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彬;樊莲莲;刘桂花;刘金荣
加热炮制是常用的传统中药炮制法之一.方法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中药的毒性和临床疗效.以下就加热炮制法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作一探讨.
作者:曹月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制备高纯度槲皮素用作对照品或满足特殊需要的试剂;建立精制槲皮素含量测定及方法.方法 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芦丁,再进行酸水解得到槲皮素,HPLC进行测定含量.结果 所得槲皮素的纯度达到95%以上.结论 碱溶酸沉法提取芦丁,再酸水解得到槲皮素的方法可得到高纯度的槲皮素.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精制槲皮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精密度、适用性强.
作者:赵文彬;樊莲莲;刘桂花;刘金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综述了大孔树脂的性质及其分类、大孔树脂在中药成分研究、中成药制备及质量控制研究中的应用.为今后利用大孔树脂技术在中药研究和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闫磊;何再安;刘焱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ET-1)对大鼠梗阻性黄疸肾损伤的作用,以及丹参对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正常对照组(CN)、假手术对照组(SO)、梗阻性黄疸组(OJ)、丹参治疗组(OJ+SM).分别于手术后7 d和14 d两个时段检测血浆ET-1,TB,DB,BUN,Cr水平,同时对肾脏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与CN组和SO组比较,OJ组大鼠血浆ET-1,TB,DB,BUN,Cr水平明显升高(P<0.01),同时伴有肾脏病理形态学的改变.丹参治疗可使血浆ET-1,TB,DB,BUN,Cr水平明显降低,与OJ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肾组织形态学变化明显减轻.结论 梗阻性黄疸时大鼠血浆ET-1明显升高,与BUN和Cr呈正相关;丹参通过降低血浆ET-1水平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肾脏起保护作用.
作者:高卉;阮明凤;龙浩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利肺片中五味予甲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18色谱柱(5 μm,4.6 mm×200 mm);甲醇-水(77∶23)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313 nm.结果 五味子甲素在0.068~2.72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为0.79%.结论 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可用于利肺片中五味子甲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田军;贺飞;李刘辉;刘永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提高蒙药地格达-4的质量标准.方法 薄层色谱法.结果 建立了该药所含的肋柱花、栀子、黄连和瞿麦四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论 该方法简便,具专属性.重现性好,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该药的定性质控.
作者:巴俊杰;荀雅书;李树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介绍了张洪教授治疗急症的经验.具体介绍了治疗急腹症、血证、中风、高热的临床辨治并附验案举证.
作者:孙元莹;郭茂松;王暴魁;姜德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直以来,作为医学公共基础课的化学课程由于过分强调了化学学科的独立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医学生在学习中普遍认为化学难学、学而无用.如何既贯彻临床医疗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又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使临床医疗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化学知识,为今后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打下扎实基础,笔者以化学实验作为切入点,进行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罗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长期饮酒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Fas-L抗原和细胞凋亡在各时间段的表达.方法 7.2%酒精代水自由饮用12周的大鼠用线拴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在缺血后不同时间(1,3,6 h)分别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TUNEL法动态检测Fas-L抗原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长期饮酒组大鼠缺血1 h,Fas-L抗原和凋亡细胞呈阳性,3 h达高峰,6 h减少.结论 长期饮酒大鼠在脑缺血后Fas-L的阳性表达和细胞凋亡比正常大鼠脑缺血明显,且促使凋亡细胞迅速坏死.
作者:刘超;吴光;崔松彪;朴虎男;关宏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C-反应蛋白(CRP)在成功建立佐剂关节炎大鼠模型的预测作用.方法 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取30只予完全福氏佐剂0.1 ml左后足跖皮下注射,余下10只为正常对照组(A组),于注射后15 d检测CRP,比较造模成功组(B组,23只),造模不成功组(C组,7只)及A组之间CRP水平.结果 B组CRP水平明显升高,两两比较B组与A、C组之间P<0.01,A组与C组比较P>0.05.结论 血浆CRP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造模成功与否可能有预测价值.
作者:周忠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凉血脱敏法治疗血热型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凉血脱敏汤加味综合治疗变应性鼻炎36例,并设对照组常规口服西替利嗪片治疗28例,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近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为7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采用凉血脱敏法治疗血热型变应性鼻炎能显著缓解症状,加速痊愈,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胡陟;张世中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系统回顾了近40年来苦瓜化学成分研究概况,着重介绍了国内外苦瓜中三萜、甾体及多肽等具显著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苦瓜含有三萜、甾体类、生物碱、蛋白、有机酸及糖类等多种活性化学成分,具有降血糖、抗肿瘤、抗病毒及抗生育等多种药理活性.
作者:邓向军;徐斌;董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随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档案的社会教育作用已日益突出.作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管理部门,搞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档案管理,发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档案的社会教育作用,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通过几年的实践,形成一些粗浅的体会和认识.
作者:郭晓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白芷对脂多糖和D-氨基半乳糖诱导败血症性休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5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给药组.给药组分别按300,100 mg/kg腹腔注射白芷提取物,阳性对照组按30mg/kg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30 min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脂多糖(36 mg/kg)和D-氨基半乳糖(800 mg/kg)的混合溶液,比较各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同时每d观察小鼠的死亡率至第3天.结果 100 mg/kg剂量给药组存活率达到50%,300 mg/kg剂量给药组存活率达到70%,两个剂量给药组降低脂多糖和D-氨基半乳糖诱导败血症性休克小鼠血清AST和ALT含量的升高(P<0.01),同时显著降低TNF-α含量(P<0.001).结论 白芷提取物是通过减少TNF-α的分泌,对肝损伤起保护作用,终降低脂多糖和D-氨基半乳糖诱导败血症性休克小鼠死亡率.
作者:姜英子;吕惠子;全哲山;朴虎日;崔炯谟;李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根据三七具有活血止血的双重功效,临床上运用三七治疗上消化道出血、高脂血症、糖尿病、急性咽喉炎、复发性口疮等收效满意,另外三七对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也有重要的预防作用.
作者:赵志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黄连乙醇提取液的成分及小檗碱含量,比较黄连和盐酸小檗碱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使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鉴定黄连乙醇提取液中成分及小檗碱含量,选取盐酸小檗碱做体外对比抑菌实验,观察黄连和盐酸小檗碱的抑菌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结论黄连对H.pylori的体外抗菌活性与小檗碱的相比,黄连较好.
作者:吴静;王克霞;胡联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胃康系列方治疗胃脘痛的疗效.方法 对1 000例患者分别用胀痛方、灼痛方、冷痛方、绵痛方、绞痛方、剌痛方、萎痛方辨证加减治疗.结果 显效率90.3%,有效率99.1%.结论 胃康系列方治疗慢性胃脘痛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启学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用中成药逍遥丸合归脾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120例,观察其疗效.方法 口服逍遥丸和归脾丸,各10粒/次,3次/d,服用0.5~1.5个月.结果 总有效率达95.0%,且副作用极小.结论 中成药逍遥丸合归脾丸可以从根本上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服用方便,副作用小,能够长期服用.可进一步研究,作为中青年脑力劳动者、工作紧张者的保健及预防药品推广应用.
作者:张银萍;孙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利用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从银杏叶中分离制备聚戊烯醇同系物单体.方法 采用石油醚对银杏叶索氏提取,经硅胶柱层析初步分离纯化,由制备型RP-HPLC进行分离得到10个单体.结果 经UV、IR、MS、1HNMR和13C NMR鉴定,证明所得聚戊烯醇乙酸酯中异戊烯基单元数为11~20,排列为(ω)-(trans)2-(cis)n-(α).结论 RP-HPLC可用于银杏叶聚戊烯醇单体的制备.
作者:孙磊;李春斌;范圣第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蜂胶中柯因、槲皮素、洋芹素的含量并比较其差异.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柯因、槲皮素、洋芹素为指标成分测定河南、湖北等地6种蜂胶中相应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ODS(150 mm×6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168.75∶44.8∶0.2),流速为0.7 ml/min,检测波长为273 nm,柱温为26.8℃,用外标峰面积法定量.结果 不同产地蜂胶中指标成分的含量不同.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作蜂胶中柯因、槲皮素、洋芹素的含量检测和不同产地蜂胶成分的对比以及真伪优劣的鉴定.
作者:王东;杨林莎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