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背叶根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张晓刚;吕志平;谭秦湘;钟小兰

关键词:白背叶根, 抗乙型肝炎病毒, HepG2.2.15细胞
摘要:目的 观察白背叶根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活性.方法 以HepG2.2.15细胞株为模型,用微粒酶免疫测定技术(MEI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HBeAg含量,用PCR荧光定量技术检测细胞上培养上清液中HBV DNA的变化,以MTT比色法观察药物的细胞毒性.结果 白背叶根对HepG 2.2.15细胞的TC50为48.25 mg/ml,对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的治疗指数分别为13.26和43.08.对HBVDNA仅有微弱抑制作用.结论 白背叶根在体外细胞培养中具有直接抗HBV活性.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分子肝素联合活血通痹汤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活血通痹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15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阿斯匹林口服,100 mg/d,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口服活血通痹汤,两组均可根据病情选用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静滴硝酸酯类或其他降血压调血脂药物.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为56%.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活血通痹汤治疗UAP疗效显著.

    作者:邓志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夏枯草与决明子联用降血压降血脂1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善,近年来,患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的病人逐年增多.治疗此症,西医治疗成本较高,而且疗效也受限制.笔者临床运用中药夏枯草、决明子对1例患者进行治疗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燕;刘充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田七口服液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制订田七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并观察其对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药材用4倍量50%的乙醇渗滤,再按醇提水沉法精制,制成口服液.并分别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1例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结果 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靠.治疗组临床治愈率65.57%,总有效率86.88%,而对照组分别为52.45%,73.77%,两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可行,临床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可推广应用.

    作者:万英;曾聪彦;邓宾;梅全喜;钟希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对中药砂炒盐水浸渍炮制方法的讨论

    目的 鉴别穿山甲、鳖甲、鸡内金等砂烫类中药的正品与伪品.方法 对穿山甲、鳖甲、鸡内金等砂烫类中药进行钠盐鉴别、氯化物鉴别和水分测定.结果 穿山甲、鳖甲、鸡内金等砂烫类中药经砂炒盐水浸渍炮制方法炮制后,钠盐鉴别和氯化物鉴别呈正反应,水分含量增加.结论 穿山甲、鳖甲、鸡内金等砂烫类中药进行钠盐鉴别、氯化物鉴别呈正反应,水分测定结果水分含量增加5%~10%者不是<中国药典>正品所采用的炮制方法,应判定为伪品.

    作者:王辉;范冬霞;付志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紫花前胡苷的工艺优化研究

    目的 以荧光分析法测定紫花前胡苷(NDK)含量为指标,比较紫花前胡中紫花前胡苷的溶剂热回流提取和超临界CO2萃取方法,优化佳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正交实验,采用超临界CO2提取技术对紫花前胡提取工艺条件进行考察,并与溶剂热回流提取结果比较,分析测定紫花前胡苷的含量.结果 通过与传统提取方法进行比较,证明超临界CO2提取技术在紫花前胡苷的提取上具有明显优势.超临界CO2提取紫花前胡苷的佳工艺为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50℃,CO2动态流量35L·h-1.结论 不同工艺条件提取紫花前胡苷产率不同,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动态流量等工艺参数对实验指标有显著性影响.

    作者:王贞佐;王迪;郭亮;呼海涛;曹鹏飞;滕利荣;杨景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大黄颗粒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复方大黄颗粒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方法 Alltima C18色谱柱(5 μm,150 mm×4.6 mm);柱温:30℃;流动相:甲醇-0.1%磷酸(87∶13);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大黄素的线性范围为0.096~0.576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29%,RSD为0.63%;大黄酚的线性范围为0.078 4~0.470 4 μg(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08%,RSD为1.52%.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重现性好、效率高.可作为样品的检测方法.

    作者:梁恒兴;岳玲;蔡徐骄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梗阻性黄疸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肠屏障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3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分对照组19例,治疗组20例.两组一般治疗及手术均相同,治疗组则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6 ml+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5 d,查血TBIL,ALT,AST,TNF-α.结果 TNF-α,ALT在治疗组中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可作为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的重要治疗措施.

    作者:袁又能;史火喜;陈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长叶胡颓子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胡颓子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剂量胡颓子叶水煎液给正常小鼠连续灌胃10 d,检测小鼠免疫器官脏体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T淋巴细胞增殖.结果 胡颓子叶水煎液能增加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明显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结论 胡颓子叶水煎液显著增强小鼠免疫功能.

    作者:伍杨;刘锦红;聂青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50例

    我院自1999~2003年以来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并设对照组比较,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50例报道如下.

    作者:唐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急诊科护理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

    就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对性管理策略.指出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急诊医学的发展,二级中医医院的护理管理越来越突显其问题的严重性,对急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李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毛脉酸模根部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时空分布规律

    目的 研究毛脉酸模根茎、根头部、根中部、根尖部、剩余根的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时空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根中各个部位的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结果 该植物中的两种生物活性成分表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大黄素的含量波动范围为0.01%~0.3%,而大黄酚含量在0.05%~0.9%之间变化.但它们在空间上无显著差异.结论 该研究为寻找毛脉酸模的佳采收期及佳药用部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作者:岳云飞;王振月;王谦博;李瑞明;王宗权;王晶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李时珍临证点滴思路钩沉

    通过学习<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医案20余例,疏理出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崇尚易水学派,善用古方而不泥及用药灵活施法多样务求实效的临证思路.

    作者:艾素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金樱子醇提物对血清病型肾炎大鼠的药理作用

    目的 研究金樱子醇提物对血清病型肾炎大鼠的药理作用.方法 经大鼠尾静脉注射小牛血清诱发血清病型肾炎,对血清病型肾炎大鼠灌胃给予金樱子醇提物4周,观察金樱子醇提物对血清病型肾炎大鼠的尿肌酐、尿蛋白及血清总蛋白、肌酐和尿素氮的作用.结果 金樱子醇提物显著降低血清病型肾炎模型大鼠尿蛋白、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血清总蛋白含量,减轻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论 金樱子醇提物能减轻血清病型肾炎大鼠模型肾小球病变并改善肾功能.

    作者:陈敬民;李友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藏药蕨麻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目的 综述蕨麻的资源情况、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10年来,有关蕨麻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蕨麻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缺氧、抗疲劳、抗寒等药理作用.结论 我国蕨麻资源丰富,应该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

    作者:马春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傣药腊肠树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目的 研究云南临沧产腊肠树果实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腊肠树果实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从腊肠树果实挥发油中,共分离出46个峰,鉴定了其中37个成分.结论 腊肠树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较复杂.

    作者:张慧萍;李正宇;毕韵梅;王宇飞;周林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复方肺心安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复方肺心安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测定复方肺心安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C18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5∶65).结果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7%.回归方程为Y=9.587 +2.196 X,r=0.999 .结论 HPLC-ELSD法具有准确度高,简便快捷,干扰少,重现性好的优点,可用于复方肺心安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颖;刘树民;白庆云;姚珠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超声提取六味地黄丸复方的工艺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技术对六味地黄丸复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筛选出佳提取工艺,确定超声提取中药复方的适应范围.方法 以干膏收率、丹皮酚、总多糖为指标,对六味地黄丸复方进行超声提取正交实验,筛选出佳提取工艺条件,并与传统提取方法回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A2B2C2D1E3F2,即用10倍量初始温度为60℃的60%乙醇超声提取2次,30 min/次,超声频率为25kHz.结论 所筛选出的佳提取工艺合理、可行;超声提取技术能适用于含有多糖类成分的中药复方药材,具有省时、省工、提取率高等特点.

    作者:徐飞;尹蓉莉;钟玲;杜素娟;马家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辽宁省三种老鹳草属植物的花粉鉴别研究

    目的 辽宁省老鹳草品种繁多、资源丰富,常见的老鹳草除药典收载的品种外,尚有多种老鹳草属植物在不同地区作老鹳草药用;对该地区的三种老鹳草进行花粉鉴别研究,将为确定老鹳草品种的差异和质量的优劣及扩大药源,为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老鹳草资源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 采用醋酐-浓硫酸法对其花粉进行鉴定研究.结果 对三种植物花粉形态进行观察与描述.结论 几种鉴别方法结果理想可靠,可作为三种植物的定性鉴别的标准.

    作者:尹海波;张玲玲;徐保利;康廷国;王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辨证论治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简称FD),是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清楚,西医无特效药,多采取对症治疗,而中医治疗FD获得了满意的疗效.近年来,中医药作用机理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FD的中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龙;胡锡元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成药及保健品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类型、危害及对策

    目的 探索杜绝中成药及保健品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行为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近年来文献及传媒报道中成药及保健品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现象进行分析、分类,总结其特点和危害,提出应对措施.结果 中成药及保健品非法添加化学成分可能产生不可预知的严重后果,必须坚决杜绝.结论 只有政府、厂商、消费者、患者及医务工作者联合起来,各尽本职,才能杜绝中成药及保健品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现象.

    作者:董永成;杜士明;陈永顺;涂自良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