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贯众炮制的历史沿革

刘克海;吴纯洁;韩萍;王家葵

关键词:贯众, 炮制, 历史沿革
摘要:对历代医药文献、<中国药典>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药炮制规范中有关贯众炮制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总结了贯众炮制的发展史,为其炮制工艺改进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脑康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制定脑康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结果: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结论:建立的标准可控制脑康胶囊的质量.

    作者:张帮福;魏俊德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新用途

    通过查阅近期国内部分期刊杂志,对补阳还五汤在治疗脑梗死、高血压病无症状性蛋白尿、脑震荡后遗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不宁腿综合征、崩漏、心绞痛、早搏、肺心病心力衰竭、老年颈椎病伴眩晕、抗肝纤维化、多发性神经炎、坐骨神经痛、下肢静脉曲张、陈旧性膝关节捩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作者:司玫;张庭广;何进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中西药联用的监护

    为发挥中西药联用的优势,避免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对一些常见的具代表性的中西药联用进行了分析、整理和归纳.认为中西药合理并用,可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扩大适应证范围,缩短疗程,不合理的中西药并用,可使药效降低或消失,毒副作用增加或引起药源性疾病.

    作者:曹茂堂;侯均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乳腺清胶囊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目的:研究乳腺清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乳腺清胶囊中青皮、重楼、香附、当归进行定性鉴别.结果:4项薄层色谱鉴别均具专属性.结论:方法可靠,可用于乳腺清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忠琼;张雯洁;马昕;张赟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土茯苓的临床应用

    概述了近几年来各医家在临床上活用土茯苓治疗多种疾病,诸如消化系、呼吸系、泌尿系感染、生殖系疾病、关节炎、皮肤病、头痛、解农药毒等.

    作者:吴宗群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带锁髓内针并中药治疗胫腓骨骨折35例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骨折.方法:使用带锁髓内针手术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配合中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过6个月~1年的随访均愈合良好,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者.结论:带锁髓内针能有效控制旋转,提供稳定的愈合环境,对于粉碎性等不稳定性骨折来说,更具治疗意义.同时配合中医辨证施治,降低了胫腓骨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超群;秦练;胡芬;胡志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清热解毒方治疗热证58例

    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中药清热解毒方治疗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5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观察结果小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58例观察对象均为本院住院患者,临床均表现为发热(口温高于37.3℃,肛温高于37.6℃)[1],病程在2周以内.58例中,年龄在21~30岁3例,31~40岁6例,41~50岁10例,51~60岁18例,61~70岁16例,70岁以上5例;男性32例,女2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及急性支气管炎20例,大叶性肺炎18例,感冒12例,泌尿系统感染8例.

    作者:周婷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新形势下三甲中医医院药学部管理工作浅析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和加入WTO,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行,对医院的药学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药品分类管理实施及医药分业的改革,药品监管体制执法主体的变更及新的<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和<医疗机构制剂质量管理规范>的颁布实施等,作为三甲中医医院的药学部门应如何在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形势下优质、高效、低耗地运转,更好地开展医院药学工作,值得深入探讨.

    作者:盛军玲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张云鹏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

    从治疗和辨证用药两个方面介绍张云鹏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湿浊凝聚,经络淤阻,故采用活血温阳,攻下降浊的治则.大黄具有攻下、泄毒、导泻的作用.大黄得桂枝、桃仁,有桃仁承气汤之义,活血逐淤、疏通经络.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虚为本,但湿热,水毒,浊淤为标,因此要配合化湿热,利水毒,泄浊淤.

    作者:董兴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柴荆解热袋泡剂的毒性实验与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开发治疗外感发热、特别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纯中药制剂--柴荆解热袋泡剂.方法:筛选中药,确定组方;制备成袋泡剂;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和临床实验.结果:治疗效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柴荆解热袋泡剂疗效肯定,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芳;程春芳;杨际超;李光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对《伤寒论》死证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伤寒论>所述之死证是否为必死之证.方法:从<伤寒论>对死证的论述,对死证诊断、病因、病机作初步概括并予探讨.结果:<伤寒论>所述之死证大部分是可治之证,并非必死之证.结论:<伤寒论>所述之死证通过合理的中西抢救治疗,大部分是治疗成功的.

    作者:韦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活血化瘀方药对脑出血作用及脑出血发病节律的研究进展

    近年的实验研究表明:活血化瘀方药对脑出血的作用包括促进血肿吸收、减轻周围脑组织炎症及水肿、减缓颅内压增高、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护脑组织免受坏死以及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等作用;脑出血的发病与死亡存在一定的年、月、季节及昼夜节律性,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作者:周云静;程宜福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α-2b型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治疗组用干扰素,胸腺肽均隔日肌注,同时给予甘利欣胶囊口服,3次/d,对照组反用甘利欣胶囊口服3次/d,两组疗程均为4个月,观察肝功能及HBV血清学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干扰素加胸腺肽联合应用有明显的抑制病毒的效果.

    作者:黄新造;徐军峡;程丹;徐松波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浅谈中药材防霉法

    中药材贮存的大障碍,一是霉变,二是虫蛀.其中以霉变危害大.药材霉变的主要原因是:药材感染了霉菌后,当外界温度、湿度适宜,霉菌有了滋生繁殖的机缘,于是就产生霉变.贮存温度20~35℃,相对湿度在75%以上,药材含水量超出15%,此时霉菌易繁殖.我国地处温带,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夏季炎热、潮湿,药材易发霉.据说,每年由于霉变、虫蛀千百万的损失为产量的20%~30%.有资料报道,此损失价值高达4万元.损失之大,殊甚惊人.因此,防霉工作尤为重要.防霉方法众多,归纳起来有抑菌防霉法、灭菌防霉法、包装防霉法三种.现将这三种方法简述如下:

    作者:刘权友;吴宝祥;倪丹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水蛭的鉴别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水蛭性质的区别.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水蛭中有效成分与产地无关.结论:水蛭中有效成分受产地影响不大.

    作者:姜艳;崔爽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单用羟基喜树碱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18例观察

    目的:观察单独静脉滴注羟基喜树碱对肺癌骨转移患者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18例肺癌骨转移患者,持续静脉滴注羟基喜树碱(HCPT)10 mg,10 d为1周期,1疗程后观察患者疼痛情况及毒性反应.结果:18例患者中CR6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2例,进展2例,有效率77.8%.不良反应有白细胞下降、呕吐、腹泻等.结论:单用羟基喜树碱能较好地缓解肺癌骨转移患者骨性疼痛,且毒性可以耐受.

    作者:何赋容;陈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冠心宁注射液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报告

    1 病例简介男,80岁,退休医生.因胸痛、心悸年余,加重1 d于2004-01-28入院.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史.入院检查T36.6℃,P 100次/min,Bp 140/80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无颈静脉怒张,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00次/min,节律齐,无病理性杂音,心音较低钝,双肺底有细湿罗音.心电图提示左心室肥厚、劳损、广泛导联ST段,T波异常,心肌梗塞待排.胸透示肺血增多.入院诊断:冠心病、左室大、左心衰Ⅱ度,2型糖尿病.

    作者:王志远;陶礼;胡小燕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肾康宁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肾康宁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建立肾康宁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样品脱脂后先后采用甲醇、正丁醇萃取,正丁醇液再用2%NaOH洗涤蒸干,溶解点样,用TLCS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测定了三批肾康宁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建立了该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测方法.结论: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李西廷;张新军;胡美芳;贾元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复方麻仁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

    目的:介绍复方麻仁丸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大黄、白芍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控制可靠.结论:制剂稳定,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屈梅芳;蔡大伟;刘晋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五灵胶囊中五味子乙素在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在体内动态过程对药效影响的规律.方法:小鼠分别ig五味子乙素和五灵胶囊,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加硫酸胺与乙腈-甲醇(4∶1)混合液提取制备样品液,经HPLC分析乙素含量.结果:小鼠ig给药后(含乙素45.0 mg/kg),五灵胶囊所含乙素的药代动力学模型为单室模型一级吸收,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在小鼠胃内Ka=1.561/h、Ke=0.511/h,TMax=1.05h,T1/2ke=1.33h;供试品乙素(45.0 mg/kg)Ka=1.891/h,Ke=0.251/h,TMax=1.25h、T1/2ke=2.71h;在肠内Ka=14.63h,Ke=0.25h,T(Max)=3.65h,T1/2ke=2.71h.结论:中药方剂改变了中药所含化学成分在体内生物药剂学特征,使其在体内药效作用延长,生物利用度提高.

    作者:王胜春;皇甫孟军;赵辉平;曹争法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