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剑麻皂素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李燕婧;周桂芬;韦善新;钟正贤

关键词:剑麻皂素, 抗炎, 镇痛, 免疫, 降血糖
摘要:目的 观察剑麻皂素抗炎、镇痛、免疫、降糖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小鼠醋酸扭体法、小鼠碳末廓清法、葡萄糖引起高血糖小鼠模型,观察剑麻皂素的药理作用;并对剑素麻皂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剑麻皂素大剂量能明显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剑麻皂素小剂量能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剑麻皂素大剂量能显著地降低血糖,且小剂量有一定的降糖作用.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其大给药量为4.5 g/kg.结论 剑麻皂素具有抗炎、镇痛、增强免疫、降低血糖作用,且毒性小.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水提物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

    目的 建立以水作溶剂的水系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用于测定水提物中黄芩苷的含量,使之与水煎煮法提取黄芩苷工艺的溶剂体系相兼容,评价从黄芩中浸提黄芩苷的工艺并实现终产品的质量控制,以满足工厂大批量在线检测的需求.方法 以水作溶剂的水系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有别于前人以甲醇作溶剂的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并进行了精密度实验,以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水溶黄芩苷标准溶液在0.5~12.0 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A=0.032 77C-0.009 08,相关系数r=0.997 08,三组样品测得的相对标准偏差RSD<2.1.结论 以水作溶剂的水系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提物中黄芩苷的含量是可行的,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满足工业化需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晓琴;赵瑛;支德娟;李红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半夏等药材中苯甲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色谱法(MECC)测定半夏及其同科其它品种药材中苯甲酸的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MECC法对样品进行分析.毛细管柱内径75 μm,长62.5 cm;运行电压25 kV,检测波长200 nm,分离温度35℃;緩冲液为30 mmol·L-1,SDS-30 mmol·L-1硼酸-15%甲醇(pH值9.5);压力进样,进样时间3 s.结果 苯甲酸在0.044~2.2 m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形关系( r=0.9994), 平均回收率为96.7% (RSD=2.4%, n=6), 对半夏及其同科属其它品种共14个样品中的苯甲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并且较为准确,可供评价半夏等品种质量时参考.

    作者:曹艳;黄必胜;王平;陈科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概述了菊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菊花为药食同源的常用中药,其主要成分为黄酮、三萜类等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在心血管、抗病毒、抗肿瘤方面活性研究报道较多.

    作者:张健;李友宾;钱大玮;钱仕辉;段金廒;丁安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口腔崩解片的研究进展

    对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口腔崩解片方面的文献、报道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看重介绍了目前口腔崩解片在辅料、制备工艺、掩味技术及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概况.

    作者:王再全;季巧遇;卢建中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中药疏肝舒乳颗粒对实验兔的慢性毒性实验

    目的 观察中药疏肝舒乳颗粒(SGSR)在实验性家兔体内的慢性毒理作用极其器官组织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实验性雌性家兔12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及高、中、低剂量药物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慢性毒理实验.其中3个给药组分别将12,6和3 ml药物(相当于生药240,120和60 g)同标准颗粒饲料分别混均后直接喂食高、中、低剂量组家兔,对照组每日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各实验组及对照组各慢性毒理指标.结果 SGSR对实验家兔的生长发育、体重增长、血液生化学以及各重要脏器的组织学结构均无不良影响.结论 SGSR 对实验家兔无明显慢性毒性反应,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成鑫;冯燕;陈琼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复方苦豆子颗粒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脂质过氧气化物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方苦豆子颗粒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喂养高脂饲料的方法复制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随机分组,实验10周后测定血脂水平、动脉粥样硬化脂数(AI)、血清 MDA及肝组织中 TC、MDA的含量.结果 与高脂模型相比,复方苦豆子颗粒组大鼠血清 TC、TG、LDL-C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明显降低(P<0.05~0.01),血清 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大剂量组可明显升高 HDL-C含量(P<0.05);复方苦豆子颗粒各剂量组肝组织 TC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剂量可明显降低肝组织 MDA水平(P<0.05),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复方苦豆子颗粒具有明显的调血脂、抑制脂质过氧化物MDA形成的作用.

    作者:曹亚军;马建慧;陈虹;李丽燕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临床护理

    青光眼是病理性高眼压或正常眼压并发视乳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和青光眼性视野改变的一种致盲性眼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眼压突然急剧升高,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虹视、眼球胀痛及视物不清等[1].在临床上青光眼又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

    作者:陈小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蛇床子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江苏产蛇床子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蛇床子挥发油中提取挥发油,研究其分离分析的条件,对分离的物质用GC-MS鉴定,归一法确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鉴定了27个主要成分.结论 此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朱缨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陈湘君治疗风湿病经验撷菁——内服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陈湘君教授为首批上海市名中医,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长期从事风湿病的中医诊治及教学、科研工作,学验俱丰.笔者跟师十余载,对先生诊治风湿病经验略窥管径.今就其治疗擅长的疾病之一--类风湿性关节炎(RA)之经验简单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顾军花;茅建春;周时高;苏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白屈菜红碱诱导细胞凋亡的机理综述

    笔者回顾了10多年来白屈菜红碱诱导细胞凋亡的细胞和分子机理的研究,总结这些机制包括白屈菜红碱对BclXL(Bcl-2家族的抗凋亡成员)和PKC的复杂作用,促进Cytc的释放和ROS的产生以及对微管蛋白的抑制作用;同时简要地介绍了相关的实验.

    作者:宗永立;刘艳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陕西产淫羊藿资源分布与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对在陕西省有分布的淫羊藿属 Epimedium植物的资源分布及种类、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临床药理学等作一综述,为合理开发利用陕西省的淫羊藿类植物提供参考.

    作者:贾敏鸽;周金云;孙文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健乳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

    目的 建立健乳胶囊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鉴别制剂中天冬、黄芪、丹参.结果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 该鉴别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齐建波;胡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环氧化酶与发热

    综述了环氧化酶 (cyclooxygenase,COX)3种同功酶的生物学特性、在发热过程中的作用及与 COX有关的发热的治疗,指出在 COX的3种同功酶中,与发热关系密切的是 COX-2,COX-1可能与发热的关系不大,而 COX-3是否与发热有关,还很有争议.

    作者:刘华钢;阳洁;杨斌;赖茂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板蓝根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 探讨板蓝根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综述近年来板蓝根的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方法的相关文献.结果 板蓝根化学成分复杂,质量控制标准不统一,现行的板蓝根制剂大多没有对板蓝根的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质量标准亟待确定.结论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精氨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可有效地控制制剂质量.

    作者:武佳;解云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89例急慢性荨麻疹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289例,急性荨麻疹277例,痊愈270例,显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为100%,治愈率为97.47%;慢性荨麻疹12例,痊愈10例,显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为100%,治愈率为83.33%.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荨麻疹见效快、疗效肯定,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斯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通过战胜SARS提高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的研究

    根据现代社会医学发展的新形势,论述了面对突出性公共卫生事件-抗击SARS时的教育形式、内容和安排,组织机构等.指出应提高对防治SARS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战胜SARS提高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

    作者:杨立明;路来金;王冠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清开灵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清开灵与抗生素合用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感染的疗效.方法 102例符合临床观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加用清开灵,对照组用常规抗生素治疗,对临床症状进行疗效对比评价.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控制患者感染的疗程短,用药不良反应轻,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清开灵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感染的极有推广意义的药物.

    作者:秦铁林;杨罡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病人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eipherally Inserted Centrel Cathral,PICC) 是由外周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临床上广泛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反复输入血制品、血标本采集、静脉高营养[1].由于肿瘤病人治疗周期长,常用的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和损伤,给病人造成痛苦,往往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PICC技术的应用能减轻肿瘤病人的痛苦,保证治疗周期顺利完成.

    作者:余萍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炮制对柴胡药效的影响及临床运用规律

    通过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柴胡有效成分的影响机理,总结概括出柴胡不同炮制品的适应病证和配伍运用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作者:口维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常用活血化淤中药的现代研究

    临床常用的活血化淤类中药的种类很多,涉及多个科属的中药材,如川芎、赤芍、丹参、蒲黄、当归、血竭、红花、五灵脂、三棱等等,均具有一定的活血功用.本文就其中部分药材的化学、药理及临床方面的现代研究情况作一阐述.

    作者:王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