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柱法在中草药化学成分分离中的应用创新

钟方晓;李岩

关键词:干柱法, 中草药, 化学成分, 分离
摘要:目的对传统的干柱方法进行了改进.方法采用玻璃干柱代替传统的方法.结果分离效果理想.结论改进后的干柱可快速有效地进行中草药化学成分的分离.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国际化的战略管理分析

    从中药战略管理的角度,客观地分析了中药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其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并为中药早日实现国际化提出了自已的观点.

    作者:陈永法;赵春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川芎愈伤组织及悬浮培养物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川芎愈伤组织及悬浮培养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建立川芎愈伤组织及悬浮培养体系,收集愈伤组织及连续三代的悬浮培养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川芎愈伤组织及悬浮培养物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川芎愈伤组织及悬浮培养物含有相似的成分,但与原植物中的成分区别很大,原植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在愈伤组织及悬浮培养物中也未发现.结论愈伤组织及悬浮培养物的特性与原植物有很大的区别.

    作者:詹玉莲;马小军;戴均贵;刘德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舒冠颗粒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舒冠颗粒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方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Alltima,5 μm,4.6 mm×250 mm);流动相:甲醇-水(32:68),检测波长320 nm.结果二苯乙烯苷进样量在0.165~1.65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6%(n=6); 精密度RSD=0.95%(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朱良辉;汪军;周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厚朴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γ-氨基丁酸的关系

    目的研究厚朴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γ-氨基丁酸(GABA)的关系.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高效液相-荧光法测定大鼠脑组织谷氨酸(GLU)和GABA的含量.结果厚朴酚可以明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GLU含量,增加GABA的含量.结论厚朴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作用与其提高抑制性氨基酸GABA的含量,产生抑制性保护作用有关.

    作者:刘可云;黄贤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白术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为研究和利用菊科植物白术.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和理化鉴定的方法作系统的生药学研究,并与其常见的混伪品以检索表形式进行鉴别比较.结果白术根茎横切面结构、纤维、菊糖、草酸钙针晶、木栓细胞、石细胞均可作为其鉴别特征.结论可为制定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利用该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朱海涛;陈吉炎;陈黎;涂自良;安志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痒安洗剂的薄层层析实验

    目的建立痒安洗剂的薄层层析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对洗剂中蛇床子、苦参、花椒3味中药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供试品的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均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空白无干扰.结论该方法斑点清晰,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定性控制方法.

    作者:何秋月;潘见欢;李子鸿;刘东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两种鹿鞭药材中脂肪酸成分分析

    目的比较两种鹿鞭中脂肪酸的种类及相对含量.方法采用GC-MS技术测定两种鹿鞭中脂肪酸的组成.结果梅花鹿鞭含亚油酸、棕榈酸等7种脂肪酸,并以亚油酸高;马鹿鞭含1.2-苯二酸较高.结论两种鹿鞭中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李峰;李竹;康廷国;孙秀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百令胶囊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DN患者共80例,包括早期DN组36例,临床DN肾功能正常组24例,临床DN肾功能衰竭组20例,三组病人又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各治疗组患者则加用百令胶囊(发酵虫草菌粉)2 g口服,3次/d,共12周.治疗期间行血糖、血压、BUN、血肌酐、尿蛋白测定.结果与各同期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患者的尿蛋白排泄量明显降低(P<0.05),临床DN肾功能衰竭组的血肌酐也显著下降(P<0.05).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各对照组(P<0.05),其中早期DN组和临床DN肾功能正常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又高于临床DN肾功能衰竭组(P<0.05).结论百令胶囊具有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的作用,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和临床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正常者效果较好,对于肾功能衰竭病人也有一定疗效.

    作者:窦敬芳;翁孝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百部止咳冲剂中的黄芩苷含量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百部止咳冲剂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流动为甲醇-水-乙腈(47:53:0.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8 nm;柱温(40.0±2)℃.结果黄芩苷进样量在0.25~1.25 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262×106X+1.956×105,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0.7%(n=5).结论该检测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百部止咳冲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蓝鸣生;邓日建;蒋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医院药房的药学服务

    医院药房调剂工作是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剂科直接面向临床和患者的服务窗口,是沟通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完成医疗过程的桥梁和纽带.它要求药师不仅要有为患者服务的崇高理念,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来规范自己的执业行为,更需要为患者服务的精湛技术和知识底蕴,准确及时调配处方,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和优质的药学服务,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使药品发挥其应有的生物医学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余惠珍;余俊;张广求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药新药复方天麻头风胶囊中白芷的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中药新药复方天麻头风胶囊中白芷所含有效成分欧前胡素的含量.方法采用SinoChrom ODS-AP (5 μm,4.6 mm×1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 ,检测波长为248 nm.结果在0.3~2.63 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20%,RSD为1.19%.结论该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并通过对数批样品含量进行考察,可作为制剂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作者:李海燕;岑志芳;林玉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黄石地区药用植物资源概况

    由湖北省黄石市中药天然药物专业委会发起,湖北省黄石市中医医院、湖北省黄石市药检所以及天缘医药商行联合组织的中药资源普查工作2004-04正式启动.现将中药资源普查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张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厄贝沙坦与福辛普利联合用药对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和福辛普利联合用药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厄贝沙坦组35例:150 mg*d-1;福辛普利组37例:40 mg*d-1;联合用药组41例:厄贝沙坦150 mg*d-1与福辛普利20 mg*d-1.疗程18个月.记录血压,检测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治疗组均能降低血压,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且联合用药组较单独用药组疗效更好.结论厄贝沙坦和福辛普利联合用药显著降低血压,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比单独用药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姜莉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引起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相关因素,制定预防措施,以达到预防或减少输液中微粒污染.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分析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临床使用过程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药物因素、pH值、输液溶媒选择及贮存保管不当、操作因素、输液因素、输液器具、环境及空气微粒污染等.针对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途径,可制定微粒污染的预防措施.结论输液微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是引起临床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可引起血管栓塞、静脉炎、肺肉肿、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田慧;姚冰;耿傲蕾;李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水芹提取物对小鼠学习记忆促进作用的影响

    目的: 研究探讨水芹提取物对小鼠学习记忆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跳台和避暗法及测定 SOD活性、MDA含量的方法,观察水芹提取物对小鼠学习记忆以及 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水芹提取物可明显改善东莨菪碱、氯霉素、乙醇3种化学药物所致记忆障碍,亦可提高红细胞中 SOD活性,降低肝脏组织中 MDA含量.结论: 水芹提取物具有一定改善学习记忆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提高 SOD活性,降低 MDA的含量有关.

    作者:张红英;张顺兴;秦孝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花粉过敏患者的防护指导

    花粉过敏是指因花粉引起的过敏反应疾病,如常见的花粉性鼻炎、花粉性哮喘、花粉性皮炎等,具有季节性、反复发作的特点.年复一年的迁延反复,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了解疾病的起因和转归,加强自我防护措施,可降低病情的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荧光光度法测定榕树叶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目的根据黄酮类化合物能与 Al3+ 形成稳定的荧光络合物,建立一种测定榕树叶总黄酮的新方法.方法用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榕树叶有效成分,以芦丁为标样,采用荧光分光度法,在波长λ=460 nm下,测定榕树叶中总黄酮含量,并进行加标回收实验,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线性范围在 0~20 μg*ml-1 之间,线性回归方程:Y=0.450 0X+17.533 3 ,相关系数r=0.997 6 ,平均回收率99.8%~100.3% ,相对标准差(RSD)=1.04% .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分析应用前景.

    作者:黄锁义;龙凤;梁宇;韦国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大孔树脂分离丹参酚酸B的筛选研究

    目的筛选分离丹酚酸B的佳大孔树脂.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得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对10种不同型号的树脂分别进行吸附与解吸性能考察.结果大孔树脂的吸附与解吸性能有较大差异,HPD450,D101,X-5,HPD800,D4020,HPD700对丹酚酸B均有较强的吸附与可洗脱性,D101为佳吸附树脂.结论大孔树脂分离丹酚酸B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叶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活血化淤的历史沿革

    中医活血化淤治疗法是针对血淤证而设立的,其形成历史悠久,发展迅速,应用广泛,自古以来,即为众多医家所重视.因此,了解活血化淤治法的形成与发展,寻求源流,考其宗祖,推其演变,求其发展,对中医医疗及科研工作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就其源流与发展作如下探讨,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周仲羽;王承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自拟健脾益肠方治疗慢性肠炎28例

    慢性肠炎为一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在亚健康人群中尤其多见,直接威胁着人体健康.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近几年来,笔者运用健脾益肠方法治疗慢性肠炎,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腾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