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窦灌液喷喉治疗术后咽喉部不适的疗效观察

谢爱勤;刘丽秋

关键词:鼻窦灌液, 全麻手术后, 咽喉部不适, 护理
摘要:咽喉部不适是全麻手术后病人普遍的反应,是由经气管插管拔管所致.临床上治疗颇多,除西药治疗外,众多医家也注重中药调理,我科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我院自制造的鼻窦灌液治疗妇科全麻手术经气管插管拔管后引起咽喉部不适,收到较良好的效果,现归纳总结如下.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比较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UERP)与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TK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科BPH患者60例,随机双盲平均分成TUERP组和TKRP组,比较其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TUERP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TKR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ERP不但具有手术持续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短的特点,而且其术后并发症少,临床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可在临床广泛的应用.

    作者:马忠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期放化疗研究进展

    肺癌的病死率在世界上居第一位,近10余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及病死率也持续增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5年,我国每年新增的肺癌病死例数将超过100万,患病人数将居世界之首.目前,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的首位死因,非小细胞肺癌占全部肺癌病例的80%,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伴有局部或远处扩散,预后很差,1年生存率为10%左右.约30%~40%的病人在确诊时诊为局部晚期.放化综合治疗是目前NSCLC的治疗策略,而同期放化疗已成为LA-NSCLC的临床标准治疗模式.以下就LA-NSCLC同期放化疗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张光林;章龙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设立专职巡班杜绝静脉输液安全隐患的探讨

    目的:设立专职巡班及时发现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杜绝护理输液中的差错事故发生.方法:抽查设立专职巡班后入住我科的静脉输液患者450例次与对比组设立专职巡班之前入住我科的静脉输液患者450例做比较.结果:发现设立专职巡班后患者安全隐患明显减少.结论:在护理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护士人力资源,设立专职巡班能杜绝静脉输液中的差错事故发生,确保输液过程的安全性.

    作者:邓月华;霍明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医活血化瘀法临床应用

    在祖国医学中活血化瘀法是为了治疗临床瘀血证而立法.瘀血的含义比较广泛,它既是其他病因所导致的病理结果,又是进一步引起许多疾病的原因,所以瘀血既是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个致病因素.

    作者:刘亚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例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护理体会

    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8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于入院前一天劈柴后出现剧烈头痛、言语不清、行走不稳摔倒,摔倒后出现大小便失禁,于次日入院.查:T36.5℃,BP165/120mmHg,意识模糊,烦躁不安,言语不清,右侧瞳孔2mm,左侧瞳孔1mm,对光反射迟钝,口角向右侧歪斜,颈软,两肺呼吸音粗糙,HR80次/min,律齐,左侧上下肢肌力Ⅱ级,肌张力增强,双侧膝反射亢进,巴氏症(+),腰椎穿刺查脑脊液为血性.诊断:脑出血.给予利血平、复方降压片降压.20甘露醇及50葡萄糖液脱水,并予以半冬眠疗法,吸氧,保留导尿、病情无好转,于第四天出现深昏迷、呼吸急促、喉中痰鸣、高热、持续30~40℃,左侧上下肢肌力0级,双侧瞳孔1mm大小,光反射消失,HR108次/min,律齐,闻早搏,给予青霉素抗炎、降湿,加强脱水治疗,输液保持1700ml,尿素1800ml.,22天后,患者甚神志完全清晰,大小便能自理,脱水治疗减量,27天后停用脱水剂,住院63天,行走出院.

    作者:张海先;李爱荣;祁秀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有其特殊性,对护士的要求非常高.为了尽大可能促进、恢复患儿的健康,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本专业对自身的要求,高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以便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和恢复良好的生存能力,提高新生儿科的工作质量和水平,促进科室和本专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给不幸的家庭带来新的希望和幸福.

    作者:宋秀敏;于振燕;王秀菊;吴玉梅;杨彩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糖尿病中医护理的体会

    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护原则是中医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传统特色疗法是中医院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手段.中医护理是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体现辨证施护为特点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及人们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医护理已成为医疗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武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对60例患者采用肢体按摩、水疗、针灸疗法、高压氧疗法和心理干预等多种治疗护理方法.结果:总有效-93.2%.结论:通过对脑卒中偏瘫并发肩手综合症的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可明显缩短病程和提高病人的治愈率.

    作者:赵惠霞;张红;杨惠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病毒传染和扩散极其迅速,重症儿童病死率高,治疗过程需要全面监测、控制,要注意儿童的消毒、清洁、皮肤、心理等多方面的治疗及护理.在本院治疗的156例手足口病儿童,平均住院12天,经过精心治疗护理,全部痊愈出院,无并发和后遗症.笔者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分析了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总结了主要的护理措施,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冉啟琴;龙鑫;陈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药灌肠治疗肿瘤患者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肿瘤患者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灌肠治疗)、西药对照组(西药灌肠治疗),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中药水煎取汁后保留灌肠,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药灌肠治疗肿瘤患者外感发热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蔡昂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浅谈干部病房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中医护理

    干部病房接待的患者大多是离退休干部,他们和一般患者不同,退休后将舞台转移到自己的小家.尤其是在患病时,从领导者成为被动的服从者,心理感到不平衡,终导致心情抑郁,烦躁,不由自主地产生多种不良情绪.

    作者:段敏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一般是指屈氏韧带(Treitz)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等部位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现将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6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如下.

    作者:郑咏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我院668例返流性食管炎与HP感染相关性分析

    目的:对返流性食管炎(RE)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情况进行分析,HP感染对RE发病率的影响.方法:自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所有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返流性食管炎668例病例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取胃窦黏膜活检做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碳14呼气试验检查,两者均为阳性则确定为阳性,否则为阴性.结果:本组病例HP阳性158(占23.6%),HP阴性510(占76.4%).结论:RE患者中HP感染率低,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RE患者发病率高.

    作者:金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53例胎膜早破对围产期的影响

    目的:探查胎膜早破与围产期内母婴的关系.方法:分析在本院分娩的853例中并发胎膜早破的53例.结果:53例中,宫腔压力异常致胎膜早破50例,占94.3%.妊娠37周以上者43例占84.9%,破膜后自然发动宫缩临产的有妊娠37周以上者36例,在24~48h之内发动宫缩自然分娩者29例,占54.7%.胎膜早破53例无1例母婴感染.围产期死亡率0%.结论:对胎膜早破者应及早诊断,尽快处理.

    作者:郑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52例剖宫产术后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以52例剖宫产患者为对象,对术后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护理指导.结果: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做好剖宫产的术后护理对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尤为重要,是产妇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艳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DHS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DHS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07年11月份到2008年12月份之间于我科治疗的股骨粗隆周围骨折患者12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DHS组)62例和观察组(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61例,术后随访3年,观察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43.4±23.6)毫升、平均手术时间为(65.3±16.7)分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效果优良率为82.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DHS及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均能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总疗效优于DHS.

    作者:胡东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误诊胃炎2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文献中有关有机磷中毒误诊为胃炎的报告比较少见,但本病的误诊率较高,是因为早期症状相似,如果病史不明,极易误诊.现将我院1997年至2011年收治的有机磷中毒误诊胃炎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康银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浅谈产后大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通过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病率.通过孕期预防、产期预防、产后期预防三个产程期的阐述,达到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病率.

    作者:梁忠英;郭淑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锁骨下静脉置管(CVC)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应用效果.以减少因化疗带给患者的不适感及并发症,增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方法:120例需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60例做锁骨下静脉置管为A组,60例做PICC置管为B组.分别观察两组方法的一次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留置时间,费用情况.结果:A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8%,B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7%;B组留置时间长于A组;B组静脉炎发生率大于A组;B组并发症大于A组,6~8个化疗周期结束B组费用大于A组.结论:在肿瘤患者化疗中选用锁骨下静脉置管优于PICC.

    作者:白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直接PCI)中出现的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2007年10月~2011年12月收住的291例行直接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作种类、再灌注心律失常与发病至冠脉再通时间及心肌梗死部位的关系.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1.47%.前降支、右冠状动脉闭塞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高.AMI后6h内开通冠状动脉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6~12h开通者(P<0.05).结论:再灌注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常见并发症,尤其是再灌注早期更易发生.快速型再灌注心律失常主要发生于前降支闭塞患者,缓慢型再灌注心律失常主要发生于右冠状动脉闭塞患者.

    作者:黎晓兰;陆莉;刘福元;朱磊;骆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