml-1,AUC (7 831.388 7±1 236.556 3) ng·ml-1·min.结论 本研究为临床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数据.

    作者:陈国广;孟蕾;王永禄;李学明;韦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天麻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测定

    目的 对天麻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盐酸副玫瑰苯胺法对自然干燥的11个天麻样品及市售12个样品进行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结果 在所测定的23个样品中,自然干燥11个样品,有3个检测出有一定的含量,二氧化硫含量高者为61.75 μg/g;而市售品中有 3 个为未检出,其余均有不同含量,含量高者为2 081.35 μg/g.结论 应充分考虑传统硫熏加工方法对天麻的药效及用药安全.并对市售天麻进行市场整顿.

    作者:高明菊;张文斌;马妮;崔秀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蛴螬粗提物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抑制作用的形态学观察

    目的 研究蛴螬粗提物对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抑制作用引起的形态学改变.方法 应用MTT法、HE染色、油红O染色、透射电镜的方法检测蛴螬粗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抑制作用的影响及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蛴螬3种粗提取物中以石油醚粗提物增殖抑制率高.蛴螬石油醚粗提物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0.01),同时呈时间依赖性(P<0.01).倒置显微镜下蛴螬石油醚粗提物50 μg/ml作用后早期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学变化;作用晚期细胞发生膜破裂坏死.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出现典型凋亡形态变化.油红O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到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结论 蛴螬粗提物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具有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蛴螬3种粗提物中以石油醚粗提物抑制增殖作用效果佳.蛴螬石油醚粗提物对Hela细胞抑制增殖作用在粗提物50 μg/ml作用48 h之前主要以诱导凋亡为主,在其后时间以诱发肿瘤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为主.

    作者:宋莲莲;孙抒;刘树森;金光洙;金莉莉;杨万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痛风口服液中槟榔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痛风口服液中槟榔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法,以C18为固定相,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含2 ml三乙胺,H3PO4调pH=3)-乙腈(97:3),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0℃,流速0.8 ml/min.结果 槟榔碱进样量在0.129 6~0.972 0 μg范围内,其峰面积值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15%,RSD为0.66%.结论 该法提取简单,分析快速,精确,重现性好.

    作者:宋英;朱兰;谈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黄药子的研究进展

    目的 介绍黄药子化学成分、药理、临床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国内外研究资料并进行汇总、综述.结果 至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甾体皂苷、二萜内酯、黄酮类、多糖、微量元素等;药理研究表明黄药子具有抗甲状腺肿、抗肿瘤、抗病毒、抗炎等作用;临床上黄药子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腺瘤、亚急性甲状腺炎、恶性肿瘤、宫颈炎、银屑病等症.结论 应深入研究,争取能从黄药子中寻找出既具有抗肿瘤作用,毒性又小、安全性好的化合物.

    作者:朱芬兰;贾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云南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含量的测定

    目的 建立云南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选用Angilent Hypersil ODS2色谱柱,流动相甲醇-乙睛-水(20:30:50),检测波长227 nm,柱温30℃,对云南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 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均在0.04~1.2μg之间呈线性关系,紫杉醇平均回收率为96.93%(RSD=1.62%, n=5),三尖杉宁碱平均回收率为96.68%(RSD=1.81%, n=5).结论 该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行,重复性好,可以作为测定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和的三尖杉宁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作者:刘莉;罗佳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药理学教学改革初探

    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临床各相关科室进行再学习,有利于教师及时更新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使其在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时,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理论与实践的接轨,将所学知识及时应用于临床,为成为一名真正合格医师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于海玲;陈正爱;曲香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气疗治疗银屑病30例疗效观察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难治易于复发的慢性皮肤病,而中药气疗是中药熏蒸患者的皮肤,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患处,同时中药气疗还可疏通经络,渗透穴位,易于被病人接受,我科于2005-09-12,采用中药配制的银屑病外洗方剂熏蒸和煎洗对照,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是;刘晓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盐酸溴己新与头孢拉定等九种药物配伍禁忌

    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为无色澄明液体,有较强的溶解粘痰作用,可使痰中的多糖纤维素裂体,稀化痰液.有促进呼吸道粘膜的纤毛运动作用[1]常与抗生素合用,治疗呼吸道疾病.在输液中,为患者配制液体时,应用盐酸溴己新与头孢拉定等九种药物发生药物配伍反应,变为白色混浊物.为此我们进行了药物配伍实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佳凤;陈恭平;郝淑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胶布过敏的护理体会

    在门诊换药时经常遇到贴胶布导致局部皮肤过敏现象,患者自觉粘贴胶布处的皮肤瘙痒,皮肤发红,起水疱.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而且影响伤口愈合,患者心理压力较大.本人认为采用千分之一庆大霉素溶液消毒患处后,涂上皮炎平软膏会起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江早存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锡类散中靛蓝及靛玉红的含量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成方制剂锡类散中靛蓝、靛玉红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C18柱,以甲醇-0.1%冰醋酸(75:2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90 nm,检测温度为35℃.结果 靛蓝在0.12~0.4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0%, RSD=1.5%(n=5):靛玉红在0.07~0.72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0% RSD=0.88%(n=5).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其它组分测定无干扰,可作为锡类散中靛蓝、靛玉红的含量.

    作者:李莉;曹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乳腺增生病治疗的研究概况

    乳腺增生病又称乳腺结构不良,纤维囊性乳腺病,是一种综合多种临床病症的疾病,包括乳腺组织增生症(乳痛症)、乳腺腺病、乳腺囊性增生症等.乳腺增生病在病理形态上表现为乳腺主质和间质不同程度的增生与复旧不全,导致乳腺结构在数量和形态上的异常.本病既非炎症,也非肿瘤,临床上突出表现为乳房疼痛和肿块.乳腺增生病是生育期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40%左右,占全部乳房病的75%,是常见的乳房疾病.近年来,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高、月经初潮年龄早、大龄初孕、低胎产和绝经较迟的妇女为本病的高发人群.该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发展为乳腺癌的危险,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研究本病的现状和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作者:王燕燕;宋兴福;陈超;黄骥;杨洪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肝纤克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 研究肝纤克(GQK)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四氯化碳制备大鼠慢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血清ALT,ALB,GLB含量;用放免法检测血清PC-Ⅲ,HA,LN,HYP含量以及肝组织中HYP含量,并计算出肝组织胶原含量.结果 ①GQK(0.5~1.0 g/kg·po)使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明显下降(n=10,P<0.01),ALB含量明显回升,A/G比值升高(n=10,P<0.05),提示GQK对肝纤维化大鼠的肝功能有保护伤作用;②GQK使肝纤维化大鼠血清HYP明显下降(n=10,P<0.05),肝组织HYP含量以及肝组织胶原含量也明显下降(n=10,P<0.01);③GQK使肝纤维化大鼠血清PC-Ⅲ,HA及LN均明显下降(n=10,P<0.01),提示GQK结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的过程有抑制作用.结论 GQK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