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全;刘福来
目的 观察苦豆子方剂对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高脂血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苦豆子方剂;对照组给予血脂康胶囊.两组均连续用药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并进行总体疗效和安全性评定.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6.7%,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显效率75.0%,总有效率90.0%.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能显著降低血浆TC,TG,LDL(P<0.01),升高HDL(P<0.01).结论 苦豆子方剂可明显改善血脂紊乱患者的状况.
作者:马建慧;曹亚军;陈虹;张新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随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档案的社会教育作用已日益突出.作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管理部门,搞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档案管理,发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档案的社会教育作用,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通过几年的实践,形成一些粗浅的体会和认识.
作者:郭晓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从车前草中提取熊果酸,并测定其含量.方法 采用超声技术提取熊果酸,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测得车前草中熊果酸含量为0.322 1%,平均回收率为98.1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2%(n=5).结论:采用超声技术提取车前草中的熊果酸,具有提取快速、操作简单、节省溶剂、无需加热、有效成分提取率高等优点.
作者:袁珂;杨中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贯叶连翘提取物中金丝桃苷鉴别方法和稳定性.方法 对贯叶连翘提取物进行化学、薄层、紫外鉴别.通过加速实验从不同影响因素分析贯叶连翘提取物中金丝桃苷的稳定性.结果 贯叶连翘提取物的盐酸-镁粉反应显阳性,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紫外光谱在363 nm处有大吸收峰.贯叶连翘提取物在酸、碱、热、湿、光、氧化、加速实验等条件下金丝桃苷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结论 3种鉴别方法能很好地鉴别出黄酮苷类(金丝桃苷)的存在,定性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鉴于金丝桃苷的稳定性,在对贯叶连翘进行贮存时,应密闭、闭光、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作者:王怀冲;范国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咳平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黄芩和柴胡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的含量.结果 黄芩、柴胡供试品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均有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品无干扰.柴胡皂苷a在0.420~8.4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74%,RSD为2.95%;柴胡皂苷d在0.992~19.84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83%,RSD为2.81%.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晓玲;段金廒;钱大玮;沈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对菊苣子进行理化鉴别研究,为制定菊苣子的质量标准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化学法、薄层色谱法对菊苣子、菊苣、菊苣根进行理化鉴别,比较三者之间化学成分异同.结果 可选用茚三酮反应,开环与闭环反应,醋酐-浓硫酸反应做为菊苣子的化学法鉴别反应;选用对甾体三萜、香豆素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作为菊苣子薄层鉴别方法.结论 化学法、薄层色谱法对菊苣子鉴别简单易行,稳定可靠.
作者:闫明;黄毅;刁娟娟;钟丽;冷英丽;康爱荣;严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查阅1998~2002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总结20个决明子与他药配伍及复方制剂中医临床上的应用,显示决明子与他药配伍在降血脂、降血压、高粘血症、润肠通便、美尼尔氏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毒性角膜炎、脂肪肝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马爱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风消积合剂治疗急性期中风的疗效.方法 将4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对照组患者20例,给予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21例,再加用中风消积合剂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 说明中风消积合剂治疗急性期中风疗效确切.
作者:承颖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益肝灵分散片中水飞蓟宾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C18柱;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48∶52∶1);检测波长:288 nm;结果水飞蓟宾的线性范围为10.64~53.20 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5%,RSD=1.40%.结论 该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可用于益肝灵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小平;杨银盛;周铁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岩黄连 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为石山地区特有的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在桂西北地区常用于消炎止痛、拔毒、治疗疥疮中毒,亦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中草药.目前,岩黄连的野生资源日渐减少,已无法满足生产之急需.文章总结了作者十多年来对岩黄连进行引种驯化与人工栽培繁殖试验的研究成果,对岩黄连的生态生物学特性以及种植栽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种植栽培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为开展岩黄连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种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作者:韦忠福;王冬梅;杨得坡;蒋林;韦贵剑;唐志;陈元生;陆建强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黄鹌菜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用波谱学方法确定结构.结果 从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和一个混合物,其结构鉴定为正二十二烷醇(Ⅰ),二十二烷酸(Ⅱ),蒲公英甾醇乙酸酯(Ⅲ),β-胡萝卜苷(Ⅳ),芹菜素(Ⅴ),β-谷甾醇(Ⅵ)和豆甾醇的混合物(Ⅶ).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作者:谢青兰;管棣;张媛媛;曹厚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系统回顾了近40年来苦瓜化学成分研究概况,着重介绍了国内外苦瓜中三萜、甾体及多肽等具显著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苦瓜含有三萜、甾体类、生物碱、蛋白、有机酸及糖类等多种活性化学成分,具有降血糖、抗肿瘤、抗病毒及抗生育等多种药理活性.
作者:邓向军;徐斌;董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地黄中梓醇的积累分布规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流动相:乙腈-水(0.5∶99.5);检测波长:210 nm.结果 标准曲线为:Y=347.93X+10.138(r=0.999 6),梓醇在0.322 4~2.901 6 μg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21%,RSD为1.35%(n=5).结论 地黄中不同部位梓醇的积累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解军波;张彦青;戚务勤;张明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掌叶半夏的生长特性与光照、温度、土壤、水分、肥料等的关系.方法 试验观察采用大田定株、随机抽样与盆栽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掌握了掌叶半夏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规律.结论 该植物在半遮荫、25~30℃的砂质土壤中生长较好,以饼肥或尿素作为肥料,可以大面积地栽培.
作者:高德民;周凤琴;于金宝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食药用菌富集重金属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综述了食药用菌富集重金属的机理及应用概况,为食药用菌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晓柠;兰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紫胡止咳液的止咳作用.方法 通过豚鼠枸缘酸引咳、小鼠氨水引咳、肺酚红排泄等试验,并将紫胡止咳液与止咳枇杷冲剂进行对比,验证紫胡止咳液的止咳作用.结果 紫胡止咳液使豚鼠的咳嗽潜伏期延长,咳嗽次数减少;对氨水致小鼠咳嗽的潜伏期和咳嗽次数的影响非常明显,能明显增大小鼠肺酚红排泄量.结论 紫胡止咳液能抑制枸椽酸引起的豚鼠咳嗽反应,增加小鼠肺酚红排泄量,抑制氨水引起小鼠咳嗽的发生,提示紫胡止咳液有镇咳的功效.
作者:郭江;张凤海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灵魂,几千年来,一直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针对关于五行学说的起源及哲学内涵至今还存在许多争论,以五行哲学的基本内涵作为评价五行本源的研究出发点,分析了历史上各种传统五行起源说在根本上无法解决的逻辑矛盾,指出过去有关五行本源说可能存在很大误区.
作者:谭春雨;方力行;陶御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利用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从银杏叶中分离制备聚戊烯醇同系物单体.方法 采用石油醚对银杏叶索氏提取,经硅胶柱层析初步分离纯化,由制备型RP-HPLC进行分离得到10个单体.结果 经UV、IR、MS、1HNMR和13C NMR鉴定,证明所得聚戊烯醇乙酸酯中异戊烯基单元数为11~20,排列为(ω)-(trans)2-(cis)n-(α).结论 RP-HPLC可用于银杏叶聚戊烯醇单体的制备.
作者:孙磊;李春斌;范圣第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优化翻白草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以粗多糖得率和总糖含量为评价指标,对翻白草中多糖提取工艺进行筛选.结果 综合考虑,佳提取工艺为煎煮2次,温度70℃,加水12倍量,煎煮时间1 h.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经济、简单、稳定、可行.
作者:李瑞;沈鸿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探讨消糖合剂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60例患者服用消糖合剂与二甲双胍片;对照组用二甲双胍片.治疗两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7.5%.两组治疗后血糖、症状的变化均有明显改善,且两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结论 消糖合剂对2型糖尿病有明显疗效.
作者:李莹;贾斌;李志伟;邵新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