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用活血化淤中药的现代研究

王娟

关键词:活血化淤类中药, 药理作用
摘要:临床常用的活血化淤类中药的种类很多,涉及多个科属的中药材,如川芎、赤芍、丹参、蒲黄、当归、血竭、红花、五灵脂、三棱等等,均具有一定的活血功用.本文就其中部分药材的化学、药理及临床方面的现代研究情况作一阐述.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半夏等药材中苯甲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色谱法(MECC)测定半夏及其同科其它品种药材中苯甲酸的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MECC法对样品进行分析.毛细管柱内径75 μm,长62.5 cm;运行电压25 kV,检测波长200 nm,分离温度35℃;緩冲液为30 mmol·L-1,SDS-30 mmol·L-1硼酸-15%甲醇(pH值9.5);压力进样,进样时间3 s.结果 苯甲酸在0.044~2.2 m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形关系( r=0.9994), 平均回收率为96.7% (RSD=2.4%, n=6), 对半夏及其同科属其它品种共14个样品中的苯甲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并且较为准确,可供评价半夏等品种质量时参考.

    作者:曹艳;黄必胜;王平;陈科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肾性蛋白尿的中医药诊治思路

    蛋白尿是多种肾脏疾病,尤其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亦是肾脏疾病的一项难以消除的指标.蛋白尿在宏观的认识中是看不到的,须进行尿液理化检查才能发现,往往与肾脏疾病的其他表现如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并存,此时的辨证治疗,应以这些可见之症为主要依据,结合四诊所得的临床表现来分析其病因病机,再予以辨证论治.近年来逐步认识到,尿中蛋白质及量的异常不仅是一个病变的指针,而且可能作为一个独立的致病因素参与肾脏的病变过程,是多种肾疾患发展为肾衰竭的大危险.因此,控制蛋白尿已成为治疗肾脏疾患、保护肾功能的重要环节.

    作者:吴文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固喘合剂治疗缓解期哮喘189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制中药固喘合剂控制缓解期哮喘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89例缓解期哮喘病例的临床资料及疗效总结.结果 治疗组控制缓解期哮喘复发有明显的效果,与对照组相当.结论 固喘合剂治疗哮喘,针对缓解期阳虚寒凝、血淤痰阻的病机,临床上取得了较为巩固的疗效.

    作者:周妮;赵晓莉;丛振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丁香酚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丁香酚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表明丁香酚有抑菌、麻醉、解热、抗氧化、抗肿瘤、促进透皮吸收、祛蚊等多种药理活性.提示丁香酚具有很好的研究与开发前景.

    作者:彭宅彪;张琼光;代虹健;丁英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健乳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

    目的 建立健乳胶囊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鉴别制剂中天冬、黄芪、丹参.结果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 该鉴别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齐建波;胡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不同部位紫玉盘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紫玉盘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检测其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方法 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于500 nm处测定艾纳香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芦丁在0~0.076 mg/ml(r=0.999 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7%,RSD=2.3%(n=5),其叶、枝条、根含总黄酮分别为10.53%,5.60%,3.87%.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该药材中总黄酮含量检测的方法.

    作者:黄永林;阮俊;文永新;徐庆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浅谈传统鉴别中药的方法

    过去中药工鉴别药物,不用辅助工具,也不用药物实验,全靠手、眼、口、鼻、耳的感觉,看形、尝味、嗅气、听声,从而分辨药物的产地、品种等次、质量优劣、药材真伪;以后又发展到火试法和水试法鉴别.下面就传统鉴别中药的方法进行简要叙述.

    作者:胡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益气养阴降糖丸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益气养阴降糖丸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双波长反射锯齿法扫描λs=530 nm ,λR=700 nm .结果 益气养阴降糖丸中黄芪甲苷平均含量为 0.09%,平均回收率为 97.4%,RSD=2.1%,线性方程 Y=628.499+143.288 X(r=0.999 8,n=5).结论 该方法可作为益气养阴降糖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颜素琴;李祥勇;宋晓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档案工作的思考

    高校档案工作是建设先进大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正确认清形势,更新观念,拓展思路,才能明确我们的前进方向,才能在档案服务领域和基础业务建设上不断前进创新.

    作者:朱华野;赵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超声波辅助提取郁金挥发油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目的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郁金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 采用超声波-水蒸气回流法从郁金中提取挥发油.结果 共分离出47个化学组分,鉴定了37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相对含量的93.61% . 结论 该实验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刘洪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厚朴内生真菌的研究(Ⅰ):菌种分离及其鉴定

    从两个不同来源的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的茎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48株,经显微形态观察,鉴定为1纲、3目、6科、16属.不同来源的厚朴内生真菌的种群、数量及分布部位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庞蕾;严铸云;郭晓恒;罗静;万德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中药微调三号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40例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排除手术指征及绝经期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中药微调三号合桂枝茯苓丸水煎剂口服,观察临床症状、瘤体大小等指标.结果 经过治疗,患者月经量减少(有效率84.62%),月经期缩短(有效率89.47%),子宫肌瘤控制或缩小(总有效率95.0%).结论 中药微调三号合桂枝茯苓丸可以控制子宫肌瘤生长,甚至可使瘤体萎缩、消失.

    作者:周留勇;单珍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绞股蓝丹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介绍绞股蓝丹胶囊的制备及成品的质量标准.方法 以该制剂中绞股蓝和丹参两味主药中的指标成分绞股蓝总皂苷和丹参水溶性物质总酚酸类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结果 应用薄层色谱法定性分析,两种色谱均分离清晰,重现性好;以分光光度法测定绞股蓝总皂苷和丹参总酚酸类成分含量,方法稳定、可靠、切实可行.结论 其定性、定量方法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供制定质量标准使用.

    作者:池明宇;梅学文;韩春玲;关书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苦丁茶冬青叶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目的 研究苦丁茶冬青叶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以水提醇沉的方法从苦丁茶冬青叶中提取得到苦丁茶冬青叶多糖并以正交实验优化显色条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结果 测定波长为482 nm,佳显色条件为6%苯酚用量1.0 ml,浓硫酸用量7.0 ml,反应时间40 min.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0.054 6C-0.003 3(n=10),r=0.999 8,并在2.51~45.11 mg·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55%,RSD=1.86%(n=5).测得多糖平均含量为31.90%,RSD=1.75%(n=6).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为其继续研究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新;陆慧宁;林少琨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浅谈传统美容药物

    传统美容药主要以植物药为主,包括动物、矿物药及部分加工品,它系用传统康复医学观点表述其特性,以中医药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中华传统美学理论为指导来研究传统中草药在美容方面的使用.我国是早运用传统药物美容的国家之一,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作者:李素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20(R)-人参皂苷Rh2对DMBA/巴豆油诱发小鼠皮肤乳头状瘤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20(R)-人参皂苷Rh2对二甲基苯蒽(DMBA)/巴豆油诱发小鼠皮肤乳头状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在脱去毛发的昆明鼠背部涂抹DMBA丙酮液以及巴豆油丙酮液,观察动物背部乳头状瘤发生情况,记录荷瘤小鼠数及各鼠荷瘤数.结果 20(R)-人参皂苷Rh2对小鼠皮肤乳头状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使肿瘤发生潜伏期延长,使化学致癌物诱发的荷瘤动物数明显减少,每鼠荷瘤数显著下降.结论 20R-人参皂苷Rh2在预防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很有前景的新型抗癌药.

    作者:陶丽华;高峰;付招娣;韩锐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黄连解毒汤合升降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1例

    笔者自1999-07~2004-05运用黄连解毒汤合升降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1例,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希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不同方法蜜炙甘草对甘草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考察不同方法蜜炙甘草对甘草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重量法测定甘草不同炮制品中甘草酸含量,依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炙甘草质量标准测定水分、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结果 与传统炮制法比较,远红外干燥法炙品甘草酸的含量增加明显,恒温干燥法炙品次之,微波干燥法炙品增加不明显;水分差异显著,外观性状评价优于传统炙品,质量稳定性好,而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 3种新法蜜炙甘草均便于操作,温度和时间可控,炮制品外观性状和内部质量较传统法好,且质量稳定性好,利于贮存,但从炮制品甘草酸含量的角度看,远红外干燥法好,恒温干燥法次之,微波干燥法稍逊.

    作者:朱卫星;李爱光;陈方;缪经纬;朱志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疏肝健脾冲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冲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疏肝健脾冲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80例 ,对照组三九胃泰冲剂30例,治疗1个月.结果 疏肝健脾冲剂治愈32例,显效3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95.0%;三九胃泰冲剂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8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疏肝健脾冲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疗效肯定.

    作者:胡锡元;陈龙;姚世明;童琦燕;唐万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补肾活血祛风汤治疗骨质增生性疾病98例

    骨质增生性疾病,属于祖国医学痹证(骨痹)等范畴.根据临床调查统计,45岁以上的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现象,有的还出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常见于颈椎、腰椎,其次是跟骨、肘关节、肩关节等部位.特别是农村强体力劳动和城内从事脑力劳动久坐不活动者发病率相对偏高.笔者从2003-02开始用补肾活血祛风治疗骨质增生性疾病98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温玉平;徐春梅;罗金梅;温帅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