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花;由会玲;宋晓宇;张志坤;付青莲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使用的领域越来越广.中医药以其安全、副作用小、使用灵活等特点,也越来越被世人所瞩目,但我们同时也发现,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在不断上升.究其原因,大多数为不合理用药所引起.本文对中药不合理用药的因素进行了简单分析,以供医药同行们参考.
作者:卢红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Uu)对20味中草药的敏感性.方法用临床分离的Uu为受试菌,采用几何级稀释法测定20味中草药水煎剂的体外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20味中草药对Uu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黄柏、蒲公英抑菌效果好,其MIC范围分别为0.97~7.81 g/L和0.97~15.62 g/L,MIC50均为3.90 g/L,MIC90均为7.81 g/L.抑菌效果差的是马齿苋、牡丹皮、鱼腥草,敏感率为0%.结论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之功效的中草药体外对Uu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作者:陈万平;林平;边保华;金彩云;余素飞;金保富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我院2005-01~2005-12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镇痛分娩41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镇痛分娩的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彭爱萍;王建萍;涂青;周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骨质增生祛痛膏的抗炎作用及对血淤动物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多种急性、慢性炎症动物模型:巴豆油致炎液导致的小鼠耳廓肿胀模型,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以及琼脂造成的大鼠肉芽肿模型,观察骨质增生祛痛膏对炎症和肿胀的化淤消炎作用.结果骨质增生祛痛膏对巴豆油致炎液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琼脂所致的大鼠肉芽肿形成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降低琼脂所致大鼠肉芽肿慢性炎症的全血高、中、低切黏度,改善损伤组织的血液供应,促进炎症的吸收.结论骨质增生祛痛膏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活血化淤作用.
作者:程丽芳;刘瑾;董方;衣同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淫羊藿多糖的精制工艺以及含量测定.方法采用Sevag法脱去蛋白质;用透析法除去小分子物质;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淫羊藿多糖的含量.结果淫羊藿粗多糖经精制后其纯度为88.84%,RSD为 0.36%.结论该法可用于淫羊藿多糖的精制以及含量测定.
作者:陈建芬;郭辉;马瑞彬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予身痛逐淤汤加味水煎服,1剂/d,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共观察3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34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淤汤加味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王万卿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通过总结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治法及方剂中药的研究,显示出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不仅可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较西药不良反应少,经济效益成本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高李;李金存;蒋振亚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现阶段文理科兼收的临床和药学专业学生在校所学全部课程及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统计分析,并为两专业招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方法通过对临床、药学专业几届文科理科学生在公共课、专业课、临床课、人次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文理科学生综合成绩培养的差异.结果与结论两专业文理科学生在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无差异,在招生过程中,应不限文理科,有利于两专业发展.
作者:江秋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初步探讨蹄叶橐吾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的抗溃疡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无水乙醇型、利血平型和消炎痛型3种胃溃疡模型,观察了蹄叶橐吾乙醇提取物对3种实验性胃溃疡的抗溃疡作用.结果蹄叶橐吾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的2 600 mg/kg,5 200 mg/kg二组对无水乙醇型胃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 600 mg/kg,5 200 mg/kg二组的溃疡指数与常水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0 1),而对利血平型和消炎痛型胃溃疡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蹄叶橐吾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2 600 mg/kg,5 200 mg/kg二组对无水乙醇型胃溃疡有预防保护作用,而对利血平型和消炎痛型胃溃疡无保护作用.
作者:曲香芝;于海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尿塞通片(丹参、泽兰、白芷、陈皮、黄柏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丹参和黄柏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白芷中欧前胡素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丹参和黄柏;欧前胡素在0.125~1.25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平均回收率为98.80%;RSD为1.45%.结论所建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尿塞通片的质量标准控制.
作者:常艳茹;刘永强;杨冬华;李庆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禾心素胶囊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方法灌胃给予禾心素胶囊,进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溶血素形成、溶血空斑形成和正常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的测定.结果禾心素胶囊可非常显著地促进正常小鼠溶血素的形成、淋巴细胞的转化和溶血空斑的形成(P<0.01).结论禾心素胶囊有增强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
作者:刘君明;梅全喜;李洁莹;王晖;许碧莲;张瑞涛;陈丽;许卫铭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绿梅止泻颗粒中芦丁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alian Elite Hypersil ODS2 (200 mm×4.6 mm,5 μm)柱,以甲醇-水-乙腈-冰醋酸(25∶62∶10∶3)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2 nm.柱温:30℃.结果芦丁在0.163 9~0.983 5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n=6),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1.46%.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绿梅止泻颗粒中芦丁的含量测定.
作者:何羽;薛朝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石菖蒲为一味开窍醒神的良药,对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有作用,现笔者就其近年来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作一综述,为石菖蒲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作者:吕刚;李婷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近十年来中药中三萜皂苷在抗肿瘤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新研究资料文献分析评述.结果发现中药中三萜皂苷抗肿瘤活性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活性成分大部分属于四环或五环三萜皂苷;且存在一定构-效关系:糖基对于细胞毒活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论上述文献资料为进一步开发抗肿瘤药物及充分利用中药皂苷成分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宿树兰;李永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不同提取方法的效果.方法以提取液的得膏率以及延胡乙素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率高,且含固量低.结论超临界萃取法作为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提取工艺是高效可行的.
作者:程建明;井山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影响金银花露质量稳定性的因素.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防腐剂及其用量、溶液的pH、抗氧化剂等对其质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金银花露质量稳定性合适的条件是pH为3.8、防腐剂苯甲酸为0.05%、抗氧化剂NaHSO3为0.1%, 影响大的因素是NaHSO3.结论此方法可用于提高金银花露质量稳定性.
作者:张幸生;党建章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大部分来自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阻塞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反复感染可导致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支气管痉挛,换气功能障碍,二氧化碳潴留,酸碱代谢失衡,终致右心功能不全,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中医学中属肺胀、喘证、心悸等范畴,多因久病肺虚,痰液潴留,复感外邪,使病情加重.病机总属肺脾肾俱虚,后累及于心.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对提高临床疗效心肺功能及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均有影响.
作者:朱雅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历代医家对黄芪的应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黄芪的现代药理研究,达到了分子水平,但还原分析的研究方法有着明显的局限性,而中医整体论的不足也是不言而喻的.在复杂性科学体系内,还原论和整体论的有机结合,则可能是中医药现代化的佳途径.
作者:殷平善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辛夷药材中辛夷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波长285 nm,参比波长360 nm.结果线性范围1~8μg(r=0.998),回收率102.16%.结论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辛夷药材的质量评价.
作者:于宗渊;曲永胜;苏本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对胃肠动力学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是近十几年来国际国内医学研究的热点,中医虽无胃肠动力学这一名称,但对此的认识和研究却是历史悠久,文献丰富.
作者:林惠;罗伟生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