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动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兰艳;金元哲

关键词:运动病, 发病机制
摘要:综述了关于运动病发病机制中的几种主要学说,着重探讨了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的感觉冲突理论和神经不匹配学说,以及近年来出现很多新的研究成果的神经递质假说和内分泌异常假说.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肺炎的中医药治疗

    目的 介绍小儿肺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方法 参照近期文献,并加以整理和归纳.结果 中医药可广泛应用于小儿肺炎各型的治疗.结论 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效果良好.

    作者:林建荣;邓翠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穴位埋线治疗妇女更年期潮热汗出

    妇女更年期潮热汗出,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出现的潮热汗出症状,可同时伴有月经紊乱、眩晕、耳鸣、心悸、失眠等症.笔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该症30例,取得了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确诊为更年期综合征.观察病例共30例,年龄大54岁,小45岁,平均49.5岁;病程短3个月,长3年,平均1.6年;经过服药等方法治疗无效者21例,未经任何治疗者9例.30例均有潮热汗出伴有月经紊乱、情绪激动、情志异常、皮肤感觉异常等表现,排除心、肝、肾、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作者:李种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苦参碱的药代动力学及心血管作用研究进展

    苦参碱(Matrine,Mat.)是从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苦豆子S.alopecuroides L.[1],广豆根S.subprostrata Chun etT.Chen等中分离出来的生物碱,是白金雀儿碱(lupanine)的异构体,属于四环的喹诺里西啶类(quinolizidine),分子式为C15H24N20.多年来对其大量的药理和临床研究发现,其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抗肝纤维化[2]、抗心律失常[3]等多种药理作用,且目前其在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所以本文主要就其20世纪90年代以来药代动力学、心血管药理作用和急性毒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晓丹;李显庆;邵碧霞;马灵芝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在英国感受解决问题学习法

    解决问题学习法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方法,旨在培养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具备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学生,使学生们能够在日后的生活及职业中乃至终生能够继续独立学习.笔者通过在英国的经历,亲身感受到了其成果,认识到了其重要性,并从教师角色、学生角色的改变,评估系统和激励体制等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了解决问题学习法在英国的概况.

    作者:朴光春;陆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杏芎合并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目的 观察杏芎氯化钠注射液合并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予以杏芎氯化钠注射液加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和对照组30例,单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分别于第7天及第14天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7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P<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相当,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显效较快.

    作者:杨文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药材加工学》教学方法与探讨

    《中药材加工学》是研究中药材加工理论、技术、方法、加工品标准、加工品质量评价及工艺发展的学科.通过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中药材加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中药材产地加工的起源、现状、主要技术和加工品的商品规格,了解中药材加工机械的性能、工作原理和中药材加工现代研究等内容.其教学质量与该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提高其教学质量,结合当前中药材加工学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对《中药材加工学》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陆兔林;李林;毛春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冰醋酸涂剂稳定性实验及剂型改革

    目的 研究冰醋酸涂剂的稳定性及贮存期,并探索进行剂型改革.方法 通过各贮存温度下含量的测定,研究原剂型的贮存期;并用经验加速实验法、经典加速实验法,研究新剂型的稳定性和贮存期.结果 原剂型在冷藏条件下有效期只有20 d.将冰醋酸与75%乙醇分两A、B两部分包装,可极大地延长其贮存期.新剂型在温度40℃、相对湿度75%条件下放置3个月,含量为98.37%,经典加速实验测得25℃时的贮存期为6年.结论 原剂型不适合批量生产;新剂型有效期暂定为2年.

    作者:王小莉;谢景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肺片中五味子甲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利肺片中五味予甲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18色谱柱(5 μm,4.6 mm×200 mm);甲醇-水(77∶23)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313 nm.结果 五味子甲素在0.068~2.72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为0.79%.结论 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可用于利肺片中五味子甲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田军;贺飞;李刘辉;刘永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泌淋清胶囊中槲皮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泌淋清胶囊中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Dalian Elite Hypersil ODS 2 5μm(200 mm×4.6 mm)柱,以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30℃.结果 在0.020 43~0.204 3μg的检测范围内,对照品的浓度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895 670X-1 754,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0.92%.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作者:黄书燕;易峰;何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食药用菌重金属富集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食药用菌富集重金属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综述了食药用菌富集重金属的机理及应用概况,为食药用菌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晓柠;兰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增液消石丸治疗泌尿系结石76例

    目的 观察增液消石丸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 口服增液消石丸,3次/d,9 g/次,30 d为1个疗程.结果 痊愈59例,显效11例,无效6例,服药时间长5个疗程,短1个疗程.总有效率92.1%.结论 疗效与结石大小以及部位有关,增液消石丸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鑫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葛根素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葛根素的抗衰老作用及机理.方法 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老龄)对照组、小剂量(老龄)给药组、大剂量(老龄)给药组、VE(老龄)对照组,(少龄)对照组.给药4周,颈椎脱臼处死,检测心、脑、肝等组织中的SOD的活性和MDA的含量.结果 葛根素对大鼠心、肝等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升高,心、脑、肝等组织中MDA含量显著下降.结论 葛根素具有抗衰老作用,其抗衰老作用的主要作用机制可能是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起作用的.

    作者:钟星明;江丽霞;肖海;刘春棋;曾靖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治疗老年痴呆中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常用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中药复方及中成药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肝制备酶试液,对8种中药材的水和乙醚提取液活性初步筛选,再对初筛抑酶活性较强的益智仁、丹参和钩藤乙醚提取液经薄层层析(TLC)后作抑酶试验.结果 8种中药的水和乙醚提取液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其中以益智仁、丹参和钩藤抑酶活性较强,其乙醚提取部位显示出多种抑酶活性成分.结论 实验结果与动物实验一致,该实验采用小鼠肝制备酶试液筛选治疗老年性痴呆中药的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部位及成分,方法简便、可行.

    作者:金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块消合剂中丹参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块消合剂中丹参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离心-微孔滤膜过滤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色谱柱为Diamonsil-ODS C18柱(4.6 mm×250 mm,10 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冰醋酸(0.5∶8∶92∶1),检测波长为280 nm,进行测定.结果 方法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7%,RSD为1.73%;丹参素在0.106 7~1.067 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8).结论 该方法可靠,结果准确,可作为乳块消合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赖娟;杨明;莫强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持续负压吸引在临床外科的应用体会

    我院于2001-2005,在胸外科和普外科对手术后各种漏、切口脂肪液化、深部脓肿和急慢性脓胸采用局部持续负压吸引,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2例,男48例,女34例,年龄2~65岁,平均37岁.其中胆总管结石10例,肝内胆管结石7例,胆总管下段狭窄5例,肠切除6例,先天性巨结肠3例,坏死性胰腺炎2例,化脓性胰腺炎7例,化脓性阑尾炎致弥漫性腹膜炎13例,臀部脓肿3例,大腿深部脓肿5例,急性脓胸12例,慢性脓胸9例.1.2分类胆漏18例,胰漏2例;腹腔、胸腔感染25例;吻合口漏6例;切口皮下脂肪液化16例;各种软组织脓肿15例.

    作者:张松;魏小栋;王凤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引种栽培珐菲亚与原产地珐菲亚主要成分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引种栽培珐菲亚的皂苷成分与原产地珐菲亚皂苷成分的变化.方法 采用UV及HPLC法对引种栽培9个月的药用植物珐菲亚(巴西人参)和原产地珐菲亚(巴西人参)中的皂苷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引种栽培的珐菲亚与原产地所产的珐菲亚药材二者的紫外光谱在205 nm处均有一特征吸收峰,HPLC色谱图也表明二者相对峰形及出峰时间相似.结论 引种的珐菲亚皂苷成分与原产地珐菲亚中皂苷成分相比,虽有相同之处,但仍有差异.

    作者:凌征柱;杨东爱;马小军;蓝祖栽;刘园;赵维合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100种中药粉末的粒度测定

    目的 研究微米中药的粒度与粒度分布.方法 采用Winner3001干粉激光粒度仪对100种中药粉末的粒度进行测定.结果 100种中药粉末中,77种微粉的粒度分布为0.1~75μm,D50≤33μm,<75μm的颗粒累积不少于95%,23种中药细粉的粒度分布为1~150μm.<150μm的颗粒累积不少于95%.结论 建议中药微粉的概念定义为:中药微粉的粒度分布为0.1~75μm,D50≤33μm,<75μm的颗粒累积不少于95%.

    作者:杨瑛;杨永华;蔡光先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蛇足石杉中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蛇足石杉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石杉碱甲为对照,在246 nm波长下建立标准曲线进行蛇足石杉中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 实验表明吸光度和含量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9),且精密度良好(RSD=1.14%);样品在1 h内测定稳定(RSD=0.947%).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简便、快速测定蛇足石杉中生物碱含量的方法,该测定方法可作为蛇足石杉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虎;马燮;郝世雄;熊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葛根素对运动训练大鼠血液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运动训练大鼠血液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大鼠游泳运动训练后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及血糖(BS)、丙二醛(MDA)和全血血红蛋白(Hb)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 与安静组比较,运动训练组SOD活性和BS含量表现出适应性升高,而MDA含量和GOT活性有显著性升高.给药+训练组大鼠与训练组比较,SOD活性、BS、Hb含量显著升高,MDA含量、GOT活性显著下降.结论 葛根素具有清除运动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物和提高BS,Hb含量的作用.

    作者:吴剑波;钟星明;江丽霞;刘春棋;曾靖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Shim-pack VP-ODS色谱柱(1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7∶53∶0.2),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40℃.结果 黄芩苷在0.2411~1.206 μg(r=0.999 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1%,RSD=1.21%(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蒲地蓝消炎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艳涛;鞠建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