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用植物产地加工的目的与意义

杨俊杰;张振凌

关键词:药用植物, 产地加工
摘要:从技术、经济等九个方面加以论证,阐明药用植物的产地加工对于保证中药材质量和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薄层色谱法测定复方银杏口服液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测定复方银杏口服液中阿魏酸的含量,建立复方银杏口服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样品脱脂后先后采用石油醚,醋酸乙酯萃取,再用醋酸乙酯溶解,点样,用TLC法测定阿魏酸的含量.结果:测定了三批复方银杏口服液中阿魏酸的含量,建立了该制剂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结论: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LIU Yi-mei;夏青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恩施州GAP地道药材品种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恩施州GAP地道药材品种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对恩施州的12个GAP药材品种药用部位、种植土壤的重金属元素的分析研究,查明了药材中重金属铅、砷、镉、铬、汞的含量及分布特征.结果:铬是药材中主要污染元素,在被检测的药材中超标的占25%;其次为镉、铅分别有一个品种超标,占被检测对象的8.3%;其它无超标现象.结论:恩施州的12个GAP地道药材品种的安全性较好,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药用植物出口标准;个别元素超标的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驰;张巍;陈建英;周大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枳壳中新橙皮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测定枳壳中新橙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选用色谱柱为Hypersil C18(250 mm×4.6 mm,5 μm); 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pH=3)(19∶81);检测波长283 nm;流速1.0 ml/min;柱温 25℃. 结果:新橙皮苷进样量在0.155~0.93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1,n=6); 新橙皮苷的加样回收率103.12%(RSD=1.22%).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枳壳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武亮;余世平;杨世林;任燕冬;李越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壮骨祛风合剂的制备工艺与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壮骨祛风合剂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利用水提醇沉的方法制备壮骨祛风合剂建立性状、鉴别等质量标准;该对照组对该制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的疗效进行临床应用观察.结果:制剂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靠;治疗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该制剂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疗效确切.

    作者:王晓君;张金声;李洪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灵芝及其制剂中灵芝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的研究概况

    目的:介绍近10年来灵芝及其制剂中灵芝多糖的提取和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其提取和含量测定的研究概况.结果:灵芝多糖的提取以水提为主,并可在提取前对灵芝子实体采取预处理,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和滴定法如姆松-华尔格法.结论:灵芝多糖的水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可行,但控制灵芝及其制剂的质量的方法尚有待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作者:林世和;谢岱;余南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0种常见中药材的掺伪鉴别

    介绍10种中药材的伪品、掺伪品的性状鉴别方法,以辨别真假,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葛文龙;杨水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生发Ⅰ号的制备及疗效观察

    目的:研制生发Ⅰ号并观察其对班秃的疗效.方法:乙醇提取法、热溶法;对照观察法.结果:对班秃的治疗有效率为84.12%.结论:生发Ⅰ号制备工艺合理,是治疗班秃的有效药物.

    作者:胡晓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鞣酸苦参碱原料及其制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研究鞣酸苦参碱原料及其制剂含量测定的方法,对其质量标准进行了修订.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以鞣酸苦参碱中主要活性成分苦参碱为定量参照,在样品提取物中加入过量酸完全反应,用碱回滴.结果:通过对比试验,所用方法精确度和重现性较为理想.结论:所用方法较原标准所采用的方法简捷,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原料及制剂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蒲恒然;熊灿琼;陈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蝉拟青霉多糖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蝉拟青霉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蝉拟青霉多糖的含量.结果:测定波长485 nm,在0.005~0.230 mg·ml-1范围内多糖浓度与吸收度有良好的线形关系,回归方程A=8.130C+0.033,r2=0.996,平均回收率为97.99%±3.96%,RSD=4.04%.蝉拟青霉菌丝体的多糖含量为1.9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显色稳定,可用于蝉拟青霉多糖的含量测定.

    作者:熊中奎;金丽琴;吕建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药用植物产地加工的目的与意义

    从技术、经济等九个方面加以论证,阐明药用植物的产地加工对于保证中药材质量和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

    作者:杨俊杰;张振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玉肤养颜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目的:建立玉肤养颜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方中当归、白术、赤芍等3味药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结论:薄层色谱鉴别可作为玉肤养颜胶囊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贾晓波;王世伟;王桂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阳春砂在西双版纳的栽培模式及可持续生产建议

    根据阳春砂仁在西双版纳的引种、生产及对主产区的考察研究,归纳总结了阳春砂三种栽培技术模式,提出了阳春砂可持续生产模式改进的设想,以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实现热带雨林的持续利用及阳春砂的可持续生产.

    作者:彭建明;马洁;彭朝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苍耳子超临界流体萃取物的成分分析

    目的:分析苍耳子超临界流体萃取物的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药材,气相-质谱连用分析其成分.结果:分离鉴定出15种成分,其中亚油酸含量高,棕榈酸次之.结论:首次对苍耳子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其萃取物中含挥发性成分和脂肪酸类成分.

    作者:刘玉红;富菊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熊胆开明片防治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熊胆开明片防治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并发症.方法:将695例患者726只眼随机分成二组,分别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和加用中成药熊胆开明片辅助治疗.两组疗程20 d,分别观察视力及并发症出现的情况.结果:经熊胆开明片治疗后,病人视力恢复情况和总有效率较对照组优越,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熊胆开明片是防治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有效药物.

    作者:刘斌;李雄;汪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如何保持中药研发与产业化阶段的延续性

    通过分析中药研究和产业化过程的衔接问题,提出目前真正的品牌中药产品较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研发阶段和产业化阶段所用原料及炮制法不一致、工艺不一致、储藏条件不一致,以致于新药上市后,其疗效严重偏离其临床实验阶段的效果.建议加强中药材规范生产基地建设、尽快建立药材、饮片、炮制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批准文号制度、提高制药机械的自动化生产程度、成立国家级标准中试基地,加强市场产品质量标准和药理学试验证工作.

    作者:徐柏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慢性骨髓炎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慢性骨髓炎由急性骨髓炎失治迁延造成.尤其在交通、医疗、经济条件相对滞后的农村尤为多见,且多见于学龄儿童.本文对慢性骨髓炎的治疗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田世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安蛔排虫汤治疗胆道蛔虫症40例

    目的:探讨中药安蛔排虫汤治疗胆道蛔虫症疗效.方法:用自拟中药安蛔排虫汤,结合西医解痉对症治疗胆道蛔虫症40例.结果:临床治愈36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97.5%.结论:安蛔排虫汤治疗胆道蛔虫症有安蛔止痛、利胆排虫作用,疗程短,经济,效果明显.

    作者:李培谦;王新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舌莲止带汤治疗宫内置环病理性带下38例

    目的:观察舌莲止带汤治疗宫内置环病理性带下的疗效.方法:运用舌莲止带汤辨证施治.结果:总有效率94.8%.结论:舌莲止带汤治疗宫内置环病理性带下病,只要辨证准确,治疗得法,则疗效显著.

    作者:应淑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药免疫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

    综述了近年来对雷公藤、狼疮颗粒等单味药或复方中药免疫抑制作用实验研究概况,对其药理作用的复杂性等进行了探讨,并对今后研究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段国峰;明广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莫沙必利伍用舒肝健胃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伍用舒肝健胃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莫沙必利和舒肝健胃丸,并与对照组单独口服莫沙必利相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疗效(P<0.05).结论:莫沙必利伍用舒肝健胃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优于单用莫沙必利.

    作者:张淑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