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板蓝根F022部位抗内毒素分子机理研究

林爱华;刘云海;刘奕明

关键词:板蓝根, F022部位, 内毒素, 分子机理
摘要:目的探讨板蓝根F022部位抗内毒素分子机理.方法内毒素定量检测法测定F022样品液对内毒素的破坏作用;研究样品液对内毒素致鼠巨噬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的抑制作用、对蛋白激酶MAPKp38活性的影响、对内毒素刺激鼠组织moesin mRNA分子表达及对内毒素诱导鼠体内TNF-α,IL-6和NO的抑制作用.结果 1%F022对内毒素破坏率达到86.5%,F022能显著抑制内毒素刺激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6水平;抑制内毒素刺激蛋白激酶MAPKp38活性;降低内毒素刺激鼠肝、肾、脾组织moesin mRNA和体内TNF-α,IL-6和NO等炎性因子的表达.结论 F022部位不仅直接破坏内毒素结构,且阻断内毒素引起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机体炎性因子的过度释放、抑制膜结构伸展刺突蛋白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表达,从分子水平阐明了板蓝根中活性部位F022抗内毒素的分子机理.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发热的形成与退热药的合理使用

    发热即体温异常升高.小儿时期正常体温可波动于一定范围,正常小儿液下体温一般在36.0~37.0℃左右.临床上根据体温的高低可分为:(1)低热:<38℃;(2)中热:38~39℃;(3)高热:39~40℃;(4)极热:>41℃.

    作者:余健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门诊处方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是在对病人病情确诊之后,并充分考虑到病人的生理、病理特征的前提下给予的正确剂量的恰当药品的正确用法;联合用药是临床医师在疾病诊疗过程中,为达到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减少耐药性等目的而实施的某种用药方案.

    作者:王雨来;杨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黄连素临床新用途

    黄连素是中药黄连、黄柏、三棵针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又名小檗碱.多年来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肠道细菌感染疾病,近些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黄连素有广泛的临床用途.现将黄连素在临床上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鄂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黄精的炮制研究

    目的探讨黄精合适的炮制方法,为黄精的炮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冲刷法去杂质,改良重蒸法加以炮制,严格控制蒸、焖以及烘烤的时间和温度,并对炮制过程中重量、颜色、品味的变化过程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黄精经炮制后其多糖含量明显下降,炮制过程当中,根茎的重量减少77.3%左右时,其重量几乎不再减少,折干率为22.7%左右.结论经冲刷法去杂质,改良重蒸法加以炮制的黄精从里到外乌黑发亮,质地柔软,有粘性,薄片者光亮透明,无刺激性及副作用,糖性浓烈,口感好,利于服用.

    作者:庞玉新;赵致;冼富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五味子多糖的研究概况

    五味子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功,用于治疗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等症.

    作者:李晓光;高勤;翁文;章佩芬;肖飞;罗焕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百令胶囊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DN患者共80例,包括早期DN组36例,临床DN肾功能正常组24例,临床DN肾功能衰竭组20例,三组病人又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各治疗组患者则加用百令胶囊(发酵虫草菌粉)2 g口服,3次/d,共12周.治疗期间行血糖、血压、BUN、血肌酐、尿蛋白测定.结果与各同期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患者的尿蛋白排泄量明显降低(P<0.05),临床DN肾功能衰竭组的血肌酐也显著下降(P<0.05).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各对照组(P<0.05),其中早期DN组和临床DN肾功能正常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又高于临床DN肾功能衰竭组(P<0.05).结论百令胶囊具有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的作用,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和临床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正常者效果较好,对于肾功能衰竭病人也有一定疗效.

    作者:窦敬芳;翁孝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复方丹参片对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片对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所致血管性痴呆的影响.方法复制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电迷宫和水迷宫法来观察复方丹参片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模型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表现为学习反应时间延长,记忆潜伏时间缩短,错误次数增加;复方丹参片可使模型小鼠学习反应时间缩短,记忆潜伏时间延长,错误次数减少.结论复方丹参片可改善全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对血管性痴呆有保护作用.

    作者:赵林钢;方泰惠;袁冬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8例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烧心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3个月.

    作者:苏仁意;章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八宝丹胶囊与苦黄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各46例的比较

    目的比较八宝丹胶囊与苦黄注射液治疗急、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服用八宝丹胶囊0.6 g,3次/d;对照组服用苦黄注射液30 ml,3次/d;疗程4~6周.每周检查肝、肾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0.05),不良反应少.结论八宝丹胶囊有良好的退黄、降酶作用,不良反应少,与苦黄注射液类似,可作为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一线药物.

    作者:崔学军;刘世任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马蹄香及其易混品华细辛的薄层鉴别

    目的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马蹄香及其易混品华细辛.方法对样品分别依次用石油醚、乙醚、甲醇提取;将样品碱化后用氯仿提取;将样品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然后将所得各部分制成供试液进行薄层对比实验.结果各部分薄层对比实验结果均显示两者的色谱存在明显差异;在甲醇提取部分,马蹄香色谱中检出马兜铃酸A.结论马蹄香含马兜铃酸A,是区别于华细辛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他薄层对比实验结果也为鉴别提供了依据.

    作者:赵桦;张国柱;彭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议半夏在《金匮要略》中的配伍运用

    半夏主治痰饮、咳喘、呕吐、心下痞.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半夏的运用见解独到,或温胃化饮,或降气平喘,或补虚降逆,或散结化痰,或泄热和胃,配伍不同,功效有别.对半夏在<金匮要略>中的配伍运用规律进行探讨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谭庆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攀援植物资源研究

    对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66种野生药用攀援植物进行了资源调查与分析,研究了药用、攀援植物的入药部位和绿化应用方式,并对开发利用药用、攀援植物提出了方法和途径.

    作者:孙万慧;张艳玲;尹健;周巍;熊建伟;王沫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舒冠颗粒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舒冠颗粒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方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Alltima,5 μm,4.6 mm×250 mm);流动相:甲醇-水(32:68),检测波长320 nm.结果二苯乙烯苷进样量在0.165~1.65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6%(n=6); 精密度RSD=0.95%(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朱良辉;汪军;周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我院近三年药学等三个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

    通过多种渠道将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近3年三个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以广开就业门路,加强对外宣传,包括总体就业的比较,加强对毕业的就业指导,转变就业方式,提高毕业就业率.

    作者:江秋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谈环跳取穴

    目的观察新法环跳取穴的准确定位.方法病人俯卧,两腿自然分开,术者立于患者患侧,针刺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内3/5与外2/5的交点处,直刺2至3寸深时作均匀提插手法,观察针感是否传导至足.结果用新法取穴的200针中,体形偏瘦者28例,有3例针感传导至足,占10.7%;体形偏胖者23例,全部传导至足,占100%;正常体形者149例,有143例针感传导至足,占96.0%.2种取穴方法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提示新法环跳取穴针感传导至足优于传统环跳取穴法.

    作者:杨凤琼;陈良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雷公藤片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雷公藤片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的疗效.方法 10例患者均采用雷公藤片治疗,不使用肾上腺皮炎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结果总有效率100%,治疗2个月,用药后水肿全部消失,蛋白尿及血尿持续转阴.结论雷公藤制剂有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降蛋白的药理作用,为治疗过敏性紫癜肾及其它肾病的良药.

    作者:李成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测定童喘清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了童喘清颗粒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方法.方法采用汉邦ODS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水(36:64),流速1.0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10℃,气体流量:2.3 L/min)检测.结果黄芪甲苷量在2.036~20.46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1,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7.8%,RSD为1.97%.结论 HPLC-ELSD测定童喘清颗粒中黄芪甲苷结果准确可靠、快速、灵敏、重现性好.

    作者:朱玲英;段金廒;钱大伟;鞠建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花粉过敏患者的防护指导

    花粉过敏是指因花粉引起的过敏反应疾病,如常见的花粉性鼻炎、花粉性哮喘、花粉性皮炎等,具有季节性、反复发作的特点.年复一年的迁延反复,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了解疾病的起因和转归,加强自我防护措施,可降低病情的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甘利欣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8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甘利欣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甘利欣联合中药辨证论治疗法治疗2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与单纯使用甘利欣治疗的27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经6周治疗后,显效17例,占62.5%;有效93例,占33.3%,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显效124例,占45.95%;有效90例,占33.3%,总有效率为79.2%.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

    作者:吕晓玲;黄新造;叶春香;黎希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促透剂的促透效果的综合评价

    目的运用新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几种促透剂的促透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以烟酰胺为模型药物,以氮酮、薄荷醇、樟脑为促透剂,在离体透皮吸收装置上进行透皮吸收试验,计算渗透系数、稳态流量、增渗倍数、滞后时间,运用新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促透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烟酰胺的促透作用,2%氮酮的促透效果好,3%薄荷醇和3%樟脑次之,而1%薄荷醇和1%樟脑的促透效果差.结论新灰色关联分析法可客观地、公正地评价促透剂的促透效果.

    作者:许碧连;王晖;许卫铭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