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云雁;李安;黄祖良
综述了穴位药物疗法的种类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并对其作用机理作了一定的探讨.揭示了穴位药物疗法具有高效性和速效性以及穴位药效的相对特异性.
作者:毕肖林;狄留庆;黄耀洲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和加入WTO,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行,对医院的药学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药品分类管理实施及医药分业的改革,药品监管体制执法主体的变更及新的<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和<医疗机构制剂质量管理规范>的颁布实施等,作为三甲中医医院的药学部门应如何在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形势下优质、高效、低耗地运转,更好地开展医院药学工作,值得深入探讨.
作者:盛军玲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乳腺清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乳腺清胶囊中青皮、重楼、香附、当归进行定性鉴别.结果:4项薄层色谱鉴别均具专属性.结论:方法可靠,可用于乳腺清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忠琼;张雯洁;马昕;张赟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在体内动态过程对药效影响的规律.方法:小鼠分别ig五味子乙素和五灵胶囊,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加硫酸胺与乙腈-甲醇(4∶1)混合液提取制备样品液,经HPLC分析乙素含量.结果:小鼠ig给药后(含乙素45.0 mg/kg),五灵胶囊所含乙素的药代动力学模型为单室模型一级吸收,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在小鼠胃内Ka=1.561/h、Ke=0.511/h,TMax=1.05h,T1/2ke=1.33h;供试品乙素(45.0 mg/kg)Ka=1.891/h,Ke=0.251/h,TMax=1.25h、T1/2ke=2.71h;在肠内Ka=14.63h,Ke=0.25h,T(Max)=3.65h,T1/2ke=2.71h.结论:中药方剂改变了中药所含化学成分在体内生物药剂学特征,使其在体内药效作用延长,生物利用度提高.
作者:王胜春;皇甫孟军;赵辉平;曹争法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姜黄挥发油的毒性并探讨其对资源利用的影响.方法:测定对小鼠用姜黄挥发油灌胃的急性毒性.结果:小鼠用姜黄挥发油灌胃的LD50为3 551.7±195.4 mg/kg.结论:姜黄挥发油具有中等毒性,降低姜黄根茎中挥发油的含量可以扩大它的使用范围.
作者:陈科力;戴梦红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病理生理改变是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表现为血糖尿糖高、多饮、多食、多尿、口干症状,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治疗糖尿病的目的是纠正糖代谢紊乱,消除症状,促进胰岛的分泌.采用传统中药治疗糖尿病,取材方便,疗效稳定且不良反应少,能有效防止并发症.单味中药是复方组合的基本要素,且每味药具有多种组合相互呈现协同效果,它通过不同的途径和作用在糖尿病综合治疗上发挥疗效,现就糖尿病治疗中单味中药的作用机理综述如下.
作者:李弘弢;宋宝珠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味对更年期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性激素、硝酸酯类、阿司匹林、钙拮抗剂;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味.结果:治疗组26例,取得显著疗效,总有效率达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结论: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更年期冠心病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安全性好.
作者:马哲;段俊成;张运仙;张慧兵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很多,而炮制与用法至关重要.以下就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略陈管见,供同道参考.1 中药炮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中药用于调配汤剂处方或制备成药的原料是中药饮片.中药饮片是中药材依法炮制的产品,中药的疗效实际是中药饮片的疗效.因此,复方配伍和依法炮制构成了中医临床用药的两大特色.炮制的合理与否,与中药的疗效密切相关.
作者:李凤玲;窦立新;潘传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倒悬推拿配合中药治疗胃下垂临床24例疗效观察.方法:患者倒悬30~60°仰卧位,施以推拿治疗手法,并配合中药对证施治.结果:治疗24例胃下垂患者中,痊愈2例,好转14例,有效5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87.1%.结论:采用倒悬推拿配合中药治疗胃下垂临床取得较好疗效.对胃下垂症状较轻,未发生器质性改变患者效果显著,不易复发,而对症状较重,仍能改善腹胀,疼痛,胃脘下坠感,恶心嗳气等症状.
作者:许道友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天山堇菜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比浊法和稀释法对天山堇菜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抑菌实验研究.结果:天山堇菜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供试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天山堇菜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供试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是有研究、开发价值的抗菌中草药.
作者:马秀敏;周晓英;张立;王亚男;丁剑冰;田树革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普泽磷酸川芎嗪(以下称普泽)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90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用普泽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极化液加硝酸甘油治疗.均以20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34例,有效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治疗组60%,对照组53.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有所变化,对照组除血浆粘度有变化外无显著性变化.结论:普泽合黄芪注射液改变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有显著疗效,并且有降血粘作用.
作者:单乃静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骨折.方法:使用带锁髓内针手术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配合中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过6个月~1年的随访均愈合良好,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者.结论:带锁髓内针能有效控制旋转,提供稳定的愈合环境,对于粉碎性等不稳定性骨折来说,更具治疗意义.同时配合中医辨证施治,降低了胫腓骨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超群;秦练;胡芬;胡志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扣子七乙醇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用扭体法、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蛋清致小鼠关节炎评价扣子七乙醇提取物的抗炎与镇痛活性.结果:扣子七乙醇提取物对蛋清所致关节炎、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醋酸所致小鼠疼痛有较强的消炎、镇痛作用,其中对蛋清所致生物性炎症的对抗作用强于二甲苯所致化学性疼痛.结论:扣子七乙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刘朝霞;邹坤;杨兴海;周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制定脑康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结果: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结论:建立的标准可控制脑康胶囊的质量.
作者:张帮福;魏俊德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介绍复方麻仁丸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大黄、白芍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控制可靠.结论:制剂稳定,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屈梅芳;蔡大伟;刘晋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制备益肺合剂治疗小儿肺炎及支气管肺炎疗效确切.方法:用先进方法制备纯中药制剂并控制质量,选择常规治疗为对照组作临床观察.结果:口服益肺合剂100%有效.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简便,是治疗上述疾患的有效药物.
作者:汪风芹;孙迎东;赵滨;李凤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综述了近十年来虎杖及其复方制剂抗病毒作用、相关有效成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作者:谢扬;张勇;刘瑞源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中药清热解毒方治疗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5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观察结果小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58例观察对象均为本院住院患者,临床均表现为发热(口温高于37.3℃,肛温高于37.6℃)[1],病程在2周以内.58例中,年龄在21~30岁3例,31~40岁6例,41~50岁10例,51~60岁18例,61~70岁16例,70岁以上5例;男性32例,女2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及急性支气管炎20例,大叶性肺炎18例,感冒12例,泌尿系统感染8例.
作者:周婷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开发治疗外感发热、特别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纯中药制剂--柴荆解热袋泡剂.方法:筛选中药,确定组方;制备成袋泡剂;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和临床实验.结果:治疗效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柴荆解热袋泡剂疗效肯定,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芳;程春芳;杨际超;李光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中药材贮存的大障碍,一是霉变,二是虫蛀.其中以霉变危害大.药材霉变的主要原因是:药材感染了霉菌后,当外界温度、湿度适宜,霉菌有了滋生繁殖的机缘,于是就产生霉变.贮存温度20~35℃,相对湿度在75%以上,药材含水量超出15%,此时霉菌易繁殖.我国地处温带,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夏季炎热、潮湿,药材易发霉.据说,每年由于霉变、虫蛀千百万的损失为产量的20%~30%.有资料报道,此损失价值高达4万元.损失之大,殊甚惊人.因此,防霉工作尤为重要.防霉方法众多,归纳起来有抑菌防霉法、灭菌防霉法、包装防霉法三种.现将这三种方法简述如下:
作者:刘权友;吴宝祥;倪丹蓉 刊期: 200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