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彤华
目的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补骨脂药材中总呋喃香豆素的含量.方法 补骨脂药材粉末经索氏提取2 h,过聚酰胺柱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245 nm对补骨脂药材中的总呋喃香豆素进行测定.结果 采用该方法可准确测定补骨脂药材中总呋喃香豆素的含量,补骨脂素在1.008~10.08μl/ml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8.7%,精密度RSD为0.11%,重复性RSD为2.8%,稳定性RSD为0.75%(4 h内).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补骨脂药材中总呋喃香豆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寿清耀;杨荣平;王宾豪;钟国跃;涂永勤;胡轶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考察双黄连粉针与4种输液配伍后的不溶性微粒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ZWF-4D型注射液微粒检测仪测定双黄连粉针与4种输液配伍前后的不溶性微粒数目.结果 各配伍液中≥25μm,≥10μm,≥5μm,≥2μm的不溶性微粒均有增加,不同直径的不溶性微粒增加的程度有别.结论 应重视药物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增多与输液不良反应间的关系.
作者:彭单云;杨忠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通络益肾汤对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肾病大鼠的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STZ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病理组、通络益肾汤治疗组、西药治疗组(糖适平+洛汀新).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肾功能(BUN、Scr)、血浆蛋白、血浆NO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病理组比较,通络益肾汤治疗组大鼠一般状况改善较好,血糖升高不明显(P<0.05),血清BUN、Scr显著降低(P<0.01)、TG、TC降低,HDL升高,(P<0.01或P<0.05).血浆NO含量明显升高(P<0.01).通络益肾汤治疗组与西药组比较,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 通络益肾汤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病理进展,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升高血浆NO水平有关.
作者:李小会;董正华;曹广顺;赵鑫;冀晓红;杨景锋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进一步加强对中成药临床用途的认识,全面普及中成药的临床应用,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减少因滥用抗生素而造成的广泛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无名肿毒患者盲目应用抗生素治疗使病情进一步加重,而换用肿节风注射液和新癀片两种中成药治疗,病情迅速痊愈.结果 抗生素治疗无名肿毒不但疗效差,而且价格昂贵,使患者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加重,容易久治不愈;用肿节风和新癀片治疗无名肿毒不但疗效显著,而且比较经济,缩短了疗程.结论 应该避免临床滥用抗生素,进一步推广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作者:于智芬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为准确鉴别黄芩和粘毛黄芩种子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采用扫描电镜法对两黄芩种子种表面超微特征进行比较观察,对其进行鉴别.结果 黄芩与粘毛黄芩种子之间在种皮表面超微结构特征上具有明显差别,可用于鉴别.结论 利用扫描电镜可以有效鉴别两种黄芩种子.
作者:赵丽丽;李连怀;聂凤褆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中药复方是中医治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复方中的化学成分是中药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在阐明中医的方药理论,揭示中药配伍规律和作用机理,优化制剂工艺,制定质控标准,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并走向国际市场等方面均具重要意义.笔者就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作者:文窑先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三连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8例患者采取针刺,放血,推拿的三连疗法,观察疗效.结果 采用三连疗法大多一次就能治愈,治愈率83.8%,有效率16.2%.结论 三连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地榆药材中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Nova-Pak C18 (3.9 mm×300 mm,4 μm),流动相甲醇-水(88∶12),检测波长210 nm.流速0.8 ml/min,柱温25℃ .结果 乌索酸进样量在0.106 2~1.593 μg,齐墩果酸进样量在0.040 6~0.609 μg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3%和97.59%,RSD分别为1.5%和1.7%.结论 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可用于地榆中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的测定.
作者:邹盛勤;陈武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R) mRNA在肾阳虚肺纤维化和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肺纤维化组(BLM)及肾阳虚肺纤维化组(RYA),每组再分成两亚组,每亚组10只,用博莱霉素气管内滴入及腺嘌呤灌胃复制肺纤维化及肾阳虚肺纤维化大鼠模型,于14 d及28 d取大鼠肺组织,运用组织芯片,通过HE及胶原纤维染色以判断肺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和对肺内胶原蛋白定量,通过原位杂交(ISH)对肺组织GRmRNA表达进行定位定量分析.结果 14 d时,肾阳虚组及肺纤维化组GRmRNA表达皆呈上调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8 d时,BLM组GRmRNA表达明显上调,与BLM组比较,RYA组GRmRNA表达则明显下调(P<0.05).结论 肺组织GRmRNA表达的上调是糖皮质激素防治肺纤维化之所以有效的机理之一,而肾阳虚状态下肺纤维化肺组织GRmRNA表达下调是临床上许多肺纤维化病人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的原因之一,同时,温阳药也极可能具有防治肺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杨礼腾;程德云;方洵;穆茂;聂莉;胡小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从物质基础出发,对其组合效应、量比关系、化学成分、分析方法与应用、含药血清及镇痛有效部位几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指出该方物质基础的研究为研制目标更加特异、疗效更佳、副作用更少的新型药物奠定了基础.
作者:顾英;冯怡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衄咽胶囊提取止血有效成分黄芩苷的方法.方法 以黄芩苷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运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对衄咽胶囊渗漉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研究.结果 加入6倍于药材量的80%的乙醇,浸泡24 h, 渗漉96 h,黄芩苷收率达到(12.24±2.691)%;稳定性实验RSD=1.18%;精密度实验RSD=0.788%(n=6);回收率实验,平均回收率98.9%,RSD=1.10%.结论 优选的渗漉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唐灿;陈隆晖;唐珊珊;杨洁芳;张丹;兰才;李建;曾肖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法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CD62P表达的影响.方法 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化疗)和对照组(单纯化疗),于治疗前作检测血浆CD62P的表达.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浆CD62P水平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益气养阴中药联合化疗可抑制血浆CD62P水平的进一步升高,对肿瘤的再转移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田静;施志明;吴海良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温胆汤临床运用较为广泛,可用于痰浊内盛的多种病证,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治病求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只要用法得当,可获良效.
作者:李科翠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对熊胆冻干粉针剂进行肌肉刺激性、血管刺激性、全身过敏性及溶血性实验,以评价其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在肌肉刺激性实验中,主要观察2只家兔注射熊胆冻干粉针剂后48 h的变化.在血管刺激性实验中,主要观察2只家兔分别连续5 d注射熊胆冻干粉针剂及生理盐水的变化.在全身过敏性实验中,6只豚鼠隔日3次腹腔注射熊胆冻干粉针剂,于首次给药后第14日和21日分别静脉注射熊胆冻干粉针剂,观察15 min内动物的变化.在溶血性实验中,观察本品在4 h内有无溶血和聚集现象.结果 熊胆冻干粉针剂对家兔股四头肌无刺激作用,对家兔耳缘静脉无刺激作用,对豚鼠未见过敏反应,家兔无溶血现象.结论 熊胆冻干粉针剂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其安全可靠.
作者:徐正哲;金东洙;陈正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是口腔黏膜病中常见的溃疡类疾病,患病率高达20%左右,居口腔黏膜病的首位,同义名有:复发性口腔溃疡(ROU),复发性口疮,复发性阿弗他口炎(RAS)等.
作者:王志坤;刘启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运用人参的方剂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总结出仲景方中用人参调整治脾胃的配伍规律:重要和常用的配伍有8对,作用点各有不同,药量比例须予重视;并述及仲景方中人参的配伍规律对后世的启示和影响.
作者:叶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我院在2000~2004年对已明确诊断,并经药物治疗,未能奏效者14例外伤性眼睑下垂病人采用电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星亮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外燥对小鼠红细胞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108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A组)、常温燥组(B组)、温燥组(C组)和凉燥组(D组),每组27只.第7天和第14天进行红细胞流变学检测.结果 与A组相比,B组、C组全血黏度增高(P<0.01),C组血浆黏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与红细胞刚性指数升高(P<0.01),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红细胞压积、血沉方程K值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温燥燥伤肺气,津为热灼,津耗则生血不足,致血容量减少,血液黏度增加、红细胞聚集性增高及变形性降低,可引起血行滞涩不畅而致血淤.
作者:丁建中;张六通;邱幸凡;陈刚;龚权;马青;杜亚明;谭联惠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百草妇炎清栓由苦参、百部、蛇床子、仙鹤草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祛瘀收敛的功效.用于霉菌性、细菌性、滴虫性阴道炎和宫颈糜烂等症.为了控制药品质量,对百草妇炎清栓中的主要成分(苦参、百部、蛇床子)进行了薄层鉴别及苦参碱含量测定.
作者:余家奇;石尚友;刘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不同采收期皱叶酸模中蒽醌含量.方法 用紫外光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游离蒽醌含量.结果 11月份采集皱叶酸模根中总蒽醌含量高于其它月份.结论 采集皱叶酸模佳时期是11月份.
作者:李芳;赵文彬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