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凯琼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脑脓肿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我院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时实施常规护理的56例脑脓肿患者作为常规护理组,同时选取2015年1-12月在我院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时实施围手术干预护理的76例脑脓肿患者作为干预护理组,并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以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护理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中度残疾率、重度残疾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护理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7.4%,常规护理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7.5%,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脑脓肿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干预护理有助于提高其术后恢复效果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该护理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俊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全麻病人诱导后HC可视喉镜辅助置入喉罩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择期行置入喉罩全身麻醉下手术的病人100例,ASA分级为 Ⅰ 或 Ⅱ 级.随机分为两组,HC可视喉镜组(H组)和对照组(L组),每组50例.在静脉快速诱导后H组用可视喉镜辅助下置入喉罩,L组采取标准法置入喉罩.记录喉罩一次置入的成功率、总成功率、喉罩置入所需时间以及拔除喉罩后表面有无血迹、术后有无咽痛等并发症情况,并记录两组置入喉罩前(T0),置入喉罩后1min(T1)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H组和L组的喉罩置入总成功率分别为92%和76%,H组总成功率明显高于L组(P<0.05).H组与置入喉罩前(T0)比较,置入喉罩后(T1)HR明显增快、SBP、DBP明显升高(P<0.05).两组在一次置入的成功率、置入喉罩所需时间以及口腔损伤和术后咽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视喉镜辅助置入喉罩能明显提高喉罩置入的成功率,但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大.
作者:赵彦春;许明哲;于国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天麻的鉴定方法和药理学作用,指出其临床应用方向.方法:通过天麻产地、形状以及现代理化试验对天麻真伪以及质量加以鉴别,同时参考以往众多研究和传统中医药典籍,总结其药理作用,后通过临床应用加以分析.结果:天麻以质地坚实且无空心者为佳,末端应有顶芽;其主要成分天麻素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等疾病上有显著疗效,临床实验印证了其有效性.结论:天麻通过作用于神经系统,对于眩晕有显著疗效.
作者:那丽莎;栗昭生;郑帅;赵玉梅;于龙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28例急性脑卒中的患者资料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予急诊快速护理方式,分析两组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致残10例(15.63%),观察组中致残1例(1.5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卒中建立起急诊护理的快速通道可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使致残率得以降低,效果显著,是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方法.
作者:孙杏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我国为胃癌高发区,目前胃癌患者约占全世界一半,早期胃癌预后良好,胃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治疗对提高胃癌的疗效并对降低患者死亡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临床实践,现就早期胃癌的人群筛查、实验室诊断、放射学检查、内镜检查作一综述.
作者:邓国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66例胸腔积液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患者给予顺铂治疗,观察组33例患者给予顺铂联合白介素2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顺铂联合白介素2治疗胸腔积液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保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哺乳期乳腺炎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为哺乳期乳腺炎的防治提供中医体质学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调查方法,对我院产后康复科于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136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病例组)及儿童保健科门诊选取的136例健康哺乳期产妇(对照组)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中医体质与哺乳期乳腺炎的相关性,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哺乳期乳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272例哺乳期产妇中医体质由高至低顺序前五位为:平和质>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阳虚质;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湿热质、气郁质、痰湿质及气虚质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湿热质及气郁质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湿热质及气郁质是导致哺乳期乳腺炎的中医体质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湿热质及气郁质为哺乳期乳腺炎产妇的多见中医体质类型,早期针对性的调整这两种体质对于预防和治疗哺乳期乳腺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灵枢》十二刺中恢刺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恢刺组,温针灸组采用针刺结合艾灸疗法,恢刺组采用恢刺手法,疗程为2次,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有效率.结果:温针灸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恢刺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P<0.05.结论:《灵枢》恢刺法是有效治疗肩周炎的传统特色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急性胆囊炎应用龙胆泻肝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本院诊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36例的资料,其中63例予常规西医治疗设对照组,7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龙胆泻肝汤设研究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及血液分析.结果:研究组胃灼热、恶心、肩背疼痛及口苦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性粒细胞占百分比、白细胞计数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应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减少血中白细胞.
作者:曾庆源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联合通痹活络汤治疗高龄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63例高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通痹活络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NIH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安全性较高.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通痹活络汤治疗高龄后循环脑梗死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李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中医综合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采取中医综合治疗的5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中医综合组,同时选取采取单纯手法复位以及功能康复治疗的4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复位康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优良率、治疗后功能和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和症状改善时间.结果:中医综合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2.9%,复位康复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为76.1%,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综合组患者治疗后功能和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优于复位康复组(P<0.05).结论:与单纯手法复位和功能康复训练相比较,中医综合疗法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方面临床优良率较好,且术后疼痛轻以及功能恢复快,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是全身病变的局部反应,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有着广泛的临床适应证,尤其在乳腺癌术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减轻患者放、化疗后的毒副作用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建立完善的中医辨证理论体系对于乳腺癌术后的治疗、转移与复发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从乳腺癌患者发病的机理,患者术后的中医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马金雨;王祥麒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百令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Th17,Th17/Tre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令胶囊有助于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究胰岛素抵抗与非胰岛素抵抗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照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不存在胰岛素抵抗,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2、FSH两种激素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BMI小于对照组,且LH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与非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性激素存在差异,在治疗过程中需改善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胰岛抵抗状态,以便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李妮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究艾灸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轻胃轻瘫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轻胃轻瘫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艾灸联合西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轻胃轻瘫患者,可以更好地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韩松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温针灸加电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电针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0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8.12±9.0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0.27±8.56)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温针灸加电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使患者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作者:黄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大承气汤导泻治疗口服途径导致的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的疗效,并与硫酸镁、舒泰清两种口服导泻剂比较.方法:将27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大承气汤组、硫酸镁组及舒泰清组,用大承气汤与其他两种导泻药,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用药后首次排便时间、胆碱酯酶(ChE)活性恢复时间、中间综合征(IMS)发生率、阿托品用量、住院天数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大承气汤组用药后在首次排便时间、ChE活性恢复时间、IMS发生率、阿托品用量、住院天数方面与其他两组相比较,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汤导泻有利于加快急性有机磷农药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减少中毒反跳的发生,减少阿托品用量,缩短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提高治愈率.
作者:宋栋;康维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方法:运用膝关节穿刺、股四头肌等长训练、中药熏洗对68例慢性膝关节滑膜炎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结果:经临床观察,平均随访6个月,痊愈63例,有效3例,无效2例,临床效果肯定.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邹丽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质量改变导致的心理状态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因疾病困扰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引起心理变化.方法:对6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健康调查问卷(WHOQOL-BREF),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并评定.结果:6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生活质量及其生活环境、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关系、自我健康评价,所占百分比例比较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有焦虑,敏感、抑郁情绪等心理变化.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有着复杂的心理状态,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应在予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积极心理支持和干预临床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孙宝霞;曹玉举;郭永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肾衰竭治疗过程中,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可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莹;杨小娟;张海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