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月梅;夏安周
目的 建立健儿止泻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比色法测定游离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 丝氨酸在0.32~0.60 μg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2.06%(n=6). 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控制该药品的质量标准.
作者:游佳清;黎翩;姜从良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臂丛神经阻滞具有操作简单,易于准确定位,局麻药液容量小,阻滞较完善,镇痛效果好,肌肉松弛,对循环、呼吸系统影响小等优点.临床上广泛运用于上肢手术中,但也有因操作不当而引起局麻药中毒、椎管内麻醉、气胸、神经损伤等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就遇到一起因反复臂丛穿刺导致局麻药中毒的病例,因抢救及时、措施正确,没有留下后遗症.通过对该例的抢救和治疗,总结如下.
作者:刘彤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动态提取是一种新的中药提取工艺,也是中药提取的发展方向.它改变了传统的中药多次煎煮方法,通过离心分离解决了药渣中药液的残留问题.动态提取提高了中间产品的质量,降低了能源消耗.
作者:杨晓晨;李惠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温胆汤临床运用较为广泛,可用于痰浊内盛的多种病证,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治病求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只要用法得当,可获良效.
作者:李科翠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制订田七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并观察其对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药材用4倍量50%的乙醇渗滤,再按醇提水沉法精制,制成口服液.并分别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1例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结果 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靠.治疗组临床治愈率65.57%,总有效率86.88%,而对照组分别为52.45%,73.77%,两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可行,临床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可推广应用.
作者:万英;曾聪彦;邓宾;梅全喜;钟希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活血通痹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15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阿斯匹林口服,100 mg/d,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口服活血通痹汤,两组均可根据病情选用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静滴硝酸酯类或其他降血压调血脂药物.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为56%.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活血通痹汤治疗UAP疗效显著.
作者:邓志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对慢性肾脏疾病的治疗效果及机理.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纤维蛋白原(Fib)、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肌酐、尿素氮、血、尿β2微球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Alb、Fib、血脂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P<0.001),对照组:24 h尿蛋白定量、Alb、LDL有显著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Alb、Fib、血脂均有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血肌酐、尿素氮、血、尿β2微球蛋白均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各项均降低,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 灯盏花素可以改善慢性肾疾病患者的高血脂、高粘血症,对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为慢性肾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作者:樊瑞芬;张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生白饮联合化疗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化疗加生白饮治疗,对照组为化疗加鲨肝醇、维生素B4、利血生治疗,两组均用药4周后对外周血进行血常规和免疫指标观察.结果 治疗组三系细胞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小而回升较对照组快(P<0.05);治疗后两组的IgG含量均有所升高,治疗组IgA,IgM治疗后升高明显,且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IgA,IgM治疗后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生白饮能升高白细胞,是一种较理想的能增强抗肿瘤疗效、缓解骨髓抑制的治疗药物.
作者:姜锦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肝龙胶囊对鸭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效果和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以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静脉注射感染雏鸭为模型,于感染第7天后分组灌胃肝龙(GL)胶囊浸膏0.5,1.5,3.0 g·kg-1·d-1,阳性对照组给予无环鸟苷(ACV)或磷羧基甲酸钠(PFA).采用斑点杂交方法检测鸭血清DHBV-DNA,以病毒抑制率为疗效指标;(2)以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CCl4肝损伤为模型,给予GL浸膏(200 mg·kg-1).测定SGPT值,并取肝脏作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1)GL三个不同剂量组对DHBV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一定的量效关系;(2)GL降低CCl4肝损伤小鼠血清SGPT值并减轻肝细胞损伤.结论 肝龙胶囊可抑制雏鸭体内DHBV-DNA的复制并能保护CCl4所致的小鼠肝损伤.
作者:杜一民;陈鸿珊;李树楠;李壮;李小兵;张华明;方春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地榆药材中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Nova-Pak C18 (3.9 mm×300 mm,4 μm),流动相甲醇-水(88∶12),检测波长210 nm.流速0.8 ml/min,柱温25℃ .结果 乌索酸进样量在0.106 2~1.593 μg,齐墩果酸进样量在0.040 6~0.609 μg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3%和97.59%,RSD分别为1.5%和1.7%.结论 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可用于地榆中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的测定.
作者:邹盛勤;陈武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用教学实践证明了上好绪论课、引入医案实例、开展知识竞赛、野外识别采集中药、穿插知识卡片及利用多媒体教学可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中药学>的学习兴趣.
作者:吴立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复方肺心安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测定复方肺心安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C18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5∶65).结果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7%.回归方程为Y=9.587 +2.196 X,r=0.999 .结论 HPLC-ELSD法具有准确度高,简便快捷,干扰少,重现性好的优点,可用于复方肺心安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颖;刘树民;白庆云;姚珠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健胃消食片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鉴别了处方中的山楂、山药.结果 山楂的薄层色谱鉴别较药典方法样品用量少,操作简单,专属性强;山药的薄层色谱鉴别操作简单,专属性强.结论 结合<中国药典>中对太子参的薄层色谱鉴别,可以全面控制该品种的质量;为含山楂、山药的制剂提供了新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作者:郑颖;蓝闽波;张宁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与胆囊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设观察组与对照组(慢性肝病组与非肝病组)作比较,对两组B超胆囊结构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肝病胆囊异常率明显高于非肝病患者,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胆囊病变类型主要是胆囊壁粗糙,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慢性肝病与胆囊病变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张杰荣;陈飞;张平;倪浩;周长英;严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病人带来严重的不适和痛苦[1],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从2002年起笔者对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杏丁注射液联合穴位针灸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天韬;蔡玲;陈晓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针对中药针剂在临床应用中发生不良反应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预防措施.方法 通过查阅近几年来有关中药针剂不良反应(ADR)的文献资料,结合临床上ADR报告,总结、归纳中药针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引起中药针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主要表现为,药物本身因素、制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临床使用环节及个体差异等方面.结论 中药针剂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危害大,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必须加强监测和防治工作,提高中药针剂使用安全性及临床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作者:田慧;吴仁辉;杜玲;郑秋莲;左晓梅;邴映红;惠述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β-细辛醚药代动力学的参数设置及生物样品制备条件筛选.方法 在石菖薄挥发油β-细辛醚在大鼠的药代动力学实例研究的基础上,对给药剂量、血样采集时间点、生物样品的贮存稳定性、蛋白沉淀剂的种类及剂量、样品提取和制备方法,以及流动相、波长、柱温等参数进行了比较.结果 蛋白沉淀的种类及剂量、样品提取和制备方法对方法回收率及灵敏度影响较大;流动相、色谱柱、波长与流速等对分离度及保留时间影响较大.柱温以及样品温度影响较小.结论 HPLC法建立β-细辛醚药代动力学的方法学可靠、准确、回收率高.
作者:柯雪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前列舒乐胶囊对实验性动物前列腺增生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 选用雄性小鼠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复制前列腺增生模型.以模型复制成功后,给予前列舒乐胶囊研究其治疗作用;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同时给予前列舒乐胶囊研究其预防治疗作用.以小鼠前列腺重量及指数、病理组织学检查为观察指标.结果 前列舒乐胶囊能明显减轻丙酸睾丸酮诱导实验性小鼠前列腺的增生,改善其病理形态.结论 前列舒乐胶囊对实验性前列腺增生具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作者:陶玲;沈祥春;王永林;李诚秀;黄能慧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药乌芍散加味治疗十二指肠溃疡(DU)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乌芍散加味,共研成细末,5 g/次,4次/d,饭前1 h和睡前1次用温开水调成稀薄糊状口服.对照组用雷尼替丁胶囊300 mg,每晚睡前口服1次.结果 治疗8周后统计结果,治疗组愈合率91.67%,总有效率98.34%,上腹痛消失率为94.74%,上腹压痛消失率为94.11%.1年内复发率为2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药乌芍散加味可显著提高治疗(DU)的疗效.
作者:刘洪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为充分利用柑桔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探讨柑桔皮中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纯物理的工艺流程和分光光度法从柑桔皮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结果 测得柑桔皮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4.49%.回收率为98.0%,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 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化学变化及污染,是提取柑桔皮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锁义;罗燕;张婧萱;王三艳;陆辉宇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