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惠芳;王小圆
就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对性管理策略.指出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急诊医学的发展,二级中医医院的护理管理越来越突显其问题的严重性,对急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李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我国柴胡属植物分布广,种类多,市售品来源复杂.通过调查,整理鉴定出国内商品柴胡主要来自柴胡属(Bupleunum)12种植物,主流品种可分为北柴胡、南柴胡、春柴胡3类.经对12种柴胡药材性状和组织构造的研究,编制了药材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比较表.
作者:李明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药乌芍散加味治疗十二指肠溃疡(DU)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乌芍散加味,共研成细末,5 g/次,4次/d,饭前1 h和睡前1次用温开水调成稀薄糊状口服.对照组用雷尼替丁胶囊300 mg,每晚睡前口服1次.结果 治疗8周后统计结果,治疗组愈合率91.67%,总有效率98.34%,上腹痛消失率为94.74%,上腹压痛消失率为94.11%.1年内复发率为2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药乌芍散加味可显著提高治疗(DU)的疗效.
作者:刘洪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外阴炎、外阴湿疹、阴痒等疾患是妇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目前用于预防和治疗此类疾患的外用中药制剂尚少,为此我们从使用方便的原则出发,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用疗效确切的中药研制成的外用液剂,获得成功.兹将复方苦参液的研制总结如下.
作者:马国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肾病综合征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症状,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其原始病变发生在肾小球.当前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旨在控制免疫炎症的发生和进展,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少尿蛋白,防止并发症,阻止或延缓肾功能恶化.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药治疗,但因长期使用可出现感染、继发性糖尿病、骨质疏松、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单纯中医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慢,且效果不确定,而中药对降低尿蛋白,降脂,减轻并消除水肿,缓解西药如激素、细胞毒性药物的副作用,有较好的疗效.笔者对3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同时,配合正确的护理,其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丰年;陈明达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消炎宁痔疮栓的药效学作用.方法 以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跖肿胀法实验,观察其抗炎作用;应用热板法考察其镇痛作用;用小鼠断尾法观察出血时间.结果 消炎宁痔疮栓有明显的抑制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跖肿胀作用(P<0.01);热板法验证消炎宁痔疮栓能明显提高痛阈;小鼠断尾显示其能缩短小鼠尾出血时间.结论 消炎宁痔疮栓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及止血作用.
作者:曹月梅;夏安周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玉米须多糖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方法 采用四氧嘧啶快速造模法,研究玉米须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及糖代谢的影响,同时研究玉米须多糖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结果 玉米须多糖对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降糖作用,能够促进肝糖元合成,同时对正常小鼠有一定降糖作用.结论 玉米须多糖对治疗糖尿病小鼠有明显作用.
作者:刘娟;韩晓强;姜博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块茎.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湖北、陕西等地.性甘,味平,是中医常用的息风止痉药,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人的头痛、眩晕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同时还用于惊风癫痫、半身不遂、四肢拘挛、腰膝酸痛及风湿痹痛,麻木不仁等症.天麻之名,早见于宋<开宝本草>,按历代本草所用天麻,均与现时用天麻相符.
作者:邵爱华;张西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榕树叶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以充分利用榕树叶植物资源.方法 采用纯物理的工艺流程过程和分光光度法从榕树叶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结果 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8.36%.回收率为97.9%,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 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化学变化及污染,是提取榕树叶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龙光锦;黄晔;姜林华;黄锁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骨质增生为现代医学病名,也称骨刺、骨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临床上又称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病等.中医属痹病、历节风、骨痹等范畴.祖国医学对该病的认识由来已久,但较零散而不系统,且多责之于外因.笔者经过长期的临床体会和大量病例观察,认为本病的发生,以肝肾先虚为病之本,劳损外伤、风寒湿热诸邪内侵为病之标,内外因综合作用而发病.现简述如下,以就正于同道.
作者:孙传庆;孙珍丽;孙磊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肠屏障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3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分对照组19例,治疗组20例.两组一般治疗及手术均相同,治疗组则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6 ml+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5 d,查血TBIL,ALT,AST,TNF-α.结果 TNF-α,ALT在治疗组中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可作为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的重要治疗措施.
作者:袁又能;史火喜;陈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综述蕨麻的资源情况、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10年来,有关蕨麻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蕨麻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缺氧、抗疲劳、抗寒等药理作用.结论 我国蕨麻资源丰富,应该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
作者:马春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将67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用痰热清注射液10 ml,生理盐水20 ml,进行雾化吸入,15 min/次,2次/d;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用庆大霉素8万U,生理盐水20 ml,进行雾化吸入,15 min/次,2次/d;两组疗程均为12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总显效率分别为97.05%和67.64%;对照组总有效率及总显效率分别为87.87%和48.48%;两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可明显提高疗效及改善症状和体征.
作者:王青;闵素梅;况佩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具有美白作用的甘草、桑叶等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及机理.方法 根据皮肤黑色素的成因和皮肤美白机理,分析甘草、桑叶等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能力.结果 甘草、桑叶等中草药具有较强的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并具有消炎、护肤、抗衰老、抗紫外线等作用.结论 甘草、桑叶等中草药具有美白作用的成分,能显著地减少黑色素的生成,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人体皮肤无毒无刺激.
作者:姜玉兰;朴惠善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降酶散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各种疾病所致的肝功能异常疗效.方法 将128例肝功能异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治疗.治疗组78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直至肝功能有所改善.治疗组加用自拟降酶散,疗程为15周.结果 治疗组症状消失,肝功能复常率改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降酶散治疗肝功能异常,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肝功能复常,并无不良反应.
作者:黄子冬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生肌橡皮膏是脂溶性软膏,具有抗炎、镇痛、消肿祛腐生肌,围脓长肉之功效,适用于皮肤损伤、溃疡等外伤.现对其制备工艺介绍如下.
作者:马玉红;韦昌桂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参麦注射液对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 108例病例分为两组,每组各为554例;一组予单纯西药(对照组)治疗;另一组为在使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的治疗组,其方法为每日静脉滴注1次,剂量为60 ml,(合并低血压者,可将其剂量增加至100 ml)连续使用7 d,然后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参麦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5%,疗效优于西药组.结论 参麦注射液对改善SIRS患者的临床病理过程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姜巍;安志红;罗利;刘新桥;称匡;杨锡燕;牛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制备姜桂pH依赖型梯度释药胶囊并进行释放度考察.方法 分别以 HPMC,EudragitL100-55和Eudragit L100为包衣材料制备pH依赖型梯度释药微丸后制成胶囊,并进行体外释放度研究.结果 所制备的3批胶囊的pH分别在1.0,5.5和6.8梯度释药,指标成分桂皮醛和二苯基庚烷A释放度的f 2值分别为72.1,69.3和73.9.结论 缓释胶囊中桂皮醛和二苯基庚烷A能同步释放,具有pH依赖型释药的特征.
作者:吕竹芬;冯毅凡;黄郁;蔡建聪;申楼;郭晓玲;孟青;谢清春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通过学习<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医案20余例,疏理出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崇尚易水学派,善用古方而不泥及用药灵活施法多样务求实效的临证思路.
作者:艾素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完善的气相色谱测定蛇床子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首先采用柱层析的方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分离蛇床子提取物中的甘油三酯,并结合红外和核磁图谱验证;然后采用DB-5色谱柱,外标法测定蛇床子素的含量.结果 经过预处理的样品在该条件下测定蛇床子素,线性范围好,r=0.999 7;回收率为97.97%~102.4%;RSD为1.09%(n=5).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张晓霞;周卯星;张高勇;宫竹云;聂永亮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