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梅全喜著《药海撷菁》读后感

谢海洲

关键词:学术论文集, 中医古籍, 出版社, 中药, 名医, 副题, 丛书
摘要:<药海撷菁>梅全喜著,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06出版,列为中华当代名医系列丛书第2卷,本书副题为梅全喜主任中药师从药20年学术论文集.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半枝莲与半边莲的鉴别

    半枝莲与半边莲是常见的中药.近年来笔者发现半枝莲与半边莲代用情况较为多见.由于两种药物有效成分有差异,又是异科植物,药名又是一字之差,在此有必要将两种药物分别鉴别如下:

    作者:杨祚荣;刘邦强;陈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安神胶囊的研制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安神胶囊的制备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TLC,HPLC法对处方中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并采用谷维素作对照进行了100例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制备工艺合理;治疗神经衰弱的总有效率为81%.结论:该品有稳定可控的质量标准和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丽敏;牟欣;王爱武;耿晖;王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安蛔排虫汤治疗胆道蛔虫症40例

    目的:探讨中药安蛔排虫汤治疗胆道蛔虫症疗效.方法:用自拟中药安蛔排虫汤,结合西医解痉对症治疗胆道蛔虫症40例.结果:临床治愈36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97.5%.结论:安蛔排虫汤治疗胆道蛔虫症有安蛔止痛、利胆排虫作用,疗程短,经济,效果明显.

    作者:李培谦;王新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中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不良反应也突现出来.通过查阅国内近10年文献,表明中药不良反应原因主要在于剂量过大、长期用药、用法不当、药不对证等9大因素;其防范措施常采取控制剂量、辨证施治、依次炮制、合理配伍等方法,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李军;刘先琼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梅全喜著《药海撷菁》读后感

    <药海撷菁>梅全喜著,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06出版,列为中华当代名医系列丛书第2卷,本书副题为梅全喜主任中药师从药20年学术论文集.

    作者:谢海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膜类型和操作参数对中药口服液膜分离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膜分离金钱通淋口服液时不同膜组件及操作参数对膜分离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膜组件、操作参数的正交设计,以与总黄酮相关的各种指标考察不同膜组件及操作参数对膜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截留分子量为20 KD的PS膜具有较好的膜分离效果,选择压力0.08 MPa、料液温度40℃、进料流速2.8 L/min的操作参数工作效率更高,但对干膏中总黄酮含量没有显著性影响.结论:膜类型和操作参数对金钱通淋口服液膜分离效果有影响,新工艺制备的口服液色泽好、澄清度大为改善,且具有良好的药效作用.

    作者:朱才庆;余华;熊胜泉;范其坤;徐丽瑛;魏东芝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丝郁金中姜黄素的含量

    目的:确定黄丝郁金中姜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甲醇为提取溶剂,流动相为乙腈-1%醋酸(55:45),检测波长为428 nm.结果:线性良好,加样回收率为100.61%,RSD为1.75%(n=5).结论:确立方法简便、准确,为实践中姜黄素含量测定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贾海英;杜守颖;李冬雪;吴清;郑海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湖北麦冬产量与产量相关性状关系的研究

    目的:进行湖北麦冬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建立产量与产量相关性状的模型.方法:运用SPSS11.0,Excel 2000,Cvxpt32进行分析结果.结果:每丛块根数量、块根百粒重、叶片面积与产量呈线性关系;试验范围内增加块根体积可提高产量;块根膨大期,当叶绿素总量为大时,产量高.结论:在试验范围内湖北麦冬产量可根据地上部形态指标预测.

    作者:赵劲松;贾文恺;何家涛;瞿宏杰;别运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熊胆开明片防治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熊胆开明片防治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并发症.方法:将695例患者726只眼随机分成二组,分别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和加用中成药熊胆开明片辅助治疗.两组疗程20 d,分别观察视力及并发症出现的情况.结果:经熊胆开明片治疗后,病人视力恢复情况和总有效率较对照组优越,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熊胆开明片是防治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有效药物.

    作者:刘斌;李雄;汪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蓼实中总黄酮佳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研究蓼实中总黄酮佳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温度、时间等4个因素对该工艺的影响.结果:不同条件下,测得的总黄酮含量不同.结论:料液比与温度是影响浸提效果的重要的因素;确立了总黄酮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15,回流提取时间2.0 h,提取温度85℃,测得的总黄酮含量百分比为4.64%.

    作者:王振堂;肖连生;唐瑞仁;张启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望春玉兰萜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对资源植物望春玉兰的分布、萜类成分、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作了综述, 为木兰属及木兰科药用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有价值的化学依据, 并为全面评价该植物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作者:赵利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白英及其混淆品寻骨风的显微鉴别

    1 白英茄科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又名白毛藤,干燥全草作为传统中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气微,味苦.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痢疾、黄疸、水肿、淋病、风湿性关节炎、胆囊炎、癌症等[1,2].

    作者:张宏意;房志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5种1变种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

    目的:测定川渝地方用金银花品种中绿原酸的含量,评价其内在质量.方法:分光光度法.结果:测定了川渝5种1变种共15个金银花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结论:所测样品中栽培有一定规模的品种中绿原酸含量除峨眉忍冬外均高于野生者中同种忍冬,不同产地花蕾样品的绿原酸含量差异很大,等于甚至大于不同品种间的差异.

    作者:苟占平;万德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国药用石斛离体培养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近十年来中国药用石斛离体培养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作者:刘咏;罗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鞣酸苦参碱原料及其制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研究鞣酸苦参碱原料及其制剂含量测定的方法,对其质量标准进行了修订.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以鞣酸苦参碱中主要活性成分苦参碱为定量参照,在样品提取物中加入过量酸完全反应,用碱回滴.结果:通过对比试验,所用方法精确度和重现性较为理想.结论:所用方法较原标准所采用的方法简捷,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原料及制剂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蒲恒然;熊灿琼;陈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药用植物产地加工的目的与意义

    从技术、经济等九个方面加以论证,阐明药用植物的产地加工对于保证中药材质量和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

    作者:杨俊杰;张振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生发Ⅰ号的制备及疗效观察

    目的:研制生发Ⅰ号并观察其对班秃的疗效.方法:乙醇提取法、热溶法;对照观察法.结果:对班秃的治疗有效率为84.12%.结论:生发Ⅰ号制备工艺合理,是治疗班秃的有效药物.

    作者:胡晓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安国地产黄芪及混淆品种子的蛋白质电泳鉴别

    目的:鉴定安国地产黄芪及混淆品种子.方法:对种子蛋白质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4种种子的蛋白质电泳图谱具有明显差异.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安国地产黄芪及混淆品的种子鉴别.

    作者:闫冲;聂凤禔;白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4个灵芝菌株的新型(双向型)固体发酵及菌质多糖含量测定

    目的:探索甘草渣和14种不同的灵芝菌株的复合型双向发酵,考察灵芝发酵基质中多糖含量的变化.方法:以甘草渣为培养基质进行灵芝菌的新型固体发酵,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发酵基质中的多糖含量.结果:经过灵芝菌发酵的菌质多糖含量,都比没有经过发酵的纯甘草渣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利用灵芝菌和甘草渣进行的新型复合发酵能够有效提高基质中的药用成分.

    作者:谷珅睿;秦俊哲;陈合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枳壳中新橙皮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测定枳壳中新橙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选用色谱柱为Hypersil C18(250 mm×4.6 mm,5 μm); 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pH=3)(19∶81);检测波长283 nm;流速1.0 ml/min;柱温 25℃. 结果:新橙皮苷进样量在0.155~0.93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1,n=6); 新橙皮苷的加样回收率103.12%(RSD=1.22%).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枳壳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武亮;余世平;杨世林;任燕冬;李越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