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寒;陈钧;杜丰玉;任晓锋;陈红斌
中药汤剂的现状及其改革势在必行,而单味中药浓缩颗粒正是改革中脱颖而出的新剂型.它采用符合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为原料,经现代化科学提取、浓缩、干燥等工艺精制而成.既保持了中药饮片的性味与功效,供医生辨证施治,随证加减,又采用现代化包装,具即冲即饮,吸收快捷,安全清洁,携带方便等优点,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它对促进中药现代化、开拓中药国际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对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口腔崩解片方面的文献、报道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看重介绍了目前口腔崩解片在辅料、制备工艺、掩味技术及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概况.
作者:王再全;季巧遇;卢建中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在学习执行《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以下简称《药典》)中,我们发现新版《药典》对一些药材及其炮制品、制剂的质量检测和分析技术方面较前有明显的改进与提高,但同时也发现个别内容尚有可商榷之处.兹本着爱护《药典》的愿望,不揣冒昧,略陈管见如下.
作者:邵家德;邵乾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文献调研,综述常用中药材羌活的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分析羌活近20年的文献资料,从化学成分和质量评价方法两方面进行综述研究.结果 综合分析了羌活中挥发油、香豆素类成分和质量标准控制方法与评价指标.结论 药材所含化学成分复杂,且羌活药材的质量差异较大.在选择适宜的指标性成分和评价方法时需要深入考察确定.
作者:张娜;孟宪生;曹爱民;王海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与福辛普利单独及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缬沙坦80 mg/d,42例);B组(福辛普利10 mg/d,42例);C组(缬沙坦80 mg/d+福辛普利10 mg/d,42例);疗程6周.观察3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血钾、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3组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3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A,B组间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C组疗效明显优于 A,B组(P<0.01);A、C 组治疗后血尿酸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缬沙坦与福辛普利单独及联合治疗均能有效降低血压,不良反应少.二药联合使用疗效更好,安全有效,值得给老年人推荐.
作者:刘世任;包景泊;李凤梅;李玉华;崔学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竹节参(Rhizoma of Panax japonicus)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A.Mey)的干燥竹鞭状根茎,又称竹节人参,白三七等[1].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等地;越南、尼泊尔、缅甸、日本也有分布.它生长于海拔1 200~1 400 m的森林下,高山灌丛中或阴湿沟谷石边[2].
作者:顿耀艳;袁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以水作溶剂的水系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用于测定水提物中黄芩苷的含量,使之与水煎煮法提取黄芩苷工艺的溶剂体系相兼容,评价从黄芩中浸提黄芩苷的工艺并实现终产品的质量控制,以满足工厂大批量在线检测的需求.方法 以水作溶剂的水系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有别于前人以甲醇作溶剂的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并进行了精密度实验,以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水溶黄芩苷标准溶液在0.5~12.0 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A=0.032 77C-0.009 08,相关系数r=0.997 08,三组样品测得的相对标准偏差RSD<2.1.结论 以水作溶剂的水系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提物中黄芩苷的含量是可行的,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满足工业化需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晓琴;赵瑛;支德娟;李红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蛋白尿是多种肾脏疾病,尤其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亦是肾脏疾病的一项难以消除的指标.蛋白尿在宏观的认识中是看不到的,须进行尿液理化检查才能发现,往往与肾脏疾病的其他表现如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并存,此时的辨证治疗,应以这些可见之症为主要依据,结合四诊所得的临床表现来分析其病因病机,再予以辨证论治.近年来逐步认识到,尿中蛋白质及量的异常不仅是一个病变的指针,而且可能作为一个独立的致病因素参与肾脏的病变过程,是多种肾疾患发展为肾衰竭的大危险.因此,控制蛋白尿已成为治疗肾脏疾患、保护肾功能的重要环节.
作者:吴文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为鉴别和进一步制定红鱼眼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红鱼眼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 茎横切面外韧型维管束环状排列,中柱鞘纤维新月形.叶横切面主脉凸起不显著,叶肉中可见草酸钙簇晶.粉末中可见晶鞘纤维;石细胞众多,孔沟明显;棕色块易见.结论 以上显微特征稳定,可作为红鱼眼的显微鉴别依据.
作者:蔡毅;朱意麟;苏文娟;王进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笔者自1999-07~2004-05运用黄连解毒汤合升降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1例,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希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人参二醇组皂苷、人参皂苷Rb1对体外培养的黑色素细胞及黑色素合成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 ①将黑色素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传代;用人参二醇组皂苷、人参皂苷Rb1进行干扰,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测量细胞OD值;②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显示黑色素细胞的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的改变.结果 对照组与人参二醇组皂苷实验组、人参皂苷Rb1实验组的细胞生长OD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与人参二醇组皂苷实验组、人参皂苷Rb1实验组的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人参二醇组皂苷、人参皂苷Rb1对黑色素细胞的生长、增殖无影响,但对培养黑色素细胞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程基焱;钟桂书;韩艺;余鸿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通过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柴胡有效成分的影响机理,总结概括出柴胡不同炮制品的适应病证和配伍运用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作者:口维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湿生扁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用K-B纸片扩散法和生长速率分别研究了湿生扁蕾对细菌和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 湿生扁蕾的提取物和各部位对供试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辣椒疫霉的抑制作用强;氯仿部位的抑菌作用则好.结论 湿生扁蕾在体外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作者:王焕弟;谭成玉;白雪芳;杜昱光;林炳承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评估甘麦大枣汤+氯丙咪嗪治疗大学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湖北民院附属医院心理健康档案资料中抽取患有抑郁症的学生,共80例,分为中西医结合组(采用甘麦大枣汤+氯丙咪嗪治疗),西药氯丙咪嗪治疗组为对照,两组各40名.以CCMD-3为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为评估患者的病情及副反应变化情况的工具,在治疗前、中、后对两组进行测查.结果 两组的抑郁情况均有明显改善,HAMD减分率显著(P<0.01),中西医结合组疗效及不良反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是非常有效的,而且不良反应减少,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高.
作者:何宇芬;谭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为充分利用木瓜叶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探讨木瓜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木瓜叶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 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0.988 0 mg/ml,回收率为97.79%,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 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木瓜叶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锁义;刘海花;黎海妮;唐玉莲;张婧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蒙山蜂胶挥发油组分.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从蒙山蜂胶中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用归一化法确定百分含量.结果 蒙山蜂胶挥发油共鉴定出44种化合物,占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3.12%,含量高的组分为亚油酸23.91%,其次为正二十六碳烷12.92%,再次为二十九碳烷7.44%,棕榈酸6.65%.相对含量较高的还有二十四烷5.23%,亚油酸甲4.58%,油酸3.94%,麦角固醇3.90%,二十一烷3.42%等.结论 超临界CO2萃取法简单、便捷,样品用量少,提取效率高,达到满意实验效果.
作者:李雅洁;凌建亚;邓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前列康颗粒的佳提取工艺. 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该品中主要成分总皂苷成分为工艺考察指标,选出佳提取工艺.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第1次煎煮2 h,第2,3次各1 h,加8倍量水.结论 该制备工艺生产的质量稳定性好,工艺条件合理可行.
作者:李广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芒果叶提取物对小鼠的镇咳、祛痰作用.方法 采用水和醇对芒果叶提取,提取物对小鼠进行氨水引咳法和酚红气管排泄法镇咳、祛痰实验.结果 芒果叶提取物的镇咳、祛痰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 芒果叶提取物具有显著的镇咳、祛痰作用.
作者:韦国锋;黄祖良;何有成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分析现代临床针灸戒毒取穴的特点.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5年与针灸戒毒有关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出临床常用穴位.统计结果提示:针灸戒毒选穴体针以四肢穴位为主.耳针以神门、肺等为主.
作者:杨桦;高玉杰;杨丽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法建立柴胡中柴胡皂苷a及柴胡皂苷d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不同产地柴胡中柴胡皂苷a,d的含量.方法 采用 Phnomenex C18 柱(250 mm×4.6 mm,5 μm ), 乙腈-水(43:57)为流动相, 流速0.8 ml/min,Alltech ELSD2000ES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99℃,气速3.0 L/min, 外标法定量.结果 柴胡皂苷a 在0.296~2.96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回归方程为Ya=1.387 6X-2.920 2(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7.4%,RSD为2.39%(n=6);柴胡皂苷d 在0.299~2.99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d=1.259 5X-1.290 6(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8.1%,RSD为2.47% (n=6).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柴胡药材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宋宏刚;许红辉;裴彩云;赵韶华;李文烈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