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CT和B超关系的研究

狄贯龙

关键词:CT, B超, 中医证候特点, 类风湿性关节炎
摘要:目的:探析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B超和CT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55例为寒湿痹阻证,占48.25%,30例为肾气虚寒证,占26.32%,17例为湿热痹阻证,占14.91%,12例为肝肾阴虚证,占10.52%;同时,CT和B超检查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分期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证候主要为寒湿痹阻证和肾气寒虚证,并且经CT和B超检查,结果显示CT的分期比较符合证候分型,可以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尿毒清颗粒联合开同治疗3~4期老年慢性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尿毒清颗粒联合开同治疗3~4期老年慢性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3~4期老年慢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开同治疗;干预组30例,给予开同与尿毒清颗粒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UN、Scr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BUN、Scr指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大(P<0.05);干预组治疗有效率达到9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达到70.0%(P<0.05).结论:对3~4期老年慢性肾病患者给予尿毒清颗粒联合开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师再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HC可视喉镜在全麻病人诱导后置入喉罩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麻病人诱导后HC可视喉镜辅助置入喉罩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择期行置入喉罩全身麻醉下手术的病人100例,ASA分级为 Ⅰ 或 Ⅱ 级.随机分为两组,HC可视喉镜组(H组)和对照组(L组),每组50例.在静脉快速诱导后H组用可视喉镜辅助下置入喉罩,L组采取标准法置入喉罩.记录喉罩一次置入的成功率、总成功率、喉罩置入所需时间以及拔除喉罩后表面有无血迹、术后有无咽痛等并发症情况,并记录两组置入喉罩前(T0),置入喉罩后1min(T1)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H组和L组的喉罩置入总成功率分别为92%和76%,H组总成功率明显高于L组(P<0.05).H组与置入喉罩前(T0)比较,置入喉罩后(T1)HR明显增快、SBP、DBP明显升高(P<0.05).两组在一次置入的成功率、置入喉罩所需时间以及口腔损伤和术后咽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视喉镜辅助置入喉罩能明显提高喉罩置入的成功率,但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大.

    作者:赵彦春;许明哲;于国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疏肝和胃汤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疏肝和胃汤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12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行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69例)于其基础上服用疏肝和胃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腹痛腹胀、泛酸、嗳气、胆汁呕吐及胃灼烧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胆汁反流次数、反流>5min次数均比对照组少,且长反流时间比对照组短,复发率比对照组的13.56%低(P<0.05).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采用多潘立酮联合疏肝和胃汤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胃炎症状,减少胆汁反流,预防复发,疗效显著.

    作者:陈松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坤泰胶囊联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绝经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与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坤泰胶囊联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绝经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坤泰胶囊,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8%(P<0.05).结论:坤泰胶囊联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绝经综合征能提高总有效率.

    作者:李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干预脑出血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脑出血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于2015年1-12月来我院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单双号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乙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甲组患者在乙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甲组患者护理总体满意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给予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增加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建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苓桂术甘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9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治疗组(n=45).对照组口服美托洛尔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苓桂术甘汤中药汤剂口服,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统计分析.结果: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88.89%,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能明显提高有效率,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书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中医综合方案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中医综合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采取中医综合治疗的5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中医综合组,同时选取采取单纯手法复位以及功能康复治疗的4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复位康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优良率、治疗后功能和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和症状改善时间.结果:中医综合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2.9%,复位康复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为76.1%,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综合组患者治疗后功能和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优于复位康复组(P<0.05).结论:与单纯手法复位和功能康复训练相比较,中医综合疗法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方面临床优良率较好,且术后疼痛轻以及功能恢复快,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百令胶囊对COPD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百令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Th17,Th17/Tre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令胶囊有助于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探讨舒必利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舒必利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顺序分层随机法,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服用舒必利,观察组在舒必利基础上服用补中益气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第8周末、第12周末阳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阴性因子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2周末,观察组PANSS总分为(64.7±15.0)分,阴性因子(30.2±3.2)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分别为(76.3±14.3)分和(37.4±4.5)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性因子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但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可增强疗效.

    作者:黄俊东;丁国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针灸联合体感音乐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分析针灸与体感音乐联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的针灸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针灸联合体感音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抑郁程度、生活满意指数以及睡眠状况等.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为(48.65±5.32)分,生活满意指数为(12.65±2.35)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为(14.25±3.17)分;研究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为(37.49±5.48)分,生活满意指数为(15.23±2.34)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为(10.38±3.76)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较低,生活满意指数较高,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较低,且两组间数据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与体感音乐联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效果佳,能够降低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生活满意指数,并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利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齐国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小针刀、推拿联合运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针刀、推拿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采用小针刀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小针刀与推拿联合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救治有效率为71.67%;观察组患者救治有效率为95.00%,具可比性(P<0.05).结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行小针刀、推拿联合疗法可有效缓解疼痛情况,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安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临床路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心内科收治的1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78例,女58例,采取抽签划分方式分为实验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实验组的AMI患者均在卧床修养、心电图检测、吸氧、镇静止痛等常规治疗基础上行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再统计数据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局.结果:实验组对AMI疾病的了解程度显著比对照组要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比对照组满意程度要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之后实验组的恐怖、焦虑和抑郁评分比对照组明显要低,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使患者了解一定的疾病知识,提高患者的康复率,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增大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在临床具有一定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常桂娟;陈爱莲;王华静;闫志如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方法:运用膝关节穿刺、股四头肌等长训练、中药熏洗对68例慢性膝关节滑膜炎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结果:经临床观察,平均随访6个月,痊愈63例,有效3例,无效2例,临床效果肯定.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邹丽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肾病74例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对高血压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高血压肾病病人74例,所有病人均通过病情确诊,满足高血压肾病患病标准,同时根据随机数表分为实验组与参考组,每组37例病人,以上病人均以传统西医治疗,而实验组则在以上基础上配合中医治疗手段,后分析对比各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37例病人,显效16例,有效18例,无效或恶化3例,治疗有效率为91.89%;而参考组37例病人中,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或恶化15例,治疗有效率为59.46%,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简单的西医治疗方法,运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可以提升高血压肾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凯琼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电针、隔姜灸联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电针、隔姜灸联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1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由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n=86)和对照组(n=65).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联合电针、隔姜灸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听阈值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听阈值均显著降低,治疗2个疗程的听阈值小于治疗1个疗程后的值,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听阈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隔姜灸联西药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可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胡华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香丹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香丹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香丹穴位注射组(治疗组)40例,中药静滴组(对照组)40例,穴位注射加中药静滴组(结合组)40例.观察三组患者症状和肝功能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减轻上腹部痞闷、缓解不良情绪、减少面部黑斑方面疗效显著,P<0.05;对照组在减轻口干苦臭,改善睡眠、改善肝功能指标的改善上优于治疗组,P<0.05;穴位注射加中药静滴组兼有二者的优势.结论: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减轻上腹部痞闷、减少面部黑斑及座疮,缓解不良情绪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的药物治疗.

    作者:章淑萍;邓志文;关雪丽;古伟明;杨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浮针治疗膝骨关节炎46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浮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共92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治疗组患者实施浮针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针刺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1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53%(P<0.05).结论:浮针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较好,值得推广研究.

    作者:邓栋;申宇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腰腿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推拿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收治的120例腰腿痛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艾灸治疗,实验组接受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两组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腿痛患者接受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有助于疼痛症状的改善,进而改善生存质量,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韦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胃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我国为胃癌高发区,目前胃癌患者约占全世界一半,早期胃癌预后良好,胃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治疗对提高胃癌的疗效并对降低患者死亡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临床实践,现就早期胃癌的人群筛查、实验室诊断、放射学检查、内镜检查作一综述.

    作者:邓国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温针灸加电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温针灸加电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电针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0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8.12±9.0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0.27±8.56)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温针灸加电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使患者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作者:黄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