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远中;刘桂敏;胡人杰;李德华
目的探讨泮立苏(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49 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上消化道出血88例分两组:治疗组(n=49)接受泮立苏(40 mg, Bid)治疗;对照组(n=39)接受信法丁(法莫替丁)(40 mg,Bid)治疗,各治疗 7 d.结果治疗组显效 32 例(65.31%),有效 15 例,总有效 95.92%,无效两例均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照组显效 20 例(51.28%),有效 8 例,总有效率 71.79%,无效 11 例.结论泮立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总有效率高,效果稳定,疗程短,副作用轻微,优于信法丁,是一种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理想药物.
作者:张嘉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片对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所致血管性痴呆的影响.方法复制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电迷宫和水迷宫法来观察复方丹参片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模型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表现为学习反应时间延长,记忆潜伏时间缩短,错误次数增加;复方丹参片可使模型小鼠学习反应时间缩短,记忆潜伏时间延长,错误次数减少.结论复方丹参片可改善全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对血管性痴呆有保护作用.
作者:赵林钢;方泰惠;袁冬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克感停热(KGTR)颗粒的解热、抗炎作用.方法通过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观察其解热作用;通过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及0.6%醋酸(HAC)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炎症模型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 KGTR颗粒能明显减轻致热家兔和大鼠的发热反应,亦能显著抑制致炎小鼠的耳廓肿胀及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结论 KGTR颗粒有明显的解热、抗炎作用.
作者:束雅春;许惠琴;时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痔瘘熏洗颗粒对动物实验性肛门溃疡愈合与抗炎、镇痛、抗菌的作用.方法在大鼠肛门外周粘膜注射冰醋酸制备大鼠肛门溃疡模型,采用小鼠耳肿胀、热板法和扭体法,外用给药观察药物促溃疡愈合、抗炎、镇痛作用,采用试管稀释法观察该药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痔瘘熏洗颗粒外用能明显缩小大鼠肛门溃疡面积和缩短肛门溃疡平均愈合天数,此外还具有对抗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提高小鼠热痛阈值、减少冰醋酸致小鼠的扭体数及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结论痔瘘熏洗颗粒具有促进大鼠肛门溃疡愈合、抗炎、镇痛和抗菌作用.
作者:黄坚;郭秋平;周婉;钱鹏;金若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分离鉴定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结果从果实的挥发油中分离和鉴定了44个化学成分.结论香橙烯、兰桉醇和喇叭茶烯是果实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分别为26.42%,11.42%和9.52%.
作者:钟伏生;罗永明;单荷珍;朱筱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对传统的干柱方法进行了改进.方法采用玻璃干柱代替传统的方法.结果分离效果理想.结论改进后的干柱可快速有效地进行中草药化学成分的分离.
作者:钟方晓;李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医院药房调剂工作是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剂科直接面向临床和患者的服务窗口,是沟通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完成医疗过程的桥梁和纽带.它要求药师不仅要有为患者服务的崇高理念,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来规范自己的执业行为,更需要为患者服务的精湛技术和知识底蕴,准确及时调配处方,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和优质的药学服务,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使药品发挥其应有的生物医学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余惠珍;余俊;张广求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中药煎膏剂一般均加蔗糖作矫味剂.目前许多地方药品标准中药以密度作为质量控制标准,对煎膏剂中的含糖量不作控制.然而煎膏剂中含糖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密度的高低.本实验利用蔗糖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为葡萄糖的原理,用典量法测定煎膏剂中的含糖量与密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作者:曹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为研究和利用菊科植物白术.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和理化鉴定的方法作系统的生药学研究,并与其常见的混伪品以检索表形式进行鉴别比较.结果白术根茎横切面结构、纤维、菊糖、草酸钙针晶、木栓细胞、石细胞均可作为其鉴别特征.结论可为制定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利用该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朱海涛;陈吉炎;陈黎;涂自良;安志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两种鹿鞭中脂肪酸的种类及相对含量.方法采用GC-MS技术测定两种鹿鞭中脂肪酸的组成.结果梅花鹿鞭含亚油酸、棕榈酸等7种脂肪酸,并以亚油酸高;马鹿鞭含1.2-苯二酸较高.结论两种鹿鞭中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李峰;李竹;康廷国;孙秀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根据黄酮类化合物能与 Al3+ 形成稳定的荧光络合物,建立一种测定榕树叶总黄酮的新方法.方法用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榕树叶有效成分,以芦丁为标样,采用荧光分光度法,在波长λ=460 nm下,测定榕树叶中总黄酮含量,并进行加标回收实验,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线性范围在 0~20 μg*ml-1 之间,线性回归方程:Y=0.450 0X+17.533 3 ,相关系数r=0.997 6 ,平均回收率99.8%~100.3% ,相对标准差(RSD)=1.04% .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分析应用前景.
作者:黄锁义;龙凤;梁宇;韦国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合理用药是指运用医药学综合知识指导用药,在充分了解疾病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药物.中成药的种类繁多,新剂型也不断涌现,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使用携带方便、奏效快的特点,从而得到越来越多的患者青睐.本文从中成药的辨证论治,用药配伍、合并用药等方面,浅谈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作者:魏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银杏叶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和萜内酯,有较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因此,对银杏叶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也受到很大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对银杏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张玉祥;李宗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黄连素是中药黄连、黄柏、三棵针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又名小檗碱.多年来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肠道细菌感染疾病,近些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黄连素有广泛的临床用途.现将黄连素在临床上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鄂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乌鸡白凤口服液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及催产素扭体法,观察试验药物对小鼠扭体反应次数的影响;采用离体子宫试验,观察试验药物对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的影响.结果实验药物能显著减少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数(P<0.05);显著减少催产素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0.05).结论乌鸡白凤口服液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其治疗痛经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达到镇痛效果,同时缓解腹腔炎性反应,对缓解疼痛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陈少波;吴定国;张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扶正和胃剂联合紫杉醇、奈达铂治疗晚期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扶正和胃剂30 ml,3次/d,口服15 d为1个疗程.紫杉醇150 mg/m3静脉滴注3 h滴完,用药1 d;奈达铂20 mg/m3,连续用药5 d.结果 27例患者进入本组临床实验,可评价疗效27例,全CR病例,PR18例(66.7%),中位缓解期5.5月,中位生存期10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静脉炎.结论扶正和胃剂联合紫杉醇、奈达铂治疗晚期癌症疗效较高,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胡萍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生的朝鲜淫羊藿有效成分的变化,为朝鲜淫羊藿规范化栽培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照2000年版<中国药典>朝鲜淫羊藿项下检测方法,对不同年生栽培的朝鲜淫羊藿的有效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各样品总黄酮、淫羊藿苷的含量均远高于<中国药典>标准,且生长年限短比生长年限长含量高.结论朝鲜淫羊藿林下仿生栽培的第2年开始采收,直至更新.
作者:秦佳梅;董然;张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筛选分离丹酚酸B的佳大孔树脂.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得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对10种不同型号的树脂分别进行吸附与解吸性能考察.结果大孔树脂的吸附与解吸性能有较大差异,HPD450,D101,X-5,HPD800,D4020,HPD700对丹酚酸B均有较强的吸附与可洗脱性,D101为佳吸附树脂.结论大孔树脂分离丹酚酸B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叶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特制接骨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药中的骨碎补、白术、枸杞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鉴别项下阴性对照无干扰,方法简单,专属性强.结论可作为特制接骨丸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赵新杰;夏华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桑杏汤对温燥小鼠血清IgG(IgG-S)、呼吸道液IgG(IgG-R)与呼吸道黏多糖(RS)的影响.方法 54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A组)、温燥对照组(B组)和温燥治疗组(C组),每组18只.药物处理后第5天检测IgG-S,IgG-R,RS(μg/ml)与脾脏及胸腺平均重量(mg).结果 B组IgG-R(2.30±0.32)明显低于A组(5.68±0.64,P<0.01),C组RS、IgG-S明显高于A组,且该组IgG-R接近A组,但胸腺平均重量低于其它二组(P<0.01).结论温燥可致小鼠气道IgG-R降低而抵抗力下降;桑杏汤主要作用机理是促进肺津生成而润燥,加之增加气道IgG-R,共同增强气道御邪能力.结果还为中药药物归经理论提供实验证据.
作者:丁建中;龚权;张六通;邱幸凡;陈刚;朱慧玲;张渊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