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云
我院率先采用德国百康生物共振治疗系统自2005-06~2005-09对46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了过敏原检测及脱敏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中药材金银花道地性和非道地性及其品质区分新方法.方法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同一生境中两种不同种质金银花单个叶肉细胞内元素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生活在石灰土壤环境中的金银花,受环境条件影响其叶细胞中的元素含量共同表征为Ca多Mg少,并且P的含量仅次于Ca的含量;忍冬除Ca含量低于华南忍冬外,其它元素如Mg,P,Mn和Fe的含量均高于华南忍冬,表现出种质差异性.结论由于不同种质金银花叶内元素含量在细胞水平上存在差异,因而可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快速、有效地进行金银花等中药材品质鉴定.
作者:李强;李林立;余龙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来采用针灸加之主动运动治疗肩周炎98例,方法简便,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鲁立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对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66种野生药用攀援植物进行了资源调查与分析,研究了药用、攀援植物的入药部位和绿化应用方式,并对开发利用药用、攀援植物提出了方法和途径.
作者:孙万慧;张艳玲;尹健;周巍;熊建伟;王沫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碘化钾试液的加入时间对过氧乙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加入碘化钾试液的时间分为立即加入、放置1,2,3 min,分别按标准规定测其含量并比较分析结果.结果立即加入碘化钾液后,其含量真实,而放置1,2,3 min后再加入碘化钾试液时,其含量仅为前者的60 %.结论在过氧乙酸含量测定中,碘化钾试液的加入必须迅速.
作者:李爱民;杨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探讨水芹提取物对小鼠学习记忆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跳台和避暗法及测定 SOD活性、MDA含量的方法,观察水芹提取物对小鼠学习记忆以及 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水芹提取物可明显改善东莨菪碱、氯霉素、乙醇3种化学药物所致记忆障碍,亦可提高红细胞中 SOD活性,降低肝脏组织中 MDA含量.结论: 水芹提取物具有一定改善学习记忆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提高 SOD活性,降低 MDA的含量有关.
作者:张红英;张顺兴;秦孝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雷公藤片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的疗效.方法 10例患者均采用雷公藤片治疗,不使用肾上腺皮炎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结果总有效率100%,治疗2个月,用药后水肿全部消失,蛋白尿及血尿持续转阴.结论雷公藤制剂有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降蛋白的药理作用,为治疗过敏性紫癜肾及其它肾病的良药.
作者:李成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鉴别红马蹄草及其类似品,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方法从药材性状、显微特征与紫外光谱几方面进行对比.结果红马蹄草及其类似品紫外光谱显示复合成分差异较大.结论红马蹄草、肾叶天胡荽、柄花天胡荽三者应区别药用,以保证药效的稳定性.
作者:宋良科;蒋合众;易志刚;魏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比较高血压病患者术前用东莨菪碱和长托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ASAI~Ⅱ级,择期行开腹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长托宁组(Ⅰ)和东莨菪碱组(Ⅱ),每组各20例,分别在全麻诱导前15 min静注东莨菪碱0.3 mg或长托宁0.5 mg,记录患者给药前,给药后10 min,诱导前及气管插管后的心率和血压.结果给术前药后,东莨菪碱组心率明显增快,但血压基本稳定;长托宁组心率基本不变,但血压明显下降(P<0.05).长托宁组心率和血压都明显低于东莨菪碱组(P<0.05).结论长托宁比东莨菪碱更适合用于高血压患者术前给药.
作者:魏旭东;李湘灵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筛选适宜的小鼠血虚模型的制造方法.方法采用环磷酰胺250 mg/kg腹腔注射;乙酰苯肼350 mg/kg皮下注射;环磷酰胺120 mg/kg+乙酰苯肼200 mg/kg腹腔注射及环磷酰胺160 mg/kg腹腔注射+乙酰苯肼60 mg/kg皮下注射四种方法制造小鼠血虚模型,取血测定小鼠外周血象、观察小鼠一般情况的变化.结果 4种方法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小鼠血虚状态,应用四物汤治疗后,环磷酰胺160 ml/kg腹腔注射+乙酰苯肼60 mg/kg皮下注射所造模型组小鼠血虚状态有显著改善.结论环磷酰胺160 mg/kg腹腔注射+乙酰苯肼60 mg/kg皮下注射所造模型小鼠能反映中医血虚证的主要特征.
作者:焦立红;任雷鸣;赵寿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护患关系出现了经济化、间接化、社会化、法制化、平等化等特点,文章分析了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提出了深化医院改革、完善制度建设,加强业务素质建设、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强化服务意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快卫生立法、规范护患行为等措施.
作者:宋慧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及其受体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为构建药物筛选的在体模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了长约280bp的斑马鱼血管发生素-1 cDNA部分序列,作为探针,以原位杂交法测定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及其相应受体flk-1和Tie-2的表达.结果从受精卵胚胎发育第12小时可见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及其相应受体flk-1和Tie-2的表达;在受精卵胚胎发育的第16小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主要在头部和尾部胚芽表达;第24小时在眼球、视窝、中脑、后脑的腹前侧和肌节中表达,Tie2和Flk-1主要在肌间背部动脉血管、躯干新生血管芽和轴向静脉中表达.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及其受体在斑马鱼胚胎发育早期的血管发生过程中可能相互作用,并协调血管发生过程.斑马鱼是研究胚胎发育早期微血管发生和血管发生的极佳动物模型,可用于促血管发生或抑制血管发生药物筛选.
作者:柳明洙;张学武;高圭永;金善姬;张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对玄香益肠丸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并观察该制剂的临床疗效.方法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并将11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成2组进行治疗观察.结果制剂工艺可行,质量可控;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该制剂组方合理,有稳定可控的质量标准和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乔立新;张兴国;张永恒;丁毅;孔祥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血竭重要成分龙血素B对小鼠三叉神经节河豚毒素不敏感(TTX-R)钠电流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解法分离小鼠三叉神经节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龙血素B对单个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 TG)细胞TTX-R钠电流幅值的影响.结果龙血素B对TTX-R钠电流呈浓度依赖性抑制 ,且抑制作用可逆;高浓度的龙血素B(0.2 mmol/L)加速TTX-R钠通道电流的失活过程,延迟其复活过程,对激活过程无显著影响.结论龙血素B显著抑制TTX-R钠电流,且这种抑制作用发生在钠通道的失活过程而非激活过程,这种作用可能是其镇痛作用的机理之一.
作者:张凡;马全顺;陈素;尹世金;刘向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综述了木姜子属植物的分布、萜类成分、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并根据萜类成分的结构按其所属的基本骨架进行了分类整理, 为木姜子属药用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了化学依据, 并为评价该属植物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作者:赵利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2002-05~2003-05,我科收治颈椎病患者100例,通过针灸推拿和口服葛根汤等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通过正确的预防宣教,让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出院后一年的随访中,患者的复发率大大降低.
作者:韩跃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甘利欣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甘利欣联合中药辨证论治疗法治疗2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与单纯使用甘利欣治疗的27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经6周治疗后,显效17例,占62.5%;有效93例,占33.3%,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显效124例,占45.95%;有效90例,占33.3%,总有效率为79.2%.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
作者:吕晓玲;黄新造;叶春香;黎希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蓝青强教授是广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广西名中医,从医30余年,具有丰富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尤擅长于老年病、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医药诊治.笔者有幸随蓝教授临床学习,收获颇丰.现举以疏肝扶脾温肾法治疗老年肠易激综合征(IBS)一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凯风;梁逸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体外观察研究中药鱼腥草乙醚提取物抗角膜真菌作用.方法采用体外药敏试验方法.结果鱼腥草乙醚提取物对串珠镰孢菌、茄病镰孢菌和黄曲霉菌 3 种角膜真菌的抗菌活性不同.结论鱼腥草乙醚提取物对茄病镰孢菌的抗菌效果好.
作者:王锦;刘翠青;宋书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慢性肠炎为一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在亚健康人群中尤其多见,直接威胁着人体健康.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近几年来,笔者运用健脾益肠方法治疗慢性肠炎,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腾月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