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辉;张红旭;曲枫;李善玲;王晓书
综述了喜树碱在检测方法、药理研究、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等方面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肖坤福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制定咳得宁合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制备采取水煮醇提法;制定性状、鉴别、相对密度、pH值以及磷酸可待因的含量测定,控制咳得宁合剂的质量.结果:制定的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适合咳得宁合剂的质量控制.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工艺简单,质控方法简便,疗效确切,是临床治疗支气管炎、咳嗽的有效制剂.
作者:王树平;张广求;刘文;张姜祥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痢必灵胶囊中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制订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苦参,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苦参碱的线性范围为3.66~15.25 μg,r=0.996 0,平均回收率为98.80%.结论:采用薄层色谱法可以鉴别痢必灵胶囊中的苦参,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苦参碱的含量及制定成品含量限度,可作为该品的初步质控方法和标准.
作者:王英姿;王芳;惠建国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巴布剂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方法:分别对现阶段巴布剂的基质原料及配比研究、透皮吸收促进剂研究、制备工艺以质量评价标准研究作归纳分析;结果与结论:巴布剂在现阶段疼痛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已展现出良好开发价值,但市场占有率尚未形成规模,因此提高其质量可控性和稳定性并将其推向规模化生产是巴布剂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作者:杜倩;潘金火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通过查阅国内文献,结合工作实践,对中西药的联用进行探讨.简述一些常见合理及不合理配伍中西药联用,避免不良反应,发挥中西药联用之优势,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徐梦丹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比较洁肤愈癣洗剂与达克宁治疗浅部真菌病的疗效.方法:采用洁肤愈癣洗剂与达克宁分别治疗患浅部真菌病的病人.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和73.3%.结论:洁肤愈癣洗剂无任何毒副作用和刺激性,具有剂型简单、疗效高的特点.
作者:陶海;韩东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对慢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方法:将慢性呼吸衰竭66例随机分为醒脑静组36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抗炎解痉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基础上,给予醒脑静20 ml滴入莫菲氏滴管,并予20 ml加入5%葡葡糖注射液200 ml静滴,1次/d,7 d为1疗程,对照组则视病情予呼吸兴奋剂.结果: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醒脑静具有醒脑开窍对改善神志、精神状态提高PaO2分压降低PaCO2分压改善通气,缓解症状有明显疗效.
作者:李金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从性状、紫外和高效液相三方面对天麻及其伪品紫茉莉进行了比较鉴别.
作者:李文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中药内服,中药外洗.结果: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中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可提高老年妇女的雌激素水平,调整卵巢功能,提高阴道细胞的免疫力,疗效好.
作者:邓雪华;朱海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应用地龙加白糖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取地龙适量洗净,加白糖适量置于碗内,待地龙化成液体后,用棉签蘸取此液涂抹于患处.结果:93%患者疱疹全部结痂,自觉症状消失,无后遗疼痛.结论:地龙与白糖合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作用.
作者:侯洪领;隋秀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双重属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西药如此,中药也不例外.人们普遍认为中草药及其制剂比较安全、无不良反应.但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草药及其制剂的应用更加广泛,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逐年增多,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品种呈逐年上升趋势.
作者:李德秀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针刺对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风池、百会、患侧太阳、阿是穴等治疗临床偏头痛患者,针刺30 d.结果:针刺治疗偏头痛临床治愈率50%,总有效率高达90%.结论:以针刺法治疗偏头痛,能疏通头痛少阳经气,达到通络止痛之功效.
作者:李万浪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通过月经失调的辨证,结合其生理病理,以临床治疗效果为依据,对月经失调辨证论治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月经失调辨证有规律可循.指出月经失调的证候多,治法方药也多,不会影响规律探索,应根据其病理实质,发展趋势,病象特点等内在联系总结规律.
作者:闵卫民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金匮肾气丸即桂附地黄丸、又称八味地黄丸.处方源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用于治疗慢性肾炎及阳痿等症,并具有降糖降脂和增强免疫力的功效.由于其疗效确切,极少有不良反应,很多人服用时不加以注意,会出现皮疹、恶心、腹痛、腹泻、浮肿、头痛及血压上升、心跳加快等不良反应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现将其作用及服用应注意的问题简述如下:
作者:李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制订金荞麦胶囊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方法:制备工艺采用水煮、甲壳素絮凝沉淀、低温干燥;质量标准:定性鉴别有化学鉴别、薄层鉴别;定量测定:测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与结论:金荞麦胶囊的制备工艺合理可靠,测定总黄酮可暂定为其主要成分的含量标准.
作者:许彦;童咏虹;邱洪贵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痛经,又称月经痛,表现为行经前后或行经期下腹痛、腰酸、下腹坠胀或其它不适.患者还可以出现头晕、低血压、面色苍白及出冷汗,多见于未婚或未孕妇女.祖国医学中有许多治疗痛经的有效方剂.以下介绍运用中成药治疗痛经的辨证论治方法.
作者:文窑先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就近年来关于中药自然铜的炮制、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作者:严辉;张丽;丁安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妥布霉素与环丙沙星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41例患者联合应用妥布霉素(160 mg/次,qd)与环丙沙星(0.4 g/次,qd);对照组40例患者单独应用环丙沙星(0.4 g/次,qd),静脉滴注,疗程7~14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5.4%和57.5%.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妥布霉素与环丙沙星联合治疗老年COPD严重下呼吸道感染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谦;徐纯湖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建立新伤逐瘀定痛合剂的含量测定标准.方法:采用HPLC测定丹皮酚含量,以十八烷基础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3 nm.结果:线性方程为:Y=4 973 304.473X+527.000 000 9(r=0.999 9),线性范围1.584~9.504 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9%(n=5),RSD=1.2%.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准确,专属性强.
作者:金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选择合理的太子参加工炮制方法.方法:将太子参切成10 mm,5 mm的段及轧扁呈1~1.5 mm厚的加工品,与未切段的原形状太子参分别模拟常规中药汤剂煎法,提取2次,每次的提取时间设60,40,20 min三档.加水量:首次12倍,第2次10倍.以水溶性浸出物为考察指标,求得提取率.结果:在相同条件下,三个时间段的浸出物均为:轧扁品>5 mm段>10 mm段>原形状药材.轧扁法高,原形状药材低.在20 min煎提时间内,轧扁法较原形状药材的提得率增加110.5%,在60 min×2的煎提时间内,轧扁法较原形状药材的提得率增加63.5%.结论:太子参的加工炮制以轧扁法较为合理.
作者:朱广平;邵家德;朱正中 刊期: 2004年第11期