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 Yi-mei;夏青松
世界新药研发竞争加剧,美国、日本和欧盟占主导地位.跨国制药公司是新药开发的主力军,生物技术药物是目前研发的热点.中国新药研发形势不容乐观,国内新药开发多以仿制为主,自主创新、拥有知识产权的新药很少.近年来合同研究单位越来越多,随着多学科、新技术应用于新药开发,使药物研究领域多样化.
作者:凌良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壮骨祛风合剂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利用水提醇沉的方法制备壮骨祛风合剂建立性状、鉴别等质量标准;该对照组对该制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的疗效进行临床应用观察.结果:制剂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靠;治疗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该制剂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疗效确切.
作者:王晓君;张金声;李洪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不良反应也突现出来.通过查阅国内近10年文献,表明中药不良反应原因主要在于剂量过大、长期用药、用法不当、药不对证等9大因素;其防范措施常采取控制剂量、辨证施治、依次炮制、合理配伍等方法,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李军;刘先琼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56例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作疗效对比观察.治疗组予以痰热清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滴,1次/d,疗程均为10 d.结果: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改善咳嗽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炎疗效良好.
作者:程国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安蛔排虫汤治疗胆道蛔虫症疗效.方法:用自拟中药安蛔排虫汤,结合西医解痉对症治疗胆道蛔虫症40例.结果:临床治愈36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97.5%.结论:安蛔排虫汤治疗胆道蛔虫症有安蛔止痛、利胆排虫作用,疗程短,经济,效果明显.
作者:李培谦;王新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药海撷菁>梅全喜著,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06出版,列为中华当代名医系列丛书第2卷,本书副题为梅全喜主任中药师从药20年学术论文集.
作者:谢海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普利高津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在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研究中,均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文章通过对耗散结构理论的把握,提出中西医结合教学要以开放系统作为基本出发点,以远离平衡态来增加教学的活力,以非线性作用作为教学改革的依托,以涨落来触发教学的突破,从而使中西医结合教学形成新的有序的耗散结构.
作者:王炜;严火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制生发Ⅰ号并观察其对班秃的疗效.方法:乙醇提取法、热溶法;对照观察法.结果:对班秃的治疗有效率为84.12%.结论:生发Ⅰ号制备工艺合理,是治疗班秃的有效药物.
作者:胡晓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通过对中医治则的归类整理,对中医治则的层次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医治则可根据病机分为四个层次,即:治疗的总则、病类的治则、具体疾病的治则、症状治则.提出以此四个层次为框架,建立治疗学理论体系,更好地指导临床.
作者:李征;李长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通过药品抽样及检验工作中发现的药品制假、售假,严重扰乱医药市场,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不良现象,提出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以及整顿医药市场,切除制假根源,规范流通领域势在必行,以彻底杜绝假药的泛滥.
作者:侯凤霞;陈秀珍;尹丽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鼠曲草充白头翁的原因,以说明二者在临床上不可等同使用.方法:对白头翁与鼠曲草的基源鉴定、药理成分、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功效主治等进行辨析.结果:白头翁是治痢的要药,而鼠曲草是治咳、喘、痰的要药.结论:不能把鼠曲草当成白头翁使用.
作者:卢顺满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针对蒲黄在炒炭过程中容易着火灰化、损耗量大、难以把握炮制程度的特点.采用间歇式的炒炭方法,不仅利于安全操作、准确把握炮制程度,而且得率有所提高.
作者:方洪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对植物和动物中的聚戊烯醇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布、药理作用及其衍生物的合成途径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开发聚戊醇类化合物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永辉;欧阳臻;杨克迪;陈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舌莲止带汤治疗宫内置环病理性带下的疗效.方法:运用舌莲止带汤辨证施治.结果:总有效率94.8%.结论:舌莲止带汤治疗宫内置环病理性带下病,只要辨证准确,治疗得法,则疗效显著.
作者:应淑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测定川渝地方用金银花品种中绿原酸的含量,评价其内在质量.方法:分光光度法.结果:测定了川渝5种1变种共15个金银花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结论:所测样品中栽培有一定规模的品种中绿原酸含量除峨眉忍冬外均高于野生者中同种忍冬,不同产地花蕾样品的绿原酸含量差异很大,等于甚至大于不同品种间的差异.
作者:苟占平;万德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改进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比较了<中国药典>方法和改进方法.采用70%乙醇为提取溶剂,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18%,RSD为1.682%.结论:改进的方法简便,准确,可减少有机溶剂对人的毒害和对环境的污染,为实践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冬雪;杜守颖;贾海英;吴清;郑海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对胃乐胶囊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并观察该制剂的临床疗效.方法:建立该药的质量控制方法,并将27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成3组进行治疗观察.结果:制剂工艺可行,质量可控,临床疗效可靠.结论:该药与西药联用,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并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丁毅;乔立新;吴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介绍10种中药材的伪品、掺伪品的性状鉴别方法,以辨别真假,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葛文龙;杨水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综述槲寄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方法:查阅了近十余年来国内外有关槲寄生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槲寄生中除了黄酮、生物碱类等小分子化合物外,还含有大量的凝集素、多糖等高分子的生物活性成分.药理作用方面重点综述了槲寄生的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抗病毒、免疫调节、抗骨质疏松、降血压、降血糖等药理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及肿瘤的辅助用药等.结论:我国槲寄生资源丰富,应该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
作者:王俊;王国基;颜辉;褚衍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测中药复方普乐康口服液治疗HIV/AIDS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普乐康口服液临床治疗不同疾病期的AIDS患者共12例,观察服药前后患者AIDS机会性感染及其多种并发症的疗效,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的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及HIV-RNA变化值.结果:患者12例(早期4例,中期5例,晚期2例,临终期1例)服用普乐康口服液3个月后能全面改善AIDS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率平均为44.7%,显效率28.0%,总有效率91.6%.服药3个月、6个月后,CD4+平均增加值分别为173.92,179.58 cells/μl;HIV载量平均下降值为65.27 cp/ml,129.16 cp/ml,其中有两例HIV载量检测不出(早期、中期各1例),并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普乐康口服液治疗不同年龄不同疾病期HIV/AIDS感染者,能明显降低机会性感染及其并发症,能使免疫功能恢复正常,HIV载量明显下降.
作者:田中伟;宋向凤;冯捷;马慧群;刘超;曹毓琳;周心芳;曹文毓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