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潘洪林;许汉林
1 顽固性呕吐男,2岁,1988-08-07患外感,发热呕吐,经某西医治疗6 d,热虽退,吐仍不止,遂转某医院治疗半月,出院2 d后,呕吐又作,经人介绍,求治于余.刻下患儿体温正常,稍嗜睡,少哭闹,时而烦躁.吮乳时有急不可待之势,乳后即吐,吐仍原汁原味.
作者:张世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胃风汤加蝉衣治疗小儿夜啼的疗效.方法对30例夜啼患儿,运用<脾胃论>中胃风汤加蝉衣治疗,1剂/d,服药5剂.结果痊愈20例,好转7例,无效3例.结论胃风汤加蝉衣治疗小儿夜啼,具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春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为研究和利用菊科植物白术.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和理化鉴定的方法作系统的生药学研究,并与其常见的混伪品以检索表形式进行鉴别比较.结果白术根茎横切面结构、纤维、菊糖、草酸钙针晶、木栓细胞、石细胞均可作为其鉴别特征.结论可为制定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利用该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朱海涛;陈吉炎;陈黎;涂自良;安志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介绍传统中药枇杷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方法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作基础,综述了枇杷叶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的研究成果,并展望应当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系统研究,以拓宽其应用前景.结果与结论目前已从枇杷叶中分离得到挥发油、三萜类、倍半萜类、黄酮类等多种化合物,其生理活性具有抗炎止咳、降血糖、抗肿瘤、抗氧化和保肝等作用.
作者:郭宇;吴松吉;朴惠善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体外观察研究中药鱼腥草乙醚提取物抗角膜真菌作用.方法采用体外药敏试验方法.结果鱼腥草乙醚提取物对串珠镰孢菌、茄病镰孢菌和黄曲霉菌 3 种角膜真菌的抗菌活性不同.结论鱼腥草乙醚提取物对茄病镰孢菌的抗菌效果好.
作者:王锦;刘翠青;宋书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感冒清热颗粒中葛根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制剂中葛根素的含量.结果葛根素含量在0.027 04~0.405 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81%,RSD=1.87%(n=5).结论所用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原红果;王万;陈博;吴纯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综述了木贼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展以及临床应用,为深入研究木贼植物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朴惠顺;金光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麻黄汤及其拆方组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分析各含麻黄组其作用效果的差异.方法用L8(27)正交设计法对麻黄汤进行拆方,各组灌胃给药50 min后记录小鼠10 min内自主活动次数,分别用单向方差和正交设计方差分析试验结果.结果麻黄汤各拆方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了小鼠自主活动次数(P<0.05),但各拆方组间的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以小鼠自主活动为指标,未能体现麻黄汤各拆方组间的统计学差别.
作者:魏凤环;罗佳波;余林中;莫志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热炎宁胶囊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并作相关性分析.方法热炎宁胶囊治疗小儿肺炎,剂量视病情而定,疗程1周,并与常规治疗小儿肺炎西药对照组比较.结果热炎宁胶囊治疗小儿肺炎有效率达95%,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热炎宁胶囊治疗小儿肺炎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才祥;李开为;江细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天花粉、巴戟天、牡丹皮、黄柏等药材,常有伪品出现,本文应用石细胞的大小、形态及有无鉴定了10组32种常见真伪中药材,鉴定如下.
作者:李炳生;孙龑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清除由于多穗柯叶中黄酮光谱吸收峰不对称给定量分析造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穗柯叶中黄酮含量.结果回归方程为△A=0.038 4C+0.001 3;相关系数R=0.999 5;检测波长λ1=460 nm,λ2=420 nm,λ3=380 nm,线性范围为500~3 000 μg/ml,回收率为96.6%~106.2%,变异系数小于0.43%.结论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令人满意,且操作简便易行.
作者:肖坤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小鼠和大鼠口服通脉活血灵胶囊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作用.方法采用大给药量法测定小鼠口服通脉活血灵胶囊的大耐受量;采用3个剂量(9.0,4.5,1.5 g /kg )iq SD大鼠,连续180 d,观察给药90,180 d时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组织病理变化及停药30 d时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小鼠口服通脉活血灵胶囊的大耐受量为36.0 g /kg.大鼠连续给药90 d时, 9.0 g /kg肌酐比空白对照组升高(P<0.01);肾重量系数增高(P<0.01); 2只大鼠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高度水肿,轻度脂肪变性,管腔变大,肾小管内可见红细胞管型,肾间质少量炎细胞浸润;2只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给药180 d时,9.0 g /kg和4.5 g /kg剂量组肌酐升高(P<0.01或P <0.001); 9.0 g /kg剂量组总蛋白升高(P<0.01);肝、肾脏系数增高(P<0.01); 3只大鼠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高度水肿,轻度脂肪变性,管腔变大,肾间质少量炎细胞浸润.2只大鼠肝细胞轻度脂肪变性;停药30 d后,大鼠体重、摄食量、活动、外周血象、重要器官脏器系数均正常,病理学检查各组各脏器均未发现明显改变. 结论通过对通脉活血灵胶囊180 d用药过程中各项指标反应的观察认为,通脉活血灵胶囊在规定剂量下服用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李兰芳;张建新;李国风;徐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分析了572例患者宫颈糜烂射频自凝刀治疗的护理要点.认为做好手术前宣教、准备,心理护理,增强了患者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起到重要作用.术中的配合,术后详细、耐心宣教、指导术后的注意事项,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处理,减轻了患者痛苦.上述的护理措施对射频自凝刀治疗宫颈糜烂的成功,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彭爱萍;徐春梅;赵培菊;石慧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雷公藤片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的疗效.方法 10例患者均采用雷公藤片治疗,不使用肾上腺皮炎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结果总有效率100%,治疗2个月,用药后水肿全部消失,蛋白尿及血尿持续转阴.结论雷公藤制剂有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降蛋白的药理作用,为治疗过敏性紫癜肾及其它肾病的良药.
作者:李成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薄荷、炙甘草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之功,主治肝郁血虚、脾土不和之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见寒热往来、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舌淡红、脉弦而虚者.笔者易本方为汤剂,用于其他病症的治疗,亦每获效.举例如下.
作者:赵建宛;曹喜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对菌核侧耳中的三萜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了菌核侧耳菌丝体和子实体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还优选了其显色条件,5%香草醛-冰醋酸佳用量为0.2 ml,高氯酸佳用量为1 ml.结果菌核侧耳子实体总三萜含量为1.16%,菌丝体为1.31%,RSD为1.05%.结论该方法简便、迅速可靠.
作者:余志坚;包水明;李荣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白英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小鼠分别口服给予白英水提取物,1 次/d,连续给药15 d,取血测过氧化物酶(POD )活性,取血、肝、肾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MDA) 含量.结果白英提取物可显著提高POD 活性及血、肝、肾的SOD 活性,并减少血、肝、肾组织中MDA 的含量.结论白英提取物有提高小鼠体内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谢永芳;廖系晗;梁亦龙;舒坤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银杏叶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和萜内酯,有较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因此,对银杏叶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也受到很大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对银杏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张玉祥;李宗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抗宫炎片中益母草的鉴别方法.方法以益母草作为对照,采用TLC法鉴别.结果方法简便,快速,可靠.结论 TLC法可用于抗宫炎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覃晓;薛漓;周文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分析方法的科学.其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或成分),测定各组的相对含量及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熟悉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了解各类分析方法所使用的仪器,培养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和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为从事各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实验技术基础.
作者:汤道权;印晓星;赵卫;王健慧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